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1&rec=24&run=13

临沭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理坐标:北纬34°40′-35°06′,东经118°26′-118°51′。县境北依莒南县,西靠临沂市河东区,西南与郯城县接壤,东、南与江苏省赣榆、东海两县毗邻。南北长46公里,东西宽31公里,总面积1051平方公里。县域最东部至玉山镇隋沟村,最西部至曹庄镇常林村,最南部至石门镇沈埠村(羽山),最北部至青云镇大阎庄(兴柳村),县政府驻地在临沭镇。
临沭县境内有327国道与225省道纵横穿过。县城西距京沪高速公路35公里,东距连云港70公里,距临沂机场和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分别为25公里和40公里。境内长深高速公路临沭段于2013年1月20日通车,结束了临沭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已经国家批准建设的胶新铁路梅埠至临沭支线即将建设。
2007年,临沭县辖临沭镇、郑山镇、南古镇、店头镇、石门镇、曹庄镇、白旄镇、青云镇、大兴镇、蛟龙镇、玉山镇、朱仓乡。全县有536个自然村,分属40个居委会和260个村委会。全县人口64.09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09人,有汉、回、满、哈尼、彝、蒙古、傈僳、苗、朝鲜等3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以上,少数民族人口以回族最多。
临沭县境地处鲁东丘陵区南部,大部属五莲山低山丘陵区,西部沭河两岸为沭河中游平原。地势东北部高,西部和南部低,呈扇形倾斜状态。山地面积39.55平方公里。山地多分布于东北部,全县40多个山头,30多个坐落于此。山高均在海拔400米以下,山峰坡度多数大于15度,县城东北部的苍山,海拔394.7米,为县内最高峰,"苍山叠翠"古为琅邪八景之首。山区土地宜种植花生、地瓜等作物,同时宜于发展林、果业。县内长度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3条,10公里以下的数百条,构成县域内较密集的水网,但多属季节性河流。沭河于境内自北南流,是县内最长河流,新沭河沿县境南部自西向东流入黄海,是县内最长的人工河。沭河、新沭河沿岸和部分山间谷地为平原,面积242.5平方公里,土壤肥沃,宜于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和蔬菜、杞柳等经济作物种植,是临沭主要产粮区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区。丘陵多分布于低山平原之间,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多为剥蚀缓丘,坡度在3度至15度之间,多种植小麦、地瓜、花生及杂粮。全县土壤有棕壤土、褐土、潮土、砂姜黑土4个土类、11个亚类,以棕壤土和潮土面积最大。
临沭县属于暖温带季风区域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际差异不大。春季温暖,干旱多风;夏季湿热,雨量充沛;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年平均气温13.4℃,年平均降水量862.5毫米,60%左右降于夏季,年平均无霜期214天。
较好的土壤,湿润的气候,较为充沛的雨量,为临沭动植物生长繁衍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矿产资源以金刚石、重晶石、沙、石材、页岩、瓷石、砖瓦用黏土、脉石英、矿泉水等非金属矿产为主,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重晶石、萤石、瓷石等,重晶石、萤石资源经多年开发利用,已近枯竭。地表、地下水可利用总量为2.07亿立方米,丰水年水量有结余,枯水年水量不足。境内矿泉水资源较丰富,主要分布于县域东北部山区,属优质偏硅酸型矿泉水。20世纪90年代初进行商业开发,至2007年近半数县城居民饮用矿泉水。但矿藏不丰,水资源总量不足,土地资源总体质量较差,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临沭县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山东省千年古县之一。东盘北辛文化遗址考古证明,距今7000年前即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北沟头龙山文化遗址和郭家山新石器遗址证明临沭为东夷文化发祥地之一。《尚书·舜典》所记"舜帝殛鲧于羽山"就发生在临沭境内羽山之上。
夏商时期,临沭一带为《尚书·禹贡》徐州;西周属鄟、祝等小国辖地;春秋末期,鄟、祝被鲁灭,归属鲁国;战国时期,临沭一带被纳入越境,后又归楚。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齐鲁会盟于今临沭与赣榆交界处夹谷山,此山至今留有齐鲁会盟遗迹。战国时期齐魏马陵之战,发生在今临沭与郯城交界处的马陵山,兵败自刎的庞涓葬于今临沭境内样山。
秦朝时期,临沭北部属琅邪郡莒县,南部属东海郡郯县。秦始皇赢政东巡,相传在苍山上召见过高士安期生。西汉时期,分治于东海、琅邪二郡;东汉末年,分东海郡,在临沭境内置利城郡,辖郯、利城、祝其等十三县,现存遗址在蛟龙镇利城村。唐武德四年(621年)析置临沂县为兰山、临沭、昌乐三县,历史上首次以"临沭"命名置县。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临沭民众苍马山抗金壮举,彰显了不屈的民族精神,境内马山上至今留有抗金寨遗址。清代,属山东布政司沂州府,为郯城、兰山二县分治。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为一方治安,在大兴镇设立沂郯海赣督捕同知署。民国时期,先后属济宁道、琅邪道。1936年,属山东省第三行政区,北部为临沂县第五区,南部为郯城县第五区;后郯五区析置郯六区、郯七区,隶属郯城县政府第二办事处,办事处驻地在今南古镇。
