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志简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1&rec=804&run=13

《临沭县志》由临沭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主持编修,1982年始修,主任委员先后为王德顺、王桂秋、魏本建、鲁东涛、李洪海;主编禚宝祥,副主编季玉璞、袁均念。编修历时10年,经县志篇目拟订、初稿编写、志稿评审、加工修改、完成终审等过程,搜集整理资料1000余万字。至1992年4月,经临沂地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批复并报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同意,准予出版。1993年4月由齐鲁书社第1版第1次印刷,16开本精装并加护封,印数4000册。
《临沭县志》为该县首部县志,时间上限起于1940年建县,下限止于1985年。个别事类依据需要和可能,适当上溯下延,大事记下延至1990年。全志采用记、志、传、图、表、录、述等多种体裁,以志为主体,对临沭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重点历史事件、著名人物以及重要自然资源和特产等给予较详尽的记述。全志卷首有彩色地图2幅、彩色及黑白照片44幅,卷内有不同时期的黑白行政区划图5幅,黑白文物照片8幅,土壤分布图、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导沭整沂图各1幅。正文内容共设概述、大事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协、民政、劳动·人事、政法、军事、农业、林业、水利、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财政·税务、金融、经济综合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人民生活、风俗、方言、宗教、人物、附录等32卷。志类横列门类,纵述兴衰发展,卷下设章,章下设节,节下列目。全书共122章,232节,104.8万字。
"临沭"作为县级政区名称,最早见于《新唐书·地理志》。唐代武德四年(621年),临沂县析置为兰山、临沭、昌乐3县;武德六年,省兰山、临沭、昌乐,并入临沂县。1940年,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在郯城县东北部、临沂县东南部建立苍马办事处。1941年8月,苍马办事处改为临沭县抗日民主政府,辖域由郯城、临沂两县析出的各一部分组成。
临沭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与江苏省赣榆、东海二县毗邻。地理座标:北纬34°40′-35°06′,东经118°26′-118°51′。南北最大纵距46公里,东西最大横距31公里,总面积1038平方公里。临沭县年平均气温13℃,年平均降水雨量851.8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09天,属暖温带季风区域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际差异不大。县境地处鲁东丘陵区南部,大部属五莲山低山丘陵,西部沭河两岸为沂沭河中游平原。县内最高处为苍山,海拔394.7米,最低处在新沭河下游,海拔22米。全县山地面积39.5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82%;平原地多分布于沭河、新沭河两岸,面积242.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3.36%;丘陵多分布于低山、平原之间,面积755.9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2.82%。沭河为本县最大过境河流,境内总长69.9公里,流域面积800平方公里。1985年,临沭县辖20个乡镇,17个街道、533个行政村;人口532176人,有汉、回、满、黎、彝、苗、朝鲜7个民族,少数民族共有2329人,其中回族2310人。
临沭是山东省革命老根据地之一。临沭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其革命斗争史上有着闪光的一页。20世纪40年代初,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省人民抗日政权——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曾驻于临沭,罗荣桓、陈光、肖华、朱瑞、黎玉、谷牧等在这里指挥过山东和滨海地区的革命斗争。1942年,刘少奇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师部驻地临沭县检查、帮助山东工作,对扭转山东危局,实现胜利转折,起到重大作用。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临沭人民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双减、土改、参军参战、拥军支前和大生产运动,取得巨大成绩,成为山东地区的模范县。仅在解放战争期间,临沭人民就支前22万人次,有5000多名优秀子弟加入人民解放军,1000余名干部战士献出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之后,临沭人民继续发扬革命传统,把自己最好的子弟送往部队,自1961年至1990年,连续30年无责任退兵,受到中央和省、地多次表彰。
临沭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一直以农业为主。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826.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760.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6.39%。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农业生产均有了飞速的发展,产业结构也逐步得到优化。198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842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0531万元,占总产值的72.24%。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1949年职工年工资139元,1961年农民人均收入47.6元;1985年职工年工资960元,农民人均收入297元。革命老区人民解决了温饱,并逐步迈向小康。
临沭为山东省花生生产重点县之一。1985年种植面积1.84万公顷,花生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40%。因播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被省列为花生生产基地。白柳是临沭著名特产之一,年种植面积万余亩,产条200万公斤,是编织柳制工艺美术品出口换汇的重要原料,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临沭被誉为"白柳之乡"。太子参,又名孩儿参,是贵重滋补中药,为临沭著名特产,最高年产量100多万公斤,畅销全国,出口东南亚。临沭的板栗、巴梨、蜜宝西瓜、黄姜等土特产也闻名遐迩。临沭还是全国最大的天然钻石——"常林钻石"(重158.7860克拉)的发现地,临沭因此又被称为"钻石之乡"。临沭人民具有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县常林集团生产的沭河牌手扶拖拉机被国家机械工业部命名为全国名牌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至1985年,全县有东西(327国道)和南北(225省道)交通干道各1条,共计68.8公里;县乡公路16条,199.6公里;县城至乡镇、乡镇至乡镇皆可通行汽车。全县拥有货运汽车294辆,轿车、吉普车60余辆,拖拉机2370台,自行车10.5万辆。交通出行条件较前有明显改善。是年,全县邮路总长155公里,投递邮路893公里;电话1280门,长途电话线路9条,业务交换量已由1949年的2.7万元发展到46.31万元。
1949年,县内无中学,只有104所小学,教师132人,在校学生264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4.8%。1985年,已有普通中学77年,中等专业学校3所,小学483所,各类教师4000余人,在校学生总数达8.6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6%。人口文化素质有了极大提高。1985年,全县拥有县乡卫生医疗机构20处,中西医疗队伍841人,病床445张,年诊77万余人次;另有乡村医生829人,县、乡、村三级医疗网已趋完善。曾给临沭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天花、麻疹、黑热病、疟疾、丝虫、麻风、秃疮、疥癣、霍乱等传染病,都已陆续消灭或基本消灭。
《临沭县志》,横分门类,纵述史实,对临沭的历史和现状、自然和社会均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志后收有数篇革命回忆录,意在突出该县革命老区的特色。
1996年5月,临沭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转发县委宣传部、县史志办公室的报告,将《临沭县志》作为临沭县情基本教材,要求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学好县志,用好县志,促进县内两个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