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2&rec=143&run=13

科学技术局领导成员
局 长:闫振达* 冯树方
副 局 长:朱广苓* 刘培志* 张斯华(兼县地震局局长) 刘子田 谭道亮
纪检组长:吴旭栋
【机构设置】 临沭县科学技术局下设办公室、专利科、社会发展科;隶属科技局管理的事
业单位有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挂靠科技局的正科级事业单位有地震局。
全局共有干部职工17人。其中公务员9人,事业人员8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3人;大专
以上学历15人。
【概述】 2001年以来,全县科学技术事业有了较快发展,“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工作方针得到全面贯彻,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建
设和高新技术产业。至2005年,全县围绕工业、农业及社会各项事业,共完成国家、省、市
及县科技计划项目139项;科技三项经费投入176万元,总投资规模达到1.15亿元;取得各类
科技成果132项, 其中省级以上29项,市级38项,县级65项。科技计划新增产值15.4亿元,
新增利税2.32亿元。全县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7家,其中国家级1家。全县各类专业科研
开发机构17家;县乡两级技术开发和推广机构115家;技术贸易机构125家,技术贸易成交额
达到300多万元;全县共申报专利218件;全县农业、工程、教育、卫生、经济、会计等系列
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5万余人。
【工业科技】 五年来,全县工业科技工作成效显著,极大地促进了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先
后组织实施攻关、 火炬、创新基金等工业科技项目62个,累计完成科技投入2.3亿元。其中
各级财政补助300多万元;新增产值7.6亿元,利税1.62亿元;全县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
展到7家,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19.1%。一是运用高新技术嫁接
改造传统产业,优化全县工业经济结构。组织各企业运用微电子、信息管理、计算机辅助设
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提升传统制造业的生
产工艺及技术装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升改造传统的
化工、轻工等行业,提高这些行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实现传统产业的新跨
越。重点组织复合肥企业利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提升自己的产品,开发各种新产品17种,涌
现出金正大、史丹利等一大批国内骨干复合肥生产企业,临沭县一跃成为年生产能力达800万
吨的全国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培植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围绕新材料、
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10余种,初步形成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等一
批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常林机械集团相继研究开发出新型压路机、挖掘机等新产品,企业跨
入年利税达5000万元的大型机械企业,并被确定为“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金沂
蒙集团通过实施多项国家及省级攻关、火炬与新产品开发项目,企业成为拥有几大系列几十
个品种的大型化工企业。
【农医科技】 “十五”期间,全县围绕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和省、市、县科技计划项目的
实施,为“三农”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了一批医疗技术难题。累计实施省、市、县
三级农业和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67项, 其中市级以上项目7项;争取市级以上科研补助经
费211万元;取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县级科技进
步奖36项, 累计新增产值7.8亿元。引进新品种95个,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56项,全县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畜禽良种率100%。农业科技投入产出比达1:155,科技对农业的
贡献率达56%。
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特色明显,效益显著。本着“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一园一特
色”的原则,全县各级围绕白柳、桑蚕、蔬菜、果、茶、畜牧养殖,结合各乡镇实际,运用
多种形式建立各级各类科技示范园30余处,总投资2.8亿多元,争取县以上投入166万元,培
育出一批自身效益好、带动示范能力强的好典型。朱仓乡天绿农业科技示范园,青云镇白柳
和特种动物养殖示范园,石门镇徐继峰奶牛,白旄镇康源奶业和白柳种加示范园,南古镇藤
稔葡萄和创汇蔬菜示范园, 大兴镇春山茶园, 玉山镇御园果茶有限公司,店头镇桑蚕养殖
“四位一体”示范园,临沭镇的草莓种植,蛟龙镇的速生杨树丰产林,郑山镇优质杂果示范
园,曹庄镇的食用菌示范园等,均是农业科技示范典型。这些园区的建设成功,增加了农字
号产品的科技含量。有力地拉动了全县农业上台阶、上水平。科技局与有关单位合作,落实
发展食用菌种植面积213.3公顷,建立食用菌示范基地1处,占地2公顷,双孢菇示范场1处共
14个大棚,计6000平方米。预计全年种植面积达到539公顷以上,经济效益可达500万元以上。
农医科技成果实现新突破。2003年,县技术开发中心与大圣食品有限公司联合承担的市
级科技计划项目(首次招标)《甘薯深加工技术》获临沂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本县农业科
技项目第一次获此奖,该项目2005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2005年,县人民医院
