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1&rec=779&run=13

王椽(1747-1815) 字钜颖,号砚亭,临沭县曹庄镇朱村人,后随曾祖父析居曹庄镇旺南庄。自幼聪敏,博闻强记。6岁能背《四书》《五经》,10岁左右以诗词歌赋闻名乡里,15岁入文庠,乾隆庚寅年(1770年)恩科中举,时年23岁。之后,以教书为业。乾隆辛丑年(1781年),朝廷大选教职官员,他以大挑二等入选,先后任山东成武、博兴和沾化县教谕。58岁时(1805年),考中三榜第61名进士,"钦点"即用知县,分发湖北补用。赴湖北等候年余无缺职;又接受皇帝旨命分发河南候补,年余仍待职未就。因父病故,遂上奏朝廷回籍守孝。因在候补及守孝期间不拿俸禄,所以家境逐渐贫困。同科进士、时任江苏邳县知事孙某,邀他前往该县帮助征收田赋,并暗示他可以从中做点手脚,以补充家计。但他廉洁仁厚,从不克扣,也没收受分文贿赂,只得些工钱。后回家著书立说,钻研理学经文,写有不少诗词歌赋,并译注《四书文稿间斋》《砚亭诗文集》等作品。守孝期满,仍赴湖北候补。不久,京山县知县缺职,遂奉谕赴任。时值嘉庆二十年(1814年)春,他已67岁,在管家护送下,携妻带子到京山县赴任。上任不几日,在一次升堂审案时,见一犯事青年跟随衙役大摇大摆地走上大堂,在众衙役的威吓声中,竟立而不跪。王椽感到惊奇和生气,正待动怒,书吏上前告知:"此人是公生子(即公公与儿媳生的孩子),见人大一辈,见官不下跪。"王椽听后愤怒至极,大声喝道:"父夺子妻,牲畜不如,毁我伦理,乱我纲常,生其孽子,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实在是罪不可赦,快拉下去重责。"此后,他深入民间调查乡风民俗,方知京山县地处偏僻,历代官吏不理政务民风,以致于恶风陋习滋生。于是,下决心以儒家之道正民风、立民俗、讲礼仪、论纲常。制定《乡规民约》,颁布通令告示,惩治一批流氓恶棍,使民风日渐好转,社会稳定,深受当地民众拥戴。任职一年后的夏天,当地百姓为褒扬其政绩,特寻捕一大蟒蛇作为重礼相送(大蟒蛇在当地属贵重礼品)。王椽得知有人送礼,连忙表示谢绝,但众人已将礼品抬至堂上。只见滑杆之上,红绸披盖。椽不知何物,正欲再次推辞时,只听执事者开始宣读颂扬溢美之词,后猛掀红绸披盖,露出一条长丈余、粗如升斗、遍身鳞甲、眼射绿光的巨蟒。王椽大惊,"啊"的一声,昏死过去。经众人急救,抬入后堂诊治,半日方醒。自此得重病,治疗无效,不久客死他乡。夫人蔡氏哭得死去活来,苦无发丧、回乡之资。多亏管家胡某,封锁死讯,以知县令召集县内名流来衙。谎称知县老爷病重,无钱医治,恳请各位解囊相助。因王椽颇有政绩,故多人自愿捐赠,才筹足路资,由家人扶其灵柩回故里安葬。

王得胜(1825-1908) 江苏省赣榆县朱樊村(原属临沭县)人。清朝咸丰初年(1851年),跟随海州守备秦怀扬,剿抚土匪,初立战功。咸丰六年(1856年),到江南大营,隶属钦差大臣德兴阿和漕运总督袁甲三。因有功,再次保举,赐给蓝翎帽饰,做海州外委,到赣榆县办理团练。捻军突然袭来,将赣榆城团团围住,一连攻打九昼夜,城墙被轰得东倒西歪,城内粮食也吃光。他毫不气馁,用牛车、土袋堵住城墙缺口。把箱笼上包的牛皮煮烂,和军士们一起当饭吃,终于保住城池。漕运总督王梦龄保举他为漕河两标千总,并尽先拔补。不久即代理赣榆千总。贼人扰犯海州,他带150人去支援,设下埋伏,擒获多名,贼人鼠窜。同治二年(1863年),漕运总督吴棠,奏请朝廷,派陈国瑞自淮徐北上,围攻沂州境内幅军。先打到长城,又攻到中村,俘虏幅军首领孙化祥,将沂州境内的幅军全部清除。王得胜立功最多,因功保举为守备,加都司衔。又跟国瑞进攻白莲池,他第一个登上围墙,被敌人矛头刺中腹部,血流如注,肠子外出,他用布裹住伤口继续前进,擒获敌军首领刘双印。受到亲王僧格林沁的特别赞赏,越级提拔为游击,仍然留漕河两标,得尽先补用。并让他自己招募士兵,组成"得胜营",游动防御在海州、清江、桃源一带。当时东捻首领任柱,率军逼近海州。王得胜用计深入捻军内部,将任柱哥哥任锁捉回。后任柱死,辖内捻军活动得以平息。吴棠奏明朝廷,补用为参将,并加副职衔。同治六年(1867年),捻军首领赖文光,由清淮向南逃跑,王得胜率军追赶,一昼夜走三百多里地。在扬州的五台山,擒获赖文光。因功再次越级提升,免补副将,以总兵补用。朝廷赏赐给他"志勇巴图鲁"(勇士)名号。同治八年(1869年),击西捻首领张总愚。事平之后,由军机处记名,候升提督,不久代理海州营参将。光绪九年(1883年),授任江西南赣镇总兵。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事请假回家。光绪十五年(1889年),两江总督曾国荃发来公文,委任他统领淮北辑私营,兼任漕标营务处。十六年(1890年),马陵山匪徒聚众起事,由于王得胜已事先侦察清楚,一举俘虏三十多人,盗风遂被肃清。光绪21年(1895年),中日战争爆发,两江总督张之洞,命他招募海胜军八营,在青口一带驻防。不久补授为陕西河州镇总兵。因病,奏请朝廷免除官职,同时辞去兼任的营务处职务。回乡后,居家教子,和当地文人学士交游。喜爱书写大字,笔力遒劲,为时人所称道。凡地方上举办与公众有利的慈善事业,他都捐资相助。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寿终于家,享年86岁。两江总督端方,奏请朝廷在海州地方为其建立专祠,按照礼制,定时祭奠。宣统元年(1909年),乡绅父老具文吁请,将他的事迹载入国史,并附祀于忠亲王僧格林沁专祠中。

陈景昭(1874-1910) 临沭县店头镇陈家巡会村人。少时聪慧好学,饱读经书。怜贫恤孤,谁家生活难以为继或逃荒要饭,他主动上门给予帮助。村民陈继文双目失明,家境贫寒,景昭把他接到家中供养。为人至孝,其母病重期间,虽然家中奴婢成群,但他都是亲自煎药,端饭擦洗,终日伺候在身边。光绪年间,孔府聘为教师,教辅孔家子弟。因他待人和气,处事谦恭,教习有方,故深受孔府家人器重。一次,孔府遇到很棘手的事情,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召见,陈景昭亲为谋划,事情得到妥善解决。此后,与孔府的关系更密切,孔令贻把陈景昭视为知己,后又结拜为兄弟。封其为孔府司仪官,主持孔府大小礼仪活动。有一次光绪召见孔令贻后又召见景昭,见景昭仪表堂堂,谈吐不俗,遂下旨恩赐进士。两年后,经圣人举荐,清廷封其为山西道台,但其时母亲去世,遂遵制为母亲守孝三年,期间突患暴疾去世。后孔府送一吊唁大匾,上书"一代完人"。

