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9&rec=209&run=13

2012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县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在此基础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圆满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任务。
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2012年,全县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305万元,完成预算的112.3%,比上年增长32.5%。收入总量在全省排名第112位,比上年提高1个位次。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15929万元,完成预算的103.6%,增长33.1%;地税部门组织收入45701万元,剔除两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因素完成预算的102.6%,增长30.2%;财政部门组织收入10675万元,完成预算的188.9%,增长44.8%。分级次看,县本级收入28578万元,完成预算的114.1%,相同口径增长29.4%;镇街级收入43727万元(含开发区县本级企业分成收入13863万元),完成预算的111.1%,相同口径增长38.9%。全县10个镇街财政收入全部过千万元,其中临沭街道、郑山街道收入总量进入全市镇域前20名。
民生和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7627万元,完成预算的119.2%,增长30.1%。其中,县本级支出154194万元,完成预算的121.3%,增长31.6%;镇街支出33433万元,完成预算的110.2%,增长23.4%。民生支出大幅度增加,全县公共财政预算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139600万元,增长26.8%,占财政支出的74.4%。
主要支出情况是:
公共安全支出8960万元,完成预算的117%,增长30.9%。教育支出52416万元,完成预算的131%,增长41.9%。科学技术支出5877万元,完成预算的378%,增长344.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314万元,完成预算的175%,增长90.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041万元,完成预算的108%,增长17.1%。医疗卫生支出24002万元,完成预算的105%,增长15.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450万元,完成预算的309%,增长234.2%。农林水事务支出27705万元,完成预算的113%,增长12.2%。交通运输支出4505万元,完成预算的136%,增长46.3%。住房保障支出6183万元,完成预算的187%,增长85.6%。
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加上上级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补助、上年结转收入等118980万元,总财力达到191285万元,其中:"灶内"财力141764万元;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加上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上解上级支出、结转下年支出等3658万元,财政决算总支出191285万元,其中:"灶内"支出141764万元。收支相抵,连续26年实现全县财政收支平衡。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加上开发区县本级企业分成收入13863万元,上级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补助、调入资金及上年结转收入等115412万元,总财力达到157852万元,其中:"灶内"财力108331万元;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加上上解上级支出、结转下年支出等3658万元,财政决算总支出157852万元,其中:"灶内"支出108331万元。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9349万元,下降2.5%,主要原因是土地收益减少所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加上上级专项补助4939万元,总收入6426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3489万元,下降1.9%,加上上解上级支出779万元,总支出64268万元。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大力支持下,各级政府及其财税部门认真落实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科学务实,积极作为,财税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挖潜增收工作成效显著。全县各级以组织收入为核心,充分发挥财税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坚持旬调度、月通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增收措施。一方面,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大力开展税收预警、纳税评估,积极探索部分行业税收征缴新模式,对交通运输业税收从委托代征、自开票纳税人、代开票纳税人、源泉控管四个方面加强管理,累计征收交通营业税723万元。另一方面,认真抓好各项非税收入征管。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征缴管理机制,规范非税收入征缴行为和减免程序,对河道采砂税费实行"一票征收",努力拓宽资源性和资产性非税收入增收渠道。2012年,全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2亿元,比上年增收1.8亿元,增幅提高12.1个百分点,是历年来增收最多的一年,充分反映了全县稳增长、调结构的成果,反映了各级强化征管、努力增收的成效。
(二)支持经济发展扎实有力。针对经济环境复杂多变,部分企业效益下滑,主要经济指标走低的情况,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本着"加法"与"减法"并重、资金与政策并举的思路,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设立2000万元的过桥还贷资金、1000万元的技改项目贴息资金、100万元的中小微企业管理培训资金,促进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将小额担保贷款基金提高到500万元,以创业带动就业;争取上级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等专项资金1.4亿元,支持企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是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认真落实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提高,脱水蔬菜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小微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大力推进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一费制"改革,将8个部门12个费种和159户规模以上企业纳入"一费制"管理范围,当年为全县企业减轻税费负担1.2亿元。积极推进银政企合作,为8家企业提供过桥资金贷款5280万元,为13家企业提供担保贷款7300万元。三是大力支持镇域经济发展。自2012年起每年安排600万元引导奖励资金,用于鼓励镇街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按照"存量不动,增量分成"的原则,对经济开发区每年新增地方财政收入由县与开发区按照基数乘增幅进行分成,增强镇域经济发展活力。
(三)民生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坚持以人为本、用财为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强农惠农、教育等方面的民生投入,县委、县政府确定的21项重点民生工程和42件民生实事得到有效落实,全县公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20.3亿元。
一是强农惠农投入大幅增长。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库区移民补贴政策,发放资金9975万元,比上年增加2627万元;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2004万元,带动社会投入2562万元,建设项目102处,惠及村民13.7万人;筹集资金1.6亿元,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二是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全县教育支出5.2亿元,增长41.9%,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25%。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学前教育校舍改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快实施,建立起学前教育投入制度,顺利完成财政部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债务化解检查验收工作。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落实助学金1107万元,受益学生达1.6万名。
三是医疗卫生投入大幅增加。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240元,受益群众达到52.5万人。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拨付资金3696万元,提高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
四是社会保障投入大幅增加。农村居民低保标准提高到1800元,城市居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30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55元提高到60元,累计发放资金8857万元,受益群众达11万人。为全县85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58.5万元,惠及老年人4282人。发放资金3065万元,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部分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提高等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五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大幅增加。投入资金1.4亿元,新建经济适用住房100套,公共租赁住房1784套,续建经济适用住房107套,廉租住房50套,公租房100套,完成棚户区改造384户,农村危房改造990户,构建了多渠道、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六是重点项目支出得到有效保障。拨付资金3.8亿元,重点支持了城市3万吨引水、红石湖公园、冠山南路、兴大东街、观石路、沭赣路、老省道以及北城新区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居住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
(四)财政管理改革深入推进。积极开展"财政改革管理提升年"活动,制定规范性文件10余项,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钱提供了有力保障。强化部门预算约束,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撤销县级财政专户6个,完成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推进公务卡改革,为资金安全规范使用提供了保障。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预算评审、资金安全运行、竣工验收与决算四项工作机制,共审结政府投资项目预算80项,审定预算及标底额3.5亿元;审结政府投资项目决算84项,审定工程造价1.3亿元,审减资金1696万元,审减率达到11.3%。不断拓宽政府采购范围,大力推进集中联项采购,共组织集中采购165次,采购额达到3.6亿元,节约资金5395万元,节支率达到13.2%。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设立3个派驻镇街财政监督办事处,对辖区内各类财政资金进行监督检查,实现了财政监督触角向基层的延伸。组织开展财政监督专项检查、财经纪律执行情况专项督查和镇街财务专项检查等活动,共检查单位110个,对查出的违规违纪问题及时下发了检查报告和处理决定,规范了财经秩序。抓好基层财政工作,临沭、郑山等4个镇街财政所被省财政厅评为规范化财政所,组织开展了基层财政人员业务培训和账簿展评活动,在全省乡镇财政人员知识测试中,被省财政厅评为优秀集体。
各位代表,当前全县财政运行状况总体良好,但也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财政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镇域经济实力整体相对薄弱,镇街收入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镇街财政保障能力较弱;各项涉及民生、"三农"的政策性增支因素多、刚性强,发展建设的资金需求大,各级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节选自2013年1月17日在临沭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临沭县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