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贸 工 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b&A=12&rec=145&run=13

经济和信息化局领导成员
局 长:王金生
副 局 长:纪建晖(女) 王建业
裴志祥 王建华
主任科员:孙怀杰
副主任科员:丁学菊(女) 孟祥波
电力行政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建萍(女)
节能办主任:纪建晖(女)
副 主 任:杨 军
中小企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建华
副 主 任:李凤英(女)

【机构设置】 2013年,区经信局下设办公室、人事科、科技技改科、财务审计科、
企业科、安保科、工会、工业生产调度室、中小企业管理科、监察室、综合法规科、消
费品产业科、原材料产业科、交通与物流科、信息科、产业政策科、信访科、节能科、
电力行政科等19个科室;辖2个正科级事业单位:区节约能源工作办公室、区中小企业
管理服务中心,1个副科级事业单位:区电力行政管理办公室。年底,局机关共有在职
干部职工78人,其中中共党员66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70人,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
10人。

【概述】 2013年,区经信局开展“工业提升发展年”活动,实施工业强区、质量兴
区和名牌带动战略,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按照“抓基础、树标杆、育亮点、点带面、
促升级、谋发展”的工作思路,以项目带动、园区突破、培优扶强、科学提升、中小企
业发展、节能降耗等工作为重点,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全年全区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1883.5亿元,同比增长22.0%;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821.2亿元,同比增长20.0%;
实现利税191.6亿元,其中利润15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4%和29.6%。全区473户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48.77亿元,同比增长17.7%;实现主营业务收
入1374.01亿元,同比增长10.3%;利税121.36亿元,其中利润89.83亿元,同比分别
增长7.3%和6.6%。全区工业累计用电量24.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4%。

【服务平台和产业集群】 建立并深化联系服务镇街、工业园和企业制度,每月定期深
入企业调研,服务企业发展。分阶段开展规模工业企业及全区工业企业摸底调查,建立
数据信息库,准确掌握企业及项目信息,做好项目培育、储备、筛选、申报,加大扶持
资金争取力度,用好用足各级优惠政策。出台扶持政策,印发《中共兰山区委、兰山区
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工业提升发展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兰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植
骨干企业的若干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等文件,为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建立健全产
业发展服务体系,筹备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促进会,将专家辅导库、技术支持、融资担保、
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管理咨询、信息支撑、法律援助等服务体系融合,对企业和产业
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以服务促进会为平台,在行业人才情况和企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
开展企业技术人才、特色产业管理人才、板材加工和电焊工等“订单式”培训。搭建银
企对接平台,先后举办3次银企对接会,有效缓解部分企业融资难问题。完善政策引领
扶持体系,对传统产业进行有效地改造、转移、整合、提升、拆解,通过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全年,食品行业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367.2亿元,同比增长
23.4%,实现利税26.9亿元,同比增长24.3%。板材行业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464.3亿元,同比增长27.4%,实现利税41.1亿元,同比增长22.9%。有色金属行业累
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8.6亿元,同比增长22.7%,实现利税9.97亿元,同比增长
18.4%。机械行业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3.8亿元,同比增长18.4%,实现利税
9.93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

【骨干企业】 实施骨干企业培植政策,筛选13家市级“双50企业”、25家市级骨干
企业,认定55家区级骨干企业,建立大企业直通车服务机制,抓好企业指导,发挥大企
业带头作用,工业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76家。其中,产值
过亿元企业同比增加67户,达322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280.4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
业总产值94.1%,同比增长23.9%,较上年净增产值163.5亿元,拉动经济增长14.8%,
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61.7%;金锣、三维、华星等27家企业产值过5亿元,完成工
业总产值680.9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1%,重点骨干企业带动能力进一
步增强。

