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临沭县建置沿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5&rec=8&run=13

临沭县一带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先民们就在此繁衍生息。郑
山镇北沟头村东北发现的原始社会遗址,出土文物有父系氏族公社晚期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
2800年~公元前2300年)龙山文化类型的石斧、石凿、穿孔石铲、石纺锤、石箭头和白陶鬶、
黑陶壶、灰陶鼎,以及原始社会晚期稀有的工艺珍品——高柄镂孔蛋壳黑陶杯等,都是原始社
会末期人类在此活动的实物见证。
公元前21世纪至前11世纪的夏商时代,史书以地势将全国分为九州,临沭一带为禹贡徐州。
这一时期,由于私有制逐渐改变了原始社会的性质,我国已进入了奴隶社会,部落与方国 (1)
并存。郑山镇北沟头古遗址、临沭镇井店中村古遗址和青云镇坊口北岭古墓等处出土的大量文
物,说明临沭一带已进入方国。
西周(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年) 时期,分封诸侯国。《纲鉴易知录》载:“周武王大
封诸侯于天下,……封周公旦于少昊之墟于曲阜,为鲁公。”成王嗣位后,周公之子伯禽就封
于鲁,建立鲁国。在周公东征凯旋和鲁侯伯禽伐淮夷、徐戎后,东土以宁。临沭一带属鄟(2)、
祝(3)等小国辖地,为鲁之附庸。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时期,诸侯林立,相互兼并。春秋末期,周王室渐
趋衰败,诸侯大国之间相互争战侵吞。鄟、祝等弱小之国,遂被鲁灭。《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载:“勾践平吴后,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4),致贡于周,周元王赐勾践胙,命为伯。”
战国时, 越兵横行于江淮以东, 诸侯毕贺,号称霸王。临沭一带已纳入越境。周显王十四年
(公元前355年)楚又灭越,故临沭一带又归楚。
秦代(公元前221~前206年)实行“郡县”制。秦始皇灭六国,结束了割据状态,实现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为加强其中央集权统治,改“封邦建国于诸侯”为“郡县隶属中央”,
分天下为36个郡(后增加到48个郡),郡下置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制国家。据
《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当时临沭一带现新沭河以南石门镇等地,属东海(5) 郡郯县辖,现
新沭河以北地区隶属琅邪(6)郡莒县辖。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时期, “郡国” 并行。汉高祖刘邦称帝后,仍沿用秦代
“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许多诸侯国,开始了“郡国”并行的局面。郡直属中央,国属郡级,
由诸侯统治。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 , 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亦称13州剌史部。
《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是时临沭一带属徐州剌史部,分治于两郡四县:东部(今蛟龙镇一
带)隶属东海郡(后称国)利城县(7);西部(今曹庄镇一带)为东海郡即丘县(8)辖;西
南部(今石门镇一带)隶属东海郡郯县(9);北部(今青云镇一带)为琅邪郡高乡县属地。
东汉(25~220年) 实施“州郡县”三级行政制。东汉初年仍沿用西汉“郡国”并行的行
政区划,到东汉末改为三级区划制。州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亦称剌史部)。是时,徐州剌
史部辖东海、广陵(10) 二郡和彭城(11)、下邳(12)、琅邪三国,计62城。建安三年(198年)
曹操分东海郡置利城郡, 治所在利城。魏黄初六年(225年)废郡留县,城址东迁。临沭一带
东部、南部属东海郡祝其(13)、利城、郯县所辖;西部、北部属琅邪国即丘、开阳(14)两县分
治。
三国(220~280年)时期,沿用东汉区划制。魏黄初年间,东海郡改称东海国,琅邪郡改
称琅邪国。临沭一带属魏辖,隶于徐州。现境内东部蛟龙镇一带隶属东海国利城县;东北部玉
山镇一带属东海国祝其县辖;西部曹庄镇一带,为琅邪国即丘县所治;南部、西南部石门镇一
带,属东海国郯县辖;北部青云镇一带,归城阳(15)国莒县辖。
西晋(265~317年)时期,仍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同时出现了郡国和王国。全国置19
个州,30个国,1232个县,东海又改“国”称“郡”。临沭一带仍属徐州,东部属东海郡,西
部归琅邪国,北部隶属城阳郡。
东晋(317~420年)沿用“州郡县”三级制。晋宗室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中原地区少
