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旄镇所辖自然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1&rec=72&run=13

西白旄 位于县城西北12公里。北傍白旄河,西靠青石路,韩(村)腾(马)公路从村中通过,龙窝灌区总干渠由北向南流经村西。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耕地以油黄土为主。白柳栽培和柳条编织历史悠久,系村民主要家庭副业。白旄镇人民政府驻地。明初,刘氏由海州十八村徙此建村,原与东白旄为同一自然村,统称白旄。刘姓三世四兄弟分居后,叔、季西迁至此居住,以方位区分,称西白旄。村北300米处白旄河北岸有隋唐古槐l株,1979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全村人口2830人。
东白旄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东1公里,北依白旄河,韩(村)腾(马)公路从村中通过。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耕地以油黄土为主,村东有少量岭砂土。白柳栽培和柳条编织历史悠久,为村民传统家庭副业。《刘氏族谱》载:"我刘氏原籍江苏海州十八村,明代遭红军之乱,始祖兄弟三人避乱山左。"刘氏墓碑《明故寿官双庵刘四公墓志铭》载:"万历甲辰……寿官刘四公疾终于正寝……国初,兴仁祖相居琅邪临沭乡之白茅。"明初,因兵燹战乱,连年灾荒,此处茅草丛生,夏秋之际,茅草抽穗扬花,白茫茫一片,刘氏迁此建村,时称白茅。后嫌"茅"字不雅,以谐音"旄"字代之,改为白旄。西白旄建村后,此村改称东白旄。村东北500米有古遗址l处,为新石器文化遗存,历经商周秦汉,1979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全村人口2520人。
靖围子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北4公里,东傍三(里村)曹(岭)排水沟,西濒沭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耕地以砂姜黑土为主,村西为河滩地。白柳栽培及柳条编织为村民的传统副业。清雍正八年(1730年)洪水过后,靖氏从柳庄迁此建村,为防匪患,修筑围墙,冠其姓取村名为靖围子。2004年,全村人口1151人。
王楼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北5.5公里。东接青云镇,北傍沭河。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以河淤土为主。白柳栽培及柳条编织为村民传统家庭副业。此处原有柳庄过河渡口,为摆渡方便,王氏于清朝末年来此定居,后人户增多,繁衍成村。为防匪患,建了望炮楼两座。王姓以楼取村名王家楼,简称王楼。2004年,全村人口183人。
柳庄街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北4.5公里。东傍三(里村)曹(岭)排水沟,西临沭河,北接青云镇。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以砂姜黑土为主。白柳栽培和柳条编织历史悠久。唐代以前,现村址西侧沙滩建有柳毅庙(初称龙神堂)。唐太宗年间(627-649)重修柳毅庙,立青石碑一幢,上刻:"庄亦柳名,人亦柳姓。"柳姓迁此,以编织柳制品为生,故名柳庄。后马、凌2姓相继迁入,村庄渐大,形成集市,习称柳庄街,沿用至今。2004年,全村人口4759人。
张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北4公里,东靠青(云)石(门)公路,西傍三(里村)曹(岭)排水沟,北与青云镇为邻。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以砂姜黑土为主。白柳栽培和柳条编织历史悠久。明朝末年,薛、刘2姓靠柳庄东湖定居,时称柳庄东湖。后张姓迁入,且渐成村中主姓,冠其姓更名张家庄,简称张庄。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柳庄东湖"。2004年,全村人口692人。
沟北崖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北4公里,东傍三(里村)曹(岭)排水沟,西临沭河。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以砂姜黑土为主。白柳栽培及柳条编织是村民主要家庭副业。《王氏族谱》载:"王氏明末之年从海东当路村迁居白莲峪。清嘉庆年间(1796-1820)分迁柳庄沟北崖"。王姓来前早有朱姓在此定居,后李、张、王等姓相继迁入。因建村于小河沟北岸,故名沟北崖。2004年,全村人口342人。
马巷子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北4公里,东傍三(里村)曹(岭)排水沟,西临沭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以砂姜黑土为主。白柳栽培及柳条编织为村民传统家庭副业。此村原是柳庄的1条巷子。居民以马姓居多,故称马巷子。清雍正八年(1730年)洪水暴发,村庄被淹,水灾过后,村民东迁里许重建新村,村名仍以马巷子称之。2004年,全村人口396人。
王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北3.5公里,东靠三(里村)曹(岭)排水沟,西临沭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耕地以砂姜黑土为主,村西有大片河滩地。白柳栽培和柳条编织是村民传统家庭副业。《王氏祖谱》载:"吾王氏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由武阳(今属莒南县)迁居柳庄西沙庙子(即柳毅庙)"。清雍正八年(1730年)洪水成灾,村庄被淹,王姓向东搬迁另立村庄,以姓氏命名王庄。2004年,全村人口1509人。
