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农村劳务输出状况调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1&rec=801&run=13

为全面了解临沭县农村劳务输出状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研究对策,充分发挥好劳动力资源优势,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县政协成立了"全县农村劳务输出状况调查领导小组",从有关单位抽调9名业务骨干,由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带队,于2002年4月中旬到下旬,对全县劳务输出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组采取村村填表摸底调查、普遍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走访与座谈相结合的形式,了解掌握临沭县农村劳务输出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措施。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祖祖辈辈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再满足于解决温饱,他们纷纷外出经商、进城打工,一时间,"青壮出门去,独留童妇叟",形成一股股涌动的潮流。从调查数据来看,2002年,全县共有60655人外出打工,其中男性为44918人,女性15737人。外出打工的多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劳力,其中16岁-45岁占79%,外出半年以上的占52%,劳务输出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增长点。主要特点是:
(一)劳务输出管理工作逐步加强,工作机构正朝着不断健全、规范的方向发展。从调查情况看,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城市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世纪80年代初就成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对全县劳务输出实施规范有效的管理。劳动保障部门和劳务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根据形势的发展,精心制订和完善劳务输出新措施,他们无论是出差考察用工企业还是输送劳务人员,都亲临一线。目前,全县已有劳务输出专兼职管理人员30多人,分别在上海、青岛、烟台、深圳、大连设立驻外办事机构5处。有些乡镇也设立了劳务输出管理机构,为劳务输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劳务输出规模逐渐扩大,服务地区愈加多元化,服务领域日趋多样化,服务待业类别日益趋向高层次化。2002年,全县输出劳动力6万多人,并且输出规模正逐年扩大;改革开放初期,全县的劳务输出主要集中在国内,而且基本上是单一的承包工程。现在,输出地区范围已遍布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并扩展到日本、新加坡、韩国、尼日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全县共有57人在国外打工。服务领域也由单一的承包工程发展到养殖、海洋捕捞、建筑装潢、消防保安、食品加工、电子机械装配、石化、机床加工、港口装卸等。从服务行业类别来看,也开始向高层次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全县输出的劳务人员主要是建筑、服务等行业的普通工作人员,现在已开始向包括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程设计人员乃至尖端技术服务人员在内的高级劳务人员方面发展。
(三)劳务输出经济效益明显,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从调查看,劳务人员月均收入一般为出国的4000元左右、省外800多元、省内600多元,远远高于在本乡镇内从事非农行业450元的月均收入。曹庄镇朱村劳务输出800人,年总收入500万元,全村人均增收2059元。据调查计算,每年劳务输出可为全县农民增加收入4.1亿元。仅此一项就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96%,全县劳务工与在岗职工的年收入之比已达到0.9∶1。有些劳务工已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在输入地站稳了脚跟。如店头镇农民仓恒善连续九次被上海市五建总公司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他组建起由近200名临沭籍劳务人员组成的"临沭县沭申建筑队",创下了97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凡是劳务工多的乡镇,村村有项目,家家有活干,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实现从"挣钱填肚子"、"攒钱盖房子"到"筹钱办厂子"的跨越。石门镇回乡青年杨瑞亮凭借打工期间学到的精细喷漆手艺,开办了临沭县第一家为轿车喷漆的厂子。在他的带动下,全县发展起10多家从事轿车喷漆打蜡的个体业户。朱仓乡青年农民袁洪伟回乡后投资8000元,建起一处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养兔场,年均纯收入2万多元,成为当地有名的"养兔大王"。调查中我们深深感到,劳务输出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也提高了农民素质,促进了农村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土地逐步向适度规模化经营。同时,人人思上思干,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四)巩固劳务合作关系,重视岗前教育培训。