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镇所辖自然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1&rec=69&run=13

石门 位于县城南22公里,225省道与观(堂)石(门)公路交叉通过,东傍石门河,西依土岭。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岭砂土为主。为石门镇政府驻地。据1975年《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北宋时石门已置镇。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郯城县志·艺文志》载:"石门夜雨"为郯城八景之一。据传,村西原有"三圣堂",村南有"二郎庙",均已废。明朝初年,王氏徙此立村,因建村于河畔,河两岸有两块巨石,陡峭对峙,形似两扇门,故名石门。1962年分村建制,分为西石门、中石门、前石门、后石门4个生产大队。1984年5月,设石门西街、石门东街、石门前街、石门后街4个居民委员会。有石门、小石门、新石门3个自然村。1990年,全村人口3949人。
小石门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东北1公里,东傍石门河,西临225省道。村庄聚落呈方形,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岭砂土为主。1953年,薛、徐2姓为种地方便,从石门迁出择居石门东北侧,时称东北庄,后改称小石门。1990年,全村人口200人。
新石门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东2公里,西濒石门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岭砂土为主。1951年,张、王等姓为种地方便,从石门迁出择此建村,始称东岭,后改称新石门。1990年,全村人口221人。
大官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西北9公里,沭河与新沭河分洪处,新沭河泄洪闸、电灌站、分沂入沭工程等皆建于村北。村庄聚落呈长方形,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岭砂土为主。明朝初年,杨、戴、何3姓来此建村,称大古庄。后取吉祥意,改称大官庄。1990年,全村人口3254人。
陈官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西北9公里,西靠沭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岭砂土为主。明朝中叶,陈氏始祖陈万言来此立村居住,因靠近大官庄,时称小官庄。1980 年地名普查时,为避重名村,改称陈官庄。1990年,全村人口1499人。
后湖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西北4公里,东、北两面靠近新沭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明朝末年立村,因村处吴棠村后的低洼湖地,故名后湖。1990年,全村人口924人。
白毛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西北9公里,西濒沭河,南靠土岭。村庄聚落呈方形,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岭砂土为主。明朝中叶,康姓徙此立村定居,因村北有一大土墩,土质肥美,树木葱郁,百草丰茂,故名"北茂",后演称今名。1990年,全村人口1741人。
小冲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西北8公里,西濒沭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岭砂土为主。清朝末年,刘氏徙此建村,始称刘家庄。后因村中有条小水沟,日久年远,雨水冲刷,形成1条深沟,名随地易,改称小冲。1990年,全村人口956人。
吴棠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北6公里,新沭河西岸。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河淤土为主,村西有部分岭砂土。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骆氏族谱》载:"骆氏于明代来此立村居住"。后,吴、付、青、王诸姓相继迁入,以姓氏聚居,自然形成骆家涯、吴家涯、付家涯、青家涯、王围子5个居民点。骆姓人在众居民点中居首,此处多生长棠梨树,晚秋时节,霜叶火红,后骆氏便以此象征兴旺发达,定村名为骆家棠梨。清朝中叶,骆氏衰落,吴氏昌盛。1949年改称吴家棠梨,后简称吴棠。1990年,全村人口2388人。
陈棠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北3公里,225省道东侧,南临新沭河。村庄聚落呈方形,主街东西走向。耕地村南以岭砂土为主,村北是黑黏土。《陈氏家谱》载:"陈氏七世祖德乐公于明朝末年自石梁村迁此立村卜居",因陈氏建村时,遍地长满棠梨树,故名陈棠梨,后简称陈棠。1990年,全村人口1794人。
陈棠东北堰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北3公里。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姜黑土为主。1953年开挖新沭河,陈棠部分居民迁至东北堰立村,以此得名陈棠东北堰。1990年,全村人口190人。
