第一辑 农民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1&A=1&rec=327&run=13

建国前的所谓成人教育,不过是统治阶级为了便于统治,为其政治服务
的奴化宣传而已。国民党在菏泽的成人教育主要是农民教育。民国初,有讲
演所、民众阅报处、平民图书馆和平民夜校。如当时的私立南华中学就附设
一处平民夜校,招收学生1班40人。多是贫苦青年市民和失业讨饭的乞儿,主
要教他们学习写字、算帐等。期满以后大都能自食其力。1931年,城内民众
教育设施合并成民众教育馆,设在当时的中山大街路南九间楼,配有馆长1
人、馆员7人。馆内设演讲、教学、健康咨询、图书阅览、文艺活动、事务
等部。馆内的教学部每天上午、下午开展活动,以教学识字、算术为主,有
时讲授一些科技知识。学员自愿参加,来去自由,多少不一,盛时几十人、
上百人听讲。此馆到1939年夏停办。1933年实验县开始,农民教育在乡下主
要以乡农学校的形式出现。这是梁漱溟推行乡村建设理论的具体化。当时把
菏泽的10个区的区制变为10个乡农学校,实行“政教合一”。乡农学校的学
员都是各庄的青壮年,人数多少按地亩定数,每期3个月,轮换训练。以粱
漱溟的《中国民族运动的最后觉悟基本理论》和《东方文化及其哲学》两本
书为基本教材,另有明、宋理学、自卫合作、农村问题、地方自治和农业科
拄等小册子,此外还有军事训练。从1932年至1937年每校大都训练了七、八
期学员,全县约计6000至8000人受过训练。这些人结业后大部分负责地方上
的“治安绥靖”工作。乡农学校的思想教育主要是灌输中国的封建道德,提
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邻里和睦、勤俭持家、孝悌力田、反对浪费、反对
迷信、禁娼禁赌、禁烟禁偷,提倡妇女放足,这些对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起
了一定的作用。乡农学校比较注意农业生产,除了开设农业技术课外,还推
广一些新的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乡农学校在抗战爆
发后,于1938年停办。抗战时期,国民党在菏泽的农民教育停止。
1938年日伪占据菏泽后,把国民党原来的民众教育馆改为新民教育馆,
各种农民教育设旋都成了他们奴役人民的工具,主要形式是讲演、阅报,其
内容除识汉字、学算帐外,更主要的是学日语。1941年,日伪山东省教育厅
公布《山东省第二期识字运动实施办法》后,日伪在菏泽统治区的城市、农
村推行注音符号,进行图画宣传,建立冬学,推广识字牌,还建有书馆讲演
所、阅报所、体育场、新民学校、识字班等。据1944年统计,菏泽有新民教
育馆l所,平均每月受教人数达1868名;图书馆1所,平均每月阅览人数515名;
讲演所2处,每月听讲人数1842名;阅报所1处,每月阅览人数1033名;新民学
校1处,学生60名;识字班7处,学生347名;另有问事处1所。
共产党领导下的成人教育是为了扫除文盲,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
解除精神枷索,进一步解放自己所进行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前,解放区的农
民教育主要以读报组、识字班和冬学、民校的形式出现。
读报组和识字班 这是农民教育的最初两种形式。读报组就是将一片农
民集中一块,让其巾一名有阅读能力的人读报给大家听,使之了解形势,增
进知识,提高思想觉悟。菏泽老区的各村在当时大部分有读报组,对农民教
育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识字班和读报组基本相同,也是将住处较近的青年农民集中起来,用一
块黑板,让识字的人任教员,利用休息时间,每天认几个常用字,没什么严
格制度。后来发展到送字上门,用硬纸卡片,对不便出门的妇女进行教学。
也发动小学生回家充当先生教自己的兄妹等。还有的以实物教学,即在实物
上写字,如门就写一“门”字,这样便于记忆。识字班是冬学、民校的前身,
当时在菏泽较为普遍,解放后还有利用这一方法教农民识字的。
冬学 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教育的短时学校。1940年鲁西行署颁布
《鲁西教育工作计划》;凡有小学的村庄,凡有民主团体的村庄,凡有识字
人的村庄,均需成立冬学,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尽管当时农村条件较差,
但很大一部分老区村庄都建起了冬学。1943年8月冀鲁豫行署又发动了一次大
的冬学运动,具体制订了冬学运动计划,对冬学运动的方针、政策、组织领
导和数学内容、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以及经费等问题都作了具体指示,主要
目标是培养广大群众的民主习惯,增强其民主知识;其对象是16—30岁的文
盲。30岁以上的文盲,不强调识字训练,但间日一次的政治课学习须参加。
这一指示下达后,菏泽基本上大的村庄都建立起冬学,有的小村联合创办。
当时盛行的一首《劝冬学歌》就充分反映了这一情况。歌词是“冬学好,冬
学好,冬学的好处数不了。学算盘,学上帐,开条认票不上当;不出钱,不
做难,忙时候干活闹时候念,学识字,学本事,男女老少都有份。”据统计,
当时临泽县胡集乡即有冬学15处、学生374人。侯集乡冬学25处、学生730人。
黄堽乡冬学8处、学生190人。
冬学的组织领导,上自县下至村,均设有冬学运动委员会”。课本一般
由边区教育处统一编印,教员由在乡知识分子或高小学生担任;门板可代黑
板,石灰可代粉笔;经费由本村合理开支。上课分男女二部轮流学习。一般
每年11月1日开学,次年2月20日结束,共112天学习日。不过星期天。每天上
