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礼仪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1&rec=750&run=13

婚嫁 临沭县内男女相识、结亲一般有两个途径:媒人介绍;自由恋爱。男女双方通过媒人介绍相识,一般经过提亲、相亲两个阶段,提亲是媒人从中撮合,多以门当户对、男女般配为依据。提亲阶段,双方除听取媒人的介绍,还要通过亲友打听对方的性格、人品、家庭以及经济、文化状况。相亲又叫"对象""见面",由媒人安排见面地点,男女双方由家人陪伴,一般是姑娘到的晚,离开的早;男方即使看不中,也要后离开。相亲主要是看对方的相貌。相貌中意、其他各方面情况双方觉得合意才考虑进一步的交往。自由恋爱,是男女双方在一起工作、生产、学习时间久了产生感情,由恋爱而自定终身,不需经过媒人撮合、相亲。但还是需要找一位媒人,以便男女双方家庭协商和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了解,其间,再经过"合八字"(亦称"掐八字"、"推八字"),男女八字相合,双方同意结亲。
结亲的第一个仪式叫"定亲"。定亲仪式旧时叫"递小柬",又叫"传小启",后来叫"递手布"。男方买一至二身衣服、鞋袜、手巾(手布)、首饰等,由媒人送往女方家中,女方收下后,从礼物中取部分衣物或另送其他衣物做回礼。"递手布"后来逐渐演变为"看家"。"看家"是女方由亲属陪同去男方家里,看新房及布置,吃饭以后,男方用毛巾包上现金,加上礼品,由介绍人交与女方,作为定亲礼。20世纪80年代,礼金一般为500元-1000元;90年代起为1000元-6000元,少数条件好的到6600元,个别定亲礼金达10001元,寓意万里挑一;进入21世纪后,定亲礼金高者可达数万元。定亲后,青年男女均改口,按对方的称呼来称呼对方父母及家人。
随着交往的深入,男女双方均有结婚意愿时,男方由媒人带衣料、首饰等物品,连同婚约等送到女方家,女方收下后也写一张婚约给男方,谓之"传大启"。临近举行婚礼之前,男方还要带少量衣料,并购置猪肉、鲤鱼、点心、粉皮、粉条等礼物送至女方家,女家将女子的生辰八字开列明白,回给女方,谓之"要年命"。贫穷之家为节省,常将传大启和要年命一次进行,俗称"一盒子抬"。后来逐渐将二者混同为一件事,或称"传大启",或称"要年命"。要年命后,男方根据男女的生辰八字、命相等,找人查日子,确定具体迎娶时间、发轿(或车)时辰、上轿(车)方向、伴娘女客所忌属相等事项,女方按所定具体日期及注意事项安排出嫁。
男女青年在领取结婚证后,一般拍结婚照以作留念。20世纪80年代以后,拍婚纱照成为时尚,并制作成影集或悬挂的影框。进入2l世纪,拍婚纱照更是成为新婚的一项重要内容,形式新颖,制作精美,除了影集,有的还制作成精美的挂历或台历,有的刻成光盘,作为永久纪念。
结婚前一天,男方要在新房支新床,支床须有老少两辈人,床的四条腿垫红纸包的红砖,还要放些红枣、白果等。晚上要有本家中一个聪明伶俐的小男孩在新床上睡,称为"滚床"。男女双方结婚前(一般是前三天)均要上各自的祖坟祭拜祖宗,谓之"上喜坟"。
迎娶,旧时用花轿,有"八人轿""四人轿""二人抬"三种。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迎娶多用地排车、拖拉机,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结婚用车基本全部改由轿车。送亲的男女客人、小孩也由过去的徒步、坐拖拉机,改为坐轿车或客车。