1940年1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和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解放国民党郯城县政府第二办事处驻地——南古庄,成立抗日民主政权郯东北第一办事处,直属鲁南专署领导。同年7月,改称苍马办事处,属鲁南地区第三行署。1941年8月,临沭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鲁南专署第四行署,后改属滨海专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临沭县政府驻地由战争环境的居无定所正式确驻于夏庄(今临沭镇)。1950年5月,临沭县隶属临沂专区。1956年3月,临沭县撤销,南部划归郯城县,北部划归莒南县。1961年8月,临沭县恢复,隶属临沂专区。1967年隶属临沂地区。1994年12月,临沂地区改为临沂市,临沭县隶属至今。
临沭是山东革命老区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20世纪40年代初,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省人民抗日政权——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进委员会、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都曾驻于临沭,罗荣桓、陈光、肖华、朱瑞、黎玉、谷牧等都曾在这里指挥过山东和滨海区的革命斗争。1942年,刘少奇到山东指导工作,在临沭3个多月,领导解决山东问题,促进山东的革命斗争。临沭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双减、土改、参军参战、拥军支前和大生产运动,取得巨大的成绩,成为山东地区的模范县。仅解放战争期间,临沭人民就支前22万人次,有5000多名优秀子弟加入人民解放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临沭籍干部战士1030多人献出宝贵生命。淮海战役中,临沭3万民兵、2万民工参加支前工作,1.5万辆小推车、9000头驴日夜抢送军粮,10多万妇女老幼舂米磨面烙煎饼,数千名担架队员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运送弹药、押解俘虏。淮海战役胜利后,400多名青壮年组成担架团南下,参加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和解放福建。新中国成立后,临沭人民继续发扬革命传统,把自己最好的子弟送往部队,自1961年2007年,实现连续47年无责任退兵,创全国之最,多次受到国防部表彰,两次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

改革开放后,临沭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扎实苦干,全县经济总量不断壮大,整体实力日益增强。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1.03亿元,比1986年增加97.98亿元,是1986年的33.12倍,年均增长17.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75亿元,是1986年的25.45倍,年均增长15.8%;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0.85亿元,比1986年增加50.7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36亿元,比1986年增加34.66亿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一、二、三产业比例由1986年的58.5∶20.8∶20.7调整为2007年的12∶55∶33。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657元,是198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31元的14.1倍,年均增长12.8%;职工年平均工资17878元,是1986年职工年平均工资1028.9元的17.4倍,年均增长13.9%。
22年间,全县各级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推进农村改革,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经济作物和林、牧、渔业得到稳步快速发展。2007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2.54亿元,是1986年的8.41倍。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58万公顷,与1986年8.48万公顷相当;粮食产量28.65万吨,是1986年的1.2倍,单产351公斤,比1986年增加84公斤;油料产量13.50万吨,比1986年6.21万吨增加7.29万吨;蔬菜瓜类产量14.06万吨。生猪存栏25.7万头,肉类总产量4.57万吨,其中猪肉产量3.66万吨;禽蛋产量2.16万吨,牛奶产量0.58万吨,淡水产品产量0.64万吨。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棚蔬菜、地膜覆盖、网箱养鱼、保护地栽培、配方施肥、间作套种等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优良品种覆盖率不断提高。2007年,全县拖拉机发展到47999台,柴油机5417台,汽油机492台,电动机2822台,农业机械总动力57.41万千瓦,半数以上农户拥有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农业生产、运输基本实现机械化。农村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基础上,先后完成30年土地延包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三提五统和农业税,结束了千百年来农民种地纳粮的历史。
