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头镇所辖自然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1&rec=68&run=13

店头 位于县城南12公里,225省道西侧。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属半丘陵地带,以岭砂土和砂姜黑土为主。是店头镇政府驻地。回、汉两个民族杂居,回族居民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以经营面食、皮革、屠宰业为主要副业。该村始建于明朝初期。村南和东岭均发现明代古墓及旧村遗址。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沂州府志·乡社市集》载有"店头集"。明朝初年,万、张、陈等姓迁此立村定居。清雍正八年(1730年)洪水泛滥,房屋倒塌,村庄淹没,唯村北高岗处幸存几家坊店,人们居此避难。洪水消落,居民在此高岗处重建村庄,取名店头。2004年,全村人口3796人。
西八里巷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西北4公里,西傍牛腿沟。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姜黑土为主。《禚氏族谱》载:"吾族自明初自高密卜居于郯之东北乡曰夏庄……十三世迁居八里巷。"明朝末年,孙姓徙此立村定居,后来禚、刘2姓相继迁入。因此村居八里巷村西,故称西八里巷。2004年,全村人口1675人。
东八里巷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北3公里,西邻西八里巷,东、北紧靠班(官庄)郇(楮林)排水沟。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明朝初年,蔡、仁、张、闵、于、杨、袁、武8姓徙此立村定居,时称八家巷,后演变为八里巷。西八里巷建村后,该村居东,遂改称东八里巷。1923年,发生土匪赵嬷嬷血洗东八里巷惨案。2004年,全村人口2300人。
袁庄子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北3公里,东邻闵庄子,西靠班(官庄)郇(楮林)排水沟。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村北耕地属岭砂土,村南系油黄土。柳条编织为该村居民传统家庭副业。明朝末年,杜姓徙此建村,因村北岭下有一甘泉,常年不涸,村以泉名,冠其姓,名之杜家泉。清朝初年,袁氏从朱仓迁入,人丁兴旺,成为村中主姓人户,遂改称袁庄子。2004年,全村人口680人。
闵庄子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北3公里,东临原莒(县)阿(湖)公路。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村南的耕地为夹砂黄泥头,村北为粗砂土。明朝末年,闵姓从费县闵家寨迁此立村定居。《李氏宗谱》记载:"李氏清初十一世祖迁居闵庄子。"因闵氏建村,故名闵庄子。2004年,全村人口670人。
杨圩子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东北3.5公里,西临原莒(县)阿(湖)公路。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清初立村,因村庄坐落于永安城(即细柳庄)西北,始称西北哨。民国17年(1928年)5月,村庄遭匪洗劫。嗣后,为防匪患,杨氏环村筑起圩墙,遂改称杨圩子。2004年,全村人口710人。
宋圩子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东北4公里,西临原莒(县)阿(湖)公路。村庄分布于沟两岸,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油黄土和砂质土壤为主。清朝初年,孙氏由临沂徙此立村定居,后宋姓迁入,始称永安庄。民国17年(1928年)遭土匪洗劫。嗣后为防匪患,环村筑圩墙防守,且宋姓为村中主姓人户,遂改称宋圩子。2004年,全村人口900人。
丁圩子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东北3.5公里,东邻高圩子。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粗砂土为主。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丁姓从新村迁至细柳庄村头立村定居,统称细柳庄。民国17年(1928年)5月遭土匪洗劫。后重建家园时,筑圩墙防匪,冠其姓改称丁圩子。2004年,全村人口544人。
新河镇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东北2公里,南靠班(官庄)郇(楮林)排水沟。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粗砂土为主。1941年,丁圩子部分居民为种地方便,择此立村定居,因村庄坐落于新开挖的班郇排水沟北岸,故名新河镇。2004年,全村人口96人。
高圩子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东北4公里。村庄聚落呈棱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清雍正年间(1723-1735),高姓迁至细柳庄北建村定居,当时统称细柳庄。民国17年(1928年)被土匪洗劫。居民重建家园时,筑圩防匪,冠其姓改称高圩子。2004年,全村人口1520人。
