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产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1&rec=748&run=13

农业生产习俗 临沭境内民众自古以务农为本。农民家庭男女劳作有别,一般男耕种,女理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技术的落后,使境内农民养成辛勤劳作节俭持家的良好风俗。
旧时,农村生活节奏缓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清早起来,洒扫庭院,或上菜园莳弄蔬菜,或背筐出外拾粪。一年的农事活动一般是过了正月才开始。正月里人们多是走亲访友,或打墙盖屋,修缮旧房;或整理农具,出粪捯粪。俗语"庄家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会耕会耪,没粪不长"。一开冻,家家就忙着运粪,耕地耙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春季播种开始。立夏时节,家家忙田间管理,户户"按场"(碾场)准备麦收。"蚕老一时,麦熟两晌",这季节往往西南风多,造成"干热风"影响小麦产量。"芒种三天见麦垛","夏至无青麦",此时天气多变,农民都把麦收称作"抢收""虎口夺粮"。麦收期间,天长活多活重,收、打、晒、种、管,样样都拖延不得,往往早、午餐都送到地里吃。境内多数村庄均以镰刀割麦,少数村庄因土地瘠薄种麦稀疏习惯用手拔麦。麦收以后,夏种玉米、黄豆、地瓜生长旺盛,"五月田,一宿高一拳",农民天天忙于田间管理,锄地施肥。有"五月六月坐一坐,寒冬腊月挨顿饿"之谚。夏锄过后,多数农家趁此沤制绿肥。秋收是一年中仅次于麦收的第二个农忙季节,"三春不如一秋忙"。农民忙着割谷收豆起花生,起地瓜晒瓜干砍高梁。收获不误播种,"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宜"。九月九日为重阳节,这时秋收结束。进入冬季后,人们对未播种的地块全都要耕一遍,认为这样能冻死地里的虫子。勤快人家,女人纺线、织布、做鞋,男人有的出外跑小生意,有的下地搂草、刨草。石门、前庄一带村民有利用冬闲外出讨饭,节省自家口粮习俗。北部乡村多数人在家清闲。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县内农村实行集体化,农业机械逐渐增加,传统的生产习俗逐渐改变。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活安排全由生产队长说了算,"出工不出力,干活大呼隆"。男女同工不同酬,女社员为半劳力。生产队一年四季都有活干,冬天不是战山治岭,就是修渠挖河,"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又动手"。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下地"一窝蜂"为干活"满天星";农活时间自由支配,但大多数农民习惯于上午早出工,中午歇大晌,下午晚收工。由于农具、牲畜的限制,几家搭伙、人畜同犋的现象较为普遍。进入90年代,耕种、施肥、治虫、收获逐步运用新技术,实现机械化,粮食连年大丰收。许多农民盖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瓜果;有的农民不种庄稼种经济作物,种植花卉、苗木;有的农民发展养殖业、工副业;有的农民农闲出外打工、做小生意,或办起工厂。随着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已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劳动,同时也有部分农民成为粮食生产大户。传统的农业生产习俗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农业生产耕作工具如犁、耙、耩子、镰刀、锄,打场用的木叉、碌碡、扬场锨,以及70年代普遍使用的小麦脱粒机、水稻脱粒机等农机具,基本退出使用,被大型联合农机具替代。
商业生产习俗 旧时,临沭境内商业经营主要有店铺、摊贩和行商3种形式。习称经商的为"做买卖的""开店的"或"开铺子的";称走街串巷卖日用百货的为"货郎"。店铺本钱多、店面大的称"店"或"庄",本钱少、店面小的多称为"铺"。店铺的经营场所多称为"门面""门头"等。称店主为"掌柜"或"掌柜的",称店员为"伙计"。店员入门先要学徒3年,学徒期间,只管饭,不付工钱,或给少量零花钱。学徒期满后,店主满意者则留用,可按月领取工钱。过若干年,若干得好,到年终还可以领取奖励钱。再进一步,参与重要经营活动,"买卖"做得红火,年终掌柜的从赢利中拿出一部分按比例分给伙计,称为"吃份子"或"吃红利"。店铺多以寓意"吉祥""兴隆"命名,或取"信德""恒久"之意起号,如"恒吉""福祥永""永贞""恒源泰""益胜""聚兴祥"等。商业有一套行规,如伙计要面向店门站或坐着,顾客来了要起立;要殷勤热情,"见面三分笑",留住顾客,把生意做活。店员为顾客取货要先取中次货,顾客嫌次再拿好货,以避免顾客要不起而受窘。