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临沭县委员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6&rec=18&run=13

【综述】 临沭县辖12个乡镇, 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00个行政村居,64.5万人,总面积1051平方公里。2008~
2009年,全县各级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建设
经济文化强县这一目标,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各项事业繁荣发展,城乡面
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先后荣获全国优质化肥生产基地、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柳编之都、中国优秀文化
休闲旅游县、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武装工作实现连续49年无责任退兵的全国最高记录,两次入选全
国企业成长环境十佳县和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经济建设】 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3.4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6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
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080元、5804元,年均分别增长15.8%、14.9%和11.6%;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1.1亿元,
增长24.9%;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7.9亿元、利税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9%、22.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39亿元, 增长19%。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复合肥、机械、化工、
钢管加工、柳编等主导产业进一步扩张。复合肥年生产能力达到900万吨,被中科院评为“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
工程机械销售额实现较快增长,常林集团启动投资26亿元的中日高端液压件项目;钢管产业异军突起,年产能达到
100万吨, 销售收入近40亿元;柳编产业健康发展,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评为“中国柳编之都”;新型建材、生物
化工、包装材料等新产业快速发展。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金正大集团建设了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点项目建设强力推进。2008~2009年,全县开工500万元以上的项目595个,
其中过亿元的18个。工业方面的金沂蒙余热余压综合利用、金正大60万吨新型作物专用控释肥、阳光陶瓷、常林集
团高端液压件、金源管业三期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服务业方面的苍马山风景旅游区、冠山景区、商业步行街、
常林国际大酒店等项目稳步推进;农业方面的沭河华山橡胶坝、4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沂沭河洪水东调二期、龙
窝灌区青云拦河闸建设等项目快速推进;基础设施方面的沂沭铁路通过部省联合审批,正在筹建中;长深高速公路
临沭段进展顺利。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全力做好“南接北融、外引内启”文章,先后引进福瑞达生物制药、临沂
山林燃气、富达饲料、梧桐广场、瓯龙现代城、新能源产业园、文化休闲美食街、森禾苗木基地、银座购物广场等
一大批项目。 2年全县实际到位县外资金34.9亿元。现代农业取得新进展。杞柳、蔬菜、林果、畜牧、花生等特色
产业优势更加突出。 2年全县共流转土地0.64万公顷,创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25个,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农业
龙头企业发展到68家, 登记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45个。城乡建设迈出新步伐。城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
和北城区规划进一步完善,续建和开工建设青石路园区段和北段改造、物流会展中心、体育中心、新汽车站、党校
新校区、 苍源河整治、苍山路南北段改造、城市管网配套等一批重点工程。先后实施6期旧城改造,利用腾空的土
地引来一批服务业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大力开展城市绿化和植树造林,加大小城镇建设和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
力度,2年城区新增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共对34个村实施集中农房建设改造。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乡
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社会事业】 2008~2009年,教育、医疗、就业、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高度关注和改善民生,结合深
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每年都实施一批为民办好的实事,涉及就业再就业工程、居民安康工程、农村饮水安
全工程。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2年全县财政共投入民生资金9.9亿元。认真落实国家扩大就业优惠政策,深
入实施“创业临沭” 工程, 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全县平均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2.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
6506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继续保持全市前列。教育各项免、补政策全面落实,
第三初级中学、临沭镇第一小学、机关幼儿园等学校建设快速推进。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实现城乡医疗保
险全覆盖, 加强乡镇卫生院和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作、监管更加规范,农民参合率超过
98.3%。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完成各项约束性指标。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县级层面文化体制改革。
大力实施五大文化惠民工程, 各乡镇都建成高标准的综合文化站,城乡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63%。滨海红色旅游文
化园全面开工建设,《临沭文化概览》、《红色记忆》、长篇小说《柳王》等重点图书出版发行。

【民主法制】 2008~2009年,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
常委会议事规则和议事制度,定期召开常委会,对关系发展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项目都通过常委会议集体研究决定。
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职、发挥作用,特别是人大、政协积极组织开展视察和专题调研活动,形成一系列调研报告
和建议案,为县委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同时鼓励人大、政协的领导班子积极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线,在重点工
作、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严格落实村级班子建设“四民主一考核”(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综合考核),扎实推进“四议两公开”(即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分商议、党员大会审
议、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工作法,农村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深入推进“平安临沭”建设,认
真落实领导干部维护社会稳定做好信访工作“一岗双责”责任制,积极开展八项打击专项行动、十项秩序综合整治
活动,始终保持对各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扎实开展县乡领导干部大接访和机关干部下
访活动,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

【党的建设】 2008~2009年,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县”这一主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分两批在全县开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增强各级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达到“党
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取得明显成效。开展以“比苏北、找差距,创新
业、建强县”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导各级干部不断开阔视野,开拓思路,增加压力,激发动力。严格
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按照中央提出的选人用人“六个导向”的要求,注重在经济建设的一线培养、识别和
选拔干部,坚持“重岗公推”,一批优秀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在选拔干部过程中,坚持抓好县区委管理的党政正职
干部选拔任用的落实工作,对干部产生过程进行全程记实监督,并对乡镇党政正职实行“两公开四差额”(即公开
空缺职位及职位要求,公开选任方法及选任程序;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的选拔办法,提高
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素质显著增强。一村一名大学生和机关干部到农村任职工作健康发展。
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 活动,60%以上的村居党组织达到“五个好”村党组织创建标准,临沭县被评
为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扎实开展“千名干部下农村,服务三农谋发展”和“强基础、保稳定、促发展”主题
实践活动,帮助村居理路子、出点子、强班子、谋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认真贯彻中央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
规划》、中纪委三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市有关规定,积极开展“做勤廉表率、促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落实教育、
制度、监督的各项措施,定期组织对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集体廉政谈话,各级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进一步增强。
大力开展“效能临沭”建设,倡树高效服务的作风,坚持开展行风评议,严肃查处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营造了风
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撰稿:王金明 审稿:黄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