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庄镇所辖自然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1&rec=67&run=13

曹庄 位于县城西南16公里,岌山北麓,曹(庄)文(家埠)公路从村中穿过。村庄聚落呈正方形,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黑黏土为主。是曹庄镇人民政府驻地。这里在唐代(618-907)就有曹、夏、于、汤4姓聚居。吴姓于明朝中叶迁入,现已22世。因曹姓最早定居于此,故名曹庄。1990年,全村人口3735人。
大哨 位于镇政府驻地曹庄西北3.5公里,地处华大排水沟上游。南系丘陵,地下蕴藏重晶石。村庄聚落呈正方形块状,主街有4条南北走向,6条东西走向。耕地以黑黏土为主。唐代(618-907),高、沈、顾3姓迁此定居,曾有"高半岭,沈半坡,顾家种的是沙窝"的说法。后陈、芦、许等姓相继迁入。《陈氏重修家谱》记载:"我宗原籍颍川世家,后在太邱分为五,白荒迁大哨。"唐朝,此处兵燹战乱,连年灾荒,人烟稀少,为防匪避乱,人们集中居住,村周围设有岗哨,故得名大哨。一说,因唐将薛礼征东在此设过营哨而名。1990年,全村人口3862人。
黄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曹庄北2.5公里,地处分沂入沭水道转弯处,村北有黄庄公路大桥,村西为黑土小平原。村庄聚落呈正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和黑黏土为主。此村原系黄贺城佃户村。清朝初年,段、吴、赵、王、吕、黄等姓相继迁入,始称庄子。后黄姓渐成村中主姓人户,遂改称黄庄。1990年,全村人口2372人。
王贺城 位于镇政府驻地曹庄东北4公里,东濒沭河,西临分沂入沭水道。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以砂质土壤为主。《王氏宗谱》记载:"我王氏自海州迁郯,祖居贺城,至三世兴祖入籍许庄,始来北关,当明之季清之初去世。"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王氏从海州迁此立村定居。因村北有贺王城古遗址,冠其姓,得名王贺城。1990年,全村人口1203人。
张贺城 位于镇政府驻地曹庄东北3.5公里,东濒沭河,西与黄贺城为邻。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以砂姜黑土为主。《张氏族谱》记载:元末明初,张姓迁此立村定居,因村处贺王城遗址附近,故名贺城。后为区别重名村,冠其姓得名张贺城。张贺城前村是县内回族聚居村。1990年,全村人口1586人。
黄贺城 位于镇政府驻地曹庄东北3公里。村庄聚落呈不规则三角形,主街南北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以砂姜黑土为主。《黄氏族谱》记载:清朝初年,黄姓从神泉岭迁此落居,现已17世。因靠近张贺城,时称小黄贺城。1958年,与张贺城部分居民合并,组成黄贺城生产大队。1984年5月,设黄贺城村民委员会。1990年,全村人口974人。
南庄子 位于镇政府驻地曹庄东北3公里,东濒沭河,西为沭河冲积小平原。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河淤土为主。加工粉条、粉皮为该村居民的主要副业。清初,张氏从张贺城迁此居住,因建村于张贺城村南,时称小南庄。1958年改称南庄子。1990年,全村人口1354人。
郭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曹庄北0.5公里,东傍总干排水沟,西靠曹(庄)新(集子)公路。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地处黑土小平原。《吴氏族谱》记载:宋朝中叶,吴氏自月庄迁此定居,因立村于曹庄之后,始称后庄。后郭姓迁入,且发展成村中主姓人户,遂改称郭庄。1990年,全村人口1985人。
彭古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曹庄东北2.5公里,东濒沭河,西临分沂入沭水道。村庄聚落呈长方形,主街南北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土地肥沃。《彭氏族谱》记载:明朝末年,彭氏迁此居住。清朝初年,张姓从山西省洪洞县喜鹊窝徙入,现已17世。因彭姓立村,故名彭古庄。1990年,全村人口1249人。
西南岭 位于镇政府驻地曹庄西南0.5公里,地处岌山东北坡。村庄聚落呈方形,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岭砂土为主。清朝初年,王氏由曹庄迁此落居,因村处曹庄西南岭上,故名西南岭。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西南岭"。1990年,全村人口431人。
