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权力机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1&A=1&rec=228&run=13

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菏泽县于1949年12月召开了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选举产生了它
的常设机构常务委员会。历届的会务工作均由驻会副主席和秘书主持。根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暂行如下职权:
听取县政府关于施政方针和各项工作报告,提出批评和建议;反映各界人民
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向各界人民传达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协助政府
保证党和国家政策法令的贯彻执行;协助动员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并负责下
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筹备工作。1952年11月,经平原省人民政府批准,自
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起代行县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菏泽县各界人民代表
会议是建国初期菏泽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
1.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第一次会议:1949年12月I0日召开。会议选举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
员会主席(李子明兼)副主席彭维卿及常务委员21人;配秘书一人驻会主持
会务工作。
第二次会议:1950年4月5日召开。
第三次会议:1950年7月9日至11日召开。出席代表442人,其中党员145人,
各界人士代表74人,其他为进步群众。会议主要研究秋季生产和麦征工作。
第四次会议:1950年11月5日至8日召开。代表253人,其中农民79人、青
年团4人、妇联14人、民主人士55人、教育界44人、工商界15人、学生8人、医
生6人、少数民族3人、军队1人、艺术界1人、县区团体代表51人。代表中党
员占99人、会议主要议题是秋征和冬季生产,本次会议提案1248条,合并重
复内容后共746条。
第五次会议:1951年2月17日召开。
第六次会议。 1951年6月18日至20日召开。 代表286人。列席村干部代表
296人、县区干部59人。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夏征和动员全县人民参加抗美援朝
运动。
2.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第一次会议:1951年11月召开。会议增选李新民为副主席。
第二次会议:1951年11月15日召开。会议通过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的决议,发起爱国捐献运动,共捐款16亿元(旧人民币)。
第三次会议:1952年3月5日召开。会议听取并讨论了县委县政府的工作
报告,审查研究了各界代表的提案,并做出相应的决议。
第四次会议:1952年6月19日至21日召开。代表465人。会议听取了县政府
春季工作检查报告,讨论了夏季工作计划草案,收到提案222件。
3.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第一次会议:1952年12月10日至14日召开。本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华北
局县长会议”精神和平原省政府指示,开始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会议听
取了政府工作报告及财政开支情况的报告;听取了常委会工作报告;处理了
代表提案;选举了县长、副县长和人民政府委员。选举龚献彬为主席,田中
伍、彭薇卿为副主席。
4.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第一次会议:1953年4月5日召开。到会代表417人,其中农村代表345人、
区干部代表28人、县直代表23人、列席代表21人。会议的中心议题:①掀起
春季生产高潮,批判官僚主义、虚假浮夸、强迫命令作风;②开展抗美援朝
爱国主义生产评比运动;③宣传落实《婚姻法》。
二、市(县)人民代表会
1954年6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规定,菏泽县召开第
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被迫中断。
1981年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建立了它的常设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从而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完善。
1.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 1954年6月24日至7月1日召开。 应到代表435名,实到代表
414名,其中党员代表206名、妇女代表74名、列席代表22名。会议听取并审查
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县委关于当前工作建议的报告;学习了宪法草案并提出了
修改意见;选举了6名出席省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大会确定了今后的工作
方针和任务。任务是:组织起来,实现农业合作化,生产更多的粮食、棉花、
油料及其他经济作物,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逐步完成本县农业、
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针是:以农业互助生产为中心,
以夏征夏购为重点,结合作好物资供应、防旱、防涝、民兵治安、文化教育、
卫生防疫等工作。因宪法和政府组织通则未颁布,所以这次大会没有选举县
长、副县长及县人民政府委员。
第二次会议: 1954年10月11日至14日召开。应出席代表359人.列席代表
28人,因事因病缺席76人。大会审查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五项决议:
①坚决拥护周恩来总理的外交报告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关于解放台湾的
