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b&A=8&rec=136&run=13

文化局领导成员
局 长:陈广新
副 局 长:张洪伟* 胡怀广 孟庆香(女) 张广君
纪检组长:杨秀玲(女)
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洪伟* 杨勇

【机构设置】2009年,区文化局下设办公室、政工科、财务审计科、社会文化科等4个职能科室;
辖1个副科级事业单位: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5个直属事业单位:文化馆、图书馆、艺术团、文化艺
术研究室、 文物管理所。年底共有干部职工148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25人,中级技术职称的
62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25人,高中(中专)学历的23人。

【概述】2009年,全区文化工作以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和社会文化先进区为总抓手,以繁荣发展文
化艺术事业为中心,以改革和创新文化管理体制为动力,以活跃城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为着力点,以
加大投入、加快文化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强化“四个体系”建设,加强统筹协调,大力实施“文化惠
民工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凝聚力,实现文化
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兰山区成功创建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
范区,被省文化厅确定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区文化局被评为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
程建设与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文艺创作】文化馆、艺术团、创作室等组织发动创作人员深入生活,汲取创作素材,激发创作
灵感,强化文学创作。实施精品战略,创作精品工程。按照“实施一批、准备一批、酝酿一批”的总
体思路,进一步完善文艺创作规划,制定2009年兰山区文艺精品创作规划。组织创作了许多具有兰山
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编辑出版《洗砚池》杂志4期,编发各类作品150余篇,其中有
20余篇被全国各类报刊杂志选载。长篇小说《西郊》荣获“临沂市第七届文艺精品工程奖”,并与紫
金长天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深入洽谈,完成电视剧《大商城》的剧本大纲和25集剧本创作,计划于2010
年开拍。

【社会文化】突出书圣、孝悌等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做足、做活“书圣文化、孝悌文化、商贸文
化”等文章,着力打造“书圣故里”、“孝悌文化”等具有兰山特色、代表兰山风采的文化品牌。结
合每个时期的不同工作重点,积极参与和成功举办了“合行之夜”新春文艺演出、第七届中国临沂书
圣文化节、第10届“兰山之春”秧歌会演、第9届“兰山之春”计划生育专题文艺会演、“唱红歌庆
国庆群众性歌咏比赛”等活动,适时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广场文化艺术节、李官桃花节、孝河文化
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等一系列重大节庆文化活动。扶持群众业余文化活动,指导
群众成立秧歌、高跷、旱船等民间业余群众文化队伍200余支。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先后举办舞蹈、
音乐、美术等培训班10期,培训学员近千余名。区艺术团累计商业演出100余场次,获得较好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抽调舞蹈演员参加大型水上舞蹈《蒙山沂水》的排练演出。全年开展送文化下乡、
进社区活动达8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40万人,各类公益性演出30余场。

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建立名录、抢救濒危项目、保
护传承人、健全机制、整体保护、规范管理”的工作目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工程。采取深入各村居社区拉网式普查和面向全区中小学生有奖征稿民间文学作品的办法,对辖
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和搜集整理。同时拓宽普查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5月20日,
开展以“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兰山”为主题,面向中小学生有奖征集民间文学作品的活动,区内
43所中小学积极参与,共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750余篇;6月2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
邀请民间艺人走进校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建立了人才储备;6月12日起,向社会免费
开放兰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陈列厅,实物展汇集了民间文学、戏曲、传统技艺等10大类200
多个项目共570余件珍贵实物。截至年底,全区共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万余条,精选1300余条,
拍摄图片1000余幅, 录音录像800多分钟, 收集民俗实物1000余件,制作VCD光碟25盘,整理出版
《兰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资料汇编》、《兰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实物汇编》和《兰山区非物
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同时还对搜集和征集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和文献资料做好了陈列、
展示、研究的准备工作。确立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0个,公布全区两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其中,民间文学《卧冰求鲤》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曲艺脚打鼓、兰山民歌、民间戏
曲以及临沂名吃“糁”和八宝豆豉等正在申报第二批市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非物质文
化遗产普查工作通过了省文化厅验收。区文化馆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先进单位。

【图书管理】2009年,区图书馆共有藏书90余万册,达到全区人均1本的标准,辖区内社会图书
资源达200余万册。在做好常规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启动第二批“农家书屋”建设帮扶援建任务。截
至年底,全区建成农家书屋218个,其中年内新建143个,添置图书40万余册、报刊7000余种、音像制
品2.8万余张。

在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上实现了新突破。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
行”的标准和要求,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村、社区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以多种传播方式为手
段,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建设“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文化信息资源共
享体系。依托全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重点建设以区图书馆为龙头、镇(街道)文化站联动的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以此带动镇、街道及村、社区服务点的建设。截至年底,全区文化信
息资源共享实现全覆盖,所有村、社区都建有“共享工程”服务点,60%的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站点完
成改造提升,40%以上的村居服务点建成规范化站点。自4月2日世界儿童图书日起,为全市少儿及老
年人、军人、残疾人免费办理借书证,实行畅通服务。开展“读书兴区”活动,举办第二届“十佳书
香家庭”评选活动,《齐鲁晚报》、《沂蒙晚报》、《鲁南商报》等相关媒体进行了报道,取得良好
效果。9月,区图书馆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二级馆,并开始筹备申报国家一级馆。

【文化市场管理】全区登记在册的文化经营单位348家,其中网吧251家(包括万佳、中鲁网络连
锁店),歌舞娱乐场所26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71家(包括爱书人音像连锁店)。

