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区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b&A=11&rec=178&run=13

兰山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2012年9月)

为推进全区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城镇建设暨“旧城旧村改造
年”活动,促进全区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9月中旬,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专题调研组,对全区的城
中村改造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主要通过听取工作汇报、现场调研、召开
座谈会等方式,深入到有关部门、镇街、村庄、社区,详细了解掌握全区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环境综合
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和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部署,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国家文明城为抓手,将这两项工作作为“促发展、提形象”的强力举措,纳入重
要议事日程,以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为契机,精心编制方案,落实目标责任,突出工作重点,强力
组织实施,全面推进36个重点片区征收改造、城区基础管理和农村分类整治,今年1~8月份,全区房
屋征收签订协议214.9万平方米, 实际拆除181.7万平方米, 完成年计划的91%,共开发建设居民楼
778栋391万平方米,完成年计划的130%,大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发展了公益事业,提升了城市形
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将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入
了年度工作重点,加强了领导,夯实了组织保障。一是健全机构。成立领导小组,协调推进城中村改
造工作。对36个重点片区,全部成立指挥部抓推进,建立了“一个项目、一位区级领导、一套班子、
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环境综合整治分别由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牵头,分抓城乡环境综合整
治和城镇责任区考核。二是加强督导。定期召开会议,调度重点项目、重点片区进展情况。每月通报
城中村改造情况,区责任区考核办公室每月召开城镇管理点评会,通报责任区问题。三是严格考核。
将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列入区委2号文件考核,以考核得分作为各镇街年度工作
绩效的重要测评指标,实行季度检查、半年考评、年度考核制度。
(二)规化先行,科学定位。区委、区政府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集约发展、
先规化后建设”的要求,科学编制城中村改造计划和城乡规划,以房屋征收为总抓手,深入开展旧城
旧村改造年活动,推进城乡一体。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将旧城旧村改造纳入一体化管理。年初,
经过细致摸底、精确测算,在城区和农村确定了36个重点片区,涉及92个村社区实施改造,集中财力、
人力和物力,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征收,成片开发,目前,已有103个村社区实施房屋征
收和开发建设。把先进的规划理念引入城中村改造规划编制方案中,推进“城中村”优化整合,采取
迁村并点、成片开发的做法,重新选址集中建设,避免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重复投资及
土地、资金等资源浪费,促进了城镇化和城市健康发展。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城中村改造房屋征收,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由区、
街道和社区三级采取灵活方式,组织推进,重点片区改造由区级政府作为征收主体,统筹部署,认真
履行程序,依法征收,街道、社区作为实施主体,认真组织,加快推进;其余片区、村居改造项目在
区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协调、监管下,由街道、村居实施协议征收。加强农村分类整治,对106个
三类村庄进行集中整治,已启动整治村庄82个,清运垃圾1000余吨,绿化3.7万平方米,硬化村级道
路1.7万平方米。
(四)实施片区示范带动战略。按照“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积极作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对
群众改造意愿强烈、条件成熟的村居、片区率先启动、大力推进。目前,城区36个重点片区18个片区
征收已经启动和实施, 3个片区征收数量多、进展快,起到了示范作用。其中北城新区完成房屋征收
44.76万平方米,拆除民房2729户、企业22家,占全年任务的179%;南坛片区一期房屋征收30万平方
米,占地441亩,涉及房屋1099户、公产24处,已签订民房征收协议980户、19万平方米,公产5家2.2
万平方米, 二期房屋征收前期工作已经基本就绪,准备实施;西关五六居房屋征收涉及民房978户、
1013位,公产9处,面积共计24.8万平方米,现已签订协议992户,已拆除957户、21万平方米。
(五)突出整治重点,优化人居环境。按照“属地管理、健全机制、标本兼治、重点治本”的要
求,突出抓好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的整治工作,促进了城乡面貌的大改善。一是农村全面落实环卫管理
体制,建立起“以镇为组织主体,以村社区为管理主体,环卫保洁推向市场”的环卫工作体制和生活
垃圾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环卫管理模式。加强镇村环卫设施建设,全区农村
建设垃圾收集站46处,公厕16座,建设垃圾收集地1170个,全面完成柳青河水处理厂建设合理配套主