一是县劳务办坚持内引外联的办法,不断加强与外地劳动保障部门和用工单位的联系,先后与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深圳TCL王牌彩电厂等近10个单位喜结"良缘",巩固和发展了与用工单位的劳务合作关系。在巩固原有劳务用工单位的基础上,不断开辟新的用工单位,分别与烟台港埠公司、大连集装箱厂、济南炼油厂等建立劳务合作关系,在这些厂从业的劳务工月均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二是对全县劳务人员分别按照性别、技能和人员分布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分类登记,建档立卡。对全县近年来的退伍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也全部实行登记造册管理,实现有计划、有重点、有秩序地输出劳务。三是把搞好岗前培训作为实现"先培训、后就业"的一种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职业中专、职业高中等阵地作用,积极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了劳务输出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截至2002年,全县已培训劳务工1万多人次,在劳务输出人员中有24%经过岗前培训。
(五)实施跟踪管理,促进劳务输出工作健康发展。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县已初步建立完善起以县劳务输出办公室为中心的跟踪服务管理体制。工作中,坚持"三项制度":即派人管理制度,在用工单位设立驻外管理站,加强与劳务工的沟通联系,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劳务工"放心";坚持走访制度,对用工人员多的单位,实行定期走访,使劳务工切身体验到家乡政府和父老乡亲对他们的关心和期望,让劳务工"安心";坚持奖惩制度,在劳务工人员中开展评先树优活动,奖优罚劣,让劳务工"舒心"。实施跟踪管理,既巩固了与用工单位的合作关系,又稳定了劳务工队伍,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劳务输出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存在问题
(一)对劳务输出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思想不够解放。虽然各级已初步认识到劳务输出是农民增收的一条好路子,并做了大量工作,但整体上来说,对劳务输出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同时,乡镇一级政府劳务输出组织不健全。在农村,广大农民头脑里"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农思想仍在作祟,思想不解放,不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去试、去干。许多人宁肯在家守穷,也不愿出外挣钱,这种情况在偏远落后村表现得尤为明显。
(二)劳务市场竞争激烈,输出难度加大。最近几年尤其是1997年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和城镇下岗职工增多的影响,各地把限制招用外地民工作为安置下岗职工的一种手段,清理企业私自招用的农村劳务工,腾出岗位安置下岗职工,从而使农村劳务工进城难度加大,工作不易找,收入增长减缓。另外,我国中西部的一些欠发达地区都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输出到沿海地区的劳动力价格比较低廉,劳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临沭县的劳务输出主要是通过对外承包工程的形式,劳务人员多数局限于建筑方面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其他方面的劳务人员所占比例偏小。这种劳务输出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导致全县劳务输出服务领域窄,竞争力差。
(三)劳务输出体制不规范,缺乏必要的劳动保障机制。全县的劳务输出渠道过乱,既有正规的政府劳务输出组织,又有民营中介组织、农民自发组织和其他行业组织。从调查数字来看,通过劳动部门组织的只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6%,而农民自发外出的则占77.6%,民营中介组织等其他行业组织的占16.4%。由于缺乏必要的劳动保障机制,这94%的劳务人员未经过劳动保障部门登记和介绍,盲目外出,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工资被克扣、劳动基本保障条件得不到落实等现象时有发生。
(四)劳务人员素质较低,工人适应性差。全县劳务人员绝大多数都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3%,有技术专长的占36.5%,绝大部分劳务人员缺乏必要的语言训练和专业训练,因而素质比较低,工作适应性差。其具体表现是:第一,外语水平较低。本县派出的劳务人员大都不懂外语,离开翻译寸步难行,这就影响了全县的对外交往和有效地开展业务;第二,劳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偏低,竞争力差;第三,文化水平较低,专业理论知识不足,难以胜任更高层次的工作。
(五)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适应劳务输出发展的要求。一是乡镇一级劳务输出管理机构不健全,劳动保障部门主渠道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协调机制不健全。劳务人员外出手续涉及许多方面,往往需要多个单位配合完成。由于协调机制不健全,劳务人员外出难度大;三是缺少激励政策。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对劳务输出的认识。(二)广泛开拓劳务市场,不断扩大劳务输出领域。(三)健全劳务输出体制,确保劳务合作质量。(四)搞好教育培训,提高劳务人员素质。(五)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统一灵活的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