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以扶持壮大骨干企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县工业经济经历由小到大,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发展过程。1986年,全县工业仅有县属全民企业29家,集体企业30家,乡镇办企业83家,职工2.8万余人,主要集中在纺织、化工、机械、电器、五金、造纸、印刷、建材、酿造、食品、服装、工艺美术等行业,工业总产值仅1.63亿元(不含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2007年,全县有工业企业639家,其中规模以上209家;工业企业从业人员4.16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从业人员3.32万人。已形成化工、复合肥、钢材、建材、纺织、蔬菜加工、五金机械和柳编等行业为主导的、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建成全国知名的优质化肥、条柳编、机械铸造三大产业基地,专用化学品、农业生产机械均列全国同行业前列。实现工业总产值206亿元,是1986年的126.4倍;实现工业增加值55.54亿元,是1986年的88.2倍。化肥业先后被质监总局命名为"全国优质化肥生产基地",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火炬计划复合肥产业基地"。"沭河"牌手扶拖拉机年生产能力40万台,产销量多年居全国第一。杞柳种植面积最高年份近10万亩(6666.67公顷),有柳制品编织企业130多家,成为全国最大的杞柳种植基地和柳制品加工基地,被林业部命名为"中国名特优杞柳之乡"。在工业发展中,政府和企业始终注重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走出一条"科技兴企"的路子。2007年,全县有1家博士后流动工作站,4家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企业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注重品牌创建,全县有1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12个省名牌产品,1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28个产品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全县企业改革由最初的放权让利、承包租赁,向明晰产权、转变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市场经济主体由国有、集体经济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民营经济为主。
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得到繁荣发展。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有商业、物资、供销、粮食四大流通行业先后完成改制,个体私营商贸服务业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发展局面,给百姓带来极大方便。进入21世纪后,传统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批零贸易、住宿餐饮行业星罗棋布,布局合理。传统市场得到改造提升,超市、专卖店等新型市场大量涌现,市场体系不断健全。2007年,全县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分别达11227户、614家,注册资金分别达1.93亿元、11.39亿元;从业人员分别为22350人和1853人;有综合集贸市场51处,专业批发市场8处;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5亿元,其中,企业11.4亿元,个体经营户13.9亿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3.4亿元,是1986年的53倍。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群众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消费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农民消费实现由温饱型消费结构向小康型消费结构转变。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下降,衣着、文化娱乐、教育、医疗支出比重上升,特别是教育、医疗支出的上升幅度较大。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形成吃讲营养、穿讲美观、用讲高档、住讲舒适的消费观念。食物结构更趋合理,蛋、奶的消费量快速增长,彩电、冰箱、洗衣机接近普及,电脑、汽车也已进入农家。居住条件明显改善。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居住面积25.64平方米,城镇职工人均居住面积33.17平方米,住房质量基本实现砖木结构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转变。收入较高的农民盖起楼房或到城里买房;整体较富裕的村庄,盖起连片楼房。城镇职工多数住进舒适的楼房,实现集中供暖。

1986年后,历届县委、县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大道路、交通、通信、供电、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投入,使人们出行方便、通信便利,城市和农村生活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县城面貌和乡村面貌显著改观。1985年,县城占地面积仅2.3平方公里,有纵横干道9条,总长10公里。至2007年,先后对城区苍山路、中山路、沭新街、光明路、沭河大街、常林大街、冠山路、青石路等30条道路进行标准化整治,累计整修道路120多公里,硬化路面210多万平方米,安装路灯8700多盏,形成功能完善的城市道路体系。自来水供水管网覆盖整个城区,日供水量2万立方米,水质合格率达100%。实现连片集中供暖,集中供暖率90%以上。开通城市管道燃气,新建住宅小区燃气普及率达80%。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和城市绿化工程,投资1.1亿元建成工业污水处理厂和生活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5%。采取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屋顶植绿、立体增绿等形式,加大道路绿化和城区绿化,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2%。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6.5平方公里,是1985年县城建成区面积的7.2倍,城市人口近12万人,是1986年城市人口的6倍。全县农村基本实现通电、通硬化道路、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农村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农田水利设施不断改善,实施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龙窝灌区节水改造和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农村新能源迅速发展,2007年全县累计发展户用沼气池3.65万个,形成沼气专业村40多个;推广太阳能热水器2.2万平方米;发展风力发电120处,小型水力发电3处。
