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镇所辖自然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1&rec=70&run=13

芦庄 位于县城东南18公里。西傍小河,周(庄)芦(庄)公路、井(店)涝(枝)公路从村中穿过。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丘陵,系砂质土壤。是大兴镇政府驻地。《卢氏族谱》载:"明末,从卢官庄迁此立村定居。"因立村于芦苇沟畔,故名芦沟子。1959年大兴公社驻地迁此,改称芦庄。1990年,全村人口2089人。
大高埠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北2.5公里,西与纪高埠隔河相望。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丘陵,砂质土壤。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沂州府志》载:"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设长乐乡高埠社"。早年岭上就有村庄,至今砖块瓦砾、碎瓷陶片随地可见,据传为唐朝薛礼东征时扫平。明初,伏氏徙此在古村址西侧岭下建村,冠其姓取名伏高埠。因在6高埠中人口最多,习称大高埠或高埠村。1990年,全村人口1960人。
小高埠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北3公里,北依岭丘,南傍小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1965年,大高埠村部分居民为种地方便,迁此建村,习称小高埠,沿用至今。1990年,全村人口745人。
纪高埠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北3公里,东与大高埠隔河相望,北依岭丘。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纪氏宗谱》记载:清朝初年,纪氏自大高埠迁此建村居住,始称纪家官庄。后因靠近大高埠,冠其姓,称纪高埠。1990年,全村人口561人。
王高埠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北2公里,西与英高埠隔河相望,南傍小河,北依岭丘。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王氏祖墓碑》记载:明朝天启年间(162l-1627)王氏自李家后徙此定居。之前,冯、纪两姓已来此建村。王氏迁入后,因靠近大高埠,冠其姓得名王高埠。1990年,全村人口670人。
英高埠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北2.5公里,南傍小河,北靠岭丘。村庄聚落呈正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丘陵,砂质土壤。民国27年(1938年)《续修英氏族谱序》载:"一世和宗公原籍海东当路村,大明洪武年间(1368-1398),同兄弟携家避乱,来山东郯城县东北高埠保立村定居。"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郯城县志》载:"明宣德四年(1429年)己酉科:英俊,高埠人。"英氏在大高埠西南角建村,冠其姓得名英高埠。1990年,全村人口899人。
班高埠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北2公里,东依岭丘,西傍小河。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清朝道光年间(1821-1850),班氏自班官庄徙此立村定居。因靠近大高埠,故冠其姓得名班高埠。1990年,全村人口554人。
王宅子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东北4.5公里,东与蛟龙镇吉利埠村接壤,西、北两面靠岭丘。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王氏支谱序》载:"吾王氏宗祖源于江苏省海东当路村",55世于明末迁此定居,冠其姓,得名王家宅子,后简称王宅子。1990年,全村人口1158人。
西林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北4.5公里,西濒苍源河,南靠岭丘。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丘陵,系砂质土壤。《马氏族谱》记载:"始祖明初从海东当路迁此立村居住。"清康熙七年(1668年)大地震,将村庄毁坏,幸存者靠近松林西建村,村以林名,故名西林。1990年,全村人口2419人。
西林小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北5公里,东傍苍源河,西依岭丘。村庄聚落呈方形,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1989年,部分居民从西林迁此建村,故名西林小庄。1990年,全村人口110人。
陈宅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5公里,东傍苍源河,西依岭丘。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袁氏族谱序》载:"吾袁氏大明洪武年间(13681398)徙居于沂郡之东朱仓村,八世祖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迁此居住。"至今已21世。袁氏徙居之前,陈氏先来此立村定居,故得名陈家宅,后简称陈宅,沿用至今。1990年,全村人口1437人。