花轿(轿车)到男家以后,男家鸣放鞭炮迎接,下轿前,要有两位小姑娘手持火把,围绕花轿(轿车)转一圈,叫"燎轿"。然后新人下轿,这时有人用麸皮掺红绿纸向新人身上撒麸,寓意"撒福";另有人在前面撒麦穰,谓之"撒金条"。陪嫁嫁妆由男方家忙喜事的人送新房,"拜天地"开始。旧时拜天地较为简单,由长辈主持,先拜天地,再拜高堂,夫妻对拜以后将新人送入洞房,仪式结束。20世纪80年代以后,仪式逐渐复杂,婚庆礼仪公司应运而生,彩虹门、礼炮、气球、红地毯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婚礼不仅要有主持人主持,还要有主婚人、证婚人、来宾代表讲话,主持人与新人幽默风趣的问答、互动,新人或唱歌,或拥抱,或亲吻,使整个仪式热烈而又充满喜庆色彩。旧时拜天地都是磕头,20世纪90年代以后,改为鞠躬的也不在少数。
晚上喜宴以后开始"闹洞房",闹洞房的多是年轻人、小孩子,也有年龄大的,因有"结婚三天不分大小"的说法。闹洞房时大家让新郎新娘咬糖、啃苹果等,以"闹"来逗乐取笑,使新房充满喜庆气氛。结婚当天最后的一项仪式是喝"交心酒"。一般要到天黑以后,由新郎的嫂子或者婶子、大娘煮宽些的面条,谓之"宽心面",带酒菜到新房,让新郎、新娘一起喝"交心酒",吃"宽心面"。
结婚第三天,新郎新娘要向男方本家和亲戚中的长辈及同辈的哥嫂、已出嫁的姐姐一一行跪拜礼,谓之"磕喜头"。后来为考虑远路的亲戚及办饭菜方便,改为第二天,21世纪以后则多改为结婚当天。"磕喜头"要先从公婆起,依次从长辈到晚辈、再到亲戚。凡请(音:qíng,意:受)头的都要给"磕头钱"。"磕喜头"后来也多有改为鞠躬的。
新婚第二天,第十二天,女方娘家要来人"瞧亲",一般是二人,男性,老少两辈人。"瞧亲"最初是新娘家人怕新娘在婆家受气,故来"瞧",后来约定而成俗。20世纪80年代以后,第十二天的"瞧亲"渐渐省去。21世纪以后,为省俭及方便,应在第二天的"瞧亲"也多改在结婚的当天,瞧亲的和送亲的一起来,一次酒饭招待。
新婚第三天,新郎由本家族男性成员陪同,一般每家一人作代表,带烧纸、鞭炮、烟酒、熟食熟菜以及点心水果,到新郎娘舅家上喜坟,去后新郎要到娘舅近门长辈家挨家磕头,凡请头的也都要给磕头钱。在舅家吃过午饭后,一同去娘舅祖坟烧纸和用酒食祭奠。
新婚三天后,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俗称"过回门"。回门要带礼物,一般是糖果点心。新郎新娘返回也要带礼物,必不可少的是公鸡和母鸡各一只,俗称"回门鸡"。鸡带回家不能宰杀食用,要喂养到自然老死或到集市上卖掉。
男子结婚、女子出嫁,乡邻亲友多携礼品、礼金登门祝贺,分别谓之"封礼"和"添箱"。至20世纪90年代后,贺礼主要为现金,一般几十至百元不等;进入21世纪后,礼金加重,亲属挚友礼金有的高达千元。
丧葬 祭祖 丧葬 旧时,临沭一带人,上年纪老迈以后,家人要为其预备身后用物,主要的有两样:棺材,寿衣。棺木以柏木为最好,板料越厚越好,棺材越大越好。寿衣要备衣、裤(裙)、鞋、袜、帽,衣裤要有棉有单,颜色多为红、蓝,忌黑忌花。
人死前要给理发,女的则是梳头。子女要为其净面、洗脚,然后穿寿衣,用一张黄表纸蒙脸,俗称"蒙脸纸";口含一枚铜钱或硬币,俗称"噙口钱";背垫铜钱或硬币,俗称"垫背钱";手持线穿小面饼,俗称"打狗饼";棺头前点一黑瓷灯,俗称"长明灯",又叫"倒头灯";用煮的半生不熟的小米做一碗米饭,俗称"倒头饭"。放一陶盆,供停灵期间焚化烧纸用,俗称"牢盆"。灵房门口搭棚,俗称"灵棚";大门旁边放一串凿的白纸,谓之"指魂纸"。