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更替频繁,已非东晋势力所能及。名义上建制未变,而有些司马氏子弟只顾
偏安江南,不就受封之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所谓“侨置”。是时,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五个割
据政权。在后赵、前燕、前秦等政权时,临沭一带南部属东海郡,北部归琅邪郡。到后燕,南
部属东海郡,北部属琅邪郡。南燕时,统属东海郡。
南北朝(420~589)时期,沿用晋制。刘裕称帝,国号宋,史称“刘宋”(16),开始了南
北朝格局。南方先后有宋、齐、梁、陈四个政权,此谓南朝;北魏太武帝灭北凉,结束了十六
国在北方的割据, 统一了北方,谓之北朝。其间139年,是我国历史上动乱时期,割据侵吞,
征战不已,政局纷乱,无暇改变区划。临沭一带时属徐州,为东海、琅邪两郡治;北魏时仍属
徐州,为东海郡郯县和琅邪即丘县分治。东魏、北齐时均属北徐州琅邪即丘县治。
隋代(581~618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废郡,改为“州”管“县”的两级行政制。
隋炀帝即位后于大北三年(607年) 又改州为郡,实际上恢复了秦代的“郡县”制。是年,全
国设190个郡,1255个县。《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临沭一带为琅邪、下邳、东海三郡边沿。
东部(今蛟龙镇一带)归东海郡怀仁县辖;西南部(今曹庄镇一带)属下邳郡(初废郡时称泗
州,607年改称下邳郡)郯县辖;中部、北部及西部隶属琅邪郡临沂县。
唐代(618~907年),唐初实行“郡县”两级制,后增设“府”,作为州(郡)级行政单
位。贞观元年(627年)。根据自然地势,将全国分为10个道;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增加到
15个道。道不属行政区划,不设行政机关,而是由朝廷派员驻守,考查官吏的政绩,了解风俗
民情。据《续山东考古录·兰山县》载“唐河南道沂州琅邪郡治临沂县及丞县(17)地,武德
四年析置兰山、临沭、昌乐三县,……六年省兰山、临沭、昌乐入临沂,八年省利城入怀仁…
…”是时,临沭县治所在今临沭县郑山镇沙埠店至北沟头一带。这是临沭地方在历史上第一次
以“临沭” 命名置县。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 ,临沭地方大部分属沂州临沂县;西南部
(今曹庄镇一带) 属泗州下邳县治; 东部(今玉山镇、蛟龙镇、大兴镇一带)为海州怀仁县
(18)所辖。
五代十国(907~960年)沿袭唐制。后梁(朱温)、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瑭)、
后汉(刘知远)、后周(郭威、柴荣)相互更替53年,同时还有十个割据小国,兵连祸结,行
政区划未有变动。
宋代(960~1279年) 效仿唐代“道”制,将全国分为15个路,路以下实施“州县”两级
行政制。作为州级行政单位、与州并置的有府、军监。州、府是沿用唐代的行政单位;军是沿
用唐代藩镇使用的称谓;监是矿区、盐区、牧区新设的行政单位。宣和四年(1122年)设24个
路, 254个州,63个军监,1234个县。是时,临沭一带为京东东路沂州府属地。北宋为金人所
灭,中国形成南宋与金对峙的格局。是时,临沭一带属金。
元代(1206~1368年)实施“省路府县”制。新设“省”,作为“路”的上一级行政单位;
“路”以下管“府州军”,即实行四级行政制。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全国分为11个省、
185个路、 33个府、359个州、4个军、1127个县。是时,临沭一带属中书省益都路沂州府临沂
县辖。
明代(1368~1644年),将元代的省、路、府、州(县)四级制改为省、府(直隶州)、
县(州)三级制。据《山东通志·疆域志·沿革》载:“沂州于明洪武初属济宁府,五年改属
济南府,十八年改属兖州府。”《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是时临沭一带大部地区隶属山东布
政司兖州府临沂县;东部(今蛟龙镇)及东北部(今玉山镇)一带属南京淮安府赣榆县辖;西
南部属郯城县辖。又据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郯城县志》载: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
郯城县下辖政区为4乡45社。其中长乐乡的北辰、高埠、朱吕、栗行、牛家庄、夏庄、化家桥、
泉子埠、沈家埠、利城、许庄十一社,在今之临沭县境。
清代(1644~1911年),沿袭明制,大致分省、府、县三级行政制。清初,临沭一带属山
东布政司沂州府兰山县辖。雍正十二年(1734年),沂州府领一州六县(一州为莒州,六县是
兰山县、郯城县、费县、沂水县、蒙阴县、日照县)。据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沂州府
志·乡社》载“兰山……今九乡新旧并坊厢共一百二十五社……临沭乡有朱崔、白常、东潘、
石河、山子、利城、白旄、夏庄、玉谷、柳庄等二十社。”又,“郯城县雍正二年以催粮不便,
