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 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b&A=5&rec=10&run=13

第一节 市 区
临沂市区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位于市境中部,沂河、祊河交汇处
之西。包括兰山、金雀山、银雀山3个办事处。东临沂河,北濒祊河,西接大岭镇,南连盛庄镇。东
西最大距离6.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6.3公里,面积52.59平方公里,人口27万。地势平坦,略呈西
北高东南低。北涑河、青龙河、陷泥河分别流经东北部、东部和西、南部。金雀山、银雀山座落于东
南部。市区为临沂地区及临沂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为鲁南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临沂地
委、行署驻金雀山办事处,临沂市委、市政府驻兰山办事处。
临沂老城位于市区东北部、兰山办事处东部。自西汉初至民国时期,先后为启阳县、开阳县、临
沂县、兰山县、临沂县治所;又先后为琅琊国、琅琊郡、沂州、沂州府、琅琊道、第三行政督察专员
公署驻所。1945年9月至1947年2月,为中共中央华东局、山东省政府、鲁中南行署、临沂县政府驻地,
成为山东解放区的首府。建国后迄今,为临沂市(县)人民政府驻地。
临沂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始建于公元前492年(春秋鲁哀公三年),时为土城。1368年(明洪
武元年),修筑砖城。1668年(清康熙七年)地震,“东门楼仅存,余俱坍毁”。后经多次修葺,恢复
旧貌。 据康熙《沂州志》 载;砖城一座,周长9里,城墙高 2.5丈,宽1丈;垛口3728.5个,城堡
50座,炮台4座;城内马道宽8尺,城外壕深1丈,宽1.6丈;城楼4座,南门楼系大楼3层、小楼2座,
东、西、北门楼均系大楼2层、小楼1座;四门名称:南曰望淮,东曰镇海,西曰瞻蒙,北曰宗岱。清
末至民国初期,多次增修。1945年9月始拆除城墙。1948年10月后城墙逐渐拆除。
旧城狭小,仅1.64平方公里。主要街道东西向2条、南北向2条。除老专署(今地区供销社)至南
门一段街道修铺条石外,余皆为土路。公共建筑主要有官署、学宫、书院、寺、庙、堂等,至解放时
已破坏严重。
建国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建设,不断向西、南扩建新区。
1994年市区总面积是建国前的32倍。路、街、巷共194条。主要道路南北向自东向西有:沂州路、沂
蒙路、八一路、新华路、新华二路、临西路、临西二路、临西五路等,东西向自北向南有:北园路、
兰山路、考棚街、洗砚池街、解放路、银雀山路、启阳路、开阳路、金雀山路、金雀山二路、金雀山
三路等,共38条,总长76.5公里,均为沥青(水泥)路面。桥涵有沂河公路大桥、沂河铁路大桥、祊
河大桥、沂蒙桥、水田桥、青龙桥、陷泥河桥、涑河桥等。住宅小区有行署、市府、朝阳、皇姑桥、
银都、苗庄、王庄、南坛、新新、北关、金雀山、西苑等。住宅小区内楼房林立,主要道路两侧楼房
错落有致。
市区工业有轻工、纺织、丝绸、机械、化工、建材、冶金、煤炭、食品、医药等15个行业门类。
企业主要有省、区属30余家,市属40余家,处、居(村)属700余家。厂址多设于市区的西部、西南部
和东南部。商业和服务业多集中在沂蒙路、解放路、金雀山路、临西路两则,有规模较大的商场、酒
店、宾馆等250余家。建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11处。其中,临沂批发城占地960亩,设摊位1.67万个,
以批发纺织品、服装、鞋帽、塑料、建材、机电、化工、文体等物品为主,日上市17万人次,年成交
额71亿元,市场规模居山东省首位、全国第5位。
市区设各类大专院校(包括党校、电大、干部学校) 12所,中等专业学校 23所,中学14所,小学
30余所,盲童、聋哑学校各1所,幼儿园多处。文化体育设施有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科技馆、
艺术馆、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等12处,容纳千人以上的影(剧)院7处,公园、陵园、名胜古迹及革
命纪念地共10余处,体育场2处,游泳池3处。医疗卫生设施有地区、市属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
防治所、干休所等30余所。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 29.2%,绿地率为27.5%。
市区交通极为便利。兖(州)石(臼所)铁路横贯南部,205、206、327国道及017、030、035省道于
此交汇。设有临沂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金雀山汽车站、城乡客运站等。列车西北直达济南,东北直
达日照。班车直达省内各地及北京、天津、南京、上海、杭州等,营运线共191条,日发班次520个,
其中始发340个。市区开通环城、至乡镇公共客运线路13条,总程406公里,日运行122个班次,日客
运量1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