胡寿椿(1860-1912) 字大年,临沭县郑山镇轩庄村人,擅长书画。自幼聪明好学,中过秀才。中年后,诗、书、画、印(篆刻)皆精。由于家境贫寒和性格孤傲,难以入仕。胡染上吸食鸦片的坏毛病。无论谁求他的字画,没有"烟泡"便不写不画,只要送上"烟泡",抽上几口即可举笔立就。临沂西王庄有个姓白的财主,家资颇丰,喜爱书画,经常邀请胡寿椿前去吟诗作画。有一次,胡又去白家,白姓地主请他开出菜谱,以便让厨师准备菜肴。胡提笔只写了五个字--"白豆腐一碟",意思是要"烟泡",弄得厨师不知如何烹调,差点闹出笑话。胡寿椿与夏庄的高葆初和张南埠村的张宝信年龄相近,学才亦相仿,遂结为好友。轩庄现存的碑刻,多是他们三人合作。胡寿椿一生为别人写的碑文传记不少,可自己的墓地上却没有立碑,就连家谱上也没有单独为之立传。仅在《轩庄胡氏家谱》"寿椿[寿椿,字大年,一字如南,号松坪,庠生。善诗,工书画篆刻,尤精医卜堪舆。配张氏--埠上振麟长女。子三,思炤、思熺、思炳;女一,适清朝廷鸿胪寺序班岁进士(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高葆初次子,从九品,纯昕。"]的小注中,留下他的生平简介。

高葆初(1868-1930) 字慎复,号小坡,又号写亭,临沭县夏庄人。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好学,成绩优秀,光绪朝岁贡生。高葆初祖父是文人,伯父开药铺、货栈;父亲高青田行医,兼开诊所;三叔17岁中武秀才,"佐伯兄治家"。高葆初于光绪甲辰年(1904年)在京任鸿胪寺(掌管朝贺庆节的官署)序班,系当地唯一一位在京城供职的朝廷官吏。皇帝准其在故里夏庄府第门前竖旗杆[旗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表彰有一定功名或对国家有较大贡献的人物,允许其在家院门外竖立旗杆,以示荣耀。旗杆多为石料雕制而成,也有用木料制作。],以示尊荣。孙中山推翻帝制后,高葆初回归故乡。他擅文且写得一手漂亮的小楷,高氏族谱多由他撰文并抄录。当年,夏庄高姓还有另一家竖旗杆,其家主高惠铭曾教过高葆初,按行辈高葆初比高惠铭高三辈。高惠铭去世时,高葆初不以长辈自居,"执弟子礼",为老师高惠铭捐款立碑;又和同窗张宝信、高其德等人一起为其撰写挽联,题写碑志。

吴达三(1886-1933年1月) 临沭县蛟龙镇吴家后村人。庠生(即秀才),因学业优等增为县学增广生员。自幼勤奋好学,至老不倦。学识渊博,书法功底深厚。曾被王家朱范村王德胜聘为私塾先生,教授其子、孙学业。亦先后在本村以及李家后村教私塾。民国初年受临沂县知事沈兆祎聘请为编修《临沂县志》采访(即今之编辑),并为之作序。《临沂县志》于中华民国六年(1917)出版。嗜爱古名人字画以及钟鼎彝器瓦当等,毕生搜集并仔细加以研究。为人忠厚热诚,远近凡有喜丧修谱立碑之事,都热心参与。著有《文字考》1卷、《姓氏堂联》2卷。

武瀚柏(1889-1941年1月) 临沭县店头镇东八里巷村人。1911年临沂乡村师范毕业。1913年,应聘到郯城县教育局任职,提出"停办私塾,改办学堂"的教学改革方案,被主管教育的县长张烈采纳,不久委任为郯城县教育委员,为推行教育改革四处奔走,在百姓中赢得良好口碑。他有学识,有人缘,乐善好施,常以自己的薪水扶贫帮困。1923年农历六月初,东八里巷村遭赵嬷嬷匪徒血腥洗劫,700多人被杀死,他的妻子及3个子女均遭惨杀。幸存者们推举他为郯城县民众代表,赴省城济南伸冤告状。匪首被擒获正法,但受害群众没得到政府的赈济。他二上济南,经数十日多方游说请求,省当局迫于舆论压力,给与赈济,并委派他为临(沂)、郯(城)民团总团长,协助省府官员处理善后,使惨案得有结局。1930年创办新式学校--郯城县第四小学(即东八里巷完全小学),他亲任校董事长,冲破旧观念旧风俗束缚,吸收女生入学,成为当地一件新鲜事。临沭县自1940年开辟为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他担任苍马办事处秘书。1941年1月,鲁南地区对敌斗争复杂多变,鲁南三地委个别领导人轻率地认为在苍马办事处内部有"汪派"(指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汪伪政权")组织,在对一个干部刑讯逼供时,此干部被迫假供说武瀚柏和另一人是"汪派"组织头头,结果武瀚柏被错误杀害。1985年,临沭县人民政府下发"沭政发〔1985〕26号文件《关于为1941年我县所谓"汪派事件"彻底平反的决定》,对在这一冤案中被错误审查处理和错杀的武瀚柏等人士予以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王益三(1895-1967) 临沭县曹庄镇朱村人,抗战时期知名爱国民主人士。1917年考入山东省第五中学。五四运动中,作为学生代表,赶赴省城济南,参加全省学生联合会,并参加一大马路胶济铁路火车站附近的游行示威及抵制日货演讲、围砸省长沈铭昌公寓、声讨攻击学生运动的《大东日报》报社等各项义举。1920年,在济南参加某群众救国团体,被选为干事。同年9月,山东省学生联合总会召开各县中学以上学生代表会,他代表临沂县学生与会,被选为干事。1921年考入山东省立商业专业学校,192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员,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关心国事。1927年,到潍县营税局担任职员。七七事变爆发后,返回家乡,救助三名爱国青年脱险。1940年春,他参加中国共产党抗日工作,在苍马办事处做供给工作。同年7月,任苍马办事处第三科科长。1940年下半年,被委派到大兴区任第一任区长。同年11月,任苍马办事处经建科科长,半年后升任鲁南第四行署经建科科长。1942年,以民主人士身份,进入临沭县第一届参议会。自1943年4月起,兼任临沭中心县抗日民主政府建设科科长,在环境恶劣,物资短缺的情况下,他正确执行抗日民主政府的生产自给方针,发动群众坚持生产,发展经济,克服困难,保证供给。在他的教育影响下,两个儿子和一个侄子都参加抗日工作。1943年10月出任临沭县抗日民主政府秘书,1944年3月调任农村科科长。1945年3月到山东省抗战建国学院短期学习,结业后任滨海二专署救济委员会统调股长。1946年3月-1949年1月,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救济总会山东分会秘书、总务组长,后去胶东,任山东省后方留守处总务股长。1949年2月,任山东省政府行政处总务科副科长、秘书。1950年12月,任省政府秘书处文印科科长。1952年1月-6月,受省政府委派去青岛清理宝隆商行财产,7月回省政府任行政处秘书。1952年9月,调山东师范学院任总务科科长。他公私分明,乐于助人,学院一部汽车遇有接送任务,经常自己掏钱请司机吃饭,而公家开会、待客用的烟和茶,他一丝不沾。还用工资在教工宿舍前修了一条几百米的人行道。晚年遭遇"文化大革命",重病后回到故乡。

陈立藻(1893-1976) 临沭县店头镇陈巡会村人,自幼勤奋读书,青年时潜心研究医术,救治病人。民国年间,倡导学习新文化,在村中办起一所新式学堂,自任校长,教学生读三民主义课本。1938年,出任郯城县朱堂保联庄会游击队营长。1939年12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参谋处处长王秉璋率领东进支队开辟抗日根据地来陈家巡会,即住陈立藻家。1940年,担任青救团团长并被选为参议员。1941年春,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进驻陈巡会村,旅部设在陈立藻家。6月,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和夫人林月琴带着儿子、女儿南下随师部住陈巡会村,全家住在陈立藻家。并把这两个孩子寄养在立藻家。1943年,临沭县政府派巡会区区长赵俊义到陈家巡会收缴枪支,陈立藻带头把自己和几家大户的30多支长短枪交给政府,支援抗日战争。1944年,子女在滨海中学读书时均参加八路军。陈立藻土改时把自家剩余的土地、房屋、家产等全部缴公。新中国成立后,热心公益事业,扶贫助困,同时继续行医,治病救人。1965年,"四清队"讨论是否将其作为"四类分子"管教时,罗荣桓儿子罗东进从上海寄信给陈立藻,称陈立藻为干爸爸,并寄300元钱。遂重新研究,将其确定为开明进步人士,肯定他为国为民所做的贡献。之后历次政治运动,均未受到冲击,直到病逝。