前细柳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东北4公里,南靠大土墩,北临小河沟。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丘陵,村东、南两面为油黄土,村西及西南为粗砂土。早在隋唐时期此处就有村落,称永安城,因数遭战乱洗劫,村庄焚毁,战后幸存居民聚集于原村址重建村庄,命村名为"洗留庄"(洗劫后留下的村庄)。清朝初年,张氏自张贺城迁入,因村旁多植柳条,故改称细柳庄。民国17年(1928年)该村又遭土匪洗劫。居民为防匪患,便以姓氏为片,重建五个圩子,修筑围墙,设岗防匪。该村居南,称前细柳。2004年,全村人口1895人。
卞麻科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北1.5公里,东靠班(官庄)郇(楮林)排水沟。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系黑黏土。清朝中叶,张姓从高家湖迁来建村,至今已9世。时值土匪横行,居民离散,无人稼穑,土地荒芜,野生蓖麻遍地生长。张姓在此建村,以植物得名"边本科"(蓖麻籽俗称),后习称卞麻科。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卞麻科"。2004年,全村人口468人。
张庄子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北1.5公里,东临225省道。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黑黏土为主。清康熙年间(1662-1722),张姓从临沂安靖村迁此立村定居,今已15世,以姓氏命村名为张庄子。2004年,全村人口672人。
吴家月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西3.5公里,西邻沭河,东靠牛腿沟。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棕壤土为主。明初建村。民国14年(1925年)《吴氏重修族谱序》记载:"城阳有村曰官地,我吴氏原籍也。先世自海东胥宇于兹,洪武初,有昆玉二伯仲始自莒占籍于郯,一居郯西蒲坦,一居郯东北月庄者,即我始祖鸿胪公也……"传说该村家家织布,外村织布者常到此村借绕线用的籰子,故名籰庄。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籰字为生僻字,改用"月"字,为避重名村,以姓氏区分,冠其姓改称吴家月庄。2004年,全村人口2620人。
沭东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西3.5公里,沭河东岸、牛腿沟西畔的小平原上。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棕壤土为主。张氏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从界沟迁此立村定居,现已13世。吴氏清初从月庄迁入,现已12世。张氏在月庄村前建村,因这里茅草丛生,遂称"茅草荒"。后人嫌村名不雅,1965年以村处沭河东岸,改名沭东。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茅草荒"。2004年,全村人口690人。
东马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东1公里,靠班(官庄)郇(楮林)排水沟,西临225省道。村庄聚落呈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清康熙年间(1662-1722),马氏由马港口迁此立村定居,始称马家巷子,后改称马家庄,简称马庄。1980年地名普查时,为避重名村,以方位区分,该村居东,称东马庄。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马家庄"。2004年,全村人口390人。
顶子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西4公里,东临牛腿沟,西濒沭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为棕壤土,土质肥沃。为防沭河水患,王氏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择此高顶处立村定居,故名顶子。2004年,全村人口865人。
于庄子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西4公里,东临牛腿沟,西濒沭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棕壤为主。明朝末年,于姓迁此立村定居,始称于家大庄。清雍正八年(1730年)洪水暴发,村庄淹没,于姓流落他乡。洪水消落,马、徐2姓来此重建村庄,村名沿用,后改称于庄子。2004年,全村人口1146人。
西沈马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西4公里,东隔庙子沟与东沈马相望,西濒沭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以棕壤为主。明弘治年间(1488-1505),沈、马2姓迁此立村定居。后刘氏等姓相继迁入。沈、马2姓建村时,以两姓氏命村名为沈马庄。清朝中叶,以庙子沟为界,形成2个自然村。按方位区分,该村居西,称西沈马。2004年,全村人口1720人。
东沈马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西南2.5公里,东邻小垛庄,西靠牛腿沟。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小平原,以棕壤为主。建村年代及村名来历与西沈马相同。清朝中叶,以庙子沟为界形成2个自然村,按方位区分,该村居东,称东沈马。1976年,迁牛腿沟以东重新建村,村名沿用。2004年,全村人口932人。