宋棠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北3公里,225省道西侧。村庄聚落呈长方形,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明朝末年,宋氏徙此立村定居,因宋氏靠近陈家棠梨立村,故名宋家棠梨,后简称宋棠。1990年,全村人口1020人。
刘棠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北4公里,北濒新沭河,西临225省道。村庄聚落呈方形,主街东西走向。耕地多系油黄土。明朝中叶刘氏来此立村定居,因立村时此处长满棠梨树,故名刘家棠梨,后简称刘棠。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刘家唐路"。1990年,全村人口1884人。
大岱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西9公里,西隔沭河与马陵山相望。村庄聚落呈方形,主街南北走向。耕地村西是河淤土,村东为岭砂土。明初,胡氏迁此建村定居。后,段、何2姓相继迁入,何姓今已18世。素有"胡三岭,段三冲,何家占居西沙滩"之说。据传,唐朝薛礼征东时,在此安营扎寨,把宝剑挂在门上守门镇邪,故名大带剑。后以谐音"大岱家"称之,再后简称今名。1990年,全村人口2126人。
大岱新村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西8公里,西傍沭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河淤土、岭砂土为主。1977年,王姓为种地方便,从大岱迁出择此立村定居,以此得名大岱新村。1990年,全村人口100人。
大岱东小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西8公里。村庄聚落呈长方形,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1979年,王姓为种地方便,从大岱迁出择此立村定居,取名大岱东小庄。1990年,全村人口55人。
小岱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西9公里,东依岭丘,西濒沭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主街东西走向。耕地村西系河淤土,村东为岭砂土。明朝中叶,密姓迁此建村定居,因立村于大岱家村南,故称小岱家,后简称小岱。村南沭河古道东侧为红石地质公园。1990年,全村人口1166人。
左坞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西6公里。村庄聚落呈长方形,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岭砂土为主。原来此处土地瘠薄,地面宽广,无人居住。附近居民为方便收割,在此设场,时称东场。清初,左氏兄弟从大岱迁此立村定居,因村庄地势周围高,中间凹,故名左坞。1990年,全村人口626人。
东北埝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西6公里。村庄聚落呈方形,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岭砂土为主。1953年,左坞部分居民为种地方便,择此立村定居,因村处左坞东北角,故称东北埝。1990年,全村人口604人。
东南埝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西5公里,南临荞麦涧水库,北依岭丘。村庄聚落呈长方形,主街南北走向。耕地村南为岭砂土,村北系油黄土。1943年,颜、李2姓为种地方便,从左坞迁出择此立村定居。因建村于左坞东南角,故称东南埝。1990年,全村人口379人。
刘坞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西3.5公里,南靠临沂生建园林场,村西北角是重晶石矿。村庄聚落呈长方形,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岭砂土为主。清雍正八年(1730年)洪水暴发,刘姓从岭南头迁此卜居。初,刘姓在岭上路旁搭棚以卖茶为生,来往过客在此歇脚饮茶,习称"刘家屋"。后聚落成村,演称刘坞。1990年,全村人口446人。
荞麦涧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西南4公里,东临小河,西靠水沟,东南与临沂生建园林场为邻,北傍荞麦涧水库。村庄聚落呈长方形,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岭砂土为主。《李氏祖谱》载:"我始祖明初从山西洪洞县喜鹊窝迁到荞麦涧,清初移居西林。"据传,古时候该村有一村妇,能一手扶犁,一手撒种,一位官人路过此地,甚感稀奇,称赞曰:"巧女也。"村名因称巧女涧。后因地处丘陵,土地瘠薄,宜植荞麦,晚秋时节,遍地荞麦花盛开,洁白如银,故改称荞麦涧。1990年,全村人口405人。
徐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东南1.5公里。西傍石门河,南与江苏省东海县毗邻,北临观(堂)石(门)公路。村庄聚落呈长方形,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岭砂土为主。明朝中叶,徐氏迁此建村定居,冠其姓得名徐家庄,后简称徐庄。1990年,全村人口1285人。
小徐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东2.5公里,南临观(堂)石(门)公路。村庄聚落呈方形,主街南北走向。耕地属砂质土壤。民国34年(1945年),刘、徐2姓为种地方便,先后从徐庄迁此落居,得名小徐庄。1990年,全村人口123人。
