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保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b&A=1&rec=149&run=13

领导成员
党委
书 记:陈伟*  张红卫(女)
副 书 记:张红卫(女)* 刘相星 赵东明* 王友前
委 员:张西兴* 张灿彪 宋瑞广 全志方 李波
纪检书记:赵东明* 宋瑞广

人大主席团
主 席:刘相星* 潘瑜
副主席:全志方* 刘善卿

政府
镇 长:张红卫(女)* 刘相星
副镇长:刘善卿* 岳效臣* 刘涛* 刘士文 张建国(招聘)

【机构设置】2006年,镇直机关设党政办、财税审计办、经贸办、农业文教卫生办、计生办、土
地基建办、综治办六大办公室及组织办、宣传统战办、纪委、武装部、信访办、财政所、调解中心、
科协、团委、妇联、工会、老龄办、统计站、农技站、林业站、水利站、水产站、果树站、农机站、
兽医站、司法所、农经站、文化站、民政办、计生服务站、人事劳动办等业务部门,共有工作人员97
人。

【概述】朱保镇位于兰山区西部,镇驻地距市区18公里。辖33个行政村,8.6万人,其中常住人
口4.2万人。总面积4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万亩。地势西高东低,涑河、蔡河分别流经北部和东
部。农作物以小麦、水稻、地瓜为主。辖区内有朱保龙山文化遗址。处于兰山区、罗庄区、费县、苍
山县4县区结合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327国道、临滕省道、兖石铁路横贯东西,建有朱保铁路客货
站,与京沪高速公路出口相邻,具有十纵十横的道路交通网络和辐射全国各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
信息流、技术流网络中心。
2006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1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606万元,同比增长
26%,人均纯收入突破了5000元,同比增长23%。获全市“民营经济”、“信访三无”、“安全生产”
先进单位和全区“两个文明建设”、“城镇建设”、“工业经济”、“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
号。

2006年各村基本情况
┏━━━━━┯━━━━━━━━━━━━┯━━━━━━━━┯━━━━━━━━━┯━━━━━━━━┓
┃社区(村)│党支部(总支、党委)书记│居(村)委会主任│经济总收入(万元)│人均纯收入(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9.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实现加工贸易374万美元,自营出
口创汇2170万美元,分别完成年计划的312%和217%;投入技改资金1.9亿元,新发展纳税100万元以
上的企业4家、纳税200万元以上的企业8家,新增规模调度企业14家,全镇规模企业总量达到了72家。

【镇村建设】按照“提升城镇品位、打造一流环境、树立崭新形象、建设优美朱保”的总体思路,
以镇带村,村镇联动,综合整治,快速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城镇面貌大为改观。加大环境综
合整治力度,对中纬路、戈九路进行拆迁拓宽,拆除建筑物2万平方米;投资200万元,对中纬路中段
进行重点综合整治,铺设人行道板1万平方米,埋设地下排水管道2300米,移栽绿化树木237棵,环境
综合整治成效显著,过去“脏乱差”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二是基础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投资800万
元硬化道路11万平方米,其中硬化北环路4万平方米,南工业园路2万平方米,村级硬化道路5万平方
米;投资150余万元建设了涑河戈疃桥、西头桥等桥梁。三是旧村改造进一步加快。拆除民房2万平方
米,建设公寓楼11栋,开发沿街楼房80余栋,完成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四是村镇建设管理更加到位。
进一步加大违章建设的查处打击力度,组织了10余次集中拆除活动,拆除违章建筑30余处,面积2万
余平方米,制止违法建设60余起,小城镇建设逐步走向按规划实施、依法有序建设的轨道。

【招商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严格奖惩,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任务
目标,合同利用资金3.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4亿元;进一步拓宽了板材生产加工产业链,为全镇的
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后劲。