加大对网吧的管理力度。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网吧实行分片管理,签订网吧管理四级责任书,
严厉查处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经营非网络游戏等经营行为,要求网吧对每位上网人员实行实名登
记。在此基础上,实行网络监管,设立网吧监控室,在全区所有网吧安装“净网先锋”管理软件,实
现网上执法。同时,加强对重点时段的管理,组织“午间行动”、“晚8点行动”、“凌晨行动”等
活动30次, 查处违规网吧142家, 扣押经营器材260余件。

加大音像制品市场的整治力度。全年在区“扫黄”办的统一领导和具体部署下,会同公安、工商、
出版等部门进行多次联合执法行动,对全区音像市场进行集中整治。加强对经营业主保护知识产权的
宣传教育,对市区几个商品批发市场进行了重点整治,严厉打击经营非法音像制品的行为。先后5次
采用突击检查、夜查等多种形式对金源大厦、桃源科技广场等非法音像制品经销点进行彻底清查,取
缔游商、地摊29处,收缴非法音像制品8200余盘。

加强文化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对全区文化娱乐场的安全消防管理情况进行彻底排查,下发安全
管理通知书,并同全区文化娱乐场所法人代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先后组织4次安全生产大检查,
逐门逐户的仔细排查,对查处的隐患登记备案,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整改完毕经市场办现场审核
后才能营业。对6家整改不力的文化经营单位给予停业整顿处理。

加强文化市场法规宣传。大力宣传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先后组织参加“平安兰山法制宣传月”、
“安全生产法规宣传月”等专题活动,发放安全生产法规、文化市场法规宣传页5000余张,同时在新
闻媒体上公布举报电话。

【文物管理】区文物管理所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
文物“四有”工作,全力做好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建立健全文物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全区
文物的保护力度。

多措并举,建立健全文物保护管理体系。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
指导方针,积极实施文物保护“五纳入”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区、镇(街道)、村(社区)、个人四
级文物保护网络,在文物较为密集的地段,聘请兼职的文物保护员,同各镇(街道)签订文物保护责
任书,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各镇(街道)安全责任制。2009年新发现文物21处,全区境内文物古迹达
267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区级文物保护
单位141处,普通文物保护单位87处。

统筹兼顾,双重属地管理,顺利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野地调查。按照中央、省、市《关
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的要求,成立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办公
室,组建普查队,派专人参加专业培训学习,购置交通工具、笔记本电脑、定位仪、数码相机等设备,
并建立了样品室。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属地管理责任制,并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
实施方案》、《兰山区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计划》和《兰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第三次
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等,全面开展野外实地普查工作,截至年底,在11个镇(街道)同时逐村展
开调查,行政村、自然村踏查率100%,摸清辖区内文物资源信息。

重视培训宣传,提高全民文物保护意识。为切实抓好文物普查工作,区文化局派出文管所业务人
员,参加省、市组织的专门培训,赴外地进行参观交流,系统学习“三普”工作的目的、意义、标准、
要求和工作程序等。同时,根据文物普查工作涉及面广、范围大、人员多的实际情况,深入到各行政
村、重点区域举办业务培训班,加强对镇(街道)、村(社区)骨干人员的现场培训工作,提高工作
人员业务水平。通过召开会议、利用新闻媒体、印发工作简报、散发普查手册等形式,广泛宣传第三
次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发放宣传材料万余份,播出电台、电视、网络新闻20余条,刊
出各类简讯30余篇。积极发动、组织当地群众参与文物保护工作,提高了干部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全区上下形成“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对经
济发展贡献。2009年,全区共有文化及相关企事业单位2346个,从业人员21141人;实现文化产业总
产出58.18亿元,同比增长35.5%;实现增加值22.4亿元,同比增长35.8%,占GDP的5.6%,比上年增
加1个百分点。立项文化产业项目26个,其中列入临沂市文化产业项目目录8个,列入山东省文化产业
数据库5个。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区以发展规划为引领,推动“一区”、“两带”、“三园”、“四基地”、
“五城”建设。临沂文化用品城、永兴国际玩具批发城、凯歌国际文化城等重点文化项目快速推进,
强力拉动了全区文化产业发展。投资2500万元、建设面积5万平方米的永兴国际玩具批发城正式营业,
成为江北最大的玩具批发市场;凯歌国际文化城总投资为4.5亿元,一期工程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8
万平方米已完工,二期工程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已投资7000余万元,已完成工程的60%,全部建
成后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辐射能力最强的综合性、国际化大型文化产业经营和流通基地;
投资1亿元的玫瑰湖汽车公园一期工程建设已竣工,成为国家级拓展训练基地。临沂小商品城被确定
为山东省教育用品采购基地,二期工程完成立项、规划、设计,拆迁工作接近尾声。镇山风景区开发
已进一步规划和论证,将利用镇山旅游风景区优势资源,塑造镇山绿色观光和生态旅游品牌。

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充分依托临沂文化用品城、临沂永兴国际玩具城、凯歌国际文化城、鸿
儒文化物流城等文化用品批发市场,积极谋划构建“文化产品生产、文化产品经营流通、玩具批发生
产”三大基地。运用市场机制,以资本为纽带,在“三大文化产业基地”逐渐凝聚了一批实力雄厚、
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培植壮大文化产品生产企业,延伸文化产业链,
提高文化产品的地产品销售比例,初步形成文具、纪念礼品等文化产品产供销一条龙的新格局。

撰稿:杨扬邓青

审稿:孟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