【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 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
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速度。年内,三维集团与江南大学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研制出纯粮发酵饮品——红状元格瓦斯;泰尔化
工与北京化工大学在树脂合成领域开展科研项目合作攻关,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天维
苎麻的“废旧塑编制品干法再生技术开发及系统研制”课题获得多项专利;龙盛集团“肉
鸡重要生产性状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列入国家863计划;全区新增高技能人才120人,
建成“临沂市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1处。加大申报和争取力度,鼓励、扶
持重点项目,有8个项目被列入全市百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9个项目被列入全市百项重
点技术改造项目;义堂镇获批“山东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进“两化融合”,
创建“两化融合”试点企业10家。同时,区政府与浙江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建立战略
合作关系,在培训、技术转让、产业合作与转移、高新技术项目引进等方面深化合作,
为全区工业发展提供智力指导和支持,帮助企业“强筋健骨”、提升竞争力。加快工业
经济“转调创”步伐,推进以企引企和现有企业的自我膨胀,梳理产业链内的关键环节、
短缺节点和重点企业,围绕产业链、集群招商。引导推广“腾笼换鸟”、“空间换地”、
“机器换人”、“电商换市”等发展措施,促进企业内涵发展。全区新增省级“一企一
技术”创新企业3家、市级“一企一技术”技术研发中心4家、市级“一企一技术”创新
企业3家、省级技术中心1家、市级技术中心4家、全国工业品牌培育试点奖项1家等。
年内,全区共实施技术创新项目36个,完成创新投资1.76亿元;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
共272个,完成投资55.53亿元。“四新一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6.6
亿元,同比增长25.3%,产值占全区规模工业的14.9%。

【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 加大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工作力度,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控制新建高能耗、高污染项目,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转变工业经
济增长方式。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和问责制,采取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定期考核
与动态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12家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
导企业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组织企业参加节能技术与能源管理研
修、清洁生产审核师培训和能源管理师培训。确定三维油脂集团、恒源热力、旭坤照明
等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提报中环新能源和国能生物发电参评国家级资源综合利用企
业认定、组织华森水泥申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复审认定、推荐中环新能源为省级循环经
济示范单位,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企业将循环经济切实落到实处。帮助临沂大学、龙盛
集团等5家单位申报太阳能集热系统财政补贴项目。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发放节
能宣传资料3万余份,悬挂横幅20余条,宣传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将节能理念转化为
全民行动。联合节能灯中标厂商开展“绿色照明”行动,向银雀山街道三合屯社区、白
沙埠镇西孝友村2个节能灯示范村免费发放节能灯1.25万只。强化煤炭经营统计,组织
煤炭经营资格证年检,开展煤场扬尘综合治理,规范煤场经营。

【个体民营经济】 把个体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发挥优势,
突出特色,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同时转变工作机制,强化措施,实现民营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截至年底,全区个体工商户及民营企业发展到6万多家,从业人员48.65万多人,
其中民营企业1.72万余家,民营工业企业6760家。

【区直工业】 区属工交系统加快已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步伐,推进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做好节能降耗工作,企业生产和经营状况保持较好的发展。其中,
规模以上企业2家分别为山东华源锅炉有限公司和山东合太恒股份有限公司,2家规模企
业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5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43亿元,完成利税2000万元。

【企业选介】 临沂市客运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位于沂蒙路与平安路交汇处东南角,始建于1977年,时隶属于临沂县运输公
司,1997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2013年,公司共有各类从业人员535人,总资产7326
万元,下属经营单位6个,经营范围主要有:班车客运、包车客运、汽车出租、汽车修
理等。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经营机制,加强企业管理,各项事业的发展
步入快车道,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5年、2006年,连续2年被省交通
厅评为“省级交通系统文明服务先进单位”;2008年至2013年,被省工商行政管理部
门评为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8年5月,被中国道路运输协会评为“贰级道
路旅客运输企业”;2008年至2011年,连年被省道路运输协会评为“山东省道路旅客
运输百强诚信企业”;2011年、2012年,连续2年被省交通厅评为本质安全建设铜奖
企业;2013年,被省交通厅评为本质安全建设银奖企业。
旅客运输经营是公司的主导产业,公司共有各类营运客车325台、出租车65台。
2013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174.36万元,实现利税820万元,完成客运量417万人次,
完成客运周转量6.5亿人公里。
客运公司重视服务质量,重视顾客需求,始终秉承“服务第一、旅客至上”的服务
宗旨。依据国家和行业法律法规要求,制定企业管理标准,建有比较完备有效的质量与
安全管理体系,2004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3年,公司将以十八
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按照市场需求,调整资产及经营结构,合理配置资源,
努力争取在“十二五”规划内把公司建成专业化、特色化的交通运输企业。
撰稿:李宾宾
审稿:王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