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3&rec=51&run=13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导成员
局 长:王振启
副局长:张晓平(女,正科级) 李玉勤 李忠山(正科级) 朱孟范
纪检组长:薛建银
工会主席:朱孟友
党组成员:凌自强 袁世文
农村保险处 主 任:张晓平(女)
副主任:于永波
劳动保险处 主任:凌自强
医疗保险中心 主任:袁世文
劳动就业办公室 主任:袁春礼
劳务输出办公室 主任:张怀森
劳动监察大队大队长:胡吉胜
【机构设置】 临沭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设办公室、劳动监察科、劳动争议仲裁办公室、
劳动工资科、 社会保险科、规划财务科、信息中心7个职能科室,以及农村保险处、劳动保
险处、 医疗保险中心、机关保险处、劳动就业办公室、劳务输出办公室、劳动监察大队7个
事业单位。全局共有干部职工152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7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26人;
大专以上学历111人。
【概述】 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临沭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以“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劳动保障工作三大任务,抓重点、
破难点、创亮点,硬件建设“三个载体”,软件建设“三型单位”,有力地促进了劳动保障
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2006年,全县参保总人数达18万人,全年共征缴各类社会保险费1.16
亿元, 按时足额兑付各类社会保险费8793万元,累计结余社会保险基金2.2亿元,各项社会
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保障程度逐步提高。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424人,发放《再就业优惠证》
284个, 城镇登记失业率1.79%。全县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3万人。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
法力度,共年检单位816家,共补缴社会保险费196.9万元。依法及时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
共立案160起,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360多万元。当年,在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综合考评中再
次获得第一名, 取得了全市综合考评“三连冠”,被省人事厅、省劳动保障厅授予“2004~
2006年度山东省劳动保障系统先进集体”。先后被各级授予“山东省劳动保障信息宣传工作
先进单位”、“山东省农村养老保险档案年检优秀”、“全省医疗保险经办工作目标规范化
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医疗保险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先进单位”、
“全市就业再就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评为行风建设十佳单位。被县委、县政府授予
工会工作、信访工作、计划生育、城市建设、信息宣传等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劳动就业】 通过发展经济,调整结构,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强化就业服务等措施促进就
业再就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为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
建立,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就业形势日趋稳定。一是强化目标任务,层
层落实责任。强化目标责任制,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企业。根据目标任务和政策调整
情况,及时做好资金测算,积极落实再就业补助资金。二是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根据国
家、省、市新出台的就业政策,结合临沭实际,联合县直有关部门制定出台相关实施意见,
搞好前后政策的衔接,确保就业政策的顺利启动和有效落实。三是认真搞好就业服务。不断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推进就业服务的专业化、制度化和社
会化。开展了向再就业困难群体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帮助困难群体人员再就
业,推进再就业援助的制度化、长期化。
【劳动工资与劳动合同鉴证】 2006年,企业工资的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是引导企
业健全完善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切实加强对企业分配的指导、监控和服务,逐步推
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逐步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完善企业工资支付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强对全县各类企业执行工资分配法律法规和政策
的监督检查。二是全面推行企业欠薪报告制度。认真做好企业工资清算和工效挂钩工作,全
面清理企业拖欠职工工资行为,维护职工的工资报酬权。三是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
劳动合同管理,做好对企业劳动合同订立、解除、变更、终止、续订等环节的监督和指导工
作, 提高劳动合同签订、鉴定质量。劳动合同制度得到全面推进,劳动合同鉴证率达98%以
上。
【劳动监察】 牢固树立监察先锋的理念。把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开路先
锋,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实行“一体化”执法。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建设和执法队伍建
设,实现了“机构、编制、人员、场地、设备”五到位,为顺利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劳动保障
监察条例》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劳动保障法律
法规的贯彻落实。不断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充分发挥劳动保障检查的总抓手作用,通过组织
开展年度检查、专项检查、举报检查和普法宣传等行之有效的办法,重点查处不签合同、不
缴保险、克扣拖欠工资、使用童工、非法中介等违法行为。
【劳动争议仲裁】 多措并举努力提高仲裁人员的办案能力和办案水平,依法及时受理劳动
争议案件,努力化解劳动争议矛盾,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一是建立有效的劳动争议调解
体系。对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实行先调后裁,逐步建立了企业内部调解、区域性调解和仲裁调
解相结合的多层次、 多渠道的调解体系。 二是完善仲裁制度,提高办案效率。进一步完善
“一步到庭”简易办案制度和“阳光仲裁”办案制度,实行“四公开”,即开庭案由、时间、
场所公开,仲裁程序、规则公开,组庭审理人员公开,仲裁结果公开,坚决杜绝有案不受、
超期结案现象, 使结案率保持在95%以上。三是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人本化仲裁。为困
难职工开辟了劳动争议仲裁“绿色通道”,对符合受案条件的困难职工的案件实行优先立案、
优先审理、优先结案、协助兑付。对生活困难、无力缴纳仲裁费用的当事人,通过法定程序
办理“减、缓、免”费用手续。
【劳务输出】 按照巩固烟台、拓展上海、开发五大区域、广泛设立办事处的工作思路,积
极做好劳务输出工作。一是搞好市场开发。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用工基地,拓展新领域,开辟
新市场。二是搞好输出维权。大力加强驻外劳务办事机构自身建设,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
平,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配合用工单位处理好日常管理工作,协调好双方使用关系,
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三是搞好技能培训。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积极整合资
源,开发适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点的教材和培训形式,加大培训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
度,按照劳务市场的需求,积极做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抓好自身职
工培训的同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社会保险】 继续加大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推进和落实力度,养老、失业、医疗、工伤、
生育五大险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加大扩面力度,狠抓基金征缴,确
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00%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坚持在改革中寻求发
展,在发展中完善制度,建立健全了参保登记制度、退休复检制度、基数申报和缴费稽核制
度,基金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农村养老保险建立了多层面工作制度,扩面工作起步稳
健,运行规范。医疗保险通过狠抓扩面征缴,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基金管理,发展迅速,运
行良好,尤其是慢性病人及离休人员的医疗费控制成效显著,得到国家劳动保障部的肯定,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对此给予报道。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征缴管理机制逐步健
全,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6
年,全县参保总人数达18万中,企事业单位参保职工3.8万人,农村参保农民4.5万人,医疗
保险参保人员2.7万人,工伤、生育参保人员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员3万多人。
【职业培训】 2006年,全局坚持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大
力加强职业培训工作。一是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全面落实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
措施,进一步细化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等操作办法,重点依托各个行
业和各类骨干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合作培养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加快培养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人才。二是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
以县就业训练中心为主,其他培训机构为辅的方式,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再就业培训。
切实落实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完善补贴与培训质量及就业效果挂钩的机制,帮助
下岗失业人员有针对性地提高再就业能力。三是开展创业培训。实施创业“1+1助推行动”,
完善创业培训与小额贷款、创业服务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将创业培训与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
紧密结合,为创业者提供培训、政策、资金、技术、信息“一条龙”服务,发挥创业促进就
业的倍增效应。临沭整合资源,开展技能培训的做法,得到国家劳动保障部的肯定,《中国
劳动保障杂志》(2007年第二期)对此进行了报道。
撰稿:于永波 王夫强
审稿:王振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