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施政辑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1&rec=503&run=13

1987年-2007年,临沭县共历五届县人民政府,前两届每届任期3年,后三届每届任期5年。其间,各界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根据县委部署,确定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确定每一时段的工作重点及措施,组织领导全县人民,一心一意谋发展,奋力拼搏奔小康,使全县经济社会得到又好又快发展。以下每届政府的施政辑要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十届县政府施 政施政时间为1987年4月-1990年3月。此届县政府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使全县整个局势保持了稳定。在经济工作上,认真贯彻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依靠全县人民,促进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198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5.04亿元,比1986年增长1.99亿元。
从实际出发,理清经济建设思路。确定"重工强农兴财"的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农业确定一个稳定、四个重点的指导思想,即稳定粮食生产,重点抓好经济作物、林果生产、畜牧养殖和乡镇企业。使全县经济建设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全县2794万公斤粮食和2070万公斤油料定购任务在全区率先超额完成,受到省、地表彰。林果业和畜牧业及水产业都有新发展。三年内造林2600公顷,其中经济林2200公顷。畜牧业在市场饲料价格不断上涨、生猪收购调拨不稳的情况下,基本保持了稳步发展。连续三年全县出栏生猪52.4万头,出栏率明显提高,肉类总产达4.85万吨。1989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403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6年的16.7%,提高到27.2%。1989年秋末冬初,全县掀起自农村实行责任制以来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全县投放资金1164万元,投工550万个,打大口井、小口井、机井1300多眼,新建、修复机电扬水站140处,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9000公顷,新建高产稳产田9133公顷。这些农田基本建设项目的建成,为全县今后的农业生产增强了后劲。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三年来,全县320个贫困村,64526户,273022人,已有246个村,54957户,234746人脱贫,有135个贫困村通了电,188个贫困村通了车,320个贫困村通了广播,75个贫困村解决了人畜吃水难。
工业持续发展。对企业由点到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配套改革。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推行劳动组合制,对经营不景气企业推行兼并经营。为促进企业上等级上水平,建立健全各项责任制度,推行现代化管理,全面开展"双增双节"运动。抓重点乡镇和重点企业,推动和带动其他企业发展。1989年,全县工业完成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全县产业结构迈上新台阶。1989年,全县工业完成总产值4.44亿元,比1986年2.36亿元增加2.08亿元。
财贸得到加强,人民生活得到提高。三年来,财政、金融部门通过向上申请扶持,开展储蓄,节资挖潜等渠道,共筹措资金5000多万元,促进全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1989年,全县银行信用社存款余额2.15亿元,比1986年增长69.3%,平均年递增19.2%;各项贷款余额2.24亿元,比1986年增长13%,年均递增4.2%;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5973万元,比1986年增长1.7倍,年均递增38.7%;社会商品零售额2.2亿元,比1986年增长67.3%,年均递增18.7%;社会外贸出口商品收购额完成5819万元,比1986年增长1.6倍,年均递增18.7%;财政收入达到2214万元,比1986年翻一番还多,提前一年实现财政预拨补贴县收大于支的目标。1989年,全县职工人均工资1447.4元,比1986年增长40.7%,年均递增12%;农民人均生产性纯收入426元,比1986年增加95元,增长28.7%,年均递增9.5%。
基本建设与技术改造健康发展。三年来,投资结构日趋合理,效益不断提高。327国道临沭段拓宽工程、县城改装自动电话工程、新建火力发电厂、酒厂万吨酒精工程、化肥厂万吨合成氨生产线等骨干项目全面竣工投产。全县用于工业技术改造的投资3936万元。县乡两级工业企业改造项目31个,其中投资百万元以上的项目8个,这些项目投产后,每年增加产值1.5亿元,利税1500万元。
开放搞活,纵横向联系取得较好成绩。三年来,把开展纵横向联系作为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到北京、青岛、济南等地开展纵横向联系,让上级领导及外地部门单位了解临沭,支援临沭。1988年年初,县委、县府组织有关部门及各乡镇负责人到经济比较发达的江浙一带进行参观学习,与绍兴县结成友好县,在经济技术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各级各部门一致努力,一些上级领导多次到临沭进行视察,对临沭县经济建设及各项事业的发展提出许多宝贵建议。省地有关部门多次来临沭现场办公,帮助临沭县解决经济建设及各项事业中的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省政府把临沭列入黄淮海平原开发区;省财政厅把临沭列入首批解决财政支大于收的县。这些措施,推动了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由点到面地推行技术职称改革,制定下发《临沭县科技进步奖励条例》,全县2200多人经评定考核获得职称,有185名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工作,有32名科技人员自愿到基层承包科技项目。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和教育结构改革,教育基础设施及教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全县用于教育"六配套"投资达1200多万元,20处乡镇中心中学的建设基本达到省、地的改造要求,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1%。三年内有1454名学生被中、高等学校录取,走在全区前列。深入进行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开展疾病防治、搞好灭鼠、捕杀狂犬、消灭和减少传染病等项工作,取得明显效果。1988年,经过省府组织的考核验收,成为全区第一个"无鼠害县"。1989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4‰以内。1988年县广播站经过改造提高,改为临沭县人民广播电视台,广播宣传手段明显改进,宣传效果明显提高。乡村政权建设、优抚安置和发展社会福利企业等方面都取得较好成绩。征兵工作连续28年无责任退兵,受到国防部表彰。