朱村 位于镇政府驻地曹庄东南1.5公里,东濒分沂入沭水道,西傍黄白排水沟。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黑黏土为主。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重修王氏家谱》记载:"我王氏一族传籍山西洪洞县,前明至山东莱州府胶州,历有年所,自始祖来郯,始居月庄,继迁朱村,已二百余年矣。"当年村东有条小河,渡口处有一小沙洲,河两岸有9条小路交汇于沙洲,曲折蜿蜒,宛如"九龙戏珠",以此象征吉祥,取名"珠村",后演称朱村。1990年,全村人口2499人。
马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曹庄南1公里,东靠曹(庄)文(家埠)公路,西依岌山。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黑黏土为主。《马氏族谱》记载:明朝末年,马氏兄弟3人由山西省洪洞县喜鹊窝迁此立村定居,现已15世。因马姓建村,故名马庄。1990年,全村人口1023人。
前店子 位于镇政府驻地曹庄南3.5公里,西依岌山,大(兴)册(山)公路从村后经过。村庄聚落呈正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黑黏土为主。《黄氏谱碑》记载:清朝初年,黄姓迁此立村定居,因村处店子之前,故时称小店子。后以方位区分,此村居南,改称前店子。1990年,全村人口1054人。
后店子 位于镇政府驻地曹庄南2公里,地处岌山东麓,大(兴)册(山)公路从村前拐弯东去。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黑黏土为主。《李氏族谱》记载:明朝中叶,李氏自郭疃徙此定居,因地处通往江苏青口的运盐大道,又因村前有座火神庙,来往盐商、香客不断,开坊店者较多,故得名店子。后以方位区分,改称后店子。1990年,全村人口1640人。
前河口 位于镇政府驻地曹庄东南4.5公里,东濒沭河故道,西傍黄白排水沟,大(兴)册(山)公路从村后经过。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土地肥沃。《张氏族谱》记载:明朝末年,张氏徙此立村定居。因立村于沭河渡口(曾为去江苏青口运盐大道的渡口),始名河口。后为避重名,此村居南,遂改称前河口。1990年,全村人口993人。
后河口 位于镇政府驻地曹庄东南4公里,东濒沭河故道,西傍黄白排水沟,大(兴)册(山)公路从村前经过。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土地肥沃。《赵氏支谱》记载:"先祖乃长城二支人,五世祖兄弟三人于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1)迁移到此落户。"赵氏来时已有张、孟、朱等姓于明末迁居于此。因立村于沭河西岸渡口处,故时称河口。后为避重名,遂改称后河口。1990年,全村人口2363人。
华桥 位于县城西南18公里,东依岌山,西枕石羊岭(亦称锦鸡岭),华二排水沟自村东穿过。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姜黑土为主。唐代建村后,滕、王、李姓先后迁此落居。《李氏族谱》记载:"李氏自郭疃四世三支祖讳自虚迁此,至今已十二世。"据传,村东原有一石桥,唐将薛礼征东时曾挂盔甲于桥头小憩,故称挂甲桥,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华桥。1984年起,为华桥乡政府驻地;2001年,华桥乡撤销,并入曹庄镇。1990年,全村人口1760人。
西郭疃 位于华桥西北3公里,东临东郭疃,东南靠锦鸡岭,西、北两面与郯城县沙墩乡、李庄镇接壤。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修《李氏家谱》载:"我始祖原陇西人,自明时迁居郯邑北乡锦鸡岭后郭疃村"。现已21世。明朝末年,所迁之民摸黑至此,故立村后称"摸疃"。数年后,外地迁民又去摸疃定居,但人生地疏,天黑路滑,走错了路,摸过了疃,后将村名改称"过疃"。时湮代远,演化为"郭疃"。后为与东郭疃对称,此村居西,遂改称西郭疃。1990年,全村人口1437人。
东郭疃 位于华桥西2.5公里,东与西王疃相邻,西为西郭疃,南依锦鸡岭,北与郯城县李庄镇接壤。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刘氏族谱》记载:明朝中叶,刘氏徙此立村定居,取名刘家官庄。清初李姓迁入,且渐成村中主姓人户,因村处西郭疃东,遂改称东郭疃。1990年,全村人口826人。
西王疃 位于华桥西北1.5公里,东与东王疃为邻,南靠锦鸡岭。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村东南系砂姜黑土。明万历三年(1575年)《王氏族碑》记载:明朝初年,王氏徙此定居,始称王疃。东王疃建村后,此村居西,改称西王疃。1990年,全村人口814人。
东王疃 位于华桥西北1公里,东依岌山,西接西王疃。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姜黑土为主。明朝中叶,冯氏迁此立村定居,嗣后,王、陈、叶诸姓相继迁入,因立村于王疃村东,故称东王疃。1990年,全村人口775人。