完成的《长翼斜角肺钳在肺功能不全及肺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获临沂市科技进步二等
奖,是本县卫生项目获得的最高奖;县气象局《改变气象因子对北方绿茶内在品质的应用研
究》获市二等奖、省三等奖。此外,“日本板栗”良种的引进选育与试验示范、杞柳灌水的
定额测定、 6BL-300柳条剥皮机的研制、甘薯脱毒快繁育产业化开发等一批市以上科技项目
的实施,也有力地推动了各自产业的发展,标志着临沭县科研水平、科技攻关能力迈上新台
阶。
【科技宣传】 为了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宣传县委、县政府“科教兴县”的
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升临沭县在全国的知名度,从2001年起,县科技局建立了“科技橱窗”。
2005年底,经过充分改造,使在县城繁华街道上的“科技橱窗”焕然一新。几年来,围绕全
县科技经济发展中心工作, 及时更新宣传版面,每年更换橱窗内容均在5次以上,受到社会
各界的普遍好评。2005年开始,编辑印发《临沭科技》季刊,年发行量达到2000余份。2004
年起,每年向国家级报刊约发稿件3篇;每年向省《科技信息报》等报刊投稿并刊登稿件6篇
以上。2004年成立“临沭科技”网站,定期更换内容,并向省、市科技网站发稿26篇。同时,
大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2001年来,每年会同有关单位,采用集市宣传、专题培训、重点
指导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果树栽培、冬小麦田间管理、大棚蔬菜管理、沼气知识、特种
动物养殖与动物防疫等专场培训50余期, 每年培训农民达1.3万人次,发放各类图书3000余
册,各类科技明白纸3.5万份,并无偿提供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2006年2月初,参加
了在郑山镇罗屯村举行的科技、 卫生、文化、法律“四下乡”启动仪式;5月中旬,经县科
技局精心准备,在南古镇隆重举行科技活动周暨科技下乡仪式,县人大、县委宣传部、科技
局、科协、妇联、农业局、林业局、畜牧中心、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金正大集团、史丹利公
司等部门和单位参加,并分别提供了大量的科技宣传材料和实物,对农民进行宣传和发放。
科技下乡活动的开展,使科技走进农村,惠泽千家万户,深受农民欢迎。
大力实施“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完善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2005年县科技局与
县委组织部配合,完成“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的计划调度、摸底考察、软件落实、费用估
算、 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工作。2006年共发展用户100个。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2005年,完
成宣传发动,专业技术人员摸底调查,乡镇产业特色和要求等方面的调研。2006年共选派20
名科技特派员到乡镇、 示范园、企业。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新批准成立民办科研机构3
家,下发技术贸易许可证6家。
【知识产权】 一是采取激励措施,促进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积极帮助专利权人向省、市
争取专利专项补助资金;出台《临沭县专利奖励办法》。《办法》规定对获得县级一、二、
三等奖的个人, 分别给予2000元、1000元、500元的现金奖励。通过这些激励措施,提高了
县内各界人士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县专利管理机构积极开展咨询与服务,“十五”期间,共
接受咨询服务220次, 协助申报专利140件,全县申请专利达218件,居全市前列。常林集团
和金润工具有限公司被上级有关部门授予“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称号;在临沂市首届优
秀专利奖评选活动中,临沭县科技局荣获优秀组织奖,常林、金润等企业的专利获得优秀专
利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1个。
二是加强专利培训,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针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在全面
推进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知识产权保护宣传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全面
提高知识产权管理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组织部分执法人员参加全省专利行政执法培
训班。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了专业素质,增强了依法行政的观念,为做好知识产权行政执法
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强化专利行政执法,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根据省、市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方
案的通知精神,制定《临沭县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方案》,协调公安、工商等部门组成专
项行动小组进行联合执法10余次。以知识产权权利人反映强烈,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
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狠抓专利权等重点领域的保护。分别帮助常林集团、春雨
化肥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15次到济南、潍坊、河北、河南等地,与当地公安、工商等部门联
合调处假冒侵权专利行为,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撰稿:朱新广 审稿:冯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