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和省内系统表彰的先进个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b&A=7&rec=145&run=13

许传山 男,汉族,日照市东港区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58年4月出生,1981年7月参加工作。
兰山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农技推广研究员,兼任临沂师范学院城乡经济学院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
献的中青年专家。

许传山自1981年在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带领中心全体科技人员积极开展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
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为推动全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针对临沂稻区的自然条件和
生产水平,选育了两个由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推广的水稻新品种——鲁香糯1号、
临粳8号。鲁香糯1号为山东省名特优品种,2000年由农业部推荐参加第13届国际农业博览会(意大利)。
临粳8号为本地当家品种,在鲁南稻区推广面积已达993.88余万亩,增产稻谷4.95亿公斤。主持或参
加国家、省、市科研课题18项,创造经济效益10.5亿元,其中“水稻三旱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获国
家科技成果和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14篇,并为推进临沂市农业标准化
技术,首位起草3个临沂市地方标准:《水稻旱作栽培技术规程》、《有效微生物活菌、母露的激活、
发酵制作生物有机肥及施用技术规程》、《有机茶山海棠栽培技术规程》。由他承担的国家级农村劳
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2005~2008年培训转移13000人次,增加农民收入1.95亿元,为企业创造
直接经济效益5.85亿元。该模式被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
在国家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中,他为全区7个乡镇、30个行政村每年培训农民1200人次,辐射带
动周围5000个农户,为地方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一村一品”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使受训农民能
够基本掌握从事主导产业的生产技术及其相关知识,成为新型农民。

2008年5月,许传山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注:资料由区总工会提供

李秀杰 男,汉族,临沂市兰山区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64年3月出生,1980年10月参加工
作。兰山区银雀山街道前岗头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临沂市宏达集团董事长。

自2000年担任兰山区银雀山街道前岗头社区总支书记以来,李秀杰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发展经济作为社区工作的第一要务,确立了“聚精会神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基本工作思路,
使各项工作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主题全方位展开。社区筹措资金7000多万元,用于硬化辖区内主要交通
道路和住宅小区以及工业园建设。总计硬化道路面积10万余平方米,拆迁危旧房屋700余间;开发宏
达小区居民楼16栋,居委办公楼1栋,沿街楼1.2万平方米;建成工业园区9万余平方米,并积极争取
有关部门修建辖区内铁路涵洞桥1座。在他的带领下,社区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精神文明建设
跃上一个新台阶,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全社区参与经商和经营企业的居民达1200多
人。2008年完成总产值2.1亿元,人均收入4000元,连年被市、区两级和街道党工委评为“两个文明
先进社区”、“文明示范单位”,社区党总被评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先进基层党组织”。社区
于2003年6月成立宏达工贸集团公司,引进外资6000多万元,项目10多个,建成全市一流、配套设施
齐全的大型工业园区9万多平方米。社区与山东万豪集团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宏达小区共计投资7
亿元,占地500亩,规划建设57.07万平方米。随着社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先后实行了粮、油、煤
气和水四免供应制度,老人生活补助制度以及独生子女户享受双份居民福利等制度,社区成立了老年
娱乐活动中心,购置了象棋、扑克、乒乓球等娱乐和健身器材,购置图书600多册,还先后投资十几
万元对校园进行整修,并全部更换了桌椅板凳,购置电脑十余台,在全街道小学中第一个开设了计算
机课程,为全社区经济文化发展和居民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2008年5月,李秀杰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注:资料由区总工会提供

