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9&rec=167&run=13

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下设学校办公室、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安全办、财务室、校产室、图书室、阅览室、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艺体科、电教科等处室科组。学校占地面积6.67公顷,总建筑面积21597平方米,其中,初中部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13569平方米。有教职工172人,教学班46个,学生2300人。
学校树立科学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坚持"精细化管理"策略,倡导"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在精细化管理方面进行积极实践。确立精细化管理目标,明确岗位职责。夯实细节管理过程,加大精细化管理力度。克服作风浮躁,扎实实施精细管理,形成精细管理的合力。
教育教学 学校开设国防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等地方课程,开设校本环境课程《校园的绿化美化》,校本德育课程《与青春对话》。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全天开放图书室、阅览室,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各学科成立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八年级学生到蛟龙青少年中心进行为期一周的拓展训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教学常规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根据教学常规的流程,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学情调研、听评课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不定时对教师的集体备课进行调研,举行地理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观摩活动。级部主任和备课组长对本备课组教师的作业情况加强指导和督促,对各学科作业量进行调控,在八年级二级部进行课改,实行班级前20名零书面作业。分年级召开学情调研成绩分析会,安排班级管理突出和成绩优秀的班主任、教师、学生进行经验汇报和交流,及时召开优秀学生表彰会,对优秀学生个人、班集体进行表彰奖励。
德育建设 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实施"六个一"工程建设,即培养学生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每周帮家长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每月学唱一支经典民族歌曲,每季度读一本文学名著,每学期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发表一篇文章。完善少年宫活动室各项设施,建成创新操作室、科技发明室、棋类活动室、手工制作室、机器人实验室、声乐活动室、器乐活动室、视唱欣赏室、舞蹈活动室、美术活动室、书法活动室、心理咨询室、语音室、图书室、乒乓球训练中心、羽毛球训练中心、阅览室、红色经典放映室、道德讲堂、经典诵读室、探究实验室、少年宫电视台、模拟法庭、德育展室等20多个功能室。依托课外兴趣小组,成立"少年之家""国学经典诵读""科创中心""网络漫游""快乐阅读""小作家""记者社""兴趣体育""畅扬声乐""梦想炫舞""多彩生化""雏鹰鼓号""阳光苗圃""含笑乐园""生物园地"等10多个学生活动社团。学生自愿选择活动项目,定期在辅导教师的组织下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8月,《中学生》报对学校记者社团的活动进行整版报道。2012年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中,学校承担全县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及少年宫建设推进现场会。以"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宣讲历史上及身边涌现的体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亲敬老等道德先进人物优秀事迹和崇高品质。
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约近5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透景围墙一面,增设学校北门警卫室,加强校园北面安全保卫措施;新建土假山1处,完善假山树木绿化和草皮铺设工作;新建学生食堂1个,可供数百家远学生中午就餐需要;开发生物地理园地1处,种植多种蔬菜,丰富学生菜品需求;在北门口西侧新铺学生用自行车场地1个,缓解学生停车压力;搭建教工车棚1个,解决教职工的电动车、自行车的存放问题。争取资金400万元建设塑胶操场。
校园文化 地域文化与学生思想教育相结合,将学校的每一条道路以全县乡镇名称命名,对各个乡镇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文背景、发展特色进行介绍,同时将不同形式的教育内容进行分类,形成安全、守纪、励志、关爱、和谐等主题,按照区划做成路牌,在路灯主杆上进行展示,学生行走其间,或读或思,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教学楼、综合楼每个楼道都设计不同的主题教育文化长廊,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教学楼一楼为爱国主义教育板块,二楼为感恩教育板块,三楼为法制教育板块,四楼为理想教育板块,五楼为安全教育板块。功能室、活动室墙壁文化的建设与周边廊道文化建设内容相结合。学校被教育部、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刊社评为全国"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优秀单位"。
撰稿:刘尚华 审稿:王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