次污水管网780公里。二是积极推进“三上”、“五化”工程。以“旧城旧村改造年”活动为抓手,
实施好“五化”(绿化、净化、美化、硬化、亮化)和“三上”(气上楼,水治污,环卫保洁市场化、
物化业)两大工程,确保城镇面貌大改变,形象大提升。三是加快推进沿河沿路干线整治。结合铁路
沿线、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沿河、城乡结合部“三线一部”综合整治,加快四河四路干线整治,以提
升沂蒙路景观大道为重点,结合大社区建设和旧村居征收改造,重点拆除破旧房屋、简易房、“露头
丑”,硬化出入口,搞好两侧绿化带补植和养护提升。
二、我区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调研中,在看到我区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
到,目前我区的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现状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仍不相适应,与人民群
众的要求还有差距。一是对新出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宣传力度不够。二是征收
工作难度大。改造建筑容积率高,征收成本高、难度大。同时,部分居民对征收补偿要求过高,低保
户、残疾人员等群众经济承受力低,对于这些人的征收安置更加困难。三是城乡环境整治和管理长效
机制需进一步完善,街道、社区管理的园林、道路、环卫等基础管理工作是薄弱环节,城乡面貌差距
仍然较大,需要加强管理。四是有些城中村急需改造而没有计划,推进方法不够多。旧城区、城乡结
合部、城中村基础设施不配套,综合环境还比较差,交通客运、经营市场、环境秩序、市容市貌不同
程度地存在“脏乱差”现象。
三、进一步推进我区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紧紧围绕生态优美宜居区和城乡
统筹示范区建设,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积极组织,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全面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以更好的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强化规划引导。要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度,搞好城中村改造规划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规
划的编制工作,包括拆迁、安置、用地等专项规划,对旧村庄进行调查摸底,实地勘查,核实面积,将改
造面积、地点、权属等进行登记造册,加强村居改造建设用地条件和建设条件的分析论证,提出切实可
行的改造规划方案,增强前瞻性、针对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深入调查
研究,进一步完善和出台好的政策和规划,并向社会公示,做到阳光规划,和谐改造与整治;精心编
制高水平的道路整治规划,按照着眼长远、统筹考虑、精心策划的原则,以点带面,逐步展开。
(二)加大宣传力度。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
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意义、重点和方法步骤,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要对一些责
任不落实、治理效果差的部门和镇、街加大曝光力度。要大力普及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增
强广大居民的城市意识、环境意识和文明意识,形成人人关爱、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使
城中村改造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三)创新机制,稳妥推进。积极探索适合我区实际的城中村改造和环境整治模式,既要尊重群
众意愿,又要积极引导、正确引导,选择适宜的改造模式,积极稳妥地进行整治改造;完善政策措施,
加快推进“村改居”、集体资产管理、就业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坚持分类推进;积极开展
市容整治,坚持堵疏结合、标本兼治,杜绝脏乱差现象;抓紧对旧城区改造进行调查摸底,研究制定科
学合理的工作方案。科学解决容积率问题,尽快完善规划审批手续,保障拆迁顺利,社会稳定。
(四)明确责任,抓好重点。建立和完善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决策目标、执行
责任,建立起责任明确、责权利统一的城乡管理机制,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形成政
令畅通、高效运转、齐抓共管、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要抓好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以城市主干道改扩
建、城市水系整治、主要公共场所和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实施一批环境整治重点项目。各
职能部门要履职尽责,沟通配合,形成合力,既要抓好重点区域的改造和治理,又要抓好农村偏远村
(社区)的治理,确保我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协调开展。
(五)着力构建城乡建设管理长效机制。要建立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城乡建设管理长效机
制,充分发挥规划、建设、执法、公安、工商等职能部门的作用,科学制定绩效评价及考核办法;完善
城乡环境管理办法,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执法机制,加大环境综合整治执法力度;完善投入机制,确保
城乡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同时要积极推动市场化运作,实现环境综合整治的多元化投入。
完善监督问责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将综合治理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
理的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