杨佩珍(1916-1977) 四川省苍溪县人。出身贫苦,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副排长、排长。善射击,是一名神枪手。转地方工作后先后任区公安员、村长、社长、村党支部书记等职务。
1932年,在二哥杨映连带领下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5年5月,因为作战勇敢,调任营部通讯班副班长。1935年3月任班长,在一次作战中被炮弹震昏落水,被群众救活后多方寻找部队,加入红三十三军九十八师二九四团,后编入红一方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经重重险阻。1935年9月17日,作为突击队员参加攻克天险腊子口的战斗,击毙敌人多名。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11月下旬,参加由彭德怀指挥的吴起镇战役。抗战爆发后,任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六连一排排长。1937年9月参加平型关战役,在战斗中与日本侵略军肉搏,毙敌数人,左眼珠被敌人刀尖挑出,鼻骨骨折,右腿被敌人用石头砸断;战斗结束后予以全团通令嘉奖。1939年,随部队东进山东临沭开辟抗日根据地。1943年11月部队发起赣榆战役,率领尖刀班攻进赣榆城,战斗中再负重伤,肺部子弹穿孔,肋骨炸断2根,肩胛骨、右腿腓骨被炸骨折。
由于多次负伤,身体素质下降,1943年年底杨佩珍被临沭县政府县长刘白涛任命为大岱挂剑区公安员、左坞子村民兵连指导员,带领27名部队伤残人员在地方养伤,并组织民兵,打击敌人,保护人民。1943年12月17日,杨佩珍带领其他4名伤残人员,追赶十余公里,活捉带有机枪的国民党溃兵9人,受到滨海军区司令员陈士榘、代政委刘兴元特函嘉奖。1950年任左坞村支部书记、村长,带头成立互助组、合作社、高级合作社,大搞水利建设,发展农、林、牧、副、渔业。人民公社化时,抵制虚报浮夸风,恢复生产,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59年,被评为郯城县社会主义建设劳动模范。为郯城县第三届、第四届、临沭县第五届、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9年3月,在战争年代荣获的奖章、锦旗、奖状均被郯城县兵役局征集收藏。

鄢思甲(1916-1983年7月) 河南省光山县人。1931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方面军第十师第二十九团七连通讯员、警卫员、班长,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后随同部队长征,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补充团通讯连副排长、排长,七连副连长、连长,教导二旅一团六连连长。1943年夏,任滨海军区第四团第八连连长,奉命在刘寨保卫麦收,遭日军500余人袭击,指挥全连迅速占领有利地形,沉着应战,击退敌人5次进攻,毙日军14名。
1944年1月24日拂晓,临沂日军2000人,纠集伪军7000余人,对临沭县岌山区实行报复性"扫荡"。侵占曹庄、郭庄、马庄后,又分兵进攻朱村。发现敌情后,鄢思甲一面派人向营部报告,一面率部跑步前进,淌过冰冷河水,迅速到达沭河西岸,兵分三路,从庄东、东南、北进攻,对敌实行三面夹击,迫使敌人退出村庄,钻进村西南柏树林坟地。7时许,指挥全连对柏树林发动强攻。敌人凭借有利地形,多次组织反击,均被击退。鄢思甲战斗中脖颈受伤后,坚守指挥岗位,激励大家英勇战斗。四团第七连、八连和临沭独立营、民兵赶来支援,一阵猛打猛冲,将敌人赶进一条河沟内。午后2时许,敌人在增援部队掩护下逃窜。此战毙敌伪40余人,保卫朱村群众生命财产未受损失。同年8月,山东军区授予鄢思甲"战斗英雄""模范指挥员"称号。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滨海军区第二军分区教导大队队长、一团副团长、团长,鲁中南军区滨海军分区参谋长,率部参加保卫山东解放区的战斗和淮海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十九师参谋长,步兵第一○○师参谋长,临沂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守备第18旅旅长,聊城军分区司令员、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等职。1982年离职休养。

陈寿山(1927-1990年9月) 临沭县石门镇陈官庄村农民。1990年9月1日下午2时30分,临沭县农技中专18岁女学生侍玉叶放学回家,过沭河人民胜利堰闸翻水桥时,不慎连人带车掉到流水湍急的河中。陈寿山路过此处听到呼救声,扔下自行车,顾不得脱衣服就跳到激流中救人。此时,落水女学生已被河水冲出10多米,距陈寿山约有18米。当他拼命游到侍玉叶背后,双手卡住她的腋下举出水面时,距离落差近3米的翻水堰已不到2米,处境十分危险。陈寿山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举着侍玉叶奋力向岸边游去,但终因水急脚滑,被激流卷进水深2米多的消力池中,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事后,中共临沭县委、临沭县人民政府作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向陈寿山学习的决定。

王士超(1921-1992) 临沭县南古镇新村人。七七事变后,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成为学生运动中的积极分子。1938年3月,在临沂投身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返回家乡(南古庄时属郯城),先后任临郯救国会宣传部部长,中共临郯中心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鲁南区党委三地委宣传部部长兼报社社长,滨海区党委宣传部部长,赣榆县委宣传部部长;1945年8月任赣榆县委副书记、代书记兼县独立营政委,主持县委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又先后担任中共滨海地委土改指挥部负责人、土改工作团团长,1948年12月任鲁中南区第六地委秘书处主任,1949年5月任滨海地委秘书处秘书兼宣传部部长。在莱芜战役中,负责战地支前工作,完成任务突出,第三野战军和华东支前司令部予以记大功一次。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临沂地委宣传部部长兼团地委书记,中共淄博市委副书记、第一书记。1966年调云南省工作,先后担任中共云南省红河地委书记、第一书记、市革委会主任,云南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办公厅党组书记,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兼秘书长,云南省第六、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云南第二、三届委员会委员。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1966年年底曾被山东造反派揪回山东批斗,人格和肉体都受到摧残。1970年重新回到云南工作。
王士超在云南工作期间,发扬老区干部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从事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以及省人民政府和省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工作,为云南省经济发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担任昆明市委书记期间,他深入工矿企业,恢复被破坏的生产秩序;同时经常深入农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他就开始抓昆明市城市街道的拓宽改造工作,为改变市容市貌打下了良好基础。

朱心璞(1927年11月-1993年8月) 莒南县坊前镇普天寺村人,1945年1月参加革命,195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后历任莒南县供销社供应科、秘书科副科长,县委工业部秘书;1960年任中共莒南县委办公室副主任。1961年调临沭县工作,先后任中共临沭县委办公室副主任,韩村公社党委书记,临沭县委常委、临沭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7年7月任中共临沭县委副书记,1984年8月任临沭县政协主席。是临沭县第二、三次党代会代表,临沭县第八届人代会代表。

徐贞吉(1920-1993) 临沭县石门镇西泉子埠村人,1920年2月出生于一个富足家庭,初中文化程度。1941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长、村中共党支部委员,东海县羽西区公所调解助理、东海县政府情报站站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海县政府民政股干事、股长、实业科副科长,东海县河南区区长、区委委员、武工队队长,华东建设大学一校、华东局中共党校学员,潍县三合区工作组组长、三合区宣传委员等职。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曾荣立三等功,被授予银质人民功臣奖章。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安丘县赵戈区委副书记、平桥区委书记,潍安县副县长,安丘县县长、中共安丘县委书记、县委书记处书记。1959年9月任中共临朐县委第一书记;1970年调至益都县任职;1977年,任中共昌潍地委常委、昌潍地区革委会副主任、昌潍行署副专员、地委副书记等职。
1978年10月后任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济南市革委会副主任,济南市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1983年4月任济南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等职。1986年12月离职休养。

