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2&rec=201&run=13

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2004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四年,也是实现“十五”目标的关键一年,更是全县进
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一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改革开放试点为总抓手,以“大开放、大招商、
大发展”总揽经济工作全局,按照第一产业求优,第二产业求强,第三产业求快,基础设施
求精的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的各项
政策、措施,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快两个根
本性转变,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社
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综合

2004年,全县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积极扩大内需; 对外实施多元化战略,努力
开拓出口市场,吸引国际资本,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计算,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3.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9.5%。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8.23亿元, 比上年增长8.3%;第二产业增加值
26.21亿元,增长25.8%;第三产业增加值18.76亿元,增长16.4%。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由
上年的16.4:47.5:36.1变化为15.47:49.27:35.26,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调整取得新
进展. 全县已改制的重点企业大部分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大企业重组力度,积极培育
发展大型企业集团,进一步巩固扭亏脱困成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民间投资发展缓慢;
对外经济的影响力有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保障体系
不够完善,保障水平较低等。

二、农业

2004年,全县以三农发展为目标、深入改革, 加速科技进步,贯彻落实三农政策,进一
步优化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型农业,农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全年
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85107万元,比上年增长18.43%。其中,农业51794万元,增长18.69
%; 林业10288万元,下降6.25%;畜牧业17734万元,增长40.62%;渔业2517万元,增长
13.07%。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54154万元,其中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所占比重
分别为52.83%、7.73%、34.11%、2.12%,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
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
┏━━━━━━┯━━┯━━━┯━━━━┯━━━━━┯━━┯━━━┯━━━━┓
┃ 指标名称 │单位│总产量│增幅(%) │ 指标名称 │单位│总产量│增幅(%) ┃
┠──────┼──┼───┼────┼─────┼──┼───┼────┨
┃ 粮食 │ 吨 │263093│ 20.83 │ 牛存栏 │ 头 │80407 │ -1.52 ┃
┠──────┼──┼───┼────┼─────┼──┼───┼────┨
┃ 夏粮 │ 吨 │119502│ 30.01 │ 羊存栏 │ 只 │86707 │ -5.13 ┃
┠──────┼──┼───┼────┼─────┼──┼───┼────┨
┃ 秋粮 │ 吨 │143529│ 14.08 │ 肉类 │ 吨 │45420 │ 17.48 ┃
┠──────┼──┼───┼────┼─────┼──┼───┼────┨
┃ 棉花 │ 吨 │ 487 │ 69.69 │ 猪牛羊肉│ 吨 │33267 │ 10.80 ┃
┠──────┼──┼───┼────┼─────┼──┼───┼────┨
┃ 油料 │ 吨 │97759 │ 17.43 │ 禽蛋 │ 吨 │19793 │ 1.97 ┃
┠──────┼──┼───┼────┼─────┼──┼───┼────┨
┃ 蔬菜、瓜类 │ 吨 │106497│ -10.52 │ 奶类 │ 吨 │ 4799 │ 16.61 ┃
┠──────┼──┼───┼────┼─────┼──┼───┼────┨
┃ 生猪存栏 │万头│ 28 │ 16.67 │ 淡水产品 │ 吨 │ 5490 │ 9。80 ┃
┗━━━━━━┷━━┷━━━┷━━━━┷━━━━━┷━━┷━━━┷━━━━┛
林业生产呈下滑趋势。 全县共造林879公顷。其中:用材林621公顷,经济林258公顷。幼林
抚育面积4800公顷,育苗面积189.2公顷。
畜牧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县坚持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取得明显成效。生
猪存栏28.00万头, 比上年增长16.67%; 大牲畜存栏8.34万头,比上年下降2.37%;羊存栏
8.67万只, 比上年增长5.13%; 家禽存栏462.30万只, 比上年增长6.07%。 全年生猪出栏
39.90万头, 比上年增长13.74%;家禽出栏806.84万只,比上年增长34.86%。全年肉类总产
量达45420吨,比上年增长17.48%。禽蛋产量1.98万吨,比上年下降1.97%。
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县大力发展渔业养殖,优化结构,确保了渔业生产的发展。全年
水产品总产量达0.55万吨。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稳定提高。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达
55.30万千瓦,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3.67万千瓦。农村用电量11144万千瓦时。全年化肥施
用量(折纯)3.04万吨。有效灌溉面积24.62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5.84万亩。全县农村
基础设施有了新变化,在村村通电、通车、通电话的基础上,全县自来水受益村达263个。