时宅子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东北2公里,西、南紧靠国营时宅子园艺场,北依土岭。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时氏族谱序》载:"明朝末年,始祖由江苏省时湖迁此建村居住",冠其姓,得名时家宅子,后简称时宅子。1990年,全村人口895人。
胡格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东3.5公里,东依土岭,西傍小河,北临胡格庄水库。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续修胡氏支谱序》载:清康熙年间(1662-l722),胡氏四世祖由山里迁此立村,始称胡家巷。后因靠近李葛庄,冠其姓,改称胡葛庄,习称胡格庄。1990年,全村人口701人。
宫格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东2.5公里,东隔小河与胡格庄相望,北依土岭,地处北、东、南三面环河的岸畔上。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明朝末年,宫氏由蒙阴宫城子迁此立村定居,始称宫宅子。后因靠近李葛庄,冠其姓,改称宫葛庄,习称宫格庄。1990年,全村人口730人。
李格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东2.5公里,东傍小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明朝初年,任、惠等姓迁此立村。《李氏宗谱》记载:"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在始祖墓前建立碑记,二世祖迁至庄子,八世鸿霞公又从庄子迁此居住。"李姓迁入后,人丁兴旺,发展成村中主姓人户,冠其姓,得名李葛庄,后演称李格庄。1990年,全村人口1423人。
李格庄南岭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东南2.5公里,东与江苏省东海县接壤。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为砂质土壤。民国初年,李格庄部分居民为种地方便,移居南岭建村,得名李格庄南岭。1990年,全村人口182人。
芦格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南2公里,东傍小河,西依岭丘。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村前、村后的耕地均系油黄土,东西岭均系砂质土壤。明朝初年,葛氏来此建村定居,始称葛庄。后薛氏迁入,且成为村中主户,遂易名薛葛庄。清朝末年,卢氏家族人丁兴旺,又改称卢葛庄,后演称芦格庄。1990年,全村人口1925人。
盐店官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东4公里,东与江苏省接壤,西北依岭丘。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村西的耕地系砂质土壤,村东为黑黏土。《陈氏家谱序》载:"吾始祖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从江苏省黄墩徙此居住。"至今已19世。《刘氏家谱序》载:"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始祖自白旄迁此定居",今已18世。陈、刘2姓来前,梁、孙、尹3姓早在此居住。明初建村。相传村西原有凤凰墩,故取吉祥意,得名凤逸官庄。此处为运盐要道,清朝中叶,崔、魏2家商户在此设盐店,远近客商慕名来此经商,生意兴隆,日益繁华,成为鲁南苏北的主要盐店之一。名随时易,遂改称盐店官庄。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称大官庄。1980年,为避重名村,恢复原名,仍称盐店官庄。1990年,全村人口2160人。
小官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东4公里,东、南两面与江苏省东海县接壤,北临盐店官庄。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有沙岭地、黑土地。清朝咸丰年间(185l-1861)陈、刘2姓为种地方便,从盐店官庄迁至村南建村,始称凤逸村。清朝末年,土匪横行,居民为防匪患,绕村筑围墙守卫,习称"小南围子"。后改称小官庄。1990年,全村人口775人。
杨家岭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南5公里,东、南两面被苍源河环绕,西傍小河,北依土岭。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杨氏宗谱》记载:明朝中叶,杨氏自杨家楼徙此建村,始称杨家岭,至今已18世。后因苍源河环绕村庄,改称圈子。20世纪90年代改称杨家岭。1990年,全村人口585人。
杨家岭小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南4公里,西傍苍源河,北依土岭。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1976年年底,圈子村(杨家岭)部分居民为种地方便,迁至东岭立村居住,始迁时人户较少,取名圈子小庄。20世纪90年代改称杨家岭小庄。1990年,全村人口452人。