政府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实行政务公开,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办事程序和审批手续,堵塞各种漏洞。严禁以权谋私,杜绝吃请受贿;清查干部职工违纪建私房;清理整顿公司,查处"官倒";禁止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努力解决农用生产资料等"困农"问题;查处计划生育超生费管理不善等问题;严格控制乱涨价、乱发奖金实物;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收到较好效果。
十一届县政府施政 施政时间为1990年3月-1993年2月。1992年,社会总产值14亿元,年递增12.7%;国民生产总值7亿元,年递增9.9%;地区收入5.82亿元,年递增10.8%;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3.3亿元,年递增17.8%;农民人均纯收入666元,年递增16.1%;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2030元,年递增12%。
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三年来,县政府始终把农业和农村经济作为工作重点,使全县农业由产品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过渡,由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1992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6亿元,年递增8.2%;粮食单产538公斤,年递增6.1%;花生单产250公斤,年递增8.6%;农村经济总收入6.8亿元,年递增10.1%。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压缩粮食和花生种植面积,重点发展白柳、林果、桑蚕、蔬菜、棉花、茶叶、药材等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使农村经济结构逐步调整优化。1992年,全县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由1989年的76∶24调为73∶27,农村二、三产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9年的41.5%上升到52.5%。以治水改土为重点,抗旱与治涝并举,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累计投工2410万个,投资3160万元,完成工程2700多处,改土3133公顷,扩大改善灌溉面积1.67万公顷。以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为龙头,山区、平原、丘陵综合开发,共开发中低产田6667公顷。大面积推广地膜覆盖、配方施肥、优良品种、暖圈养猪、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实用技术。全县良种率达60%以上,花生、棉花地膜覆盖率均达85%,配方施肥率达75%。1992年,农民人均消费565元,比1989年增加123元,年递增8.5%。三年中,省、地、县三级共为贫困村投入资金(包括物资折价)1594.4万元,使107个贫困村基本脱贫,绝大部分贫困村通了车、通了电,解决了人畜吃水难。全县的贫困面缩小,脱贫致富步伐加快。
工业发展较快,后劲增强。1992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8.69亿元,年递增25.1%;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465万元,年递增7.06%。突出抓钡盐系列产品、蔬菜脱水、水泥、晶体材料、五金锻造和拖拉机等产品的开发生产,形成以化工、建材、食品、机电、轻纺、酿造、电力、造纸八大骨干项目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大力开发新产品,对畅销产品上能力、增效益,上质量、上档次,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全县工业产销率达到96.4%。三年共开发新产品15个,获部优、省优产品5个,获厅优、地优产品11个。完善厂长经营承包责任制,全面贯彻《企业法》和《条例》,严格奖惩兑现政策,共实施技改项目104项,总投资1.13亿元,是"七五"期间技改投资的1.75倍。认真抓好重点骨干企业。积极兴建新项目,先后争取到4个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为全县工业增添了后劲。新建乡镇企业75家,投资2400万元,实施技改项目57个,投资4400万元。1992年全县乡镇企业完成产值6.39亿元,年递增45.6%;实现利税4968万元,年递增28.2%。其中乡镇办企业完成产值1.06亿元,年递增40.8%;实现利税854万元,年递增49.2%。
贸易持续增长,财税金融工作取得新成绩。在流通领域全面推行"四放开"改革。商业、粮食、物资等系统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加强商业网点改造和建设,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繁荣市场。三年共改造和新建商业网点20个,投资近2000万元,是"七五"期间总投资的1倍多。1992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2亿元,零售物价总指数上升3.4%。大力发展出口创汇产业,努力引进外来资金和技术,积极兴办"三资"企业。1992年,全县共完成社会出口商品交货值1.01亿元,比1989年增加4321万元,年递增20.3%。全县已有"三资"企业8家,合同利用外资375万美元。1992年,全县完成财政收入3237万元,"灶内"支出3515万元,年递增分别为13.5%和13.4%。连续三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1992年,全县社会总储蓄余额2.8亿元,年递增22.5%;总贷款余额3.68亿元,年递增17.9%;保险费收入903万元,年递增40%,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保险先进县"称号。
基本建设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千方百计争取项目,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三年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是"七五"期间总投资的1.4倍。完成327国道临沭东段和南古路路面硬化、沭河南古大桥、沭郯路扩修和苍山路、常林路改造等一批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商业大厦、人民商场等7个商品批发和零售市场;进行烈士陵园、沿河公园、城南公园、苍马山自然风景区的规划和初步开发;基本完成国办中小学校舍改造任务;完成电话增容、城市供水、电视台千瓦机、灯光看台球场等一系列工程。改善了城市面貌和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社会事业有了新发展。筹集资金900万元对国办中小学校舍进行改造,使城乡中小学教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6个乡镇实现小学义务教育。三年内共有1913名学生考入中、高等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07%。全县共取得科研成果27项,其中获得地区以上科技进步奖12项;推广实施新技术成果28项,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狠抓农村卫生室整顿和建设,改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改革公费医疗体制,开展环卫和疾病防治工作,提高了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救灾济贫活动。积极帮助优抚对象解三难、奔小康,1991、1992年临沭县分别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拥军优属先进县""拥军优属模范县"。
