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保乡(33个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b&A=5&rec=53&run=13

大朱保 乡政府驻地。相传隋朝朱姓来此立村,名朱保。明崇祯年间析成两村,该村人多,故称
大朱保。之后析成河南、周南庄、集西、街口4个自然村,统称大朱保。

小朱保 位于大朱保西北500米,北涑河南岸。明崇祯年间由朱保村析成,名朱家宅子,后更名朱
保,为与大朱保区分,遂冠以“小”字。

东楼 位于大朱保东250米。清顺治年间建村,因成村后建炮楼一座且村居大朱保东,故名。

曹家庄 位于大朱保西南1公里。清顺治年间曹姓来此为一地主看林,后子孙繁衍成村。

孟家行 位于大朱保东2公里。清康熙年间从甘露寺析出,名安乐庄,后因孟姓兴旺而更为今名。
甘露寺为明崇祯年间所建村,因寺得名,后析成孟家行、符家行、张家行、陈围子、刘家胡同、商家
庄、爱国、前寨8个村,习惯上仍统称甘露寺。

张家行 位于大朱保东2公里。由甘露寺析成,因张姓人多,故名。

商家庄 位于大朱保东2公里。由甘露寺析成,因商姓人多,故名。

前寨 位于大朱保东南1.5公里。由甘露寺析成,因地处北涑河南岸,故初名涑河南,后以此村在
甘露寺南部而更为今名。

爱国 位于大朱保东南2公里。由甘露寺析成,初名官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为今名。

陈围子 位于大朱保东2公里。由甘露寺析成,因李姓人多,故初名李庄。民国初年,村周修筑围
墙,时陈姓为村中首户,更名陈家围子,简称陈围子。另辖符家行、刘家胡同2个自然村。

港上 位于大朱保东南2.5公里,北涑河南岸。明崇祯年间建村。1882年(清光绪八年)所立碑上
称其为蒋上。后因该村建于高岗之上,更名岗上。继演作今名。另说该村居俗称“港沟”的涑河支流
上,故名。

邱家庄 位于大朱保西北3公里。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邱姓来此立村。

大芝房 位于大朱保西北1.5公里,北涑河西岸。宋朝建村,名渡头庄,因系北涑河的一处渡口
而得名。明嘉靖年间村东河崖重修桥梁碑文称今名。

葛疃 位于大朱保西南4公里,北涑河北岸。明成化年间葛姓来此立村。

小芝房 位于大朱保西2公里。明成化年间建村。据1544年(明嘉靖二十三年)碑文记载,初名小渡
头,因系北涑河渡口得名。清乾隆年间因村内有多处造纸作坊,遂更名小纸房,后演作小芝房。

东 位于大朱保西南2.5公里,北涑河西岸。春秋时即有人在此定居。因村西有春秋时“邰”邑
的(供祭祀用的平地)遗址,故名。

西水磨头、东水磨头 位于大朱保西南3公里,北涑河南岸。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老鹳窝移民
至此立村,因村后北涑河拐弯处设有水磨,遂名水磨头。清光绪年间析成两村,居西者名西水磨头,
居东者名东水磨头。

桥西 位于大朱保西南3.5公里,北涑河南岸。清道光年间建村,因地处唐公河西岸,且河上有桥,
故名。

田围子 位于大朱保西北0.5公里,北涑河南岸。明成化年间田姓来此定居后,为防匪患修筑围
子,故名田家围子,简称田围子。

西庄 位于大朱保西0.5公里。相传唐朝汪姓来此立村,名汪家庄。建国后,因地处大朱保之西,
更为今名。

韦巷 位于大朱保北0.5公里。明崇祯年间韦姓从韦家屯迁此立村。曾名韦家巷。

胡巷 位于大朱保北200米。相传春秋时期胡姓来此落户,名胡家巷,后简称胡巷。

西安庄 位于大朱保西南3公里。清光绪年间建村,成村时邻村人皆称其“新安庄”,遂成村名。
1981年更为今名。

沙沟崖 位于大朱保东南2.5公里,艾山北。产凉席。相传东汉建武年间建村,因村南有沙沟而
得名。

泰和庄 位于大朱保东3.5公里。相传唐天祐年间建村,名祚家官庄,后称重兴庄。明初易名古汪,
后演作为枯汪。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更为今名。1909年《山东省地图》标名太和庄。

孙家庄 位于大朱保西北3公里。明永乐年间建村,名善福庄。清光绪年间因村民多系孙姓,更为
今名。

团埠屯 位于大朱保西北3公里,327国道南。明永乐年间建村,因村后有岭,四周平坦,村前有
小溪,势如商埠,故名。另辖小北岭、小屯两个自然村。

后耿家埠、前耿家埠 位于大朱保东北3公里,327国道南。相传唐贞观年间建村。初名凤凰岭,
因村址居岭上而得名。明洪武年间改称黄花岭。清顺治年间村中耿姓兴旺,更名耿家埠。后形成两村,
居北名后耿家埠,居南者名前耿家埠。

涑河南 位于大朱保西南4.5公里,北涑河南岸。明万历年间黄姓来此立村,因北涑河由村东北角
拐弯向东南流,村址既处河西又处河南,故名西河南。后河道取直向东,村在河南,遂更今名。

三义庄 位于大朱保西南4公里,北涑河南岸。明万历年间高姓来此立村,名高家村。旧址在西岭,
不久迁旧址南,后定今址,因经过3次迁址遂更名三移庄,后演作今名。

富衣庄 位于大朱保西南3.5公里,北涑河南岸。明万历年间丁、刘、徐三姓来此立村,因丁姓
首富,故命村名富一庄。继嫌不雅,更名富义庄,取富而好义之意,后演作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