联合宣言,以及中央人民政府关于解放台湾的决议,决心为实现国家第一个
五年计划而奋斗。②争取超额完成1954年工农业生产计划,开展好冬季生产
和互助合作运动。③胜利完成秋季征购任务。④做好民兵冬季训练、政治教
育、优抚优属、治安保卫等工作。⑤做好干部、群众的发动工作,为完成党
的各项工作而共同奋斗。
第三次会议:1955年2月8日至12日召开。大会是在1954年粮食产量超额完
成计划指标、基本完成征购任务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制定了最近一个时期
的工作方针,即在三月底以前坚持以互助合作、春耕生产准备工作为中心任
务,以征集补充兵员为重点,善始善终地结束粮、棉、油料的统购工作。
第四次会议:1955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应出席代表298人,因事、因
病缺席135人,缺额代表2人(未补选出来).列席代表23人。会议上省人大
代表王星楼传达了省一届人代会第三次会议精神,听取讨论了县长孙衍庆的
关于《菏泽县人民政府1955年工作报告》。大会按照选举法规定,以无记名
投票方式选举出菏泽县人民委员会和县长、副县长以及法院院长。
2.第二届人民代表会
第一次会议:1957年元月21日至25日召开。出席代表367人,其中党员139
人,农民中的非党分子161人、民主人士67人、妇女代表83人。这次会议是本
县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超额完成了农
业增产指标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总结了1956年的工作,制定了1957年的工
作计划,大会同意县人委会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更好的超额完成第一
个五年计划”所提出的各项生产以及所采取的各项措施,选举产生了第二届
人民委员会和县长、副县长。
第二次会议: 1957年8月10日至13日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总结1957年
上半年的工作,讨论制定今后的工作计划,增选了1名副县长。
3.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58年5月22日至24日召开,本届会议应到代表367人,实到
代表261人,列席代表24人,因公因病缺席代表106人。这次会议是在全县掀
起整风、生产两大高潮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听取并通过了县长孙衍庆代表
县人委作的工作报告和县法院的工作报告。并为这一报告作出了《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 为建设新菏泽而奋斗》 的决议,还通过了《菏泽县
1958年农业经济及五年发展指标规划》。选举产生了第三届人民委员会和县
长、副县长、县人民法院院长及出席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二次会议:1959年元月25日开幕。这次会议是在全民整风和“反右”
斗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听取了孙衍庆县长代表县人委作的工作
报告,总结了1958年的工作,提出1959年的生产计划和贯彻党中央八届六中
全会精神。大会要求,继续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
主义的总路线。在工业生产上贯彻以钢为纲,在农业上贯彻以整社为纲,争
取提前实现丰衣足食的生活标准。
4.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县已改市)
第一次会议:1961年2月21日至23日召开。应到代表415名,出席代表367
名, 缺席48名。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市长孙衍庆的政府工作报告;讨论审查了
1960年财政决算和1961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选举了市人民委员会和市长、
副市长、法院院长。
第二次会议:1962年8月9日至12日召开。实到代表248名,列席代表64名,
市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在菏泽的省政协委员列席大会听取报告。会议传
达贯彻了周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听取审查了市人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5.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63年10月26日至28日召开。应到代表365名,出席代表296
名,缺席69名,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地委关于
开展生产自救的方针,以八届十中全会精神为纲,动员全县人民再“鼓足干
劲”掀起今冬明春生产新高潮,争取农业丰收;选举产生了菏泽县第五届人
民委员会和县长、副县长、法院院长。
第二次会议:1964年7月1 5日召开。县长徐恒举代表县人民委员会作了
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为夺取秋季农业丰收而奋斗”的工作报告,
号召学大庆、学大寨。
6.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66年3月14日至16日召开。应到代表363人,实到代表322
名,缺席41人。县政协全体委员、2名省人代会代表列席了会议。会议听取和
审查了县长徐恒举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法院工作报告;审议批准了1965年
财政决算和1966年财政预算的报告(草案)。会议号召全县人民在各级政府
的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社会主义和资本
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为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为发展国民经
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作出新贡献。最后选出菏泽县第六届人民委员会和县长、
副县长、法院院长。
7.菏泽县首届革命委员会
1967年1月25日, 群众组织夺了县委、 县人委的大权,4月2日,建立了
“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由于当时的形势混乱,没来得及产生主任、
副主任,就于5月23日瘫痪了。1968年3月9日,“地革委”对“菏泽县革委”