前官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南1公里,东傍小河,北依岭丘。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明崇祯年间(1628-1644),刘氏自海东当路徙此建村居住。后王、张、柳、许、田诸姓相继迁此定居,因6姓居民和睦相处,取吉祥意,得名六姓官庄。后又因位于芦沟子村前,习称前官庄。1990年,全村人口831人。
范官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南5公里,东依土岭,北傍苍源河。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清朝初年,范氏自盐店官庄迁此立村定居,取吉祥意,冠其姓,得名范家官庄,后简称范官庄。1990年,全村人口555人。
曹家洼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南5.5公里。东依岭丘,西与丁楮林隔河相望。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清朝中叶,丁、刘2姓择丁楮林西南角立村,时称西南庄。后曹氏迁入,渐成村中主户,遂改称曹家洼。1990年,全村人口84人。
友谊村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南4公里,西傍小河沟,北依土岭。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郇氏宗谱》记载: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郇氏自郇楮林徙此立村定居。因立村于黄泥沟畔,故得名黄泥沟。后来13个姓氏相继迁入,诸姓居民向往和睦相处,友谊长存,为避重名村,1980年易名友谊村。1990年,全村人口546人。
前小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南4公里,北靠友谊村。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有几家姓郇的在村前大路旁开坊店,以后人户增多,渐成村落,始称前黄泥沟。1980年,黄泥沟改称友谊村,此村改称前小庄。1990年,全村人口122人。
金花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东南2公里,东依岭丘,西靠蟠龙墩,村北有条小河绕村向南注入新沭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地处丘陵,砂质土壤。明朝末年,徐、朱、赵诸姓迁此立村定居,因村处岭下沟旁,岭坡沟畔长满金银花,故称金花。1990年,全村人口690人。
尤家寨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南2.5公里,东傍小河,西依岭丘,北靠金花村。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清乾隆年间(1736-1795),尤氏徙此定居,为防匪患,环村筑墙立寨,冠其姓,取名尤家寨。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尤家寨"。1990年,全村人口144人。
大坡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南2.5公里,东、西皆依岭丘,南临大(兴)册(山)公路,1条小河穿村而过。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村庄附近有部分油黄土,岭上大都是砂质土壤。明初建村。《李氏宗谱序》载:"明洪武八年(1375年),在始祖墓前建立碑记,刻列四支,长支分支迁居坡里",现已23世。李氏来前,彭、于、王诸姓早在此居住。因村处三岭之间的岭坡上,故称坡里。清朝中叶,村西南又立一小村,称为小坡,坡里遂易名大坡。1990年,全村人口3011人。
河北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南5公里,南临新沭河,大(兴)册(山)公路从村中穿过。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1970年,江苏省扩建石梁河水库,新沭河汛期水位上涨,胡家沟原村址低洼,需要搬迁,部分居民移居北岭立村居住。因村址位于新沭河北岸,故名河北。1990年,全村人口1016人。
新河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南5.5公里,南傍新沭河,北靠大(兴)册(山)公路。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1952年导沭整沂,开挖新沭河,小于科村部分居民移居新沭河北岸岭上立村,因靠近新沭河,故取名新河。1990年,全村人口1072人。
小于科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南5.5公里,南临新沭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为砂质土壤。胡家沟《王氏族谱序》记载:王氏始祖原居海东当路村,自明洪武时(13681398)迁于泉子埠,后移居于此。王氏初来立村时称安乐村,后因靠近大于科,故改称小于科。1976年江苏省扩建石梁河水库,新沭河水位增高,为避水患,村民移居西岭坡建村,村名沿用。1990年,全村人口633人。
胡家沟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南4公里,东与西日晒村毗邻,南濒新沭河,北依岭丘。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续修王氏家谱序》载:"吾王氏始祖原居海东当路村,自大明洪武年间(1368-1398)迁于郯之长乐乡泉子埠居焉。"后迁居于此。王氏在两条呈弧形的水沟之间建村,始称弧家沟,后演变为胡家沟。1976年江苏省扩建石梁河水库,新沭河水位增高,村址迁至东北岭南端,村名沿用。1990年,全村人口806人。