潘廷一(1931年2月-1994年1月) 潍坊市昌乐县人。1948年8月参加工作,1949年6月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分配到滨海专署实业科任农林干事,1950年到专署苗圃任一级助理技术员,专门从事果树苗木繁育和果园管理工作。1958年,临沭县兴建时宅子园艺场,担任主管技术员。本着因地制宜、方便管理、适于机械化作业的原则,经过全面勘察,对园内的果树、道路、排灌、防风林等系统进行全面规划,绘制《时宅子园艺场规划》,并制定措施予以实施。在抓好果园建设的同时,承担果树技术人员的培训。1958年-1961年,先后培养两届3年制初级中专园艺技术人员,3期1年制果树红专班,还为郯城、莒南、临沭三县社队培养大批果树技术人员。1975年调韩村公社林业站工作,承担全社果树技术指导及新园地规划设计工作,组织干部去烟台、五莲参观学习,调动社、村干部发展果树的积极性,3年间全社新建果园面积340公顷;栽植各种果树15多万株。1981年晋升为农艺师,1982年韩村林业站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单位,1983年他被评为临沂地区先进个人。1984年调县果茶站,主持制定全县果树低产园开发的综合技术措施,使全县5万亩水果园管理水平普遍提高,其中1.5万亩结果园总产由1984年的600万公斤提高到1987年的1500万公斤。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实行地膜覆盖、穴贮肥水、地面覆草、以草代肥以及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加强果树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推广使用新型农药,使果品质量明显提高。先后引进苹果新品种11个,桃新品种17个,葡萄新品种11个;通过高接换头的方法建立南沟头、前蛟龙、东海子3个苹果优良品种繁育园。1990年被聘为蛟龙苗圃顾问,指导建立良种银杏样板园、优质苹果示范园,培育各类果树苗木40多亩(2.76公顷)近50万株,获得较高收益。1992年离职休养,1993年晋升为高级农艺师。

王正甫(1900-1994) 原名王如纲,字正甫,临沭县大兴镇王宅子村人。幼时上过私塾,后入郯城县高小、临沂五中就读,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杭州医学院,1925年毕业后,在江苏省赣榆县欢墩埠开药房。当年方圆几十里无一家正规医院,因他医术高明,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医生。他以治病救人为宗旨,对无钱治病的病人免费治疗。十年时间经他治愈的黑热病患者达三千余人,当地群众联名送他一块"华佗再世"的金字大匾。1936年,国民党专员张里元邀他去临沂,组建临沂县立医院,并担任院长。七七事变后,随国民党军撤退南下,转战数省,其间治疗国民党军队伤病员达数百人次。1939年秋回家,在本村设立药房,凡村人有病,随请随到,并对贫苦病人免费治疗。1940年-1943年间,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老四团、老六团和山东省战工会等机关,经常进驻该村。凡是党政军人员治病,他都免收药费,有时还管吃住。1941年,王正甫得知村里通匪的地主王熙春窝藏人质,立即派人报告大兴区政府,救出"肉票"两名,生擒土匪一名,缴获短枪一支,消除了本村匪患。1943年冬,临沭县参议长徐慎弢亲赴王正甫家,动员他组建临沭县平民药房,以解决党政军和广大群众的治病难问题。他欣然应允,并捐献价值北海币约七千余元的药品和器械。1944年春,临沭县平民药房成立,王正甫先后任临沭县平民药房主任、滨南医院副院长、滨海医院副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山东省立医院济宁三分院副院长、济宁地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等职。1950年,在济宁地区人民医院加入中国共产党。

谢策勤(1911-1996年4月) 临沭县大兴镇古龙岗村人。1939年投身抗日活动。后随武工队行医,一条扁担两个药箱,为抗日军民服务,在羽山周围治愈大批黑热病人。1944年2月任海陵县(现为江苏省东海县)医药救国联合会会长。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走村串户为儿童接种牛痘;并抢救伤员,支援前线;参与创建东海县人民医院。20世纪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很多农民因饥饿得浮肿病,缺医少药。他主动深入农村巡回医疗,采用祖传验方,挽救了众多浮肿病人的生命。1970年调双店麻风病医院工作,1978年调东海县南辰乡卫生院工作,1982年退休,后改为离休。
1955年起,他研究治疗聋哑病人,经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聋哑人的发声器官是正常的,只因出生后耳聋,未能学会说话而成哑巴,只要戴上助听器,听到声音,就能用口形教会聋哑人说话念书"的经验。1985年10月,创办"古龙岗聋哑听说学校",请离休教师李文全协助教学,借用村里5间闲屋做教室,免费招收11名聋哑儿童,利用自制的助听器和发音模型进行说话训练。经过三年的学习,聋哑学生都能识字一千多,并能发出接近常人的读音,还学会了三位数的加减法。谢策勤将教学经验编写进一本《让聋哑人走出无声世界》小册子。广西融水县一位退休教师打算办一所聋哑学校,来信向他取经,并汇款购买教材和教具,他无私传授教学经验,寄送教材教具,并把款退回。1988年,古龙岗乡政府投资3万元,在乡中心小学院内建校舍12间、伙房2间,学校命名为"临沭县古龙岗乡聋哑学校",学校由民办转为公办,谢策勤任名誉校长。1989年10月学校被山东省教育委员会授予"特殊教育先进单位"称号。1993年5月,学校迁至临沭县城。1995年12月,已85岁高龄的谢策勤来校看望,写了一段顺口溜送给全校师生:"聋哑学校众师生,有几句话儿要记清。教学相长齐努力,治好聋哑学本领。中央发出改革令,你们要当排头兵。"

李华林(1920-1996年8月) 山东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10月调任临沭县委副书记,1945年5月任临沭县委书记。当年5月16日,"蛟龙湾惨案[蛟龙湾惨案,1945年5月16日拂晓,赣榆县沙河据点日军由伪军张里元部临郯海赣四县办事处主任胡伯衡带领,奔袭临沭县蛟龙湾村。残杀抗日干部群众32人,伤72人。滨海专署民政科长张建华、蛟龙区妇救会长陈元君(李大娘)壮烈牺牲。]"发生,为安抚受难同胞,当即决定拨急救粮750公斤,发放贷款4万元(北海币)。当年6月,中国共产党的七大闭幕后,带领全县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七大文件,并召开由200多人参加的全县士绅名流时事座谈会。会后,在全县迅速掀起"查减"运动["查减"运动,1943年-1945年,临沭抗日根据地开展减租减息、降低田赋、减轻农民负担,繁荣根据地经济的运动。]高潮,推动民主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当年7月27日,临沭县第二届参议会在前寨村开幕,选举产生县参议长、副参议长和临沭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当年8月17日,八路军滨海鲁中军区部队发动临沂战役,李华林带领临沭县2000余民兵(整个战役民兵共3000人左右),参加前线勤务和后方运输任务,运送粮食1万余公斤,并及时把伤员运到沂滨区救护。10月18日,由新四军入鲁部队和山东军区部队组成的津浦前线野战军发起津浦路战役。为配合这一战役,李华林带领县委一班人,组织民兵、群众1000余人,参加陇海铁路运河车站至白塔埠段近100公里间桥梁道路的破坏活动。并对全县人民群众进行形势教育,发动参军运动。当年10月,滨海军区分配临沭参军任务200人,临沭完成1500人。1946年,全县参军1246人,受到滨海地委的表彰。当年6月-8月,为支援解放战争,全县大力发展民兵13341人,占总人口的4.3%。当年10月,临沭千余民兵开赴鲁南前线作战,有127人获一等功、180人获二等功、169人获三等功。1947年1月,鲁南战役爆发,临沭县半数以上干部、一万多名民工奔赴前线,捐款615.2万元(北海币),支援鲁南战役;并动员4000余群众扒毁新沂至牛山之间的数十里铁路,阻止国民党军队向滨南解放区的进攻。战后,临沭担架团队被评为"模范担架团队",记集体二等功。当年2月,讨郝(郝鹏举)战役爆发,临沭县派出3000余人的担架团支前。当年2月20日莱芜战役中,临沭派出担架团1500余人支前。当年5月13日-16日,华东野战军发起孟良崮战役,临沭民工1000余人支前。当年2月-4月,国民党军队两次大规模进犯临沭,尾随的还乡团疯狂倒算,仅沂东区被杀500多干部群众,临沭军民在李华林的带领下,与敌展开激烈艰苦的拉锯式敌后游击战,发起3次剿歼还乡团大规模统一行动,将敌人赶出县境。同时,带领全县人民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和驻沭部队的粮油供应。
1945年11月,临沭组织6个区数千群众,改造沭河洼地,筑堤开渠,使2700公顷土地免受水灾;1946年1月-5月,全县推行供销合作商业,发展村社200个,社员15281人,股金2743891元(北海币),促进全县商业发展。当年9月-11月,临沭县土地改革基本完成。通过土改,调动了广大农民参军、支前、生产的积极性。1948年8月,李华林调离临沭,历任中共滨海地委组织部长、临沂地委书记、沈阳煤矿设计院院长、煤炭部办公厅主任、部党组成员等职。1983年12月离职休养,享受副部级待遇。1996年8月病逝,遵照遗嘱,将他的抚恤金及家庭积蓄3万元,捐赠其母校费县师范学校作为奖学金。