人死后先要"指路",也叫"泼倒头汤",子女要脱去鞋袜赤足、儿子要剃光头在门口烧纸、烧谷秸个,泼小米熬的汤,大声哭喊。其意为亡魂指路,同时也让乡里邻舍知道:家中有人去世了需要过来帮忙。子女及后人要"着孝",即穿孝服。儿子戴斜角孝帽,帽前订麻,谓之"披麻";儿媳披发,顶搭头。子女赤足穿草鞋,手执"厓(音yai)持棍"(柳木棍外缠白纸),即哭丧棒,有的地方还穿"孝袍",即白布做的大袍子;"拉腰绳",即在腰上束苘绳拖地。侄辈戴平角孝帽,称"直帽";孙辈戴"柿花帽"。停丧期间,子女及其后人、亲戚要一天早、中、晚三次到土地庙"送汤",其意为亡魂送食物。新中国成立以后,土地庙基本都已拆除,现在多是在附近路口搭一席篷,里面放一牌位即为"土地庙"。"送汤"分男女两队,男队由长子带领,有人抬着里面装着小米汤的桶,边走边洒;女队由长媳在前,手执汤壶,边走边泼洒。侄子侄女、孙子孙女等以及亲戚随后。
"对信",即报丧。主事人(旧时称管家,现在称总管)安排人到主要亲戚家告知,亲戚按通知时间前往吊丧,称"吊纸"。凡来吊唁的,要带烧纸、香烛、祭礼、祭幛等,临沭西部主要亲戚还要有祭桌(几样点心置桌上)。平辈以及后辈的均要戴孝帽,死者及本家女儿、孙女婿等要束孝带,俗称"腰儿白"。
"吊孝"是亲友宾朋祭奠亡者的活动,其程序、仪式多样而繁杂。吊孝一般在灵棚,吹鼓手奏乐,两边有事主及本家后辈相陪跪拜,称"陪吊"。吊孝者除了长辈都要行跪拜礼,即叩头,在外上班的事主及事主后辈的同事、同学多行鞠躬礼。
丧事一般时间为三天,如果亡者死时或者三天出殡这天"犯七(即死时或出殡这天逢农历的初七、十七、二十七)",以及其他有特殊情况也可以推迟。出殡这天,出殡前还要"送盘缠",其用意、形式与"送汤"差不多。只是多了一项焚烧纸扎牛、马的仪式,一般亡者为男扎马,女的则扎牛。
"辞灵"是出殡前最后的一项仪式,其意为将亡者灵魂从家中送走。丧家孝男孝女及来的亲友一同进行。
"出殡"亦称"发丧"、"出棺"。出棺前,孝子们先要跪拜抬棺材的木架或拉棺材的车辆,叫"拜架子"。棺材起行时,主事者将"牢盆"放在嫡长子的头上绕一圈后在地上摔碎,谓之"摔牢盆"。女眷到此为止,男的以及亲友要一同上坟地,直到棺材下地堆起坟头、磕头烧纸以后才回家。
葬后三日要上"三天坟",七日要上"七天坟",第二个七日要上"二七坟",直到第五个七日"五七坟"。"五七坟"最被看重,这天,凡重要亲戚朋友都要来参加。仪式午后进行,中午要设宴款待参与祭吊的宾客。死后百日要上"百日坟",一年上"周年坟",三年上"三年周",第九年上"十年周"。
"五七"以内,死者子女、侄、孙等要在停灵房内集体居住,谓之"守灵"。
20世纪70年代,全县推行死后火化及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制度,遗体火化,骨灰放骨灰盒下葬,丧葬仪式及费用均比较省俭。但吊丧、出殡、祭祀等习俗仍不同程度地沿袭。80年代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丧葬恢复了旧时几乎所有的形式,并有新的花样出现,如旧时仅用棺材,现在是骨灰盒外面仍要再用大棺材;过去出殡、上"五七坟"只扎纸牛纸马,现在纸扎的电视机、小汽车等现代化生活消费品应有尽有。
县城居民或公职人员丧事较简。去世后由单位发讣告,在死者生前住处或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亲属戴黑纱,友人、同事送花圈、挽帐、礼金,由领导或亲友乡邻中年长者对逝者作生平介绍,行鞠躬礼以悼念死者,寄托哀思。遗体火化后安葬。
20世纪90年代起,临沭县青云等地开始倡行"厚养薄葬",注重对老人的生前赡养照顾,死后则简办丧事;而县东南部大兴、石门等地丧事规格较高,亲朋吊丧礼金高者达千元以上,子女操办丧事,用于扎彩、宴席、吹叭喇、棺椁等项花费可达数万元。