十二届县政府施 政施政时间为1993年2月-1998年2月。此届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目的,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真抓实干,全县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199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递增29.9%;财政总财力达到1.35亿元,年均递增33.2%。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到1997年年底,全县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1992年的47.2∶29.8∶23调整为30.8∶40.6∶28.6。粮食总产28.2万吨,年均递增3.4%;花生总产7.2万吨,年均递增3%;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粮经作物面积比日趋合理;林牧渔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由1992年的39%提高到55%。全县乡及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2亿元,年均递增37.4%;初步形成化工、机械、建材、食品、造纸、酿酒、电力等支柱产业和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重点调度的10家骨干企业的利税占全部工业的90%以上,其中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5家。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商品流通繁荣活跃,新增市场营业面积10万平方米,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亿元,年均递增10.2%;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7.3亿元,年均递增35.7%。临沭县于1995年摘掉省重点贫困县和财政补贴县"帽子",连续11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五年来,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24.2亿元。完成技改和新上项目投资11.1亿元,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0余个,其中争取省级重点项目12个,国家级重点项目6个,争得资金5亿多元。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3.1亿元,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硬化道路210多公里,修建中华山沭河大桥南桥,实现县乡通油路,村村通车。完成县城和乡镇驻地新一轮总体规划;新建楼房320座,建设县城道路18条,县城区面积扩大到12平方公里;市话交换机总容量2.2万门,电话用户1.49万户,实现"三化两网"和村村通电话。自备发电量达到3.6万千瓦时,基本实现县城集中供热和农村户户通电,成为部级农村电气化县。8个乡镇开通有线电视传输网络。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农村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放开种植经营权,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狠抓基础产业和龙头企业建设。发展一批专业村和专业大户。共组建企业集团5家(省级3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194家,租赁52家,兼并、破产、出售22家,企业改制面达到90%以上。先后成立和分设中国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等机构。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财税管理体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住房、用工、分配、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都取得新进展。到1997年年底,全县新建"三资"企业13家,实际利用外资405万美元;出口创汇企业达65家,出口商品供货值5.3亿元,年均递增39.6%。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机关作风整顿和创建"十大金星文明户""文明单位"等一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改变"两权"(单位收费和支出权)的办法,将有预算外资金收入的61个单位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管资金2400多万元;对120多户干部职工占有两套以上公房的予以清退;对村级财务每年清理一次,收回欠款1300多万元。狠抓各项减负措施的落实,农民负担得到有效控制。五年来,临沭县先后被授予全省精神文明建设、"二五"普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广播电视事业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共推广100余项农业技术,实施79项工业科技项目,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星火成果奖73项,科技贡献率达到46%,并被授予全国科技先进县称号。五年累计投资教育7000多万元,"两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累计向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6134名,其中本科生814名。五年共投资卫生事业3000多万元,新建病房楼、门诊楼2.6万平方米,购置CT机等先进医疗设备50多台;初级保健通过省级验收。投入治污资金6500多万元,城乡环境得到改善。武装和民政工作成绩突出,实现连续36年无责任退兵,荣获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县称号。
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1997年年底,全县储蓄存款余额12.3亿元,职工人均年工资4733元,农民人均纯牧入2165元,年均递增34.4%、18.7%和26.6%;城镇人均居住面积8.3平方米,农村达到19.6平方米,完成468个村的旧村改造,3个乡镇、215个村达到小康水平。