林凡儒 男,汉族,临沂市河东区人,民主建国会会员,大学文化。1965年2月出生,1981年参加
工作。翔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翔宇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6年,拥有资产总额20亿元,员工3500人,经营范围涉及药业、汽车
服务业、房地产业、投资等领域。集团下属临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翔宇健康制药有限公司、山
东翔宇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临沂宇龙置业有限公司等近30家独立法人企业,2008年,集团实现销售收
入30.8亿元。林凡儒团结带领干部职工,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使集团顺利实现了由传统工业向现代
工业、传统流通业向现代流通业的成功转型。1986年,林凡儒投身于沥青销售业,以诚信经营赢得客
户信赖,销售网络逐步扩展到全国十多个省市。1996年在省工商局注册了企业集团,由单纯流通行业
逐步过渡到集科、工、贸于一体的综合性实业集团。1999年,林凡儒接收了某部队健康制药厂。2000
年,先后收购了破产企业山东蒙达药业有限公司、华通物资供销公司。2005年,翔宇集团以控股60%
的形式完成了原临沂医药集团的资产重组,妥善安置以上3个企业职工近3400人。2008年集团上缴税
金4100万元,出资1500余万元用于社会福利事业。集团先后被农业部、劳动保障部评为全国质量达标
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全国就业与劳动保障先进民营企业,被省、市工商联评为优秀
民营企业,被省中小企业办公室评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先后
建立了党总支、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组织,严格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给予企业员工合理待遇,注
重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劳资关系和谐融洽。

2008年5月,林凡儒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注:资料由区总工会提供

王景连 男,汉族,临沂市兰山区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62年10月出生,1980年参加工作。
山东金升有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8年王景连担任山东金升有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9年投资6000多万元引进一条
国际技术一流、当时国内最大的德国克虏伯公司光亮圆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
并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和“山东标志产品”称号。近年来公司实施科技自主创新,对生产线进
行技术改造和全面升级,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生产能力由原来的年产6.5万吨提高
到年产10万吨,并被国家科技部批准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规模居全国同行业第3位。2003年
投资2.5亿元建成年产10万吨高纯阴极铜生产线,其技术工艺和产品质量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为
全国长江以北最大的以废杂铜为原料的再生铜生产加工企业。“沂蒙”牌高纯阴极铜产品于2004年在
上海期货交易所成功注册,是全国首家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以高纯铜标准注册的民营企业。2004年投资
1.3亿元兴建占地40公顷的华东有色金属城,吸纳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800余家,废旧有色金属年成交
量达100多万吨,同时带动从事回收、拆解、物流、餐饮等各类服务业和生产加工业从业人员5万多人,
成为江北最大的废旧有色金属集散基地。2008年,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59.71亿元,销售收入55.66亿
元,实现利税2.48亿元,纳税总额突破了1.48亿元,企业资产规模达17.65亿元。近3年累计纳税总额
达3.90亿元,累计为教育、文化、体育、地方建设、敬老院等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捐资捐物达600多
万元,安置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200多人,吸纳下岗失业人员100多人,安排残疾人就业60多人,
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集团公司先后被授予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
术企业、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中国民
营企业500强、临沂市民营企业50强等称号。

2008年5月,王景连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注:资料由区总工会提供

刘禄科 男,汉族,临沂市兰山区人,小学文化。1972年6月出生,1990年参加工作。临沂新程金
锣制品有限公司职工。

刘禄科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他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先后为公司提出并实施数项
改革发明,创造了相当高的经济效益。2000年,刘禄科参与血浆分离蛋白课题的研究,成功将柠檬酸
钠与水的比例由1∶12改进到1∶3,减少了分离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库位占用。改用输液
管滴注法加液及对生产过程中采用各种手段控制微生物细菌繁殖等方法,使产品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3年,他倡导实行杀“头皮肉”,此项工艺不仅杜绝了生猪收购环节中难以控制的喂沙、灌水等损
害公司利益的现象,而且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随着屠宰量的增加,存放生猪的老式待宰
圈满足不了要求,他对大圈进行改造,使生猪出圈更为方便,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平时
他一直坚持自学,并力争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工作中去,成功地改造了洗猪机和猪血蒸煮锅,其中蒸煮
锅的改造大大改善了蒸煮人员的工作环境,被公司命名为“禄科多效能蒸煮锅”。参加工作十多年来,
他舍小家顾大家,乐于助人,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关心公司发展,勇于革新,多次向公司相关部门提
出合理化建议并实施,为公司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8年5月,刘禄科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注:资料由区总工会提供