西日晒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西南4公里,西与胡家沟相连,南临新沭河,北靠大(兴)册(山)公路。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明末,徐氏徙此立村定居,始称徐大庄。《续修付氏族谱序》载:"吾族世系清康熙丙辰(1676年)北支十四任珩公由苍山县涌泉村迁居于此。"据传,清朝康熙皇帝圣驾南巡,至此遇雨,雨后在此晒衣,居民借此将村名改称"衣晒"。后经文人雅化,取"日晒龙衣万点金"之句前两字,易名"日晒"。1950年导沭整沂,日晒村向北分迁两址,此村居西,称西日晒。1990年,全村人口1409人。
东日晒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南3.5公里,东隔沭(临沭)牛(山)公路,与大兴新村相连,南临新沭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与西日晒原是1个自然村,1950年导沭整沂,日晒村向北分迁两址,此村居东,故得名东日晒。1990年,全村人口996人。
大兴新村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南3.5公里,南傍新沭河,西靠沭(临沭)牛(山)公路,北依岭丘。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原是大兴三村。1970年江苏省扩建石梁河水库,迁至大兴镇西岭南坡建村,得名大兴新村。1990年,全村人口1010人。
大兴镇 位于镇政府驻地芦庄南3.5公里,东临江苏省石梁河水库,南傍新沭河,北依土岭。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村北、村西两面的耕地系砂岭地,村东系冲积平原。《王氏族谱序》载:"吾始祖原籍江苏省兴庄,明朝洪武年间(1368-l398)迁此定居。"《郯城县志》载:"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设沂郯海赣捕盗同知署,以兴祖升授,莅任初,即躬亲相度于两省接壤、四山扼要之地,建立衙署。"《清史稿》载:"沂州府设大兴镇巡检司,当是后称。"因立村于乱石沟畔,故始称乱沟山集。清朝中叶建立衙署后,改称大兴镇。1958年,分为大兴一村、大兴二村、大兴三村3个生产大队。1970年江苏省扩建石梁河水库,大兴三村迁至西岭建村,大兴一村、大兴二村村址北迁。1984年5月,按其方位,大兴一村改称大兴东村,大兴二村改称大兴西村。1990年,全村人口3031人。
古龙岗 位于县城东南21.5公里。东、北与江苏省东海县接壤,西傍小河,南临荣观堂,沭(临沭)牛(山)公路和石(门)观(堂)公路在此交会。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丘陵,砂质土壤。《谢氏宗谱》记载:明朝初年,谢氏由郯城县红花埠迁此古道旁立村定居,始称古路沟。后因村西小河曲折蜿蜒,形若游龙,遂易名古龙沟。嗣后,因村西有一土岗,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又改称古龙岗。1984年起,为古龙岗乡政府驻地。2001年,古龙岗乡撤销,并入大兴镇。1990年,全村人口1950人。
西尧 位于古龙岗西北3公里,东靠沭(临沭)牛(山)公路,北临新沭河。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明朝末年,卢、管、王3姓从山西省洪洞县徙此定居,始称于洞官庄。清光绪年间(1875-1908),有几家居民以烧窑为业,遂改称窑官庄(亦称窑上)。1941年分村建制,以小河为界,分为2村,北村居西,称西窑,后演化为西尧。1990年,全村人口564人。
向阳村 位于古龙岗西北4公里,东依岭丘,西傍小河,南靠水沟,北临新沭河。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1973年,江苏省石梁河水库扩建,西日晒村部分居民为种地方便,移居新沭河南岸岭南向阳坡立村,故得名向阳村。1990年,全村人口302人。
红旗岭 位于古龙岗西北3.5公里,南靠五块石水库,北临新沭河。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1973年江苏省石梁河水库扩建,东日晒部分居民为种地方便,迁新沭河南岸岭上立村,因立村时岭上有红旗坐标,故得名红旗岭。1990年,全村人口172人。
河南村 位于古龙岗西北3公里,南靠五块石水库,北傍新沭河。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明朝中叶,付氏由今苍山县运城徙此定居。因村后有1座阎王庙,故始称阎王殿。后居民多于村西沟畔种植大蒜,遂改称蒜家沟。1955年日晒村部分居民为种地方便,迁此居住,又改称小日晒。1958年,以地处新沭河南岸,改称河南村。1990年,全村人口350人。
河南北小庄 位于古龙岗西北3公里,北傍新沭河。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1952年导沭整沂时,日晒村部分居民为种地方便,迁此居住,因位于河南村北侧,故称河南北小庄。1990年,全村人口112人。
新龙岗 位于古龙岗西北2.5公里,东靠沭(临沭)牛(山)公路,西临五块石水库。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民国25年(1936年),王姓从西尧迁此定居后,东尧、郑庄、日晒等村部分居民相继迁入。因立村于西尧村南,始称南堰。后因地处土岗之上,以龙盘虎踞示吉祥,改称新龙岗。1990年,全村人口496人。