骆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南1.5公里,东临225省道,西傍李埝河。村庄聚落呈方形,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岭砂土为主。清朝中叶,骆姓徙此建村。后陈、庄2姓相继迁入,迄今已有8世。因骆姓先来此立村,故冠其姓取名骆庄。1990年,全村人口588人。
界沟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南1.5公里,东临225省道,西依赵薄岭,南与江苏省东海县接壤。村庄聚落呈长方形,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油黄土为主。明朝初年,邓、林2姓徙此立村定居,因立村于苏鲁两省界沟处,故名界沟。1990年,全村人口932人。
小界沟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南1.5公里,东临225省道,西傍李埝河,南与江苏省东海县接壤。村庄聚落呈方形,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油黄土为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赵姓为种地方便,自界沟迁出择此落居,因立村时只有8间屋,故定村名为八间屋。后因土匪侵扰,村民又返故里。1952年部分居民从界沟再迁此居,称小界沟。1990年,全村人口85人。
王庄子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南l公里,东临225省道,南与江苏省东海县接壤。村庄聚落呈长方形,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油黄土为主。清朝初年,王氏由江苏海州迁此定居,后逐渐聚成村落,取名王庄子。1990年,全村人口100人。
小陈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西南1.5公里,东临225省道。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油黄土为主。1945年,陈姓从界沟迁出择此立村定居,时称界沟西大堰,亦称小界沟。后改称小陈庄。1990年,全村人口170人。
西新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石门西南7.5公里,西与郯城县裂庄隔河相望,东南与江苏省东海县毗邻。村庄聚落呈长方形,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岭砂土为主。村北曾有"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立"墓碑1块。《李氏支谱》载:"始祖从郯城县黄圈来此建村已十一世。"清朝初年,李氏来此建村,时称新庄。后为避重名村,以方位区分,此村居西,称西新庄。1990年,全村人口1277人。
前庄 位于县城南22公里,南临石(门)观(堂)公路,地处丘陵地带。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1929年,文、陈2姓为种地方便,分别从文岔河、姚沟迁此立村,因村庄坐落于文岔河、姚沟2村前的大岭上,故取名大前庄。1984年5月建乡时改称前庄,为前庄乡政府驻地,2001年,前庄乡撤销,并入石门镇。1990年,全村人口580人。
小寺 位于前庄北4.5公里,东临胡(家沟)羽(山)公路,北依新沭河。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夹砂黄泥头为主,村东是河淤土。据传,此处原有古庙,名为"白云寺"。唐代,守庙僧人在庙西居住,后居民增多,渐成村落,称寺西庄。又因人少村小,沿称小寺。1975年,迁至古庙遗址西南重建新村,村名沿用。1990年,全村人口408人。
东岔河 位于前庄东北4公里,东靠大兴镇,西临小河,北傍新沭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王氏族谱序》记载:"我始祖明朝自当路迁于郯城东乡大峪子居焉。"明朝末年,王氏在小河分岔处建村,始称王岔河。后以河为界分为东、西二村,此村居东,遂改称东王岔河,简称东岔河。1990年,全村人口583人。
西岔河 位于前庄北3.5公里,东靠胡(家沟)羽(山)公路,西依土岭。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岭砂土为主。建村年代和村名来历与东岔河相同,后以河为界形成2村,此村居西,称西岔河。1962年,新沭河下游石梁河水库水位增高,居民迁至西岭定居,村名沿用。1990年,全村人口448人。
徐岔河 位于前庄北3公里,胡(家沟)羽(山)公路从村西经过,村东有两条小河。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河淤土为主。《徐氏宗谱》记载:徐氏于明朝末年徙此立村定居,现已19世。始称徐宅子,后因村庄坐落于小河分岔处,遂改称徐岔河。1990年,全村人口623人。
文岔河 位于前庄北2公里,村周围多河沟。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明万历年间(1573-1619)文姓从安头村徙此立村定居。文姓来前早有豪、蒋、马等姓在此居住,村东豪宅遗址尚存。因文姓在小河分岔处建村,故冠其姓得名文岔河。1990年,全村人口1325人。
花园 位于前庄东北4.5公里,东隔小河与大兴镇向阳村为邻,北濒新沭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沙土地为主。清朝中叶,王氏从东岔河迁至东岭建村,始称东岭。后因村后有一梨园,三月梨花盛开,故改称花园。1990年,全村人口355人。