小垛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西南2公里。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小平原,村西北为黑黏土,村东南为砂质土壤。清雍正八年(1730年)洪水过后,张姓自张贺城择此高地建村,因立村于垛庄之后,且村小,故称小垛庄。2004年,全村人口1240人。
大垛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西南3.5公里,西临新沭河泄洪闸。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小平原,以棕壤为主。清雍正八年(1730年)洪水过后,王、欧2姓自沈马庄择此高地建村,命村名为躲水庄,后演称垛庄。小垛庄建村后,遂改称大垛庄。2004年,全村人口1245人。
南岭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南1.5公里,东临225省道,南靠岭丘。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清朝中叶,张氏由济宁迁此立村定居,至今已11世。始建村时,只有房屋8间,故称八间屋。后因村庄座落于店头南岭,改称南岭。2004年,全村人口356人。
五花路 位于镇政府驻地店头南2公里,西临225省道。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为砂质土壤。《宋氏族谱》记载:清道光年间(1821-1850),宋氏为种地方便,由东措庄择此立村定居,始称"小宋庄"。民国初年改称南新庄。后因村处5条道路交叉处,故又改称五花路。2004年,全村人口176人。
官庄 位于县城南15公里,东傍苍源河,南临大(兴)册(山)公路。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两条呈"十"字形走向。地处丘陵地带,土壤以夹砂黄泥头为主。明朝末年,刘姓由临沂迁此定居,时称刘家官庄。清初,李姓从江苏于家汪迁入,后繁衍成村中主户,村名遂改称李家官庄。新中国建立后,为与河东李官庄有别,以方位区分,此村居西,称西官庄。1984年5月改称官庄。1984年起,为官庄乡政府驻地。2001年,撤销官庄乡,并入店头镇。2004年,全村人口715人。
东李官庄 位于官庄东北0.5公里,东傍苍源河。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地处丘陵地带,以白垍土为主。清初,刘姓从东白旄迁此小河旁立村,时称小河涯。后李姓自郭疃迁入,且繁衍成村中主户,遂改称李家官庄。新中国建立后,为与河西李官庄有别,以方位区分,此村居东,故改称东李官庄。2004年,全村人口561人。
大龙兴汪 位于官庄北3.5公里,地处丘陵,三面小河环绕。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白垍土为主。清康熙七年(1668年)大地震后,刘姓徙此立村定居。后来,王、周、唐、吴、杨、崔、许等姓相继迁入。因地处岭坡之下,村内多沟汪,取名刘下汪。后人户增多,村庄渐大,在村西建1座龙王庙,村名改为龙下汪。当地有"九龙汇首兴于汪"之说,以此取吉祥意,又易村名为龙兴汪。1956年,为种地方便,部分居民迁往西岭建村,1958年命名为小龙兴汪。该村大,故改称大龙兴汪。2004年,全村人口1230人。
小龙兴汪 位于官庄西北3公里,西、北两面与店头乡为邻。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两条呈"十"字形走向。属丘陵地带,以白垍土为主。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龙兴汪部分居民为种地方便,迁至西岭建村,时称小前庄,亦称小南庄。1958年命名为小龙兴汪。2004年,全村人口649人。
郇楮林 位于官庄北3.5公里,东隔小河与大兴镇为邻,北依土岭。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两条呈"十"字走向。属丘陵地带,以白垍土为主,村东为河淤土。清顺治年间(1644-1661),郇氏始祖郇璧由青州大郇庄迁居于此,后朱姓迁入。郇姓立村时,村东为一片楮桃林,村以林名,冠其姓取名郇家楮桃林,后沿称郇楮林。2004年,全村人口1200余人。
张楮林 位于官庄西北2公里,东靠苍源河,西依岭丘,北傍班(官庄)郇(楮林)排水沟。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两条呈"十"字形走向。属丘陵地带,以白垍土为主。《张氏族谱》记载:明天启三年(1623年),张氏先祖张汉礼带两子张清德、张清春自张南埠子迁此定居,后李、吕等姓相继迁入。因张氏立村时,村东有一片楮桃林,村以林名,冠其姓取名张家楮桃林,后简称张楮林。1976年,沭河河床加宽,村址迁西岭,村名沿用。2004年,全村人口1235人。
丁楮林 位于官庄北1.5公里,东傍苍源河,西依小岭。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属丘陵地带,以白垍土为主。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立《王氏地契文书》记载:王氏由大于科迁此。王氏来前,丁氏早已从日照涛雒迁居于此。村东有一大土墩,上面长满楮桃树,习称楮桃林,村以林名,冠其姓取名丁家楮桃林,简称丁楮林。2004年,全村人口2105人。
丁家楼 位于官庄东北3.5公里,东与大兴镇友谊村毗邻,西傍苍源河。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属丘陵地带,以白垍土为主。1941年,丁楮林部分居民为种地方便,迁居于此。农业合作化时为丁楮林生产大队第十一生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丁家楼。2004年,全村人口402人。