秋千园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北4.5公里,东接青云镇,西靠龙窝灌区总干渠。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丘陵地带,以粗砂土为主。柳条编织是村民传统家庭副业。早年此处是史岭村的一座花园,周围枸橘(当地称"秋千")环绕,习称秋千园。明朝中叶,部分史姓人家由史岭迁出,于园旁立村定居,村以园名,沿用至今。2004年,全村人口372人。
刘坡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北3.5公里,东连青云镇,西靠龙窝灌区总干渠。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姜黑土为主。白柳栽培及柳条编织是村民传统家庭副业。清雍正八年(1730年)洪水成灾,刘姓从柳庄迁此岭坡立村,冠其姓得名刘坡。2004年,全村人口474人。
磨石沟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北2.5公里,西临龙窝灌区总干渠,南傍小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丘陵,耕地以粗砂土为主。明崇祯年间(1628-1644),沈、王、陈3姓择此高地立村定居。汛期洪水暴发,周围村庄多数被淹,因该村地势较高,邻村的居民多来此躲避洪水,以此习称躲水庄。后村民在村旁大沟内开采石料,多数做磨刀石,故易名磨石沟。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磨石沟"。2004年,全村人口1140人。
义和村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东北3.5公里,东、北与青云镇相连。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丘陵,耕地以岭砂土为主。柳条编织是村民的主要家庭副业。唐代此处就有村落,因村处1条东西走向的小岭之前,始名横埠岭。清初,张、解、朱、杜、王等姓先后迁入。后嫌村名不雅,于民国年间以和睦相处之意改名义和村。2004年,全村人口278人。
西朱崔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北4.5公里,沭河东岸。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耕地以河淤土为主,村北有大片河滩,土地肥沃。白柳栽培及柳条编织是村民的传统家庭副业。板栗为县内重点产地之一。明朝泰昌元年(1620年)立村。与中朱崔原为同一自然村。原村址位于中朱崔西部。1956年分村建制,以其方位分为3个村,此村居西,称西朱崔。1988年村址北迁2公里,村名沿用。2004年,全村人口1896人。
中朱崔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北4.5公里,东傍三(里村)曹(岭)排水沟,西临沭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耕地以河淤土为主,村北有大片河滩。白柳栽培和柳条编织是村民传统家庭副业。是县内主要板栗产地之一。明朝泰昌元年(1620年),朱、崔2姓迁此立村定居,以两姓氏命村名,得名朱崔。《解氏宗谱序》载,清初解姓由海东迁入。1956年分村建制,以方位分为3个村,此村居中,称中朱崔。村南岭有2座汉代墓葬。2004年,全村人口1890人。
东朱崔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北2.5公里,北依白旄河,西靠三(里村)曹(岭)排水沟。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以河淤土为主。白柳栽培与柳条编织是村民传统家庭副业。是县内主要板栗产地之一。明泰昌元年(1620年)立村。与中朱崔原为同一自然村。原村址位于中朱崔东部。1956年分村建制,以方位分为3个村,此村居东,称东朱崔。1974年洪水成灾,村庄被淹,村址向东南1.5公里处搬迁,村名沿用。2004年,全村人口1326人。
圈子河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北2公里,东临青(云)石(门)公路,西靠三(里村)曹(岭)排水沟。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油黄土为主。白柳栽培及柳条编织为村民传统家庭副业。明朝末年,纪姓由庞疃迁此立村。清康熙七年(1668年),解、王2姓从朱崔迁入,因村处三面环水的河圈之中,得名圈子河。1974年洪水成灾,村庄淹没,洪水过后,向东南1.5公里高处搬迁建宅,村名沿用。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圈子河"。2004年,全村人口1136人。
西玉树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北1.5公里,西临龙窝灌区总干渠,南傍白旄河。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耕地以油黄土为主。手艺扎花刺绣及柳条编织为村民家庭副业。明朝末年,刘姓从江苏逃荒至此,靠朱家村西首落居,统称朱家村。清道光十年(1830年),刘姓族人科举得中,为光宗耀祖,自立一村,以"玉树琼枝"象征吉祥,取村名为玉树村。后人户增多,村庄渐大,划为东、中、西3个村。1955年,又合并为1个农业合作社,因村处朱家村西,习称西玉树,沿用至今。2004年,全村人口1729人。
糜家村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东北2公里,东接青云镇,南傍白旄河。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多为平原,村北有部分岭地。《糜氏宗谱》记载:明朝末年,糜姓从江苏逃荒至此,靠朱家村东首落居,统称朱家村。后糜姓人户增多,1953年从朱家村分出,自立一村,冠其姓命名为糜家村。2004年,全村人口831人。
朱家村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东北1.5公里,南傍白旄河。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冲积小平原,耕地以油黄土为主。明朝中叶,朱姓为避瘟疫,由江苏赣榆县迁此定居,冠其姓取名朱家村。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朱家村"。村内有唐代所植古槐l株,1980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全村人口1062人。