房巡会 位于前庄北4.5公里,东靠胡(家沟)羽(山)公路,北濒新沭河。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房氏四兄弟由山西省洪洞县徙此定居,因村址地势低洼,始称房家洼。清初,以靠近张巡会,改称房巡会。1990年,全村人口660人。
张巡会 位于前庄西北3.5公里,西靠石门河,北傍新沭河。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岭砂土为主。明初,张、许2姓结伴徙此,许姓在此落居,张姓继续西迁,几经周折,未找到称心如意的定居地,又返回此地,与许氏共建家园。因张姓人户多,故称张家巡回,后沿称张巡会。1990年,全村人口1747人。
刘巡会 位于前庄西北3.5公里,西傍小河。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清朝初年,姚、阎、徐等姓先后徙此立村定居,后刘、李2姓相继迁入。《李氏支谱序》载:"吾李氏先祖遗言,十三世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三角汪迁此卜居……"迄今已13世。因村处张巡会村前,故称刘巡会。1990年,全村人口860人。
刘巡会南小庄 位于前庄西北3.5公里,距刘巡会约2公里。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沙土地为主。1984年,刘巡会部分居民为种地、交通方便,择居村南立村,故取名刘巡会南小庄。1990年,全村人口54人。
姚沟 位于前庄东北1.5公里,东傍小河,西靠胡(家沟)羽(山)公路。村庄聚落呈正方形,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清朝初年,姚氏徙此立村定居,因建村于沟畔,冠其姓取名姚沟。1990年,全村人口257人。
大峪子 位于前庄东北2.5公里,西靠小河,村中有一沟横穿东西。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王氏族谱序》记载:明初,王氏始祖自当路迁此居住,因此处沟壑纵横,故始称峪子。小峪子建村后,此村改称大峪子。1990年,全村人口1026人。
小峪子 位于前庄东北2公里,距大峪子村西约0.5公里。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明朝中叶,孙姓徙此立村定居,因靠近大峪子,故名小峪子。1990年,全村人口156人。
北欧疃 位于前庄西2公里,西靠石门镇,南临石(门)观(堂)公路。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1943年,李姓为种地方便,从老欧疃择此定居,始称小欧疃。1960年分村建制,因位于老欧疃北,改称北欧疃。1990年,全村人口412人。
老欧疃 位于前庄西南2.5公里,北临石(门)观(堂)公路,西靠石门镇,南濒石棚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明朝初年,欧阳、赵、司诸姓迁此立村定居。明朝中叶,李姓迁入。因欧阳氏先来此建村,冠其姓得名欧疃。1960年与北欧疃分村建制,改称老欧疃。1990年,全村人口1155人。
小门湖 位于前庄西1公里,石(门)观(堂)公路北侧。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白垍土地为主,村北有部分沙土地。民国22年(1933年),老门湖部分门氏居民择此建村,因靠近老门湖,故称小门湖。1990年,全村人口372人。
老门湖 位于前庄西南1公里,石(门)观(堂)公路南侧。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明初,孟氏徙此定居,始称孟家湖。明末门氏迁入,遂改村名为门家湖。1960年分村建制,为与小门湖有别,故称老门湖。1990年,全村人口226人。
门湖 位于前庄西南2公里,东北靠老门湖。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民国22年(1933年),老门湖被土匪洗劫,门氏为避匪患,择此建村,故名门湖。1990年,全村人口264人。
东泉子埠 位于前庄东南1.5公里,北临石(门)观(堂)公路。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岭砂土为主。1933年,王、李、秦3姓为种地方便,从西泉子埠迁此立村定居。因居西泉子埠东北角,故始称东北庄。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东泉子埠生产大队。1984年5月,设东泉子埠村民委员会。1990年,全村人口408人。
东泉子埠小庄 位于前庄东1.5公里,距东泉子埠东北约l公里。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属砂质土壤。1949年,孙姓为种地方便,从小峪子迁此立村定居,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东泉子埠第二生产队。1984年5月,定名为东泉子埠小庄。1990年,全村人口154人。
南小峪子 位于前庄东南2.5公里,距东泉子埠东约0.5公里。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属砂质土壤。1939年,王姓为种地方便,从小峪子迁此立村定居,因位于小峪子村南,故称南小峪子。1990年,全村人口84人。
上堰 位于前庄东南2公里,距东泉子埠东南约l公里。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1941年,王姓为种地方便,从西泉子埠迁此立村定居,因村庄坐落于土堰上,为与下堰有别,故名上堰。1990年,全村人口408人。
