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1&rec=697&run=13

电影放映 1986年,临沭县电影公司有干部职工34人。所属临沭影院是县城观看电影、歌舞和召开大型会议的唯一场所,全年累计放映场数1401场,其中短片专场412场,观众人数67.1万人次,放映总收入9.5万元,票价每人每场0.1元-0.2元。县电影公司在20个乡镇设有58个放映队,在农村巡回放映,年累计放映0.7万余场,观众人数700万人次,年总收入14万元。1993年起,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放映活动,实施放映十余年。1996年后,随着国务院有关减轻农民负担文件的出台,电影统筹费被裁掉。农村放映工作受到影响,多数乡镇放映员另谋职业。公司根据新形势,成立6支直属放映队,配备氙灯光源16毫米放映设备,主动与乡镇村街居委取得联系。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以先服务后付费的经营模式坚守农村阵地。如农村有升学、参军、结婚者,由村委或个人分担经费,以放一场电影的形式表示祝贺。1996年,全县有电影放映单位25个,全年放映场次1100场,观众人数25万人次,总收入25万元。1997年后,相继放映抗美援朝战争纪录片《较量》,反腐倡廉故事片《生死牛玉儒》《信天游》,计划生育题材影片《新甜蜜的事业》,反邪教题材的科幻片《宇宙的奥秘》,以及《焦裕禄》《孔繁森》等弘扬公仆意识教育的优秀影片。1999年,县电影公司参加全省科教电影放映活动,共放映500余场次。2001年,临沭县电影公司被省文化厅授予"送科技文化下乡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起,在中小学校实施校园大棚车进学校放映活动,至2003年,累计放映3.5万余场,受教育的中小学生达10.5万人。2007年,为配合完成中央有关惠民政策,投资36万元,购置15套数字放映设备,为农村观众放映公益电影。但是,随着电视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到电影院看电影的次数越来越少。是年,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16万元,共有干部职工61人。
电影幻灯与宣传 1977年,临沭县幻灯《班长探家》在全省汇演获得好评,临沭幻灯从此受到省市关注。1978年,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根据省文化厅、省电影公司关于充实、健全县级电影公司宣传队伍的要求,特从县京剧团及农村文化站借调人员,组成县电影公司4人摄影、编写、绘画、演唱宣传队伍。曹佃华创意摄制的《临沭新貌》,配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反映全县工农业等各条战线辉煌成就及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电视不普及的情况下,临沭新闻通过幻灯形式及时与观众见面,增强了宣传的时效性。曹佃华还带领公司宣传人员运用电影艺术元素,创作拍摄故事片,从编剧、导演、演员、服装、道具、场景、分镜头、摄影、冲印、作曲、录音、特技等,每个环节都像拍电影一样。一套七八分钟的故事幻灯片,扣人心弦,让人感动。如拍摄的故事片《重访沂蒙山》《如愿》《后顾无忧》《小路弯弯》《喜妮》《超生游击队续篇》等,均在全省幻灯汇演中获一等奖。
为提高宣传效果,曹佃华试验利用简易黑白暗房手工洗印彩色电影正片,寻找制作彩色幻灯片的新途径,在全省首次研制出彩色电影幻灯正片的冲洗制作工艺。幻灯《临沭新貌》成为临沭县、临沂地区参加全省汇映的必选节目,并且连续多次获得一等奖。
刘宗征编写、绘画的《换雨伞》《盼四化》《甜和蜜》等10多套故事幻灯片,在全省汇演中获得好评,并多次获奖。1978年制作的幻灯《沂蒙赞歌》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为纪录片《放映之前》在全国发行放映。1985年,为临沂地区预防地方病办公室绘制幻灯宣传片《防治流行病出血热》,在全市放映;1988年,帮某军区制作一套军事教学幻灯片。临沭幻灯从1977年到1998年,成为深受临沭人民喜爱的"土电影"。1991年,绘画幻灯《男儿国》《警钟》在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研讨会上表演映出,得到好评。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临沭电影院是临沭县城主要文化娱乐阵地,除映前幻灯,还利用橱窗、电影预告小报、电影宣传画、海报等多种形式予以宣传。电影院多次被省、市命名为影院阵地宣传优秀单位。临沭县电影广告宣传,根据影片内容、风格,结合民俗习惯创作出群众最关心、最喜爱的电影宣传画。影院美工刘宗征创作了《尼罗河上的惨案》《火烧圆明园》《巴黎圣母院》等一大批群众印象深刻的电影宣传画。其电影宣传画《山道弯弯》《寒夜》《良家妇女》参加省文化厅、省美协、省电影公司举办的全省电影宣传画第一、二、三次联展。《抬驴》《阿凡提》《小熊猫学木匠》分别获一、二等奖。1986年,《小熊猫学木匠》参加华东六省一市电影宣传画巡回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