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调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1&rec=803&run=13

为了解掌握全县农村医疗卫生状况,促进全县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按照县政协年初工作部署,2006年5月16日起,科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专门人员由分管副主席带领,在县卫生局的大力配合下,用两个月的时间,先后深入到玉山、朱仓、白旄、蛟龙、郑山、青云等6个乡镇卫生院,就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进行专题调研。在听取乡镇和县卫生局情况汇报的同时,与有关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和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进行座谈,共召开座谈会3次,60多人参加座谈。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7处,卫生人员140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93人,床位1060张;其中乡镇卫生院12处(中心卫生院5处,一般卫生院7处),床位600张,在职职工640人,离退休人员163人,卫生技术人员549人,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9人,主治医师职称138人;共有农村卫生室475个,乡村医生1040人,中专以上学历979人。2005年,全县农业人口56.5万人,农民人均医疗费用支出155.1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7%。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特别是通过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全县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有了较快发展。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快。2005年玉山镇被确定为市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乡镇,新农合试点工作得以稳步推进,全年共报销参保农民医药费33.87万元。2006年,玉山镇在巩固试点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抓好资金筹集工作,共筹资50万元,全镇农民参合率达81.7%。同时,认真做好基线调查工作,为2007年全面开展新农合试点工作做好各项准备。
(二)乡村卫生体系建设加强。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实行县直医疗单位定点帮扶困难乡镇卫生院等制度;加强对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按照卫生室的人员、房屋、设施标准,对卫生室设置进行统一规划和规范。通过多方努力,共争取省"360工程"对乡镇卫生院扶持项目3个,中央财政对乡镇卫生院扶持资金400万元。目前已对争取到的大兴、朱仓、白旄3处中心卫生院省级"360工程"建设项目,以及中央扶持曹庄、青云、石门卫生院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并按程序进行施工。
(三)做好卫生院上划县级管理准备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对乡镇卫生院的资产、人员、房屋等现状进行调查摸底,摸清了乡镇卫生院的底子,起草了乡镇卫生院上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方案,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按照上级要求,启动传染病救治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项目,将结防所搬迁至原周庄卫生院建设传染病区,在原防疫站办公楼的基础上扩建疾病预防控制实验办公楼,项目共投资415万元。目前两个工程已经完工,投入使用。加强"两个体系"建设项目的设备配套,2006年投资20余万元,新上理化检验设备;进一步规范乡村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完善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建立预警和部门协作机制。
(五)加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力度。成立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制定具体的艾滋病防治实施方案,加大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对全县既往有偿献血人员和外来人口进行艾滋病毒抗体筛查,在县医院、中医院、防疫站建设艾滋病筛查实验室。2006年,又专门开展外来妇女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执行DOS策略,加强病人管理,落实归口管理政策,临沭县被省卫生厅命名为结核病防治工作示范县。同时,人禽流感、麻风病、狂犬病、伤寒、副伤寒、霍乱、非典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也得到进一步加强。积极做好计划免疫工作,全县"五苗"及乙脑、流脑疫苗接种率均达98.9%以上,各类传染病都未发生暴发流行。认真贯彻《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产后访视工作,筛查率达到98%。
(六)推进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按照建设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要求,加强中医机构建设。县中医院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建成骨伤、不育不孕症、中风三个中医特色突出的重点专科。全县12所乡镇卫生院,均设立中医科和中医专家门诊,建立中药房和中药库,全县30%的村卫生室开设中药柜,40%的乡村医生能用中西医两法治病,顺利通过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初评。2006年,为加快建设步伐,进一步修订全县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提高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报销比例,将中医适宜技术及中药饮片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范围并提高报销比例。
(七)加强卫生行风建设。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2006年在县医院、中医院推行单病种限价,限价病种达20种;加大治理商业贿赂力度,继续实行县级医院参加市组织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2006年7月份开始,对乡镇卫生院和其他公办医疗单位,实行药品集中配送,已有效遏制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实施医学检查互认制度,医院之间的检查结果在一定的时限内可以相互认可;严格控制"大处方",通过规定处方量、处方公示和经常性抽查活动,有效控制群众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切实减轻群众药费负担。同时,在公办医疗单位开设一定比例的惠民门诊和惠民床位,用于城镇特困下岗职工、残疾人、烈军属和农村特困户、五保户就诊治疗,对药费、住院费、检查费等实行一定的减免。
