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碑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1&rec=688&run=13

临沭县的碑刻多为元代和清代遗存。至2007年,发现较有文物价值的碑刻有4块。
重修清源真君庙碑 清源真君庙位于临沭镇花园寺村西,始建年代不详,元代重修时立此碑。后废圮,仅存遗址。
碑刻为青石制,方座,身首一体,高205厘米,宽80厘米,厚20厘米。元大德四年(1300年)立。额题篆书"重修清源真君庙记"2行8字。碑文楷书,计552字,记述清源真君庙的位置、地理环境和原庙毁于兵灾及重修经过。后习进士陆世□撰文并书丹,陈羲范刻。
碑刻现存于县文管所。
创塑观音罗汉之记碑 碑体为石灰岩板块,青灰色。高200厘米,宽80厘米,厚20厘米。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由沂州佛教界和沂阳观音院僧人化缘得资金塑立。碑文亦由僧人撰稿和书写。
该碑原立于东盘村南沂阳观音院内,20世纪50年代寺庙院被拆除,碑石受到群众保护。今移置于东盘村东玉圣园内。
大兴镇同知衙署碑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朝廷在今大兴镇设捕盗同知衙署。雍正、乾隆年间,贪图享乐的同知因嫌当地穷乡僻壤,自行移驻郯城县马头集办理公务,致使大兴镇衙署名存实亡,衙内部分建筑物也因长期失修而坍塌。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新任同知赵宏汉到职。其人忠于职守,亲自督办重修大兴镇衙署,并于施工期间回驻大兴镇。竣工后,赵撰文勒石碑为记。
该碑为石灰岩板块,高1.8米,宽0.8米,厚0.15米,民国年间随衙署废置而被遗弃荒野。20世纪70年代,被当地农户砸成两段,欲作建房石料,幸被有识者劝止,仅损右下角。现残碑卧置于大兴镇大兴一村之东、新沭河北岸。
郑山镇轩庄圣旨碑 郑山镇轩庄村公墓,现存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朝廷为貤赠临清州学正胡典的父母而下旨树立的"龙头"碑。碑体为石灰岩质,高2.0米,宽0.8米,厚0.2米,碑帽刻有双龙图案,中有"圣旨"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