王桂廷(1910-1997) 女,原籍郯城县李庄镇王沙沟村人,1932年到临沭县曹庄镇大哨村给地主当雇工做饭,从此定居。1949年,接受学习生育接生新技术。1950年-1988年,为大哨及周边村庄接生婴儿5000余人。20世纪60年代初,物资匮乏,她拾草拣柴,蒸敷料消毒。经常夜晚提着防风玻璃煤油灯和接生用品,外出登门为临产孕妇查整胎位,如发现有异常,便寸步不离产妇身边,直到婴儿平安降生。对无人手的产户,她帮洗婴儿尿布、做饭、推磨烙煎饼,但从不吃产户一口饭。家庭困难的免收一元的接生费。1958年,在大哨村建起一所托儿所,该村因此成为山东省妇幼保健先进单位,受到全国妇联、山东省妇联的表彰,各奖锦旗一面,奖金5000元。她把奖金全部用于兴办幼儿全托班和半托哺乳室,60多名幼儿吃住在所,午饭免费;并用奖金放电影,请临沂市剧团演出《刘胡兰》《朝阳沟》《红嫂》等剧目,让全村人观看。1960年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出席山东省劳动模范群英会。1997年4月去世,享年87岁。2008年清明节,大哨村720余户村民自发捐款,为她的事迹立碑,作永久纪念。

李香嵩(1930-1998) 江苏省沛县人。1949年入徐州师范学习,1952年毕业后志愿到教育事业落后的沂蒙山区任教,分配到苍山县长城完小任教导主任。1954年7月任苍山县机关学校教员。1958年7月起,先后任层山完小、苍山完小、苍山县第四中学校长。1960年9月,调临沭县南古完小任校长,因勤工俭学事迹突出,学校被评为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李香嵩出席山东省文教群英会。后又任南古公社栗行联中校长。1979年10月,任临沭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主持工作)。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他自愿放弃县教育局教研室相对稳定的工作,到新建农业技术中学工作,担任主持工作的副校长。面对校舍简陋、资金短缺、生活艰苦等困难,带领师生员工,平整校园,开设农村急需专业课程,开辟生产实验基地。短短两三年时间,使校容改观,人心凝聚,探索出一条面向"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围绕三个中心(农技人才培养中心、农技信息服务中心、农技推广中心)办学的新路,将县农技中学办成一所农民欢迎、社会认可、领导满意的新型学校。1985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临沭县农技中学升格为临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他作为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该校的办学经验在山东省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成为职业学校唯一的发言材料。1986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88年荣获全国总工会表彰的五一劳动奖章,当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1989年10月,因年龄原因退居二线,但他主动承包学校果园和大棚菜地,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直到1991年9月退休。他在工作中善于团结同事,注意培养有才干的青年人,许多青年教师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成长为教育战线上的骨干。

王松山(1902-1999) 临沭县南古镇徐贺城村人。出身贫寒,早年当雇工。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徐贺城村位于革命根据地边缘,在苍马工委领导下,他积极投身反日反顽斗争,带领本村40多名民兵,边战斗边生产。1942年,担任村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发动群众,搞好生产,支援前线。1944年,带领变工组(解放区为了适应大部分男劳力当兵支援前线,而采取的劳动合作形式)种了三亩半棉花,摸索出"打双枝"、"脱枯枝"等一套管理经验,取得亩产80多公斤的好收成;组织160多个农救会员两天开荒3公顷,种出粮菜分给贫困户和抗日军人家属;带领农民抗日救国会员给抗日军人家属干活。年底,被临沭县政府评为劳动模范。1945年1月,在滨海区劳模大会上被评为劳动英雄。1947年1月,他率领徐贺城担架队加入鲁南战役临沭担架团,被评为模范担架队。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他在家主持村党支部工作,组织担架队200多人支援前线,被评为支前功臣。新中国成立后,继续担任村支部书记,组织50户群众率先在本村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并担任社长。1957年,全村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他担任社长。由于生产搞得好,当年受到临沂专署表扬,并奖励该社一匹马,还得过县里奖励的耕牛、双铧犁。1976年,他年逾74岁,才从村干部岗位上退下来,是徐贺城村最早的党员,是全县任党支部书记时间最长者之一。

方昭(1917-1999年5月) 原名王传忠,江苏省邳县邹庄乡王家村人。1938年7月,先后在陕北公学、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学习。194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0月任临沭县大兴分区区委书记。在发动群众、整训民兵、反奸除霸、减租减息等工作中,大兴区成为临沭县的典型工作区。1944年6月,方昭调海陵县、东海县和鲁南六地委党校工作。1949年9月任中共临沭县委书记。1949年11月,临沭县成立以方昭为主任的生产合作委员会,解决全县民主管理、社干待遇、信用存款及干部兼职等问题,县委组织干部对二类、三类互助组进行组织整理,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1949年4月21日-1953年11月,临沭县委发动群众参加整沂导沭工程,历时五年,共进行10期导沭3期整沂。临沭县共出动民工3.61万人次,完成土石方192.8万立方米,用工144万个,占地2400公顷。1951年12月,中共临沭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开展"三反"(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运动,方昭带头作检查报告,启发干部民主检查,查处一批有贪污受贿行为的干部,共追回赃款1.38亿元(北海币)。1953年2月,方昭调离临沭,历任临沂专署供销社主任、沈阳112厂工会副主席、沈阳市人事局副局长、沈阳市民政局副局长。1982年1月离休。

赵立修(1922-2000年10月) 蒙阴县旧寨乡于家岭村人。1939年参加山东省抗敌自卫军,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担任临沭县石门区委书记,1949年,任高密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副书记,1956年调任山东省林业厅造林处副处长,1957年调任沂源县委第二书记,1961年8月,恢复临沭县建制,赵立修调任临沭县委书记。时值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全县人均收入仅30元,农民生活十分艰苦。面对重重困难,他团结县委一班人,以身作则,日夜操劳,累计争取发放救济款351.4万元、统销粮630.5万公斤、救济布近33.33万米、救济棉6.2万公斤。在短时间内完成县直各有关部门的新建和重建。带领全县人民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大力兴修水利,狠抓农田基本建设。至1965年,新建中小型水库18座,扬水站19处;修建"三合一"(深翻整平、培地堰、竹节沟倒流水)梯田1.07万公顷,治岭0.8万公顷。1966年农业总产值较1960年翻一番,农民人均收入增长44%。同时立足临沭实际,发展地方工业,改变临沭无工业的历史。至1966年新建、改建农机修造厂、砖瓦厂、酒厂、电厂、被服厂、食品厂等7个企业,工业总产值达100万元。公路货运量由1961年的2.43万吨发展到1966年的7.03万吨。城乡储蓄余额1961年为71万元,1966年为102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赵立修被剥夺工作权利三年,接受"批判",被"劳动改造",1969年年底恢复工作后,他对党对群众无怨无恨,不计前嫌,勇挑拨乱反正的担子,认真落实党的政策,平反冤假错案,积极组织工农业生产。1971年10月,赵立修调离临沭,历任费县县委副书记、临沂地区农业区划办公室主任。1983年离职休养,享受厅局级待遇。