十三届县政府施政 施政时间为1998年2月-2003年2月。其间是临沭县各级思想不断解放,改革逐步深入,开放日益扩大的五年;是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五年。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2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8亿元,年均递增16.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56亿元、16.26亿元和13.98亿元,年均递增4.6%、18%和18.7%。其比例由1997年的30.8∶40.6∶28.6调整为20∶43∶37。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446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35元,年均分别递增17.7%、8%和3.2%。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每年调整面积均在5300公顷以上,"东茶、西菜、南桑、北柳"的种植格局基本形成,被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链不断延伸。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投资2.5亿多元,完成龙窝灌区续建等一大批水利工程和综合开发工程,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工业速度与效益同步快速增长。200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8.8亿元,利税2.1亿元,年均递增18%、16.9%,产销总量跃居全市第4位。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6.5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27个,有5种产品被授予省以上名牌,19家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骨干企业支撑带动能力增强,实现利税过百万元的企业由1997年的15家发展到25家,过千万元的企业由5家发展到7家。其中金沂蒙集团达到6218万元,常林集团达到3654万元。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上缴税金突破亿元,复混肥、柳编制品和蔬菜加工成为县内经济增长的三大"闪光点",临沭成为全国最大的复混肥生产基地。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流通四系统率先在全市扭亏为盈,2002年实现利税2359万元,年均递增3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亿元,年均递增10.3%。财政、金融运行平稳,连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成为全市及时足额发放工资最好的县份。全县银信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2.9亿元、17.1亿元,比1997年年底增加10.6亿元、6.7亿元。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基本完成县乡企业改制任务,一大批亏困企业的闲置资产得到盘活,国有产权、股权"双退"工作走在全市前列,重点骨干企业全部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中小企业运行机制更加灵活,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扎实稳妥地开展土地延包、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整顿和农村税费改革,调动了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养老保险金结余额和养老金、失业金发放率均列全市首位。成为全省改革开放试点县。争取省领导三次现场办公,共实施帮扶及相关项目99个,落实资金6亿多元,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顺利完成乡镇撤并和机构改革。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全县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发展到72家,完成自营出口创汇3432万美元,是1997年的6倍。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仅2001年以来,全县累计到位外资13.6亿元,占地1.5平方公里的中国民营企业家沂蒙创业园初具规模。
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显著。大规模推进城镇、道路、电力、通信等设施建设,投资环境大大改善。五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6亿元。其中,城市建设投资5亿多元,实施30多个重点项目,增加绿地24万平方米,建设楼房410座,新增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完成常林大街等24条城市道路和县城"四出入口"综合整治,主要街道亮化率达95%以上。实施苍源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完成景观式步行桥等八大建设项目,使之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在全市率先进行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经营城市实现新突破。2001年以来,累计实现土地收益6875万元,其经验在全市、全省推广。五年累计完成道路硬化及加宽改造230公里,投资1亿元的327国道临沭段改线全线贯通,构筑了县内五纵五横一环的道路框架,实现乡乡镇镇通油路。投资近2亿元的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实现同网同价,减轻了农民负担。以改革开放试点县为契机,完成凌山头水库除险加固、一中新校一期工程、国家粮食储备库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邮政、通信、广播电视等设施得到加强,被市政府命名为"沂蒙第一电话县",实现乡乡镇镇通有线电视。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一批中心镇、重点镇的功能逐步增强。
社会事业全面推进。五年来,全县共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39项,其中省级10项,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份额由1997年的48%提高到52%,继续保持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被授予"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县",高考本科进线万人比连续6年居全市前列。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连续7年获得全市一等奖。环保工作力度加大,县内污染企业基本实现达标排放,被评为全省环保工作先进县。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基层政权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突出,连续9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依法强化安全管理,连续5年被市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县。从严抓好征兵工作,积极落实优抚政策,创下连续41年无责任退兵的全国纪录,实现"双拥"模范县全国"两连冠"和全省"四连冠"。
