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4&rec=27&run=13

2015年,全县组织工作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条主线,牢牢把握"越严越好、越实越好"这个总要求,按照常规工作有创新、重点工作出精品、难点工作求突破的整体思路,自觉服务全县中心工作,从严从实抓好干部、组织和人才工作,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不断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为建设幸福临沭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导向,探索实施实名推荐、党组主要负责人对考察人选廉洁自律情况作结论性评价等机制,全年共调整交流科级干部267名。其中,提拔正科28名、副科66名、重用42名、平职交流及兼免职145名、新选派10名干部到镇街和信访局挂职锻炼。围绕考准考实各级干部,出台《临沭县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等次确定暂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科级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试行)》,认真做好县管干部考核评价工作,形成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注重实绩、德才兼备原则,创新干部选拔机制,面向县直单位和镇街竞争性选拔出16名镇街副科级领导干部,拓宽事业单位人员进步空间,进一步优化镇街领导班子结构。起草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通知》,规范县直单位工作人员调配、选拔、交流等工作,实行公开遴选与县委常委会研究相结合,为部分县直单位遴选50名工作人员,对县财政局等11个单位中层干部选拔工作方案审核把关,清退违规借用人员208名。认真落实公务员及参公人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审批符合职级晋升条件的党委口干部149名,其中晋升正处6名、副处58名、正科85名。围绕干部人事信息"体检""清淤""防污"要求,集中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牵头做好全县公务员录用、事业单位人员招考、党委口管理人员的调配备案、干部退休审批、公务员登记、临时机构工作人员抽调等工作。
干部监督 认真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有关规定,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推荐、组织考察、讨论决定、任前公示、经济责任审计等环节的监督。建立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抽查核实工作机制,利用三个月时间集中开展2014年度县管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随机抽查核实工作,共抽查核实领导干部92名,分别向25人下发反馈单和35人下发提醒单,对9人组织谈话,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开展公职人员出资办企业或在企业兼职情况核实及专项整治工作,共清查出公职人员在企业兼职(任职)或出资办企业510名、完成整改485名,对7人因违规兼职取酬报县纪委给予党纪处分,收缴取酬资金100余万元。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出国(境)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配合做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重新备案登记工作,加强领导干部出国(境)审批管理和因私出国(境)证照清查收缴工作,全年因公外出备案12名,因私外出探亲、旅游9名。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和函询工作暂行办法》,对领导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警示提醒、函询或诫勉。先后提醒谈话9名、函询4名、诫勉1名。加大信访案件查办力度,全年共接访70余人次。其中,收到上级部门及领导转办案件18件次,及时予以答复办结。认真配合做好省委巡视组巡视工作,针对巡视反馈的意见,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和工作台账,细化任务分解,逐项列出清单,确保问题按时整改到位。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一般性、临时性、形式性工作"三个不考核"原则,年初出台《镇街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文件,夯实责任,强化县直机关、镇街及村居三个层面的考核。把县直单位党建考核纳入年度综合考核成绩,对全县117个单位开展月度抽样检查,印发通报5期,下发整改通知112个,涉及问题300余项。将镇街党建工作与县财政设立的1000万元基层组织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挂钩,先后组织实施月度记实考核12次、村干部满意度和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知晓率民意调查2次、季度实地抽查4次、半年述职评议2次。加强村党组织抓党建责任落实,组织农村党组织书记年度集中述职评议、村"两委"班子向党员群众述职评议等活动,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绩效考核奖励,对227名一、二类村党组织书记发放奖励报酬64.85万元。创新推行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出台《关于加强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建立11类30种事务的办事流程,制定村级议事机构工作职责及村干部权力清单,严格考核问责,实现村级事务责任清单化、办理流程化、管理法治化,全年因财务不清、办事不公引发的信访起数和人次分别下降20%、16%。探索"县镇两级统筹,县镇村三级承担,惠农一卡支付"的"二三一"村干部报酬落实机制,将在职村干部报酬纳入县财政发放,离职村干部生活补贴纳入镇街财政统筹发放,全年共发放在职村干部报酬2475万元、离职村干部生活补贴382万元。建立完善第一书记工作管理长效机制,实行县派第一书记大组长和临时党支部管理等制度,加强第一书记日常管理,重点发挥建强基层组织、抓发展促增收、为民办事服务等3个方面作用,切实加大基层党组织扶持力度。拓展党建覆盖面,统筹抓好13个城市社区的党建工作,重点做好为民服务经费、运转经费、工作服务用房建设等基础保障工作。是年底,共拨付为民服务经费130万元、11个标准服务用房投入使用。积极开展"政企结对、党建联动"主题活动,建立政企党建"双百"互联互动机制,深化"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至年底,全县253家非公企业中,单独建立党支部的144家,建立联合党组织的99家;27家社会组织中,单独建立党支部的9家,建立联合党组织的13家。所有"两新"组织党组织均设立党建经费,90%以上的党组织按标准建立党建活动场所。
