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下乡 城乡统筹提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b&A=12&rec=230&run=13

——兰山区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系列报道之三
记者 刘慎平 张义国
通讯员 潘月胜 颜 超 臧德三
三河交汇处是临沂城区水资源最为集中的地方。10年前,这里片片荒滩,与城市光景很不协调。
10年间,以河为轴、城水相依的城建开发理念,让这里蝶变为城市画卷中最美的一角。如今,326米
高的电视塔倒映在“沂水拖蓝”的画境中,一片片现代化新城区沿河耸起,贯通两岸的河底隧道全面
通车,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淡水沙滩浴场等免费开放。
城市的发展,是为了让居民生活更美好幸福。近年来,以“水城商都”著称的临沂市兰山区,大
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创新城市管理服务机制,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保障和改善民生,力促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城市跨越发展数字的背后,是民生为本、提升文明的亮
丽风景。
“人城互动”建宜居家园
进入新世纪,临沂在蜕变,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中心城区兰山,面临着加快发展、环
境治理和民生改善的多重压力。老城区棚户区、“露头丑”问题日益凸显,与现代化新商圈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城乡发展严重不均衡,城乡一体化呼声越来越高。
综合种种因素,出路在于建设新型城镇体系,打造城乡一体发展格局。自2003年起,兰山区先
后启动了北城新区、西部新城、老城区改造和一批重点镇建设,跳出老城搞城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
与城市接轨,同时舒缓老城区公共资源紧张的压力。
建设改造,征迁是前提。如何做好?兰山的优势是发扬“沂蒙精神”,并在心系民生、扎根群众
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涑河精神”、“南坊经验”等一个个闪亮的精神成果。
2013年兰山77个征迁片区中,东风东关片区是全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征迁启动前,这里
窄巷错杂,隐患连连。在此生活了50多年的郁大妈回忆,夏天院子里雨水排不出去,家里不得不用3
个水泵一同往外抽水。征迁过程中,兰山区形成了区级领导、镇街道、区直部门、社区“四位一体”
的网格联动工作模式,主动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新片区建什么、怎么建广泛征集民意,群众有困
难、有问题提前搜集解决。2013年是兰山区征迁规模最大的一年,征迁面积达500万平方米,未出现
一起集体性越级上访案件。
为民建城,兰山区全面打通城乡隔阂,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项目“三下乡”,打造一
体发展的大格局。在刚刚建成的白沙埠镇大姜村社区,水、电、暖、气“四上”工程让居民姜开华喜
上眉梢。燃气管道通到了各家各户,还免费安装壁挂炉,平时做饭、冬天取暖既省心又省钱。
实际上,姜开华所看到的,还只是为民建城的“冰山一角”。2013年,兰山区共建设农房3.3万
余户,不仅在农村社区高标准完善绿化景观、卫生服务站、学校、商贸服务区等基础配套项目,各镇
还积极配套工业产业园、农民创业园、种植养殖农场等,多渠道探索农民创业就业路子。
善行义举提升文明
大山脚下的兰山区汪沟镇竹园社区,经济实力不算很强,但这里正在建设的敬老院配套标准,却
毫不逊色。生活在其中的60余名孤寡老人个个脸上堆笑。元旦前,来自城区的20余名志愿者义务为
老人洗脚修脚,一份份跨越城乡的爱感动着老人们的心灵,也妆点着这座城市的美丽。
文明,缘起于沂蒙人与生俱来的纯朴善良,又因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而升华。2013年,
以兰山为主体的全市创城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双获全国地级市第一,主战场兰山区全民动员,倾
力投入。“不创则已、创则必成”,“成也兰山、败也兰山”……10年“创城”,磨练了兰山的干部
群众,更擦亮了“沂蒙精神”,延伸出宝贵的“创城精神”。
有人这样感慨:这场文明与陋习的斗争,仿佛再一次把人们带到了革命战争年代,党员干部带
头上阵,冲锋在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最前沿;广大群众积极响应,把“爱党爱军”的一腔热情转化
为建设文明家园的不竭力量。
创建文明城市,兰山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将全区划分为13个创城网格,让各单位、每名党员干部
都进网格服务。影响文明程度指数提升的大小问题通过网格汇集上来,逐级落实解决。党员干部成了
代群众反映诉求、为群众解决问题、帮群众提高素质的可信赖者。
有人做过比较:“创城”前,人们连农村社区楼梯底下的柴草垛都视之漠然。而“创城”中,无
人问津的老旧社区有人管理了,孤苦伶丁的空巢老人有了服务“对子”,社区里建起了“道德讲堂”、
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每周六“四进社区”、“义务劳动”搭建起“红马甲”的舞台。
2013年,兰山区以创建文明城市为载体,新增绿化面积124万平方米,农村社区“五化”达标率
75%,建设“道德讲堂”120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38个,志愿者10万余人。从“道德讲堂”走出来
的身边好人,有4人荣获“山东好人”称号,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在兰山很温暖
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最终要看生活在其中的人。兰山区将群众满意度看做是衡量政府工作
的“铁尺”,拿出财政总支出的65%用于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就业,提高低保、医疗、教育水平,
不断创新服务机制,延伸幸福覆盖面。
近年来,兰山区在全国率先推行“先看病、后付费”的医疗服务模式,开辟出生命“绿色通道”;
创造性地成立了进城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外来务工人员每天1元钱即可入住,还能接受劳动技能
和法律法规等培训;教育“三年连建”工程新建扩建43处中小学校;建设了覆盖区、镇、村3192个
班级的教育云平台,让城乡学生在线互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创新的源泉在于群众,感情系于群众。近年来,兰山区“以群众工作理念统揽信访工作”经验在
全国推广,构建并完善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机制和诉调、检调、医调等“多
调对接”机制,社会管理创新让社会更趋和谐,累计调处各类纠纷4354件。
开展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5500余名干部联系20余万户群众,收集办理群众诉求4300
余件;试点开展了城市社区“党群服务热线”、经济薄弱村“2+1双强帮带”等工作,干群联系的渠道
越来越宽,诉求解决的机制越来越好,基层发展的动力越来越足。
在兰山打拼10多年的浙商金剑秋感慨道:“城市环境更优美了,城市管理更有人情味了,市民举
止也更加文明了,孩子入学没受到半点岐视。在兰山创业,心里很温暖。”
(原载2014年1月6日《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