祭祖 祭祖在临沭的唯一形式就是"上坟",一般固定日期为清明节、中秋节、春节以及亡者去世之日(忌日)等。清明上坟,除祭祀外,还要为坟墓添土。坟墓在人们心目中即是亡者的房屋,故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要为祖坟添土,将坟上的坑坑洼洼用土培平,坟头毁损的再挖一新的坟头覆上。中秋节上坟,祭品要有酒、月饼。春节上坟一般在腊月二十四下午一次,只烧纸磕头;除夕下午再一次上坟,除了带烧纸,还要带酒、菜、水果点心、水饺、汤圆等,至墓前烧纸磕头、燃放鞭炮,以祭祀先人。
过生日 寿诞 旧时,临沭县居民没有过生日的习俗。20世纪80年代以后,渐有年轻夫妻为其孩子过生日的,一家人及主要亲戚、好友在一起喝酒吃饭、分吃生日蛋糕,给孩子送生日礼物以示庆贺。进入21世纪,儿童过生日较为普遍,成年人过生日也渐成时尚。场所亦由家庭转到酒店,形式也越来越隆重。
寿诞一般是从老人六十岁开始,有"六十整,吃他(她)闺女圆圆饼","六十六,吃他(她)闺女一刀肉","七十一,吃他(她)闺女的老母鸡"之说。这些礼俗,是要求女儿在父母年老之时,应尽子女的孝顺之道。老人过寿时,儿女亲友要带礼品祝寿,家中置办酒宴,老人穿戴一新居于首座,接受儿女亲友祝贺。20世纪90年代,许多家庭到酒店包办酒席,有的在电视台、广播电台点歌或包电影为老人祝寿。同时,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祝寿形式进入祝寿礼仪,如吃生日蛋糕、点小蜡烛许愿、唱《生日快乐》歌等。
生育 妇女结婚后怀孕叫"有喜了""怀上了",也有的地方说是"嫌饭了"。怀孕期间忌讳较多,如不能吃兔子、驴、家雀、鳖、泥鳅等动物的肉;夜晚不能露天睡觉等等。生孩子俗称"坐月子"。坐月子期间也有较多忌讳,如忌冷、忌遇红白喜事、忌串门、忌夜出等。生孩子三日挂红报喜,即在门前挂块红布,附着弓箭、蒜头以表明这家生了孩子。红布显示喜庆,弓箭蒜头则是希望孩子将来"能打会算"、能文能武。如果是生的女孩,弓箭上则不带箭头。家里要煮熟鸡蛋,染上红、绿颜色,称为"红(喜)鸡蛋",由孩子的父亲送往孩子的姥娘家报喜。女孩生后第九天,男孩生后第十天,其父母双方以及主要亲友要带着米、面、鸡蛋、红糖、童衣童帽之类前往贺喜,邻居及朋友中要好者亦送钱送物祝贺,名曰"送米糖",也叫"送粥米"。当日,主家置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饭后每人一份喜鸡蛋。鸡蛋数量一般为7个或9个。过去,喜鸡蛋染成红、绿色,因染色容易对蛋白和蛋黄造成污染,后不再染色,改为在鸡蛋上贴一个小喜字。
临沭一带素有给小孩穿马褂的习俗。春社和秋社同称为社日,又称"天赦"。春社日和秋社日分别为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临沭一般是指秋社。小孩从生下来,在以后三年的社日要每年穿一件马褂,前两年是舅舅家做的黄色和红色的,第三年穿自家做的黑色的马褂。马褂的前后心划一大圆圈,分别写上"交天大赦""长命富贵"的红字或黑字。
"退盘子""发红子"是流行于鲁南苏北民间的一种习俗。旧时小孩春天出天花,接种牛痘疫苗后,到农历五六月份后,接种胳膊留下的疤痕退掉了,农历六月十五以前,孩子的姥娘、姑、舅、姨等亲戚要带着扎花(专门用于退盘子的一种漂亮纸花)、点心和衣物去看望孩子,谓之"退盘子"。主家将收到的纸花烧掉,大门上挂红黄布条,同时放鞭炮,向前来的小孩子分发点了红点的小馒头、糖块、点心,叫"发红子",也叫"烧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