店员不准与顾客吵嘴,吵嘴即犯铺规,即使顾客无理取闹,也要使之化为祥和。顾客出门,店员要站起来点头送行。旧时,无论饭店旅馆、布店茶庄,还是药铺、古玩、杂货店,都十分注重"门头"或"门面"。门面装饰讲究,引人注目,店内陈设典雅,多悬挂寓意吉祥的题联挂幛或文人墨迹。店铺开业,俗称"开张"。门面多贴"金日开业"或"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内容的对联。早晨鸣放鞭炮,店主开门接待宾客,中午或晚上设宴对其款待。店铺钱柜、账房要贴"招财进宝"或"日进斗金"的大红组字斗方。店铺禁忌较多,一般店铺扫地忌向外扫,谓之财水外流;忌坐门槛、钱柜,忌摔算盘、账簿。跑生意的忌清早出门遇见兔子,认为见了兔子这一天就会一事无成。对没有固定"门面"的经商者,一般称为"行商"。可分两种,一是摊贩,卖香烟点心、熟食、蔬菜等等。摊贩虽然没有固定"门面",但大多有固定摆摊的地方。另一类是真正的"行商"者,俗称"货郎"。他们以各种独特的吆喝声或梆、锣、鼓等声音招揽顾客。如货郎用小鼓代声,名为"货郎鼓";算命的、卖糖的都打"铛铛",声音差别不大,但乡间人一听便知。他们或赶集赶会,或走街串巷。每到一处,或设摊摆货,或拉绳挂货,花花绿绿,琳琅满目。此俗至20世纪末,仍有沿习。
新中国成立以后,境内商业逐步发展。特别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原来的私人商业变为公私合营、集体和国营商业,成为以国营商业为主体的商业。县内商业主要分为商业、供销两大家。商业为国营,主管部门为商业局,下设百货公司、烟酒公司、食品公司、饮食服务公司、五金交电化工公司等。公司经营的门面称"门市部",负责人称"经理",服务人员称"售货员"。商业的店面均在县城。供销为集体企业,主管部门为供销合作社。各区(公社、乡、镇)设分社--某某区(公社、乡、镇)供销社,供销社经营的门面亦称"门市部",管理同商业。供销社在县城、区(公社、乡、镇)、较大的村都设有经营网点。1978年后,国营、集体、私营、合资等多种形式并存,商业更加繁荣。原来门市部的单一称谓被"百货大楼""百货商城""百源大世界"等所取代。个体商户逐年增多,小"商店""小卖部"随处可见。"经理""主任"改称为"老总""老板","售货员"改称为"营业员""营销员"。进入21世纪,县城和乡镇形成商业街,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各式各样的店铺林立;小型超市已遍布农村。五天一集的农村集市贸易仍延续至今。
手工业生产习俗 旧时,临沭境内称手工业者为"匠人"、"手艺人"。各行各业的手工业者,在各自的生产活动中,形成各自的习俗。木匠、泥瓦匠、石匠尊鲁班为祖师。银、铜、铁、锡各匠尊李耳为老祖。鞋匠奉孙膑为制鞋之祖。染坊奉梅福、葛洪为染布缸神和染色老师,均逢节供奉。临沭柳编匠人认柳毅为祖师。木匠的工具很多,主要有锯、锛、凿、刨等,外出干活,备有工具箱子,最忌人乱动此箱。铁匠营业的地方称"铁匠铺""铁匠炉""红炉"。铁匠特别珍惜自己的手艺、名号,所制产品一般都打上印记。银匠多做金银首饰、家具挂件,兼做铜、锡器物制作、焊接等。石匠,多为开山取石,打制建筑石料,制作磨、碓、石狮子等。另外,还有剃头匠、扎纸匠、磨刀匠、补鞋匠、皮匠及打制铁桶铁壶的"白铁匠"等等。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手工业者仍以其传统的精湛技艺活跃在全县城乡。如南古镇道埝村,百余户家庭中有七八十户从事镰刀、菜刀、铁锨、爪钩等铁器打造。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手工业者因无生存空间,逐步改行,传统的手工业者有的已经消失,如锔匠、染布匠。有的正在分化或改变,如传统的家具、门窗已被组合家具、铝合金门窗取代,木匠中年轻力壮的到建筑工地做木工,年老力衰的则在家做些修修补补的零散木工活。有的手工业至今仍然很有市场,如石匠、银匠、补鞋匠、扎纸匠。有的则硕果仅存,如偶有走街串巷磨剪子戗菜刀的磨刀匠,在农村集市上还有剃头匠为中老年人理发,集市、农村有铁匠挥锤打铁,有名的打铁村--稻埝村仅剩下四五户还继续打造铁器,集市上白铁匠为人打制桶、盆、烟囱等。
临沭柳制品编织历史悠久。自唐代始,老百姓就利用生长在本地的杞柳,编织箢子、簸箕、升、斗、箱、筐之类的生产、生活用品。主要原料有杞柳、红柳条、腊条几种。杞柳主要编织箢子、簸箕、升、斗之类体型小的生活用品;红柳条、腊条多编织篮子、筐、囤底等大型的生产用品。农闲季节,有挑着工具、柳条穿街走巷为人修补柳编制品的匠人,夏庄一带叫"扎箢子簸箕的",也有地方叫"编匠子"的。20世纪70年代后,柳制品开始出口;改革开放后,柳制品出口逐年增加,成为临沭外贸出口支柱产业。白旄、青云一带几乎家家编柳,县城及一些乡镇相继建起柳编企业、柳编加工作坊。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老百姓常用的柳编制品被塑料、不锈钢等制品取代,为百姓修补柳编制品的"编匠子"不再走街串巷,或在家、或在工厂编织柳制品供外贸企业出口,其从业人数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