陈文启 男,汉族,临沂市兰山区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50年11月出生,1968年5月参加工
作。兰山区义堂镇华夏社区党总支书记。

陈文启自1975年担任华夏村党支部书记以来, 30余年如一日, 兢兢业业,忘我工作,时刻牢记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服务宗旨,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立足本村实际,抢抓机遇,发展工商
企业,实施村庄治理,把一个“吃粮靠统销,穿衣靠救济,花钱靠贷款”的贫穷落后村,建设成街宽
路直,环境优美,人和业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他带领村民实施旧村改造,建小康住宅楼400余栋。
投资近千万元,硬化大街小巷20余条,总长15000米,面积达90000平方米,修整并完善了村内排水设
施,铺设管道和砌水沟5000多米,从根本上解决了村内堵水、存水现象。安装高档次路灯150余盏,
规划栽植各类苗木10000余棵,建设了占地10000平方米的龙兴绿地文化广场、灯光球场,配备20余套
健身器材。安装LED电子大屏幕,配套20余台电脑远教设备。新建和扩建文化大院、设置多媒体播放
室、远程教育学习室、小康电子书屋、科普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和老年活动中心,为群众提供
了良好的学习娱乐场所,建成了全市首家社区俱乐部。安装电子监控,自来水、有线电视整改入户,
对教学楼、办公楼、老年公寓进行提升改造,设置政务大厅、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加大卫生事业投入,
规范新型合作医疗服务场所,配置各类医疗和康复设备。社区实行“两发两免一补”政策,建起了便
民服务超市和居民粮油供应站,居民持卡消费,年终结算,服务更贴心到位。2008年全社区实现工农
业生产总值2.8亿元,集体收入160万元,人均纯收入10000元,拥有以建材、化工、制造和板材加工
业为主导产业的集体、个体私营企业90家。社区先后被荣获山东省“文明村居”、“村民自治模范村
委会” 、 “村庄绿化先进村”、临沂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单位”和兰山区“村庄建设先进村”、“经济发展强村”等称号。

2008年5月,陈文启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注:资料由区总工会提供

姜自秀 女,汉族,临沂市兰山区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60年7月出生,1974年5月参加工作。
中共兰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兰山区第十二届政协常委,兰山区第十一次、第十二次
党代会代表。

姜自秀自1985年从事老干部工作以来,20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全区老干部工作
健康发展无私奉献,被老干部亲切地喻为“闺女局长”,被广大组工干部亲切地称为“部长大姐”。
她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不断提升老干部工作的整体水平。
2003年、2008年区委、区政府连续两次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区委老干部局被评为全市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姜自秀热爱老干部工作,始终把老干部的冷暖挂在心上,工作中,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
有关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确保离休干部“三个机制”不断巩固完善,老干部离休费按时足额发放,
医药费按规定据实报销。她积极深入调研,创新工作思路,在抓好单位、社区党支部建设的基础上,
不断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设置方式,2007年在全区老干部活动站点设置37个党员活动点,并
以此为依托,积极组织广大老干部开展适宜的文体娱乐活动,加强对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教育管理,基
本形成单位、社区、党员活动点“三位一体”、“三结合”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模式。她努力做
好结合文章,依托社区资源优势,把老干部工作与社区日常工作相结合,与深入调研相结合,与老干
部需求相结合,探索建立“四位一体、四就近”的离休干部社区服务管理新模式,2007年8月,在全
省离休干部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兰山区作了典型发言。探索建立特困离休干部及遗
属救助机制,切实解决实际困难。结合对企业离休干部的服务管理,以区供销社为试点,成立区企业
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中心,为困难破产企业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好的借鉴。

2008年10月,在五年一度的全省离退休干部暨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姜自
秀代表全省老干部工作者做表态发言。2003年、2008年姜自秀连续两次被评为山东省老干部工作先进
个人,受到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并分别记三等功、一等功。

注:资料由区老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