宋志友(1939年2月-2001年12月) 山东省微山县欢城镇珠梅集村人,196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小文化。1956年2月参加工作,先后在腾县食品公司、微山县机械厂当工人;1958年11月在部队服役;1964年3月起,历任临沭县夏庄区武装部干事、副部长、部长;1970年11月任临沭县夏庄公社党委副书记;1977年11月任临沭县蛟龙公社党委书记;1980年10月起,历任临沭县委常委、县经委主任、副县长(其间:1982年9月至1983年7月在山东省委党校学习);1990年2月任临沭县委副书记,同年3月兼任县政协主席;1993年2月任临沭县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1999年2月退休。1992年被中央综治委、人事部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称号。是临沂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临沭县第八次党代会代表,临沭县第八、九、十、十一届人大代表。

崔延箕(1942-2003) 山东省莱西县院上镇人。1963年8月考入青岛医学院,1968年毕业分配到临沭县石门公社医院。1971年调临沭县人民医院工作,1975年8月任外科副主任,1976年组建县医院骨科专业病房,为全县的创伤、矫形、骨病、骨结核及骨肿瘤患者的治疗,走出一条从初创到不断发展的成功之路。1979年为大兴公社前官庄一村民左前臂断植成功,为临沭县首例。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5月任外科主任,1992年5月任县医院副院长。1994年,在医院争创二级甲等医院期间,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的准备工作,都由他亲自把关,详细制定措施,周密安排到位,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县医院一次性通过评审验收,成为临沭县首个二等甲级医院。他的《改良式内固定治疗尺桡骨骨折》等三项研究,获省市科技进步奖;由他完成的《骼骨截骨延长术延长肢体实际数据的探讨》,1988年获省科研成果二等奖;《双侧股骨长度均衡术治疗下肢不等长的临床研究》,获1993年中国科技博览会金奖。应邀参编《现代实用心肌病学》《消化病超声影像诊断》等书。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外著名医学杂志上。1987年被临沭县委、县政府记功一次;1990年,当选为临沭县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他治疗的病情复杂的病人,出院时都有详细记录和仔细交代。2003年6月7日他因病不幸去世,就在他病重的前一天,仍然坚持坐诊。

王宝科(1920-2004年2月) 临沭县郑山镇丰岭村人,8岁起做雇工,一直干到20岁。1943年,在村里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民兵连长。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8月,所在部队奉命攻打郯城日军据点,接连毙敌十几名,受到团首长嘉奖。1947年春,在攻打开封战役中,率领全班坚守阵地,一天打退数十倍于己之敌的十几次反扑,战斗结束后被提拔为排长,并荣立特等功。济南战役中,以超常的勇气,一人俘虏敌人一个连,荣立一等功,被授予"甲等战斗英雄"称号。1949年2月,部队改编后任副连长,在解放舟山群岛战役中任队长,夜晚突袭敌营全歼敌人,荣立三等功。新中国成立后,调北京军区装甲兵某部任副连长,后转业至国家工业部下属中心工厂。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独立抢修连连长,和全连官兵抢修了无数坦克,荣立三等功,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政府颁发的纪念章。1955年复员回家,成为一名普通农村干部,带领群众修路垒渠,平整梯田,兴建果园。1986年整党,人们才知道他是一位战功显赫的战斗英雄。连续多年被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刘尚文(1921年3月-2004年11月) 沂南县辛集镇刘家八角汪村人,194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4月参加革命,历任村党支部组织委员兼锄奸委员、挑夫队长和柴粮文书。1944年8月参加当地土改工作;1945年3月任沂东县玉皇山区组织干事,同年11月调地委土改队工作。1947年3月调九纵支前司令部从事粮食工作,8月任蒙山县固城区委组织委员。1948年12月任二地委组织部干事,1952年8月任莒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1954年2月任莒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1956年5月任临沂地委监委专职委员,1959年1月任临沂地委组织部组织科长。1960年6月任苍山县委副书记,1972年4月任苍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79年8月任临沭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1981年3月任临沭县第八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1985年4月离休(享受地专级待遇)。是临沭县第七、八、九次党代会代表,临沭县第九届人大代表。

张志奎(1925年10月-2005年4月) 沂水县姚店子村人,1945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任中共临沭县委副书记、临沭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8年11月,任中共临沭县委书记、临沭县革命委员会主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后,主持召开全县四级干部大会,号召全县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清除"左"的影响,切实从思想上、工作上实现战略转移,抓紧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全力抓好经济工作,进一步搞好党的建设。贯彻中央《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改成分的决定》,组织干部群众对本单位的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坏分子进行评审纠正,摘帽3426人,改变成分721人,改变出身1429人。完成"右派分子"摘帽工作,落实党的各项政策,群众情绪稳定,社会形势获根本好转。编制《临沭县1979年-1981年国民经济三年调整计划(草案)》;组织骨干人员赴安徽凤阳学习,经试点后,在全县推行农业生产联产计酬承包责任制和"大包干"责任制,解放生产力,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198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6.06万吨,平均亩产184公斤,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5元。1981年1月,调任临沂地区行署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1984年12月离休。

王九胜(1932-2006年11月) 沂南县葛沟镇王家堰村人。儿科医疗专家,副主任医师。1948年11月在滨海军区医院任看护员,1949年1月调鲁中南军区第六医院任看护员,1949年10月调临沂专署中心医院任护士,1951年9月调莒南第二人民医院任护士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10月保送济宁医专学习,1962年10月调临沭县人民医院任医师,1973年6月任临沭县夏庄公社卫生院院长,1986年9月任临沭县直机关卫生所所长。1993年离休。一生从医,医德高尚。对待病人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耐心周到,能用小药方的,决不用大药方,并采用自己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偏方施治,收到花钱少、治病快的效果,深得广大患者赞赏。尤其在儿科临床领域,具有较高的造诣,擅长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救活了不计其数的危重病儿。他作风严谨,宽厚待人,先后培养出20多名医师。离休后,返聘于医疗机构,坐专家门诊,不幸病逝在岗位上。

李玉玺(1934年10月-2006年11月) 临沭县蛟龙镇南窝子沟村人。小时家庭贫穷。父亲会说书唱地方戏,10岁随父亲学艺,12岁跟父亲打扬琴唱书段,后经拜师寻友学说书艺术,18岁开始到各地集市上说琴书,后来在党的"双百"文艺政策指引下开始说新书,宣传党的政策。1960年后多次到地区参加曲艺汇演,受到县、地区、省有关领导的推荐,1980年被吸收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1984年任政协临沭县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988年为临沂地区曲艺家协会会员、临沂地区曲艺家协会临沭分会会员兼常务理事。1988年被临沂地区文化局授予"全区群众文化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年被临沂地区曲艺家协会评为"先进工作者"。1992年以后因年事高退艺在家。

王健英(1918年10月-2007年4月) 曾用名叶培亮,上海市南江县人,1938年4月在上海浦东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8月,任中共临沭县委书记。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临沭农业歉收,群众生活极端困难,县委在全县开展"生产发家,劳动致富"教育,鼓励全县人民搞好生产,发家致富。1948年9月,临沭县连降大雨,沭水暴涨,多处河堤决口,全县有10万亩晚秋作物被淹。县委研究制定紧急救灾及生产备荒措施,并抽调机关干部与村干部训练班学员30人组成临时工作队员,分赴灾区帮助工作,妥善安置灾民,把损失降到最低点。发动群众支援前线,先后支援济南、淮海等战役。同时组织地方武装和滨海一团,南攻大湖,北攻李家庄,切断敌人南北交通,为部队顺利打下济南奠定基础。淮海战役胜利后,临沭县委又组织群众筹集运输枕木,抢修陇海铁路。1949年1月中旬,为支援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临沭县承做军鞋2万双,派出民兵400人,与莒南、日照等6县民兵组成华东子弟兵第16团,随军南下支前,参加渡江战役、苏州战役、上海战役等。十分重视干部队伍建设,采取边教育边学习等方法,有计划的提拔干部;采取积极措施,有重点、有步骤、有措施的恢复学校教育工作。1949年2月,王健英与临沭县抽调的大批南下干部一起南下,支援新区建设;5月,任浙江省台州地委宣传部部长。1953年8月,任浙江省委宣传部秘书长,1955年6月,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1970年12月,任浙江日报副主编,1980年6月,任浙江省图书馆馆长。1983年12月离休。