蒋家屯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北2公里,东临青(云)石(门)公路,南傍白旄河。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地处冲积小平原,耕地以油黄土为主。明朝初年,蒋姓从蒋家凹迁此立村,冠其姓得名蒋家屯。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蒋家屯"。2004年,全村人口408人。
刘家屯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1.5公里,北傍白旄河,西依小岭。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冲积小平原,耕地以油黄土为主,村西有少量岭地。《刘氏祖谱》记载:"刘氏于明朝崇祯十三年(1640年)迁居于此。"《刘氏族碑》记载:刘氏始祖自芦沟桥迁居白旄屯(今张家屯)。刘姓迁此靠近张家屯立村定居,冠其姓得名刘家屯。2004年,全村人口1210人。
张家屯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l公里,东靠青(云)石(门)公路,北傍白旄河。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地处冲积小平原,耕地以油黄土为主。明朝初年,张姓从临沂东北安静村迁此。因靠近白旄立村定居,时称白旄屯。后冠其姓易名张家屯。2004年,全村人口350人。
沙窝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5公里,沭河东岸。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河淤土为主。为县内板栗主要产地之一。《孙氏族谱》载:"孙氏由明初洪武年间(1368-1398),自江苏海州东海孙家山他迁……始祖尚志由南铁牛庙迁到墨林庄,至今已400余年。"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庙碑》载:"明隆庆年间(1567-1572)村庄被水冲毁,村徙庙之南约半里余,改名沙窝村。"明初建村,因村周围多沟涧,始称沟涧村。后因水患迁至今址,地处沙窝,将村名改为沙窝。曾有人提议以村周围林木葱郁为由将村名改为"墨林庄",未被认可,仍称今名。2004年,全村人口2146人。
腾马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2.5公里,西靠三(里村)曹(岭)排水沟。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河淤土为主,村东为岭地。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庞姓从江苏东海庞家寨迁来,立村于高地,村庄形如骏马奔腾,村民愿兴旺发达,取吉祥意,命名为腾马庄,后简称腾马。1974年洪水成灾,村庄受淹,灾后村址向东南1公里处搬迁,村名沿用。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同马庄"。2004年,全村人口1560人。
薛官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2.5公里。东靠青(云)石(门)公路,南临三(里村)沙(埠)排水沟。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姜黑土为主。明朝末年,薛姓自曹东庄迁此定居,取吉祥意,冠其姓得名薛家官庄,简称薛官庄。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薛家官庄"。2004年,全村人口430人。
银马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4.5公里,东靠三(里村)曹(岭)排水沟,西傍沭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耕地以河淤土为主。《李氏支谱》载:"太高祖失讳公行四由蒿科始迁上屯,继迁马庄,我族之老四支祖也,有二十四代,岁有六百余年矣。"宋朝末年,马姓迁此建宅,故称马庄。因地处河淤小平原,土沃水美,物产丰富,早年有"金朱崔,银马庄,玉璧珠联腾马庄"之美称,1980年地名普查时,为区别重名村,改称银马庄。2004年,全村人口1150人。
银马新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南2.5公里,东靠青(云)石(门)公路,北依三(里村)沙(埠)排水沟。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黑黏土为主。1974年洪水成灾,马庄部分居民迁居于此,称马庄四队。1984年5月改称今名。2004年,全村人口370人。
埠上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3公里,西靠三(里村)曹(岭)排水沟,南临三(里村)沙(埠)排水沟。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姜黑土为主。柳条编织为村民传统家庭副业。明朝末年,张姓自安井迁此定居,因立村于土岗之上,以姓氏命名为张家埠。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埠上。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张家埠"。2004年,全村人口1200人。
蒋家岭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东南2.5公里,东接青云镇,西靠牛腿沟,南与郑山镇相连。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地处丘陵,耕地以油黄土为主。明朝初年,"海东当路人为避红军之乱",来此土岭旁立村定居。此地原有一庙宇,求神拜佛者烧好纸,点长香,故取村名为长香岭。清乾隆年间(1736-1795),蒋姓成为村中主户,冠其姓改称蒋家岭。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蒋家岭"。2004年,全村人口408人。