三、工 业

一年来,全县各工业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
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为目标,继续坚持“工业强县”
及“三大”战略总揽经济全局,做大做强两大集团企业,重点培植两个复混肥骨干企业,大
力发展柳编制品出口企业,膨胀工业经济总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全县工业经济运行
质量,充分发挥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整体推进全县新型工业化进程,确保了全县工业经济
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04年是全县各工业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一年,是全县工业经
济超常规、跨跃式发展的一年。全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75亿元大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
产销总量均首次突破50亿元,利税总额超3亿元,实缴税金近2亿元,均达到历史最高和最好
水平。
效益与生产同步, 自我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全县规模以上工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75.69
亿元, 同比增长22.93%,工业增加值完成21.90亿元,同比增长21.67%,其中,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127家,共完成工业总产值57.26亿元,同比增长46.12%,完成工业增加值16.47亿元,
同比增长48.65%;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6.13亿元,同比增长48.02%;利税合计3.25亿元,同
比增长31.67%;利润总额1.78亿元,同比增长31.79%。实现了全县工业生产、销售、效益全
面高速增长的大好局面。
工业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97%,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保
持了较高的产销衔接水平。
乡镇工业发展迅猛。乡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0.94亿元,增长72.96
%;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53亿元, 增长74.31%;利税7281.3万元,增长64.88%,其中利润
3064.7万元, 增长64.88%。产值过亿元的乡镇有4个,其中临沭镇达到9.59亿元,占乡镇工
业的45.8%;郑山镇达到3.63亿元,青云镇达到2.56亿元,南古镇达到1.13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2004年,全县各级在县委县政府号召下,努力加大投资力度,积极改善投资环境,着力
调整投资结构,以沂蒙创业园为展示窗口,周边带动、辐射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改
造为抓手,加快实施旧城改造和居民住房建设步伐,大力搞好城市道路建设、基础设施环境
保护等建设,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全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6895万元,
同比增长64.3%。其中:规模以上投资项目完成171662万元,同比增长63.6%,房地产开发投
资完成17077万元,同比增长56.5%。
2004年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20家, 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257.8万元。 完成增加值
3001.9万元,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建筑工人工资拖欠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2004年,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交通运输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客
货运输量增加.全年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465.95万人,比上年增长25.93%,公路客运周转量
17453万人公里, 比上年增长30%;公路货运量301万吨,比上年增长20.4%;公路货运周转
量34142万吨公里, 比上年增长30%。全县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83公里,比上年增加483
公里。
邮政电信事业迅速发展。邮政部门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441万元,比上年增长-13.2
%。 电信部门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18万门,年末电话用户11万户,比上年增长16%,电
话普及率达到16.89部/百人。 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6825.82万元,比上年增长57.2%。移
动通讯业务高速发展, 年末移动电话总用户达9.2万户,比上年增长61.12%;移动业务总收
入5796万元,比上年增长24.11%。其中,移动公司电话用户6万户,移动业务收入5796万元,
联通公司电话用户3.2万户,联通业务收入1014万元。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物价

全县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3045万元,比上年增长15.8%。
其中城镇零售额69337万元, 比上年增长14.7%;县以下农村零售额52367万元,比上年增长
14.4%。 分行业看,各行业均衡发展,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08465万元,比上年
增长20.4%; 餐饮业零售额9090万元,比上年增长9.4%;分经济类型看,全县个体、私营经
济发展较快, 个体经济零售额47369万元,比上年增长12.3%,私营经济零售额14789万元,
比上年增长15.7%。
2004年全县共有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企业共16家,从业人员1059人,全年实现
商品销售收入3.6亿元。
城镇集贸市场发展较快,购销两旺,市场交易十分活跃。2004年全县共有集贸市场50个,
其中消费品综合市场48个,生产资料市场2个。全年城乡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达118448万元。
2004年物价基本稳定。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升了3.1个百分点。
对外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25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自营出
口9485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25.0%。2004年末全县共有三资企业92家,其中当年新批20家,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6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7.5%,合同利用外资387万美元.