朱崇武(1972-2007) 临沭县临沭镇东朱车村人。幼年丧父,对母亲孝敬。除种地外,经常到建筑队打工。2007年7月19日下午6时40分,本村18岁男青年殷方飞和同伴在苍源河洗澡,由于正值汛期,水急石滑,殷方飞不慎跌落进水漫桥下消力池内,他一边呼喊一边拼命挣扎,就要被大水冲走。途经此处的朱崇武听到呼救声,冲进汹涌下泻的河水,顺着拦水坝朝殷方飞落水的地方奋力游去,靠近殷方飞后,他用力抓住殷方飞,试图将其送上岸。由于水急坝滑,连续几次都没法靠岸。已经筋疲力尽的朱崇武最后一次紧紧抓住殷方飞,用尽力气将其推到岸边,闻讯赶来的村民迅速把殷方飞拉上岸。朱崇武却被河水卷入两米多深的漩涡里,献出年仅35岁的宝贵生命。

陈肇胜(1927-2007年9月) 临沭县玉山镇崔薛村人。他8岁给本村地主放牛,13岁当雇工,家境贫苦。1945年1月入伍,历任战士、军事教练员、卫生员、通讯员、班长等职。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参加过第一、二、三、四次战役。先后荣立大功5次,小功4次。1947年四平战役中,所在排被敌人一个营的兵力包围,在雪地里蹲伏1天1夜,尽管当时天寒地冻,战士饿着肚子,但在他指挥和带领下,胜利突围。东北新立屯战斗中,在班长以上干部因开会都不在前沿阵地的情况下,他挺身而出,勇敢地挑起指挥员的重担,组织战士们打退敌人的两次突然袭击,并亲手击毙敌指挥官一名,取得重大胜利,受到上级首长表彰。抗美援朝期间,他于1950年10月第一批入朝作战,在38军112师炮兵团1营卫生所担任卫生班班长,多次冒着枪林弹雨在火线上抢救伤员,荣获抗美援朝军功章一枚。在攻打德川的战斗中,遭到敌人炮火的猛烈攻击,他不顾个人安危,插入敌后,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抢救伤员40多名。他经常做伤员的思想工作,在担架不够用时,耐心劝伤员走下火线。有一次敌机扫射营房,他冒着大火和飞机的轰炸,从屋内背出伤员,身体两处负伤。领导让他下火线养伤,他坚定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只要不牺牲,就要坚守阵地。"1954年1月复员回乡,担任过村民兵连长、卫生员等职务,并负责村治保工作。有功不居,把军功章压在箱底几十年,即使在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也从未向政府伸过手。1991年,组织上为照顾其生活,安排在县建委做门卫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每天天一亮,就起来扫院子、浇花、收发报刊,晚上到十点多钟才休息。1992年7月28日,作为临沭县的英模代表,在临沂沂河宾馆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接见。

赵次庸(1917年12月-2008年11月) 原名赵中堂,临沭县曹庄镇黄庄村人,1940年1月参加革命,194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1月起历任郯城县六区曹贺乡青年救国会主席,临沭县大兴区委教育干事、宣传干事、宣传委员,桃园区分区委书记,六地委宣传部宣传干事。1948年10月任华东支前办政治部政工队长,江淮加山县委宣传部部长,苏南办政工队指导员,1949年7月任西南服务团二支队一大队教导员。1949年10月任四川省江津地委组织部组织科干事、科长、副部长,地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地委副书记兼地监委书记,四川省监委委员,地区专署专员。1976年1月任四川省永川地委顾问。1983年8月任四川省重庆市顾问委员会常委。1988年9月经四川省委批准离职休养,11月四川省重庆市委批准享受副市级待遇。

铁瑛(1916年11月-2009年2月) 河南省南乐县人。原名任鸿让,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从山东分局高级党校调任滨海军区临沭县独立营政委兼临沭县委常委,9月兼任临沭县委书记。其时对敌斗争形势非常严峻,日本侵略军实行烧、杀、抢"三光"政策,逐步向抗日根据地推进,妄想将八路军困死、饿死。铁瑛到任后,首先整编地方武装,积极开展军事训练,组织农救会、妇救会、儿童团,顽强斗争,努力创建扩大革命根据地。率领大家开展政治攻势,动摇、瓦解敌军的士气,多次带部队到伪军据点喊话,教育伪军要认清形势。伪军士兵听了后,有的连夜带着枪逃到根据地,要求参加八路军。组织动员军民搞大生产,种麦子、种地瓜、养猪、养羊,使部队和解放区的军民有饭吃。麦子收割时,率领部队帮助老百姓割麦子,搞坚壁清野。领导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实行"二五减租""对半减息"的方法,减轻群众的负担。
狠抓党的政权建设,建立区、乡各级党的组织,在部分村建立党支部,在敌占区成立秘密党小组,发展秘密武装,除奸反特,把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对敌人在游击区内建的据点,或通过围困将其困死挤走,或集结主力予以拔除,或围点打援消灭敌人。先后率部配合老四团拔掉沂河、沭河西边及周边县的日、伪据点十余个。1945年1月临沭县全境解放。铁瑛因战术灵活,作战积极主动,受到滨海区党委、滨海军区的通令嘉奖。解放战争开始后,任华东军区特务一团政委,后调任华东军区警备旅政委。上海解放,调任上海公安总队副政委、政委。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华东军区军法处副处长,南京军区军事法院院长,舟嵊要塞区副政委、政委、第一政委,1972年4月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1977年2月,任中共浙江省委第一书记、浙江省军区第一政委。1993年离休。

万青枝(1932年12月-2009年7月) 临沭县朱仓乡代庄村人,194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12月参加革命,在八路军滨海三所当护理员。1947年参加临沭县七区(玉山区)中队,历任区委交通员、团区委组织委员。1951年10月任共青团临沭县委组织干事,1952年10月任临沭县岌山区团委书记,1953年3月任岌山区委委员。1958年8月任郯城县南古乡党委副书记,后改任南古公社党委副书记。1959年10月任共青团郯城县委副书记(主持工作)。1961年任共青团临沭县委副书记(主持工作)。1962年任临沭县店头公社党委副书记,1965年5月任临沭县店头区委书记。1966年9月任临沭县沭河拦河大坝建设指挥部政委,后负责龙窝大坝管理所工作。1970年3月任临沭县移民办公室主任,1972年5月起,历任临沭县水利局副局长、局长兼农委副主任。1981年3月任临沭县副县长。1984年8月任临沭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6年8月代理主任;1987年4月起,历任临沭县第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1993年4月离休。是中共临沭县第三届县委委员,中共临沭县第六、七、八、九次党代会代表,临沭县第八届人大代表。

袁堂忠(1938年11月-2011年8月) 临沭县朱仓乡圩里村人。1958年9月起先后在夏庄完小、西朱仓完小代课。1960年9月至1963年7月在临沂师范读书。1963年7月起先后在夏庄完小、于店完小、庙前完小、尚庄小学任教。1974年3月调临沭师范任教(1981年师范撤销,改为临沭二中)。多年从事书法教学。1984年3月任政协第一届临沭县委员会委员,1986年6月当选临沂地区书协理事;1987年3月当选政协第二届临沭县委员会常务委员;1990年3月至2003年3月任县政协第三、四、五届临沭县委员会副主席。围绕全县大局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1992年10月被临沂广播电视大学临沭分校聘为书法教授,1993年被选为临沭县书法美术协会主席,1993年12月被聘为羲之书画院画师,1998年12月被临沭县老年大学聘为书法教授。2003年3月退休后,为老年大学等单位教授书画艺术,培养许多书画艺术人才;积极参加各级举办的书画展览活动,讴歌改革开放,传承优秀文化。1988年被县政府记功一次,1989年9月在山东省首届大中小学师生作品展中获书法作品一等奖,1990年10月在苏鲁豫皖接壤地区教师书画联展中获书法作品一等奖。1992年4月应太原希望出版社之约出版《中小学生钢笔楷书字帖》,2001年书法作品获中国《老年教育》杂志社举办的"跨世纪的中国老人"书画摄影大赛佳作奖,2003年9月在纪念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暨首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羲之杯"书画大赛中书法作品获银奖。