课一下午或一晚上(约2小时)。冬学的教师工资一般为奖励工资,视其上
课多少发给,每月补助粮食10斤、30斤或50斤。
民校 是在冬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冬学更正规、更严密、学习内
容更丰富,学习时间更长;教员也需正式培训;教材有所加深,基本上与普
通小学相同。 当时菏泽老区每村都有民校。要求凡识字不满1000的,年龄在
15岁以上的青年男女都得入学。民校设校长1人,课程设有语文、算术、政治、
常识等。根据农村忙闲情况,一般冬季每日一次,春、夏、秋利用晚上,每
周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全年总时数要求上课360小时。民校修业
4年(初级、高级各2年),每年分两学段。3月至10月为第一学段,11月至次
年2月为第二学段。学段终了举行考试,成绩合格方可升级或毕业。毕业时
由县政府发给毕业证书。校长及教员均是义务职,但可免除抗战勤务,办学
成绩优者,给予奖励;学生一律免交学费,课本文具自备,家境贫穷者,由
村中公费补助。
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校和冬学这样的形式对农民的文化,思想觉
悟的提高很为有效,故而建国初期,广大农村还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农民文化
普及,为后来的扫除文盲运动打下了基础。
建国后, 菏泽农民教育蓬勃发展, 成立了专门机构——扫盲办公室。
1952年推行了“祁建华速成识字法”。经过扫盲突击运动,到1958年,青年
文盲由建国初期的18.6702万人降到7.7319万人。其中有妇女4.8421万人摘
掉了文盲帽子。接着转入常年农民学校学习,转入高小班的10. 3754万人,
转入初中班的845人。据1978年统计,菏泽共有农民政治文化业余学校1103处,
常年有校学习的有7.1772万人,通过考试达到小学毕业的6779人。十一届三
中全会后,市政府进一步抓了扫盲工作。1982年全市少、青、壮年中的非文
盲率达到了87.1%。经省政府验收,达到国务院规定的扫盲标准,受到了行
署的表彰。在基本上扫除文盲的基础上,农民业余教肓转向了农民技术教育
——创办农民技术学校。从1983年开始到1985年底,共建立乡镇一级的农民
技术学校35处,学员1558人;村一级的农民技术学校327处,学员1.1772万人;
举办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培训班500余期,共培训学员10万余人。胡集乡由党
委书记兼任校长,腾出教室50多间,投资16万元,购置了成套的教学设备和
电视录像带;岳程庄乡投资7万元,建成了设备齐全的农民技校;解元集乡
刘庄农民技校从北京天津聘请专家任教。不少农民技校办得很有成效。解元
集乡刘庄的农民学了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新技术,1985年人均收入557.8元,
比1984年翻一番;辛集农民技校办起了榨油培训班,招收学员35名,同时还
办起了榨油厂,边学边干,1985年即获利润8万元;胡集乡农民技术学校学员
张万芳等7人采用地膜覆盖发展蔬菜生产,一年五种五收,承包100亩,年利
润33万元;于洼村的农民技校更出色。
于洼村农民技术学校简介
菏泽市牡丹乡于洼村的干部群众,于1980年冬在本村开办了扫盲班和农
技班。1983年7月又在此基础上改办成一所正规的农民技术学校,由团支部具
体负责。他们很快解决了两座教室和课桌凳,建立了实验室、仪器室、标本
室和游艺室,购置了许多仪器和动植物标本、图书资料,价值1.2万元。本村
农场每年拿出1800元作为开班费用。学校下聘书从地区农科所、市植保站等
单位请来了4位科技人员作为专职教师。又就地选几名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
员作为兼职教师或辅导教师,并选派人员到外地学习,师资力量得到了保证。
该校办学形式是长短班结合,以长为主。长班学制一年,根据农时季节,
半年全日学习,半年半日学习。主要开设作物栽培、植物生理、土壤肥料、
植物保护、时事政策等课程。学员均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5岁以下的
经过考试择优录取的青年。一年制农技班1983年第一次招生时,400多名青年
报名,录取55名,1984年又招收45人。短训班时间一般四、五天。主要学习
急用的农业技术,学员根据情况灵活掌握。学校始终坚持教学、生产、科研
三结合, 用承包的63亩地做为实习场地,大胆实验国家、省、地、市交给的
157个科研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几年来先后培育出“于洼一号”、“于洼
七号”小麦优良貉种(已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省大面积试种),培
育出大豆新品种12个。还进行小麦新杂交项目27个。其中小麦高产精播试验
获得成功,并已在全省推广。另外还成功的进行了“立体集约种植”试验,
改过去棉花一年一种为一麦一棉;改麦、豆两收为麦、豆、玉米三收,亩产
达180 0多斤。
从1980年至1984年底, 该校共举办短训班46期,培训学员515人。其中有
303人成为农业技术员,4人被评为一级农业技术员,24人被乡、村吸收为党、
团干部。1984午校长王洪明被国家农委、团中央授予“全国农村青年学科学
用科学标兵”称号,并当选为第七届团中央委员。1984年农技第一届毕业生
有5人被市招收为农业技术员,1人被聘为乡技术网长,33人成为科技带头户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