十四届县政府施政 施政时间为2003年2月-2007年12月。其间,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凝心聚力,扎实苦干,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经济实力全面提升。200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01亿元,与2002年相比年均递增19.2%,三次产业比例由2002年的20∶43∶37调整为12∶55∶33。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75亿元,年均递增14%,连续21年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57元,年均分别递增14%和12.7%。工业经济增势强劲。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45亿元、利税8亿元,其中利润5.5亿元,年均分别递增38.2%、30.7%和36.5%;利税过百万元的企业68家,比2002年增加43家,金沂蒙、金正大、常林、史丹利4家企业产销均突破20亿元。化工、复合肥、机械、柳编等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其中复合肥产业年生产能力达800万吨,分别被国家质检总局、科技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命名为"全国优质化肥生产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复合肥产业基地"和"绿色肥料产业基地"。实施"品牌强县"战略成效显著。累计创中国名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免检产品28个,省名牌产品13个,省著名商标11个。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旅游公路按期竣工,冠山、苍马山等景区开发全面启动。城乡市场繁荣稳定,苏果、华诚、时代广场等相继投入运营,村级农资、日用品连锁店分别达273家和276家。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亿元,年均递增16.4%。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50.8亿元、43.3亿元,比2002年年底增加28.1亿元和26.2亿元。
发展活力日益增强。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逐步完善,聚集效应更加突出,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全省2家"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之一。行政村大幅度撤并,乡镇卫生院上划管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等改革任务顺利完成,乡镇目标管理和考核机制日臻完善。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2.5亿元,实施投资过500万元的项目569个。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145家,比2002年增加73家;2007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9亿美元,其中出口1.3亿美元,年均递增30.5%。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955万美元,到位县外资金77.4亿元,其中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39个。特色工艺品园区初具规模,乡镇工业聚集区逐渐形成。临沭镇跨入全省30个特色产业镇行列。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县个体工商户达1.2万户,私营企业913家。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主要约束性指标均完成任务。投资环境不断优化,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城市面貌显著变化。完成新一轮城市和9个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先后实施225省道和城区30多条道路的改建、改造,开工建设了苍源河综合整治、垃圾无害化处理、弱电下地、循环水供暖、管道燃气、城乡电网改造、220千伏输变电等重点工程,建成文化广场、金沂蒙广场等公共设施,牛腿沟污水处理厂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相继投入运行,旧城改造试点顺利启动,城市功能明显增强。阳光居、玉华亭、金明寓等一批住宅小区相继建成,累计完成商品房开发面积79.6万平方米,城区人均居住面积达30.2平方米。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深入开展,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验收。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柳菜桑茶烟、畜牧等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5家,专业合作组织787个,年均输出农村劳动力超过2万人次。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实施万亩荒山绿化、龙窝灌区节水改造、农业综合开发等工程,林木覆盖率达29.3%。农业税、特产税及附加全面取消,累计发放粮食、农机购置等各类支农惠农补贴7390万元。农村、社区基层政权建设扎实有效,新建、改造农村公路996公里,桥梁28座,率先在全市实现村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有线电视;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9.3%,集中联村供水发展到62处;累计建设沼气池3.8万个,其中"一池四改一利用"示范户6000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参合率达84.4%;"一乡十室"工程成效明显,建成标准化卫生室167个,完成6处乡镇卫生院改貌和设备更新配套任务。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技工作成效显著。建成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9家,其中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家;开发国家重点新产品3个,金沂蒙集团绿色化工生产技术集成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高考成绩始终保持在全市前列。疾病预防控制和传染病救治两个体系基本建立,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城镇就业形势稳定,登记失业率连年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连续8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严格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持续保持低生育水平。武装和民政工作成绩突出,创下连续46年无责任退兵的全国最高纪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加强,维护了社会稳定。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步伐加快,成功举办首届县直机关运动会和第二届全县运动会。
五年来,临沭县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先后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双拥模范县、全省双拥模范县、平安山东建设模范县、全省实施名牌战略先进县、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省依法行政先进县、全省"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县、全省治理商业贿赂先进县、全省教育工作示范县、全省政务公开示范县、全省科普示范县、全省政府非税收入规范管理示范县、全省知识产权试点县、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县、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和首届市级文明城市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