三里村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南2.5公里,东傍青石路,西靠三(里村)沙(埠)排水沟。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油黄土。柳编和草编是村民传统家庭副业。明朝末年,王姓由白莲峪迁此卜居,因村址位于叶埠、埠上和马庄三村中间,相距各为一里路,故取名三里村。1974年洪水成灾,村庄被淹。灾后,村址东迁1.5公里,村名沿用。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三里村"。2004年,全村人口380人。
后叶埠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南3.5公里,西傍沭河,北靠三(里村)沙(埠)排水沟。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耕地以河淤土为主。清朝初年,叶姓逃荒至此,在一小土岭旁立村定居,取名叶埠,后以岭为界形成2个村,此村居岭后,故称后叶埠。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后野埠"。2004年,全村人口560人。
前叶埠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南4公里,西傍沭河,南望中华山。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耕地以河淤土为主。该村与后叶埠原为同一自然村,后以岭为界形成2个村,此村居岭前,故名前叶埠。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前野埠"。2004年,全村人口640人。
蒿墩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南3公里,东靠青(云)石(门)公路,西临三(里村)沙(埠)排水沟。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平原,耕地以砂姜黑土为主。清乾隆年间(1736-l795),韩村北小官庄部分居民迁此立村定居,仍以小官庄称之。为避重名村,1955年以村旁有野蒿丛生的土墩为由,改称小蒿墩,简称蒿墩。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小官庄"。2004年,全村人口420人。
彭官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南3.5公里,东靠青(云)石(门)公路。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平原,耕地以砂姜黑土为主。清初,彭姓从于官庄迁此立村,时称官庄,后为区别重名村,冠其姓易名彭官庄。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彭家官庄"。2004年,全村人口350人。
金盆底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南3公里,东傍牛腿沟,西靠青(云)石(门)公路。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姜黑土为主。明朝初年,姜、肖2姓迁此立村定居,后张、吴2姓迁入,因村址周围高,中间低洼,形似盆底,故取吉祥意,命名为金盆底。2004年,全村人口490人。
石埠子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南4公里处,东靠牛腿沟,西临青(云)石(门)公路,南接郑山镇。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姜黑土为主,村东为岭地。明朝末年,姚姓由费县城头迁居于此,后张姓从江苏柘汪迁入,因立村于石岭旁,取名石埠子。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石埠"。2004年,全村人口1700人。
周官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南4.5公里,中华山脚下,东靠青(云)石(门)公路,西傍沭河,南临327国道。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地处丘陵,耕地以砂姜黑土为主。明朝末年,周姓从临沂程子河村迁此建宅。因村东有一大莲花汪,得名莲花村。后因靠近杨官庄,村中周姓居多,冠其姓改称周官庄。2004年,全村人口1790人。
杨官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南5.5公里,西傍沭河,北靠327国道。村庄聚落呈长方形,主街南北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平原。明朝中叶,老姓迁此建村,时称老官庄。清乾隆年间(1736-1795),杨姓由杨楼迁入,后繁衍成村中主姓,故改称杨官庄。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杨家官庄"。2004年,全村人口380人。
侯官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南6公里,西傍沭河,北靠327国道,南接南古镇。耕地以砂姜黑土为主,村南为岭地。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侯姓由山西迁此立村定居,取吉祥意,命名侯官庄。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侯家官庄"。2004年,全村人口800人。
刘河涯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白旄西南6公里,西傍沭河,北靠327国道。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属冲积小平原,以油黄土为主。清朝初年,刘姓从白旄迁居于此,立村于沭河东岸,冠其姓取名刘河涯。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刘家河崖"。村南岭有古墓1座,为汉代墓葬。2004年,全村人口4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