西萨庄 位于华桥西南3公里,西与郯城县接壤,北依锦鸡岭。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姜黑土为主,村北有少量岭沙土。郭疃《李氏家谱》记载:"八世祥春、和春兄弟二人迁居萨庄三百年"。清初,李氏从郭疃迁此立村定居,因位于萨庄村西,故名西萨庄。1990年,全村人口827人。
东萨庄 位于华桥西2.5公里,南与郯城县泉源乡邵家湖接壤,北依锦鸡岭。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和砂姜黑土为主。明朝末年,张、尹、刘、戴、孙、于、萨7姓迁此立村,始称七姓官庄。后萨姓渐成村中主姓人户,遂改称萨庄。清初,西萨庄建村后,此村以其方位改称东萨庄。1990年,全村人口1203人。
谭庄位 于华桥西l公里,东、南两面为黑土小平原,西依岭丘,北枕石羊岭。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和砂姜黑土为主。《谭氏族谱》记载:明朝末年,谭姓徙此立村定居,始称谭宅子,后改称谭家庄,现简称谭庄。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谭家庄"。1990年,全村人口827人。
解庄 位于华桥西南1公里,东和西山前为邻,西与东萨庄村接壤。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地处黑土小平原。《解氏族谱》记载,清朝初年,解姓从朱崔村迁此立村定居,现已15世。以姓氏命村名为解庄。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解家庄"。1990年,全村人口573人。
常林 位于华桥西南3.5公里,西、南两面与郯城县接壤,北与萨庄为邻。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姜黑土为主。《常氏墓碑》记载,明朝末年,常氏迁此立村,为郭疃李氏之佃户村。因村旁有常家林(坟地),村以林名,故名常林。清初,杜姓由郯城县新汪村迁入。村名沿用至今。1977年,"常林钻石"在该村发现,发现者魏振芳。1990年,全村人口781人。
西山前 位于华桥东南2公里,南与郯城县接壤,北依岌山。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姜黑土为主。清初,薛家疃、阚家营子、魏家官庄、张家山前4个小自然村为防匪患,联合修筑围墙,合成一村,以村处岌山前,命名为西山前。1941年,发生西山前保卫战,滨海专署授予该村"抗日模范村"称号,追认张作洪为"抗日民族英雄"。1990年,全村人口1413人。
东山前 位于华桥东南3公里,东、南两面是岭,北依岌山。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姜黑土为主。清雍正年间(1723-1735),谢氏由郯城县红花埠迁此立村。因村庄坐落于岌山前,故得名山前。后为避重名村,此村居西山前之东,遂改称东山前。1990年,全村人口906人。
旺南庄 位于华桥东南5公里,东傍沭河,南接文家埠。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地处沭河冲积小平原,以河淤土为主。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重修王氏宗谱》载:清雍正年间(1723-1735),王氏四世三支,由朱村迁居于此。清雍正八年(1730年),洪水暴发,一片汪洋,从朱村楼上向南眺望此处,水上有莲花飘荡。洪水消落,王氏从朱村迁此立村,取名望南庄,后为祝愿人丁兴旺,子孙发迹,易名旺南庄。1990年,全村人口2175人。
文家埠 位于华桥东南5公里,东濒沭河,北与旺南庄相接。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黏心黄土为主。明朝中叶,文姓逃荒至此,在一土岭旁立村定居。冠其姓,得名文家埠。后陈姓自海州迁此。村名沿用至今。1990年,全村人口2046人。
后新庄 位于华桥东南4.5公里,东靠小岭,西依马陵山。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仅村西北为砂姜黑土。明朝末年,赵氏从今苍山县长城迁居后河口。清雍正八年(1730年),洪水泛滥,村庄被淹,赵姓从后河口迁此重建新村,故名赵新庄。1958年以方位区分,改称后新庄。1990年,全村人口673人。
前新庄 位于华桥南5公里,东、南两面环岭,西依马陵山。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块状,主街东西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村东有少量砂姜黑土。清朝初年,周姓徙此立村定居,后村庄遭到破坏,又建新村,冠其姓得名周新庄。1958年以方位区分,改称前新庄。1990年,全村人口915人。
岭南头 位于华桥东南6公里,东傍沭河,西依马陵山,北枕文家埠南岭。村庄聚落呈方形块状,主街南北走向。耕地以砂质土壤为主。《刘氏族谱》记载,明朝末年,刘姓徙此安庄定居,因立村于一土岭南端,故名岭南头。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为"岭南头"。1990年全村人口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