七、财政 金融 保险

2004年, 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全县共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6846万元,按省
统一口径, 比上年增长29%,地方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7%。分税种看,增
值税1190万元, 比上年增长20.3%,营业税 2577万元,比上年增长18.1%,企业所得税1554
万元,比上年增长9.5%,个人所得税 500万元,比上年增长0.2%。在财政支出上,各级财政
部门大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科学运筹资金,全县共完成财政支出34818万元,其中灶内支
出31738万元, 比上年增长13.8%,对农业、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分别比去年增长73.6%、
7.8%、和4.5%。连续18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金融机构存款增加, 贷款投放加快。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324453万元,比上年增
14.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3466万元,比上年增长11.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203727万元,比上年增长1.5%。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县财产保费收入1860万元,赔付支出1049万元;人寿保险保费收
入7583万元,各项赔款及给付525万元;平安保险保费收入1478万元,赔付支出228万元;太
平洋保险保费收入746万元,赔付支出47万元。

八、科学、技术监督和教育

2004年全县科技事业又获新成果, 全年科技项目共获得市级以上奖励7项,其中:省部
级3项。市、厅(局)4项。全年申报国家专利达到20件,有6件获专利授权。
2004年,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全年共立案180起,结案145起,受理投诉19起,
查获假冒伪劣产商品货值金额达265万元,端掉制假售假窝点3处,查封生产不合格复混肥企
业6家, 其中,责令停产整顿企业2家,没收不合格复混肥133吨。销毁假冒伪劣产商品获值
金额100余万元。 检查拥有特种设备(锅炉等)的企业100余家,计894台件。同时,加强了
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资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对食品、农资、特种设备等产
商品分别实施了“准入制度”、“区域性监管制度”、“预警制度”、分类管理办法等措施,
防范、监督、处理责任明确,严格把关。对用于贸易结算的各种计量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和曝光,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全年有23家企业通过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 有8家企业采用了国际先进标准。全年共
为企业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350余人次。 到2004年年底,全县工业企业已获得省名牌产
品8个,省著名商标6个,省质量免检产品12个,金大地和史丹利复合肥获国家质量免检,常
林集团“沭河”牌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4年, 全县共有普通中小学校145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高级中学4所,初级中学22
所, 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114所;专任教师4896人,其中高中、初中和小学分别为852
人、 1632人和2412人;在校生90163人,其中高中、初中和小学分别为13444人、27959人和
48760人; 毕业生17846人, 其中高中、初中和小学分别为2798人、8640人和6408人;招生
20275人,其中高中、初中和小学分别为4474人、6382人和941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幼儿园264所,教职工312人,在园儿童14365人,其中学前班幼儿4366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
专任教师19人,在校生108人,招生50人,毕业生5人。职业学校2所,专任教师215人,在校
生4076人,招生821人,毕业生1113人。

九、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年末全县文化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13.15万册。成
功举办了“钻石之乡”第二届广场文化艺术节,组织各类表演团体演出10多场次。广播电台
和电视转播台各1座,广播覆盖率、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0.95%和95.74%。有线电视用户达3
万户。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8个,其中医院2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
生院12个, 专科疾病防治所、 防疫站3个。 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063张,卫生技术人员
1231人,其中医生565人,护士306人。
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参加市三运会全部20项竞赛项目的比赛,取得了普通组团体总分第
三名,青少年田径总分第五名的成绩,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代表团荣誉称号。向上级选送运
动员4名。

十、人口与就业

2004年末, 全县共有人口630557人,比上年末增加3862人,增长0.6‰,其中非农业人
口74500人。全县人口出生率12.89‰,死亡率5.47‰,人口自然增长率7.42‰。
全县年末从业人员37.35万人,其中城镇3.21万人,农村34.14万人,从事第一产业人员
23.34万人, 第二产业人员7.79万人,第三产业人员6.22万人。全县在岗职工3.16万人,离
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2090人。

十一、人民生活、民政工作和环境保护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9837.1万元,比上年增长8.35%,在
岗职工平均工资9770元, 比上年实际人均增加761元,增长8.45%。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全
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86.97元, 比上年增加368.84元, 增长13.57%。农民生活消费支出
2383.91元, 比上年增加271.01元,增长12.83%。其中,食品支出1127.16元,比上年增加
139.47元, 增长14.12%;衣着支出123.95元,增长5.92%;居住支出289.39元,比上年减少
1.43%; 家庭设备、用品支出113.30元,比上年增长11.55%;交通和通讯支出216.32元,增
长21.73%;文化教育、娱乐支出339.90元,增长10.34%;医疗保健支出146.2元,比上年增
加51.11元,增长30.68%。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1.62平方米。全县农村居民每百户家庭
拥有彩电74台, 电冰箱9台,电话机81部,移动电话29部,收录机22台,影碟机29台,洗衣
机44台,电风扇167台,摩托车36辆。
城乡低保和社会福利工作得到加强。全县最低生活保障5159人。其中,城镇3202人,农
村低保1957人。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2个,床位342张.社会福利企业4个,安置残疾人员53人.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的进展。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步增强。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新进展。本
年施工项目总数6个,施工项目完成投资额1955.1万元。

注:①本资料所列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数字是按当年现价计算的,其增长速度是按可
比价计算的。
②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