樊官庄 位于官庄西北l公里,西傍土岭,南靠大(兴)册(山)公路。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属丘陵地带,以白垍土为主。清初,岳姓迁此立村定居,时称岳家官庄。后樊姓由江苏赣榆县大莒城村迁入,逐渐成为村中主户,故改称樊官庄。2004年,全村人口478人。
西措庄 位于官庄西3.5公里,东靠225省道,南傍新沭河。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属丘陵地带,以白垍土为主。最初由夏、栾、韩3姓来此建村。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邵姓由郯城邵家湖迁入。因村东有一庙宇,每逢社日必祭祀,故命村名为社庄。后因村庄屡遭灾难,居民埋怨村庄安错了地方,习称错庄。后忌讳"错"字不雅,便以谐音"措"字代之。清末以庙为界形成2个村,此村居西,故名西措庄。民国17年(1928年)遭土匪洗劫,村庄毁坏。后重建新村,村名沿用。2004年,全村人口1043人。
东措庄 位于官庄西4公里,西临225省道,北靠大(兴)册(山)公路,南接石门镇。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属丘陵地带,以白垍土为主。与西措庄原为1个自然村,清末以庙为界,分为2村,按其方位区分,此村居东,故称东措庄。2004年,全村人口2106人。
尹圩子 位于官庄南0.5公里,北临大(兴)册(山)公路,村周围沟壑纵横。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属丘陵地带,以白垍土为主。明朝末年,尹姓自江苏海东家仓村迁居大于科,后又迁此立村定居。因村边多沟,始称尹家沟。后以村周围沟壑环绕,形成天然围子,改称尹圩子。1979年,村址西迁0.5公里,村名沿用。2004年,全村人口200人。
陈圩子 位于官庄南1公里,西依土岭,北临大(兴)册(山)公路。村址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属丘陵地带,以白垍土为主。《陈氏族谱》载:陈氏十四世陈俊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由陈巡会迁此立村定居,为防匪患,修筑围墙,取名陈圩子。2004年,全村人口350人。
西大于科 位于官庄东南1公里,东傍苍源河,西临大(兴)册(山)公路,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两条呈"十"字形走向。属丘陵地带,以白垍土为主。明初立村,原与东大于科同属1个自然村。1950年分村建制,以古庙为界分为2村,此村居西,称西大于科。1976年,沭河河床加宽,村址向西搬迁0.5公里,村名沿用。2004年,全村人口750人。
东大于科 位于官庄东3公里,东邻大兴镇,西傍苍源河,南临新沭河,北靠大(兴)册(山)公路。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两条呈"十"字形走向。属丘陵地带,以白垍土为主,村西、南有少量河淤土。《熊氏族谱》记载:"熊氏先祖熊守江由赣榆县大树迁此"。熊氏来此现已26世。《王氏宗谱》载:明洪武时王氏始祖迁居郯城长乐乡泉子埠,后移居于此。早年建村时此处有大片榆树,村以树名,时称大榆棵,后演称大于科。又传因清朝康熙皇帝南巡,路经此处遇大雨,曾在大榆树下避雨,故改称大雨科,后演变为大于科。1950年分村建制,以古庙为界分为2村,此村居东,称东大于科。1976年,沭河河床加宽,村址迁往苍源河东岸岭上,村名沿用。2004年,全村人口1947人。
陈巡会北村 位于官庄西南1.5公里,西接石门镇,北临大(兴)册(山)公路。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属丘陵地带,以白垍土为主。原与陈巡会南村同属1个自然村。1962年,分为3个生产大队,该村为第三大队。1980年,迁西岭另立一村,称陈巡会三村。1984年5月,以方位区分,此村居北,改称陈巡会北村。2004年,全村人口727人。
陈巡会中村 位于官庄西南1.5公里,西接石门镇。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属丘陵地带,以白垍土为主。原与陈巡会南村同属1个自然村。1962年,分为3个生产大队,本村为第二大队。1980年,迁西岭另立一村,称陈巡会二村。1984年5月,以方位区分,此村居中,改称陈巡会中村。2004年,全村人口656人。
陈巡会南村 位于官庄南2公里,东靠苍源河,西接石门镇,南傍新沭河。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两条呈"十"字形走向。地处丘陵,以白垍土为主。《陈氏族谱》记载:清康熙三年(1664年)陈氏八世祖陈洪智由文家埠迁居于此,时称小宅子。后陈氏几经巡迴搬迁,最终仍在小宅子定居,为牢记巡迴之艰辛,以姓氏命村名为陈家巡迴。后演变为陈巡会。1962年划为3个生产大队。1980年,沭河河床加宽,村址向西岭搬迁,分为3个村,此为陈巡会一村。1984年5月,以方位区分,此村居南,改称陈巡会南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陈巡会北村、中村、南村为一个自然村,曾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滨海区抗日根据地政治中心。2004年,全村人口1050人。
仓巡会 位于官庄南3.5公里,西临石门镇,南傍新沭河。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属丘陵地带,以白垍土为主。《仓氏宗谱》记载:清朝初年,仓姓由河南开封仓家寨迁此立村定居。后有刘、张、房、曹、毛等姓相继迁入。因仓姓最早靠近陈巡会立村,冠其姓得名仓巡会。1979年,沭河河床加宽,村址西迁0.5公里,村名沿用。2004年,全村人口117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