陈学明(1939年10月-2011年9月) 1939年10月生,沂源县东里镇人。1956年8月沂水师范毕业,参加教育工作。196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8月,任中共临沭县委副书记,10月,在中共临沭县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上当选中共临沭县委书记。团结县委、县政府一班人,把社会稳定和发展经济放在全县的重要位置。领导全县开展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的专项斗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受到鼓舞和教育。带领县委一班人下大力气,狠抓经济建设。组织力量对东盘乡西盘小流域实施根治,使流域内绿化面积达35%。初步达到"小雨不下山,大雨流清水,暴雨不成灾"的预期目标。经常深入驻城中、小学校,与学校领导、教师促膝谈心,询问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对没有担任领导职务的中级知识分子就参加会议、阅读文件、订阅报刊、粮油供应、住房标准、夫妻分居、就医、子女升学就业、实施科研等问题作出相应规定,知识分子的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得到进一步改善或提高。1984年2月,临沭县进行县、社(镇)机构改革,至6月底顺利完成,县直单位总数减少19个,领导职数平均减少0.3人,正副职平均年龄降低9.7岁,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增加20人。1984年11月,在全县推行撤队建村工作。至12月底,全县501个村(居)建立村(居)民委员会,县、社(镇)、村机构改革基本完成。组织乡镇党委书记、县直部门负责人赴诸城、昌邑进行经济考察学习,开阔视野,鼓舞干劲。在县直机关中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部署全县纠正新的不正之风的任务和措施,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领导在全县展开的第二期第二批整党工作,整顿领导班子,纯洁党的组织,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1985年,全县工农业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1.66亿元增加到2.8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0年的75.5元增至297元。1986年1月,调任中共临沂地委党校党委书记。2003年11月退休。

吴福胜(1945年10月-2011年9月) 临沭县南古镇沟北村人。1945年10月生,大专学历。197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5月任玉山公社玉山管理区党总支副书记;1973年12月任玉山公社党委副书记;1975年4月任临沂地区贫协副主任;1980年4月任临沭县夏庄公社党委书记;1981年2月任临沭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85年5月任临沭县委农村工作部部长;1987年4月任临沭县纪委书记;1990年4月任临沭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1998年2月任临沭县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2003年2月离开领导岗位,2008年1月退休。是临沭县第三、四、六、七次党代会代表,临沭县第八届、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
在玉山工作期间,先后多次带领民工参加东调施工任务和支援灾区工作,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积极参加劳动,促进团结,提前完成各项任务。任夏庄公社党委书记期间,亲自带领工作组到推行生产责任制比较慢的大队蹲点工作。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时,坚持原则,严于律己,大胆选拔知识分子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工作。任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期间,注重纪检队伍建设,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对纯洁党的组织,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积极作用。在人大工作期间,经常深入基层,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掌握第一手资料,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为人坦诚豁达,作风平易近人,幽默风趣,闲暇时以善讲诙谐故事、笑话而远近闻名。

郇士义(1924-2011年12月) 临沭县临沭镇前琅琳村人。1965年任公社建筑队民工队长,半生义务修桥,世人传为美谈。年轻时就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助人。自1971年起,每年拿出一半搞建筑赚来的收入,给村里修路架桥。村生产路上的小桥涵,几乎都是他修建的,不仅为本村修,还帮助邻村修。一生省吃俭用,不沾烟酒,为节省路费,骑自行车外出施工、联系业务,72岁时还骑自行车到临沂购买一辆几十斤重的小铁车带回来。为解决修桥资金、材料不足的问题,他把儿子、孙子家拆的猪圈和8间旧房的石料,都悄悄运去修桥。义务修桥护路这么多年,从不声张,村里许多人不知道,家里人不理解,他说:"一个人做点好事,总是说好的人多,骂的人少。"39年间,把解决群众的需要当作应尽的义务,把修桥护路作为人生的追求,一共修建77座桥涵。1996年3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组专程赶赴前琅琳村,对郇士义的事迹进行采访报道,《人民日报》也报道他的先进事迹。1997年4月,山东省交通厅厅长朱正昌专程来看望他,并以山东省交通厅的名义赠送锦旗、颁发奖金。

万伯善(1919年12月-2011) 临沭县店头镇店南村人。1939年4月参加区青抗先队,1940年12月参军,编入滨海军区警卫连,后转入一一五师四团警卫连,先后担任刘白涛、谷牧等领导的警卫员。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8月,在解放临沂的战斗中,由于敌人工事坚固,部队几次进攻受阻,万伯善时任老四团警卫连连长,带警卫连在临沂城西北角挖一条地道,冒着敌人的炮火,将1000公斤炸药送到爆破口,将敌城墙炸毁一段,然后带全连冲进去,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终于取得胜利。此次战斗荣立大功一次。1947年春孟良崮战役中,所在的七纵滨海一团于临沂县城子涧村阻击国民党军八十三师,带领全连英勇杀敌,顽强阻击,圆满完成任务。战斗中头部负伤,后被评为二等伤残。先后参加过郯城、临沂、四平、辽沈、平津等战役。1950年入朝作战,担任团后勤处主任,经常冒着敌机的轰炸,带领人员将军需物资送往前线,1954年年底回国。共立大功六次,小功六次。1955年复员,自愿放弃到上海工作的机会,回到老家临沭县,在莒南县粮食局任所长12年。1963年,下放回到店南村,在乡镇企业任业务员。1975年担任综合厂厂长,带领全厂职工,艰苦奋斗,将一个仅有20人的小厂发展成为集制鞋厂、煤球厂、饭店、榨油厂为一体的综合企业。2005年,出席中共山东省委召开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座谈会。

侍振玉(1929年3月-2011) 女,临沭县曹庄镇人,华东女民兵战斗英雄。侍振玉幼年生活极为困苦,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村里的儿童团,11岁当儿童团长。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区武装部干事、区民兵队长。曾只身冒险到敌占区侦察敌情,在战场上拼死救出受伤的区委干部。在一次次对敌战斗中,配合主力部队埋地雷、救伤员、铲线杆、割电线,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敌人悬赏三百万元(伪币)买她的人头,扬言抓住她"活埋"。到新中国成立,先后参加大小战斗90余次。1949年4月,侍振玉以华东模范团员、女民兵战斗英雄的身份出席全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和周恩来的接见。毛泽东握着她的手说:"你们华东好苦,淮海战役打得好苦,你们民兵立了大功!"朱德说:"你是华东的民兵战斗英雄,这次回去不用打仗了,要成为生产的模范。"不久,她又去匈牙利参加世界青年代表大会。1952年夏天,华东区抽调1700名优秀青年干部支援上海工业建设,她到上海华东工业部技术学校学习三个月后,分配到华东钢铁六厂党委任组织干事,1953年6月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部队五师十五团任干事,两年后调往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后被选送到国家建工部天津干部文化学校学习两年,毕业后分配到湖南湘乡水泥厂任劳资科员。1974年回临沂国棉八厂工作,任安全科长。1975年丈夫病逝,独自撑起抚养教育3个孩子的重担。她始终不居功、不自傲,兢兢业业、无怨无悔的工作,从未向组织上要求给予特殊照顾。1989年获悉老家临沭县要修建滨海革命烈士陵园,当即捐款500元。1991年夏天,为江南数省特大水灾捐出仅有的1000元存款。她经常对职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到外地作报告时,从不要求厂里接送,都是自己掏钱买票乘坐公共汽车。199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她"山东红嫂"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