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7&rec=93&run=13

临沭县二轻集体工业联社为正科级事业单位,设综合办公室、党委办公室、资产财务科、安全保卫科4个科室,
共有干部职工25人,其中内退人员14名。
2010年,二轻集体工业联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走“合作”、“联合”的路子,推动资源整合、资产重组、
资本融合。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和突出问题。同时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增强经
济实力。切实履行“指导、维护、监督、管理、协调、服务”职能,认真承担和完成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
任务。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提供服务,维护集体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效地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实现集体资
产保值增值。2010年,被临沭县委、县政府授予“临沭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临沭县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临
沭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柳编产业发展 柳编产业是临沭县出口创汇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杞柳资源丰富,是全国四大杞柳产地之一。
临沭县现有加工销售企业145家, 其中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86家,规模以上柳编加工企业55家。为进一步扩大“中
国柳编之都” 影响力,2010年7月,由临沭县二轻联社负责建成全国第一个以柳编文化为主题的艺术展馆—柳编艺
术馆, 展馆分为历史、材料、工艺、产品、发展与展望5大部分,融历史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通
过文字、图片、实物、影视及现代高科技信息系统等多种表现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展示了柳编发展历史进程。并
配套建设了面积760平方米的柳制品展销中心, 为柳编生产厂家、经销商、需求方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贸易、
合作的良好发展平台。
积极参与柳编行业管理, 进一步扩大“中国柳编之都”影响力。2010年8月26日,牵头组织了县内10家柳编企
业参加了由省经信委、 省轻工联社在济南召开的山东省第二届工艺美术暨家具用品博览会。9月16日,组织参加了
临博会,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集体资产监督管理 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依法划分、合理确认”的原则,进行理顺产权关系,明确产
权归属界定工作。依法维护联社的合法权益,做好所属企业集体资产本金及占用费的收取工作。确保机关资金来源
渠道,缓解机关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保证机关人员工资的正常发放和机关各项事业正常开支。积极维护集体资产
的完整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通过行政协调和法律诉讼等措施,追索收回了一批二轻改制企业占用的联社集体资
产,依法维护集体资产所有者权益。
基层党建工作 充分发挥联社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领导核心作用,围绕全面加强二轻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
工作,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建立联社党委班子例会制度,严格按照党内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讨论审批基层党组织
调整、党员发展等事项,严把人情关、入口关、质量关。健全完善党委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理顺关、破、停产企
业党组织关系,摸清破、停产企业80多名下岗、失业党员基本情况,确保破、停产企业党组织不散。及时调整充实
二轻所属企业党基层组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理论学习
等党内生活制度,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认真做好基层党组织及党员月报、季报统计报表工作;
认真做好党费收缴工作,加强对党员的教育。
中国柳编文化艺术馆项目简介 中国柳编文化艺术馆是县委、县政府在成功争创“中国柳编之都”和“全省农
村手工艺产业化促进工作现场会”在临沭成功召开的基础上,为展示临沭柳编历史文化内涵,全面提升“中国杞柳
之乡”和“中国柳编之都”知名度,促进柳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而建,为全国第一个以柳编文化为主题的艺术展馆。
该馆由县二轻工业联社负责建设, 山东艺术学院设计,青岛东亚建筑装饰工程公司承建。展馆装饰投资280万元,
总面积2600平方米(配套建设柳制品展销中心)。
中国柳编文化艺术馆设计创意来自杞柳。大门造型以甲骨文“柳”字变形向两边扩展,内部设计以柳芽造型划
分展区,分为历史、材料、工艺、产品、发展与展望五大部分,融历史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通过
文字、图片、实物、影视及现代高科技信息系统等多种表现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展示柳编发展历史进程。
馆内有图片资料100余幅, 以各类动植物、文物、人物等题材为造型的大型柳编特展展品12件,寓意美好、吉
祥、和谐、勤劳、富足和希望,展示柳编展品的高超技艺和柳编产业的兴旺昌盛。同时陈列全国各地柳编文物、实
物(家居、装饰、园艺、包装等)2000多种,集收藏、研究、欣赏、实用于一体,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文化底蕴
深厚。
中国柳编文化艺术馆的建设为柳编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搭建起一个广阔的平台,对于弘扬柳编文化,提高柳编艺
术,促进柳编产业发展,引导柳编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撰稿:李玉霞 审稿:孙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