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统计调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1&rec=393&run=13

日常统计 1986年,实行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统计,内容包括:农业、工业、基本建设、商业、物资、机电、劳动工资、财政金融、保险、文教卫生、交通邮电、文化事业等12个部类。1990年始,国家对统计报表制度调整,统计范围及内容发生重大变化。县内统计调查范围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包括农业、农经、工业、交通运输、商业、外经、投资、建筑、物资、能源、劳动、人口、综合、核算、财政、金融、保险、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气象等28个大类多项指标。1993年,国民经济综合核算统计方式由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改为国民账户体系(SNA),分别采用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取消国民收入核算统计,社会总产品(总产值)核算改为社会总产品及劳务(总产出)核算。1995年-2007年,工业、商业、建筑等行业相继增加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状况的报表和指标。国民经济统计逐步由总量统计向效益和经济运行监督转变。
临时性调查 1987年,开展全县儿童抽样调查。1988年,开展全县人口抽样调查工作。1992年,开展儿童情况抽样调查。1994年,开展农村小康进程监测。2005年,进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全县共抽查7个乡镇、28个村、6000余人,内容包括人口居住、文化程度、职业、户口性质、生育、死亡、外出和外来人口、收入等情况。2007年,开展全省1‰人口抽样调查,对人口变动、劳动力、群众安全感等进行调查,并对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进行监测和农村小康进程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