进行改组,产生了新的革命委员会。
中央和省、地委均有指示,承认“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县、市革命委
员会是一届政权。
8.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78年7月8日至11日召开。应出席代表771人,实到代表748
人,缺席23人。这次会议是在党的十一大精神鼓舞下召开的。会议听取和审
议了县革命委员会主任董玉仁的政府工作报告;审查批准本县工农业生产发
展规划;选举产生了新的革命委员会和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
会议号召全县人民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抓
纲治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第二次会议:1979年12月3日至4日召开。这次会议增加代表3人,取消代
表资格25人,应到代表749人,缺席59人,会议补选了山东省第五届人民代表
大会代表。县革委主任王兆吉汇报了上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情况,没作正
式工作报告。
9.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81年1月9日至12 日召开。本届代表420人。县革委顾问、
县直机关部分部门的负责人及县政协委员列席会议。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革
委主任王兆吉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县人民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查
了198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1981年财政预算意见的报告;制定了本县1981年
到1985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选举产生了人大常务委员会和主任、副主任,
选举了县长、副县长、法院院长和检察院检察长。会议撤销菏泽县革命委员
会,改为菏泽县人民政府,
第二次会议:1981年12月26日至29召开。应到代表430人,实到415人。县
政府顾问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会议,县政府各部门负责人及县政协委员列席
了会议。会议听取并审查了政府、人大常委会、人民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报
告;审查批准了财税局关于198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1982年财政预算(草
案)的报告。增选了3名人大常委会委员。
第三次会议:1983年1月26日至29日召开。应到代表428人,实到代表367
人。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县人民政府、人大常委会、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及1982
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了人民检察院和1983年财政概算的书面报
告;审议了“六五”计划和1983年主要经济指标,并作出了相应决议,选举
产生了11名出席省第六届人代会代表,增选了1名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0.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 1984年5月16日至19日召开。 应出席代表436人,实到代表
391人。其中干部99人、农民241人、工人38人、知识分子54人、解放军代表4
人,因事因病缺席44人。市政府顾问被特邀出席了会议,市政协六届一次会
议的全体委员、市政府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市法院、市检察院的主要
负责人列席了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了代市长潘兴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市1983年财政决算和1984年财政预算的报告;审议了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的
工作报告,以及市人民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本届市人大常
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选举了人民政府市长、副市长和人民法院院长、
检察院检察长。
第二次会议:1985年5月25日至26日召开。正式代表435名,会议听取和审
议了市长潘兴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关于菏泽市198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听取审议了市财政局关于菏泽市1984年财政决算
和1985年的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听取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人民法院、
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代表们批准了各项报告和决议,补选了6名人大常委会
委员,选举了市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
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根据《地方组织法》的规定,1981年1月9日菏泽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九届人大常委会,选出主任1人、副主任3人、委员9
人,同时设立办公室、代表联络科、调查研究科、办公室分秘书、行政两个
组,设主任1人、副主任5人、委员9人。1985年底人大常委会共有工作人员20
名。
菏泽市人大常委会设立以来,共召开两届人代会。九届人大常委会期间
召开三次代表大会、十四次常务委员会议。任免“一府两院”机关干部104名,
依法罢免1名代表的代表资格,收集处理代表建议437件。十届人大常委会期
间(19 84年5月至1987年3月),共召开三次人代会,十五次常务委员会议,任
免“一府两院”机关干部174名。依法罢免1名代表的代表资格。收集处理代
表建议40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