北羽阴 位于前庄东南3公里,东与大兴镇接壤,南望羽山,北靠石(门)观(堂)公路。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村东有部分砂姜黑土。1931年,王姓自大峪子迁此居住,始称西圩子。后,英、李、陈等姓由大沈埠迁入。因村处羽山之北,故名羽阴村。1960年分村建制,分成两个村,该村居北,称北羽阴。1990年,全村人口613人。
东北围子 位于前庄东南3公里,距北羽阴东北约l公里。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1945年,王姓为种地方便,自大峪子村迁此定居。因位于北羽阴村东北角,故称东北围子。1990年,全村人口203人。
南羽阴 位于前庄东南3公里,南依羽山,北邻北羽阴。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1931年,王氏为种地方便,由大沈埠迁此立村定居。因村处羽山之北,故名羽阴村。1960年,分为南、北两个村,该村居南,遂改称南羽阴。1990年,全村人口600人。
西泉子埠 位于前庄南2公里,南与江苏省东海县搭界,北靠石(门)观(堂)公路。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元朝末年,马、杨、褚诸姓徙此立村定居。明初王氏迁入。《王氏始祖庆公墓碑》载:"我王氏一族,始祖爰居海东当路村,自大明洪武时(13681398)乃迁于郯邑长乐乡泉子埠……"《郯城县志·秩官志》载:"永乐三年(1405年)己酉科举人栾栥,泉子埠人。付佐,泉子埠社人,任延安府知事。"建村时,因岭下有一甘泉,常年不涸,故名泉子埠,后以方位称西泉子埠。1990年,全村人口949人。
黄堰 位于前庄南1公里,距西泉子埠西北约1公里。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为砂质土壤。1943年,王、张2姓为种地方便,从西泉子埠择此立村定居。这方土地原属房巡会房姓所有,村以地名,习称"房堰",后改称黄堰。1990年,全村人口153人。
下堰 位于前庄东南2公里,距西泉子埠东北约1公里。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1940年,王姓为种地方便,由西泉子埠迁此定居,因村庄坐落于土堰下,故名下堰。1990年,全村人口157人。
团堰 位于前庄东南2公里,距西泉子埠东约1公里。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两条,分别是东西、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1944年,王氏为种地方便,从西泉子埠择此立村定居,因村庄坐落于圆形土堰中,故名团堰。1990年,全村人口234人。
张家围子 位于前庄南4.5公里,距西泉子埠东南约1公里。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1929年,张姓为种地方便,从西泉子埠迁此立村定居,因位于西泉子埠东南方向,故称东南庄。后筑围防匪,遂改称张家围子。1990年,全村人口258人。
小泉子埠 位于前庄南3公里,距西泉子埠西约l公里。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为砂质土壤。1942年,为种地方便,张、徐2姓从西泉子埠,孙、荣2姓自东新庄,择此立村定居。因村庄位于西泉子埠南,故始称小南庄,后改称小泉子埠。1990年,全村人口392人。
转林 位于前庄西南3.5公里,西靠225省道,南与江苏省东海县搭界。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明崇祯年间(1628-1644),徐氏迁此定居,后刘氏迁入。徐氏最初在小河边建村,历经雨水冲刷,发现很多砖墓,居民认为此处是古墓群,不宜在此居住,便到小河南岸立村定居,祖坟(当地称"坟"为"林")亦随之转移小河南,故取村名为转移林。后简称转林。1962年分村建制,划为西转林、刘转林、陈转林3个生产大队。1984年5月,设转林西村、转林中村、转林南村3个村民委员会。1990年,全村人口1851人。
东转林 位于前庄西南3.5公里,南与江苏省东海县搭界,北临小河。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明崇祯年间(16281644),陈氏迁此立村定居。该村原与转林是同一自然村。1962年分村建制,此村居东,称东转林。1990年,全村人口400人。
东转林小庄 位于前庄西南3.5公里,西北距东转林约l公里。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1964年,刘、陈2姓为种地方便,由东转林择此立村定居,故名东转林小庄。1990年,全村人口401人。
东新庄 位于前庄南3公里。西与东转林为邻,南依江苏省东海县李埝乡林场,北傍石棚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明朝末年立村,始称集子。村中尚有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大碌碡两个。1958年东迁今址,重建新村,以方位改称东新庄。1990年,全村人口747人。
马家洼 位于前庄南3.5公里,距东新庄东约1公里。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为砂质土壤。1945年,孙、荣2姓为种地方便,从东新庄迁此定居,因村处马家坟之西低洼处,故名马家洼。1990年,全村人口14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