党员发展和干部培训教育 围绕"调控总量、提升质量"的要求,扎实做好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公推和发展党员工作。全年共公推入党积极分子714名,新发展党员315名,解决三年以上不发展党员村96个,审批转正预备党员310名。继续以党员年度记实为抓手,做好党员日常管理工作,在实现农村党员全覆盖的基础上,将年度记实工作延伸到机关全体党员中。全年共对161名不合格党员开展教育转化。扎实推进党内激励和关爱机制,评选表彰出45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54名优秀共产党员,由县管党费出资30万元对152名生活困难的党员进行救助。制定《临沭县2015年党员干部培训计划》,明确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党务干部业务培训、科级干部集中轮训、青年干部培训等23个重点培训班次,建立起分级负责、分层管理的培训机制,分级分批有序实施培训工作。全年共开展镇级以上农村党员干部集中培训53期,累计培训人数达3万余人次,培训党务干部260名、科级干部800名、青年干部50名以及新任职科级干部100余名。结合"强党性、重品行、敢担当"作风建设提升活动的开展,编印《学党章测试题库》,广泛开展党章测试工作。先后组织全县38名县处级党员干部、852名科级党员干部、4500多名机关企事业党员、1.2万名农村党员参加党章集中测试。围绕培训教育的高效化、经常化和信息化建设,拓宽微信、手机报等教育平台资源,创建"临沭党建"微信公众号,坚持每个工作日发布一期,关注人数近8000人。更新农村党员移动平台数据信息10万余条、镇街党员干部信息791条,企业党员信息141条,保障移动平台发送数据的准确性。先后编报16条简讯(专题)被上级媒体采纳播出,制作《桃花源记》等专题片22部,其中有2部被选入省"齐鲁先锋"课件库,3部参加省级优秀课件评选。积极开展"赠书荐书促学""党员干部教育大讲堂"等活动,统筹推进科级以上干部培训选调、干部在线学习、"沂蒙党课"学习、村"两委"成员专科学历教育等工作,不断拓展培训领域,促进培训提质增效。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作用,强化党性教育,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等教育基地全年共接待各类参访、教学团体314个,其中干部现场教学培训班次128 个(次),培训学员达6400余人。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和滨海革命烈士陵园分别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保护单位"。持续加大镇、村两级培训场所投入力度,全年先后投入24.5万元为每个镇街集中配备笔记本、摄像机等设备,投入80余万元重点对85个村居场所进行整治提升,争创市级党员教育示范点6处,投资10万余元为各基层站点进行宽带网络续费,及时发放管理员补贴18.22万元。
人才队伍建设 研究制定"引才聚才留才用才"等工作举措,定期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安排部署人才工作。设立人才工作经费,主要用于打造人才科技平台,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积极为企业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申请市级津贴123万元、协调企业配套123万元、发放县级津贴51.36万元,全年累计投入县级人才工作经费达2346万元,为优化人才环境提供保障。积极深化人才关爱行动,确定23名县领导实行"1+1"结对联系高层次人才的党委联系专家机制,组织县内47名高层次人才进行健康查体,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积极推进招才引智工作,先后与上海临沭商会对接,促成多位临沭籍高层人才回乡创新创业,与青岛大学高层人才对接,促成6家县内企业与青岛大学专家开展技术合作。通过面试、考察的方式招考94名硕士研究生进入事业单位,全年引进A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2名,B类创新创业人才121名,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201人,进一步壮大人才队伍。加强县内人才培育,全年新增国务院特贴专家、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和沂蒙和谐使者各1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和西部隆起带急需紧缺人才各2人、沂蒙乡村之星7人。2015年年底,在全市人才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获得满分,招才引智专项考核位居全市第二名。
人才队伍工作 2015年,县人才办注重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及时协调全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推进人才工作。继续设立人才工作经费500万元,主要用于打造人才科技平台,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县本级完成人才工作投入资金达2346万元,主要用于打造人才科技平台,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为临沭县自主申报的千人计划专家、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发放人才补贴,为企业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发放津贴,积极推动人才安居工程建设等等,营造很好的聚才留才环境。全年共为县内企业9名博士、187名硕士申请市级高学历人才津贴123万元,并协调企业配套资金123万元;发放县级高学历人才津贴51.36万元。确定23名县领导实行"1+1"结对联系高层次人才的党委联系专家机制。组织县内47名高层次人才进行健康查体。在全市人才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获得满分。