新龙岗北堰位于古龙岗西北2公里,东靠沭(临沭)牛(山)公路。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1952年导沭整沂时,西尧村部分居民迁此立村,因位于新龙岗村北堰上,故名新龙岗北堰。1990年,全村人口212人。
前岭 位于古龙岗北l公里,东与江苏省东海县南辰乡接壤。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油黄土为主。明朝末年立村。《王氏族谱》记载:王氏从长沙头徙此定居,因村旁多植桃树,始称桃花岭;又因村处岭前坡,亦称南岭,后改称前岭。1990年,全村人口219人。
西双槐树 位于古龙岗西北2公里,东为沭(临沭)牛(山)公路,南傍小河。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1951年,部分居民从东双槐树迁此定居,故称西双槐树。1990年,全村人口314人。
东双槐树 位于古龙岗北1公里,东、北两面与江苏省东海县接壤,西靠沭(临沭)牛(山)公路,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明朝初年,谢氏从古龙岗迁此定居。因路旁有两棵并立的槐树,枝干交错,居民愿人丁兴旺,团结共存,便以双槐树象征吉祥如意,村因树而得名双槐树。1951年分村建制,此村居东,故称东双槐树。1990年,全村人口558人。
山西头 位于古龙岗东3公里,磨山西麓,东临石梁河水库。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苗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苗姓由海东当路徙此定居。后何姓迁入,因立村于磨山西麓,故名山西头。1990年,全村人口957人。
山西头小村 位于古龙岗东北3公里,西傍小河,北与江苏省东海县接壤,靠近石梁河水库。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1954年,何氏从山西头村迁此立村,故名山西头小村。1990年,全村人口136人。
谢家岭 位于古龙岗西2.5公里,南靠观堂水库,北临五块石水库。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明初,毛、王、英诸姓在岭上散居,始称毛庄、王庄、英家涧。清道光年间(1821-1850),谢氏迁入后,人口逐渐增多,发展成村中主姓人户,遂改称谢家岭。1990年,全村人口782人。
朱家庄 位于古龙岗西南2.5公里,东临观堂水库,西靠土岭。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朱氏宗谱》记载:清朝中叶,朱氏由海东当路迁居英家涧村旁。嗣后,他姓迁入,形成村落,朱氏繁衍成村中主姓人户,遂取村名为朱家庄。1990年,全村人口333人。
西港头 位于古龙岗东南2公里,东傍小河,西依岭丘。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岭砂土为主。明初立村,与东港头原为同一自然村,1961年分村建制,以沟为界分为2村,此村居西,故称西港头。1972年,村址西迁,村名沿用。1990年,全村人口864人。
西港头小村 位于古龙岗东2公里,北与江苏省东海县搭界,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岭砂土为主。1960年,西港头部分居民迁此立村定居,取名西港头小村。1990年,全村人口197人。
东港头 位于古龙岗东南3.5公里,东隔磨山与江苏省东海县接壤。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明朝初年,窦、戴2姓先来此立村,后来王、沈、耿、冯诸姓于明朝中叶相继迁入。因村处凤凰岭坡,始称凤凰庄。后因地势倾斜,沟壑纵横,汛期沟满水溢,村庄三面环水,宛若港口,名随地易,改称港头。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小港头立村后,港头遂称大港头。1961年大港头分村建制,此村居东,故称东港头。1972年为种地方便,村址移至磨山西麓,村名沿用。1990年,全村人口1178人。
东港头小庄 位于古龙岗东南3公里,南与江苏省东海县接壤,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1943年,陈、王、李等姓由大港头迁此立村,始称聚龙村。1961年,划归东港头生产大队,改称东港头小庄。1990年,全村人口398人。
小港头 位于古龙岗东南3.5公里,东临小河,南与江苏省东海县为邻。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沙岭地为主。清乾隆年间(1736-1795),何氏由山西头村徙此立村定居,因村处港头村之南,故称南港头,后改称小港头。1990年,全村人口495人。
鲍观堂 位于古龙岗南1公里,西临小河,北靠古龙岗村。村庄聚落呈正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属砂质土壤。明朝中叶,鲍姓由海东当路迁此定居,始称鲍庄。后因靠近观音堂庙,冠其姓,改称鲍观堂。1990年,全村人口305人。
荣观堂 位于古龙岗南1.5公里,西靠岭丘,北临水坝,沭(临沭)牛(山)公路从村中穿过。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荣氏族谱》记载:明朝中叶,王、马2姓徙此立村,始称古子官庄,清顺治年间(1644-1661)改称官庄。后荣姓迁入,逐渐发展成村中主姓人户,因靠近观音堂庙,冠其姓更名荣观音堂,简称荣观堂。村中有明代所植黄连木1株,1984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全村人口789人。
