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7&rec=27&run=13

县委宣传部内设办公室、 理论教育科、宣传教育科3个科室,下设县新闻中心、县文产办,为二级单位;下辖
县文明办、县社联、县外宣和网管办公室三个正科级单位。共有干部职工27人。
2010年,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紧紧围绕凝心聚力、提升形象、推动发展三大任务,充分发挥优势,主动融入
中心,牢牢把握导向,着力推进创新,全面提高水平,整体工作有力度、有影响、有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
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理论武装和形势政策教育 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利用多种形式,在
全县不断兴起理论学习、宣传、研究的新高潮。制定印发了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意见,对十七大和十七届
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进行安排部署。县委理论中心组坚持“两带一创”,进一步创新学法,采取集体学习、
外出考察、现场检查相结合,提升理论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成效,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被评为2010年全省先进县级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同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等部门对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开展理论培训,全年共举办培训班18
期,受训人员2600多人次。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为主题在全县开展了第
十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通过观念的转变、思想的解放推动各项工作发展。
新闻宣传和网络管理 内宣工作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精心策划,全力推进。全年共编发《临沂日报-临沭新闻》
50期, 刊发各类稿件2600余篇;电台、电视台共编辑《临沭新闻》358期,制作专题28部,采播新闻稿件2600多篇
(条);《今日临沭网》共编发各类稿件3300多篇。外宣工作围绕上大报、上头条、上联播,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
加大。2010年,共在市级以上媒体用稿6700余篇。其中,《大众日报》刊发临沭稿件59篇,居全市第一;《临沂日
报》发稿量居全市第二;在市级以上电视台发稿403条,其中省台50条,中央台7条;在市级以上人民广播电台发稿
480余条,其中省台30余条,中央台6条。新闻安全守土有责,及时化解新闻曝光等各类负面报道70余起,处理网络
舆情2050帖(篇)。深入开展信息调研工作,被省委宣传部《山东宣传信息》采用5篇,《山东宣传工作》采用1篇,
市委宣传部《临沂宣传》采用14篇,舆情信息被市采用1483篇,舆情信息采用和综合信息工作均列全市第一。
思想道德建设 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公民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组
织实施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工程”教育活动,广泛开展了“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
人”活动,本县鞠兴浩入选7月份“中国好人榜”身边好人。组织开展了“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
共创作发送绿色文明公益短信2万余条。 大力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实现了“乡村少年宫”建设全覆盖。《大
众日报》、《临沂日报》、临沂电台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临沭县建设“乡村少年宫”的成功经验进行宣传报道。积
极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引导人们感受传统文化魅
力。 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开展了“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 、“热爱祖国,唱响和谐”、“知我临沭,爱我家乡”、
“民族精神代代传”等系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明创建活动 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其他县级班子领导为副组长,各创城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为
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成立了综合组、检查督导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组、问卷调查组、宣传
组、档案材料组、效能督察组等七个专业工作组。建立了县领导、县创城办、责任单位三级督查网络,抽调县委办、
县府办等十多个部门分管领导组成10个路段督导组,分路段进行督导,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精心完善档案资料,
收集整理档案资料10大类500余份。制作候车亭、公交站牌文明创建公益广告56块,张贴车体文明创建标语360多幅,
制作大型户外公益广告30多个。在市里组织的两次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位居前列。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机
关、 文明社区、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建成市级以上生态文明村镇25个,县级生态文明村180余个,市级以上文
明单位53个, 文明机关13个,文明村镇29个,文明社区9个。扎实开展“十大文明服务窗口”和“十大文明服务明
星”评选活动。推选出全县“十大文明服务窗口”、“十大文明服务明星”、“文明服务窗口”、“文明服务明星”,
进一步提升了全县窗口文明服务水平。
文化建设 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广电台网分离改革任务。五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
目标全面完成。共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2个,文化大院300个,农家书屋158家。累计放映公益影片3700多场次。有
线广播电视村村通入户率达到70%。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苍马山风景旅游区、滨海红色文化纪念园、特色工艺品园
区、冠山景区、中国(临沭)柳编文化艺术馆等一批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加快推进、有效实施。旅游业实现了历史性
突破, 新增国家AAA级景区2处,全县AA级以上旅游区接待游客52.3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33.7万元,旅游综合收
入1500万元。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了庆新春电视文艺晚会、舞龙秧歌会、“钻石之乡”广场
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文化活动,举行了“盛世中国·和美临沭”、首届农村文艺汇演等多场专场演出。积极打造“书
香临沭”,倡导全民阅读,开展了全县“巾帼读书月”、“劳动者读书月”、“红领巾读书月”和“夕阳红读书月”
等主题系列活动。扎实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从文化、科技、卫生、计生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不
同小组,巡回到各乡镇开展活动50余次。努力推动文化活动群众化、特色化、小型化和日常化,鼓励开展民间自发
组织的京剧、戏曲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以能力建设为中心,强化学习培训、教育
管理和岗位练兵,先后举办了全县宣传文化干部培训班、通讯员培训班、舆情信息员培训班和广播电视采编播业务
骨干培训班。加强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建设,设立了文艺精品工程、新闻宣传、舆情信息、招
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奖励制度。结合文化体制改革,及时把各类优秀人才选拔到宣传文化岗位上,调优配强宣传文化
部门领导班子,文化阵地建设得到强化。

撰稿:季英宝 审稿:张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