10月,与上海临沭商会对接,促成多位临沭籍高层人才回乡创新创业。12月,举办青岛大学高层人才与临沭企业对接座谈会,促成全县6家企业与青岛大学十几位专家教授开展各类技术合作。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通过面试、考察的方式面向国内外招考94名硕士研究生进入事业单位工作,全年引进A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2名,B类创新创业人才121名,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201人,招才引智专项考核位居全市第二名。
全年有多名专家和项目获奖。2月,常林集团意大利专家阿尔贝蒂尼博士获评"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常林集团"DF系列大马力动力换挡及无级变速智能拖拉机国产化项目"入选"引领齐鲁"外国专家项目;12月,常林集团瑞典液压专家阿尔夫博士和金正大集团总裁万连步2人获评"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沂蒙老区公司引进的木泰华、陈井旺两位教授获评"西部隆起带急需紧缺人才";史丹利公司总经理高进华获评国务院享受特殊津贴专家;临沭县荣华工艺品有限公司张志全、山东东盛伊斯德食品公司刘其中、临沭县华欣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上官修华、临沂市佳士博食品公司王礼善、临沭县鸿远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王洪江、临沭县郑山街道新村王恒成、临沭县益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王鹏等7人获评临沂市沂蒙乡村之星;临沭县育才培智学校仓世峰获评临沂市沂蒙和谐使者。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根据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在县级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其他在职副县级领导干部中开展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并吸收科级干部参加。专题教育重点围绕抓实专题党课、专题学习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等4个关键动作进行。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庆虎以《强化思想行动自觉,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的专题党课启动全县专题教育,全县共有136名领导干部为1.12万余名党员干部作党课报告。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共收集征文86篇。认真制定《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严三实"专题学习研讨方案》,明确3个专题的主要内容和时间安排。县委理论中心组分别组织开展集中学习9次、专题研讨4次、现场教学4次。县委常委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班子成员共提出批评意见193条。常委班子共查摆问题11条,明确即知即改6项任务,制定整改措施 15条。班子成员共查摆问题153条,明确即知即改任务49条,制定整改措施52条。研究制定《临沭县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集中开展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全县共排查出损害群众利益问题198件,明确责任人及整改完成时限,对问题进行认真整改。根据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的整改落实,完成临沭县县级权力清单编制工作,研究制定《临沭县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官不为"、"为政不廉"行为问责暂行办法》,以完善制度践行"三严三实"。
深化"结亲连心"工作 围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八个方面问题,形成"结亲连心""1+8"工作模式。按照"县-镇-工作区-村-联系干部"的框架,构建五级责任联系网格,畅通诉求办理渠道,全县共设镇级网格9个、工作区网格57个、村级网格287个,4800余名干部联系17万户群众,每名干部联系群众35户左右。出台《践行"三严三实"深化"结亲连心"活动的实施意见》,配套制定提高群众满意度的8个工作方案和其他9个落实文件,成立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和8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按照常设机构要求下设办公室。全年集中开展大规模入户走访两次,首次走访为每户送去生活垃圾桶1个、《践行"三严三实"深化"结亲连心"活动专刊》1份,第二次走访为每户送去挂历一份。针对"舆论氛围不浓厚"等问题,为每个自然村制作结亲连心宣传栏,全县共500余处。探索创新诉求办理解决机制,在诉求网格化办理的基础上,借助"12345"服务平台,进一步规范诉求办理流程,加大诉求解决力度。全年共收集诉求2048件、已办结1820件。其中,通过"12345"平台办理结亲连心诉求360余件。坚持抓督导检查促工作实效,每月按照各单位干部总数10%的比例开展常规抽查,共抽查联系干部730名、访问群众2906户、入户核实198人次、下发通报12期,对26家单位、17名联系干部进行责任追究。
撰稿:姚 德 审稿:班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