陈观堂 位于古龙岗南2公里,村西有1座扬水站。村庄聚落呈正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油黄土为主。明朝中叶,臧姓于江苏省羽山头迁此立村定居,始称后涝枝。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建观音堂庙1座,村以庙名,称观音堂。清光绪年间(1875-1908),因臧姓出一秀才,遂易名臧观堂;民国6年(1917年),陈氏有人当了乡长,又更名陈观堂,沿用至今。1990年,全村人口842人。
芦观堂 位于古龙岗南2公里,东临小河,西临沭(临沭)牛(山)公路。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油黄土为主。《卢氏宗谱》记载:明朝末年,王、胡、徐诸姓在涝枝村北定居,始称"北涝枝"。清顺治年间(1644-1661),卢氏自芦沟子(今芦庄)迁入。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观音堂庙建成后,改称芦观音堂,后习称芦观堂,沿用至今。1990年,全村人口636人。
安乐村 位于古龙岗东南2公里,北依土岭。村庄聚落呈正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1950年,陈观堂部分居民为种地方便,徙此立村定居。人们向往安居乐业、和睦相处,故取名安乐村。1990年,全村人口234人。
李家洼 位于古龙岗西南3.5公里,西靠土岭,北临石(门)观(堂)公路,地势低洼。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黏质土为主。清朝初年,李氏由后涝枝徙此低洼处立村定居,始称李家洼。后来,柏氏由江苏省海州柏沟迁至李家洼附近立村,称柏家庄。清末为防匪患,2村合为1村,仍称李家洼。1990年,全村人口379人。
九龙湾 位于古龙岗东南3.5公里,东南与江苏省东海县相邻。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民国23年(1934年),芦观堂部分居民迁此立村,因村中有9条弯曲的小河沟,形似九龙戏水,故得名九龙湾。1990年,全村人口727人。
西后涝枝 位于古龙岗西南3.5公里,北临石(门)观(堂)公路,南傍小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与东后涝枝原为1个自然村,1948年分村建制,此村居西,改称西后涝枝。1990年,全村人口886人。
东后涝枝 位于古龙岗南3公里,东靠沭(临沭)牛(山)公路,南临涝枝水库。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英氏三支谱序》载:"始祖明洪武年间(1368-1398),迁居涝枝庄,三支迁涝枝河北。"始称后涝枝,1948年分村建制,此村居东,称东后涝枝。1990年,全村人口920人。
宋涝枝 位于古龙岗南3.5公里,沭(临沭)牛(山)公路东侧。南与江苏省东海县接壤。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宋氏家谱》载:"明洪武六年(1373年),宋氏自山西省洪洞县来郯于冷村保港前村,后迁涝枝村。"因宋氏在涝枝村前建村,故冠其姓,得名宋涝枝。1990年,全村人口1105人。
宋涝枝小庄 位于古龙岗南3.5公里,南与江苏省东海县接壤,北傍小河。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岭砂土为主。1955年宋涝枝部分居民为种地方便,迁此立村,因村处宋涝枝东岭,始称东宋小庄,后改称宋涝枝小庄。1990年,全村人口256人。
涝枝街 位于古龙岗南4公里,东靠沭(临沭)牛(山)公路,北临涝枝水库。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英氏家谱序》载:英氏祖居云台山北当路村,明洪武年间(1368-1398),徙此立村定居。村中英氏原属英氏老支分系,为使后代念其祖,不忘本,立村时始称老支。后因立村于低洼处,夏秋之际,积水茫茫,常受涝灾,遂以谐音"涝枝"代之。后来村周围又立几村,此村居中,农历一、六又逢大集,以此改称涝枝街,沿用至今。1990年,全村人口994人。
涝枝 位于古龙岗南4.5公里,南与江苏省东海县搭界。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1950年,涝枝街部分居民为种地方便,迁至村南立村,始称涝枝南圩子,后改称涝枝。1990年,全村人口402人。
小山后 位于古龙岗西南6公里,东与江苏省东海县接壤,南靠羽山,北临羽山水库。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1943年,涝枝街部分居民徙此居住,因处羽山后,村庄又小,故得名小山后。1990年,全村人口125人。
大沈埠 位于古龙岗西南4.5公里,西与石门镇相邻,南靠仙人脚水库,北临石(门)观(堂)公路。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砂质土壤。明洪武年间(1368-1398),沈氏徙此立村定居,始称沈家庄,明末改称沈家埠。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重修郯城县志》记载:"明代科举,王球、张刚在外地为官,皆系沈埠人。"后苏氏从海东当路迁入。清末,小沈埠立村后,此村改称大沈埠。1990年,全村人口728人。
小沈埠 位于古龙岗西南5公里,西靠仙人脚水库,南临羽山水库。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清朝初年,英氏由涝枝街迁至西湖定居,始称小西湖,亦称小坡堰。清末,土匪横行,该村几经洗劫,后移居沈家埠村前建村,遂称小沈埠。1990年,全村人口62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