【“引祊入涑”工程】“引祊入涑”是市、区重点工程,总长4000米,其中在朱保辖区内3400米,
涉及后耿家埠、前耿家埠、小朱保、张家行、孟家行、陈围子等村,总占地19.6万平方米。全镇按照
上级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攻坚克难,强力推进,圆满完成了全部拆迁任务。共拆迁企业81家、
民房3户,拆除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砍伐树木2万余棵,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

【板材“创优”】高度重视人造板“创优”工作,下发张贴宣传材料1000余份,出动宣传车50余
台次,并投资10余万元制作了高标准的永久性固定宣传标牌,在全镇形成浓厚的“创优”氛围。同时,
以办理生产许可证为总抓手,以提升产品质量、完善产品标识、推广使用环保胶为重点,强化措施,
明确责任,按区委、区政府关于人造板“创优”的总体部署,加快了“三个一批”人造板企业的整治、
改造和提升。全镇板材企业已获得生产许可证的有50多家,正在申请办证的70多家,已取得各类产品
质量认证的12家,关停C类企业22家,内销板材基本达到E2级以上环保要求。

【交通邮电】全镇机动车5650辆,年营运收入22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和17%。邮电事业
发展迅速。全镇共有程控电话7799部,百户均73部,实现村村通电话。全镇共有手机17939部,百人
均51部。通讯业务总量达820万元。

【教科文卫】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投资400万元新建1栋中学实验楼和1栋小学综合楼,完成建筑
面积6300平方米,教育教学环境进一步改善。全镇共有中学1处,镇办小学9处,教职工320名,在校
学生5500人,教育普及率达100%。建有成人科技教育中心1处,计划生育人口学校34处,幼儿园22处,
入园幼儿1050人。有科技推广服务站33个,共培养农业、林果、养殖等专业技术人才800名,开展农
民实用技术培训班200期,90%以上的农民掌握1~2门致富技术,以镇农技站为龙头的镇、工作区、村
三级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已形成。文化事业全面发展,镇建设了文化站,村建立了文化大院、文化活动
室,民间业余剧团、艺术队异常活跃,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全面升级。镇医
院占地6.3亩,医务技术人员34名,有病房5间,床位15张。全镇有村级医务室33处,其中规模较大的
5处,乡村医生85名,疫苗接种率达到100%。

【人民生活】2006年,全镇人均纯收入5090元,同比增长12%,居民储蓄余额2.1亿元,拥有私
人轿车800余辆,百户拥有电视99台,全镇用电总量达9300万度,比1998年增长665.8%。

【新农村建设】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21%。新增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业1家。配合区农业开发办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投资50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万余亩,农业基础配套设
施日益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深入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林果业2000余亩,培育养殖
大户82户。大力实施配方施肥和良种推广工程,粮食产量稳步提高。认真贯彻落实惠农政策,发放粮
食直补款40.52万元,成品油直补款41.6万元。新安装有线电视1600户,全镇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6
%。5月份,朱保镇作为“省级规范化教育示范县区”验收点通过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验收。深入开展
了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改善了镇医疗卫生条件。群众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和谐社会建设】深入开展平安朱保创建活动。加大人防投入,突出抓了群防群治、站岗巡逻和
夜间查岗工作,加强技防措施,有9个村新安装了电视监控系统,全镇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认真开
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妥善处理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取得全区信访工作二等奖的好成
绩,获得全市信访工作“三无乡镇”的荣誉称号。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
查和专项治理检查,查处安全隐患600余起,下发整改通知书200余份,补检锅炉126台,拆除不合格
锅炉22台。大力加强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培训企业主、职工400余人次。全年未发生大的安全生产事
故,受到区委、区政府的表彰。扎实做好环保工作,拆除改造锅炉96台,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4家,
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重点,狠抓了计划生育基础性和经常性工作,全镇计划生育
率99.53%,晚婚率88.95%,晚育率9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其他指标也均完成了
上级下达的任务。

撰稿:丁明庆
审稿:张红卫 刘相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