详明改编四十四里为五乡……长乐乡有北陈、栗行、泉子埠、化家桥、许庄、牛家庄等八社。”
此时,临沭地方为兰山、郯城两县分治。
民国时期, 实施“省道县”三级行政制。民国二年(1913年)裁府置道,山东改设4道。
是时临沭地方属济宁道,大部地区属郯城县辖;今蛟龙镇、白旄镇一带属临沂县;东南部少数
村庄属江苏省东海县。 民国十四年(1925年)山东省由4道改划11道,裁济宁道,置琅邪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临沂、郯城两县归属山东省政府。是时,临沭一带北部为临沂县
第五区,南部为郯城县第五区。
1940年1月,郯东北地区解放,成立了抗日民主政权郯东北第一办事处,7月改为苍马办事
处。 1941年8月,临沭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鲁南专署第四行署,后改属滨海专署。1950
年4月以后隶属临沂专署、临沂行署。1956年3月撤县,南部石门、大兴、李庄、岌山四个区划
郯城,北部玉山、蛟龙、青云、夏庄四个区及钟山区沭河以东部分划莒南,钟山区沭河以西部
分划临沂。1961年8月恢复临沭县,原划郯城、莒南两县的区域复为临沭县政区,属临沂专署,
治所夏庄。全县辖曹庄、南古、石门、店头、大兴、观堂、白旄、韩村、夏庄、蛟龙、朱仓11
处人民公社,561个大队,2863个生产队,人口33.5万。1971年4月,国务院对石梁河库区区划
作了调整, 将蛟龙、观堂两公社的26个村庄、4343户、20120人划归江苏省东海、赣榆两县。
1984年5月,临沭县人民公社改为乡、镇,全县设临沭、石门、曹庄、南古、韩村、蛟龙6个镇,
郑山、白旄、东盘、朱仓、唐岭、芦庄、前庄、官庄、周庄、古龙岗、青云、华桥、醋庄14个
乡。2001年1月,乡镇区划调整,全县辖临沭、蛟龙、大兴、石门、店头、曹庄、南古、郑山、
白旄、 青云、玉山11个镇和朱仓乡,人口63万人。2008年3月,临沭县对经济开发区行政区划
进行调整,将临沭镇、郑山镇、南古镇的10个村划归县经济开发区,至此,临沭县辖11个镇、
1乡、1开发区。1994年12月,临沂地区行政公署改为临沂市,临沭隶属至今。

注:(1)方国:四方诸侯之国,四邻之国。
(2) :鄟zhuān,古国名。《谷梁传》、《公羊传》记载,春秋时为鲁附庸国,曾为邾国灭,
为邾国邑名,后复国。《春秋》记载,鲁成公六年(公元前585年),“取鄟”,为鲁所灭。
(3)祝:“古国名。周武王封黄帝元后于祝,春秋时为齐所灭。治所在今江苏省赣榆县西北。
(4)徐州:《中华通史》引“顾东高考,地点在今山东滕州市附近”。
(5) 东海:①郡名,秦置。楚汉之际亦称郯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南朝宋移治涟口
(今涟水),并改北东海郡。东魏武定七年(549年)改海西郡。
②县名。秦朐县地,南朝宋分置东海县,元并入朐山县,明为海州。1912年改设东海县,
属江苏徐州道。
(6)琅邪(yá):郡、国名,亦作琅邪。秦置郡,治所在琅邪(今山东胶南琅琊台西北)。西
汉移治东武(今山东诸诚)。东汉改为国,治所在开阳(今山东临沂),晋因之。南朝宋复为
郡,移治即丘(今临沂东南),后魏因之。隋治所在临沂(今临沂兰山区)。唐以后废。
(7) 利城县:治在今临沭县蛟龙镇利城村。《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注:“汉置利成县,东汉
为利城。曹操为利城郡,魏复为县,南朝宋省。故城在今山东临沂县东百里,以山为基,接江
苏赣榆县界。
(8) 即丘:古县名。春秋时鲁祝邱。汉置即丘县,东汉为侯国,隋省。故城在今山东临沂东南
五十里。
(9) 郯县: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北,唐初废入下邳县,历为东海郡,郯郡治所。
(10) 广陵:郡,国名。西汉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今
扬州市)。东汉改为郡。三国魏移治淮阴(今清江市)。东晋后还治广陵,隋开皇初废。
(11)彭城:郡,国名。西汉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改楚国为彭城郡,不久复为楚国。东汉章
和二年(88年)改为彭城国,治所在彭城(今徐州市)。南宋改为郡,隋初废。
(12)下邳:东汉侯国。晋因之,南朝宋改为郡。故城在今江苏邳县东。
(13) 祝其: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北,南朝宋废。唐武德六年(623年)改新
乐县置,八年并入怀仁县。
(14) 开阳:古县名。春秋时为鄅国。后改称启阳,属鲁。汉置县,避景帝刘启讳,改名开阳,
南朝宋省。故城在今山东临沂北十五里。
(15) 城阳:郡,国名。西汉初置郡。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改为国,治所在今山东莒县。
东汉建武年间废,建安年间复置,晋改名东莞。
(16)刘宋:南朝时期的宋朝,皇室为刘姓,史称刘宋。
(17)丞县:汉置,以丞水所经而名。故城在今山东峄县西北,隋改为兰陵县。唐复故。金又改
为兰陵,元省。
(18)怀仁县:东魏置,以县内有怀仁山得名。故城在今江苏赣榆县西23里。隋移冶,金更名赣
榆,即今赣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