二、当前全县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临沭县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群众的医疗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成为制约全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
(一)财政投入不足,制约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本县乡镇卫生院大多修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近几年虽然经过一些改造维修,但大部分卫生院离省级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乡村卫生室业务用房标准化程度更低,设施简陋,离三室一房(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的标准要求差距很大。由于缺乏必要的投入,医疗器械短缺、设备简陋、老化问题相当普遍。据统计,1999年-2005年全县乡镇欠拨卫生院经费1157万元。二是基层卫生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低。由于设备简陋,医疗水平上不去,加之受药店设置过多过滥、药店坐堂行医等因素影响,导致乡镇卫生院市场萎缩,群众小病到村卫生室或药店去拿药,大病到县以上医院去看,使乡镇卫生院在"夹缝"中艰难生存。在"以药养医"的运营模式下,经营收入逐年下滑,经营效益较差。2005年全县乡镇卫生院总收入1675万元,业务支出1845万元,业务收支亏损170万元,亏损面达84%。截至2005年3月25日,全县乡镇卫生院资产总额4123.74万元,负债总额2179.27万元,致使乡镇卫生院职工工资不能正常足额发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欠交现象比较普遍,直接影响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匮乏,结构不合理。就整体而言,全县卫生技术队伍存在总量不足、质量偏低、人才结构配置不合理、队伍不稳定的问题。从人员结构看,乡镇卫生院多以中专毕业的卫生技术人员为主,缺少大专以上层次的卫生技术人员;村级卫生室中专以上水平所占比例更小,全县乡镇卫生院现有人员以原临沭卫校毕业生为主,低层次人员多,临时工比较多,业务素质低下。加之院长调动频繁,职工思想不稳,缺乏事业心。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一方面,在岗人员业务深造的机会少,医疗技术水平难以提高;另一方面,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薄弱,条件差,待遇低,不仅缺乏吸引人才的优惠条件,连职工的正常工资都无法保证,难以留住高素质人才。外科、妇科、放射、检验、B超等短缺专业的人才更为缺乏。
(三)政府职能部门监管存在缺位情况,医疗、药品市场亟待规范。全县的医疗、药品市场经过近几年的清理整顿,有了较大改观,但依然存在乱办医、办医乱的现象。一是无证行医和非法行医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医护质量管理不到位。个别卫生院、卫生室不能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有不按技术规范操作的现象。三是违规医疗。在座谈中了解到,由于受利益驱动,一些医务人员给病人开大处方及超范围使用药品,有些村卫生室有购假药、用假药和滥用激素、抗生素的现象。以上这些做法,既扰乱了医疗市场的秩序、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又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四是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不顺。1987年乡镇卫生院实行乡镇管理后,存在县卫生局和乡镇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管理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等现象,从而制约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四)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一是全县卫生资源配置存在农村与县城差距过大的问题。应该说,80%以上的农村人口利用了全县不足20%的卫生资源。有不少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室为买不起常用的医疗设备而犯愁,而城区医院却存在有些大型医疗设备过剩现象。由于农村医疗条件远不如城市,导致农民医疗服务需求部分向县城转移,加大了农民的医疗成本。二是卫生资源存在短缺与浪费现象。大多数乡镇计生服务站都配备了较为齐全的医疗设备,但由于缺乏卫生技术人员,主要施行两情监测,一些诊断、手术等都是由卫生院承担,大多设备闲置,利用率不高。而卫生院设备残缺不全,有的带病运行,诊断效果欠佳。大部分乡镇卫生院X光机、B超、生化分析仪等主要设备已达到淘汰或报废的程度,不能适应广大农民的医疗需求,严重影响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五)农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低,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突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转型,农村卫生事业失去了集体经济的支撑,尽管财政给予一定程度的资金投入,但农村卫生机构仍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医疗保健的需求,加之药品价格及医疗费用的增高,造成农民群众难以抵御大病风险,健康水平难以提高,个别地方呈下降趋势。有些经济较贫困的农民群众收入低,只能维持日常生活,遇有疾病只能"小病磨,大病拖",实在坚持不下去,靠借贷或卖粮食、牲畜支付医药费。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因疾病所迫使生活陷入困境,一人得病,全家返贫的现象并不少见,农民抵御重大疾病的能力较为脆弱。另外,医疗保健知识普及不到位,广大农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意识差。
三、加强全县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二)加大财政投入,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三)深化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激活运行机制。(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医疗人员素质。(五)依法加强农村医疗市场管理,保障农村卫生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六)建立和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看病贵"的问题。(七)广泛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农民防病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