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1986年,全县有东西干道327国道和南北干道225省道,总长68.8公里,其中沥青路面10.26公里,县乡、乡镇公路16条,199.6公里。经过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硬化路等几个阶段的发展,2007年年底,全县共有等级公路1390.2公里,是1986年的5.2倍。特别是2003年-2007年,县委、县政府抓住国家、省启动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机遇,共投入资金近2亿元,改造硬化农村公路910公里,实现村村通硬化路。通信事业蓬勃发展。1986年,全县磁石电话机不足千门,电话基本未进入百姓家庭,群众打电话要到邮电局。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不仅固定电话全面普及,移动通信手机数量已远远超过固定电话,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2007年,全县固定电话总数13万门,普及率达到18部/百人,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87亿元;移动电话用户19.59万户,完成业务收入1.05亿元。全社会用电量从1986年的4386万千瓦时增加到2007年的6.22亿千瓦时。2007年,变压器容量为276390千伏安,较1986年的47069千伏安增长了5.87倍。

改革开放后,随着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工作日新月异,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精彩纷呈;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日趋完善,百姓的民生问题得到较大改善;"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全县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科研机构从1994年的1家发展到2007年的17家。2007年,全县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4万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国家农村科普带头人1人,农村技术二传手1人。建成县级技术推广机构9个,乡级84个,村级323个,派遣农村科技特派员60人,实现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实施"面向中小型企业农化服务和配方施肥"、"环保型肥料共性技术研发"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与国内外30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各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和战略合作关系,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高校中试基地15家。共实施国家、省、市、县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57个;累计登记各级、各类科技成果952项,有472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奖励4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励465项。专利申报和授权由1986年前的1件,增加至2007年的138件和102件。全县省级以上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2家。科技进步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达52%。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全县各级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贯彻落实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两基"攻坚工程、"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等政策,保持全县教育均衡发展。1995年,通过省政府"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达标验收。2007年,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累计减免学生课本费、学杂费及补助公用经费4556万元,实现由"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根本转变。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2007年,临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5808人。全县小学、初中、高中任课教师分别由1986年的2839人、1313人、216人增加到2007年的2882人,2090人,1159人。1986年,全县727人参加高考,233人升学;2007年,参加普通高考人数4060人,3525人升学。22年累计为国家输送大中专生近3万名。通过"三改造""六配套"和中小学布局调整,全县中小学由1986年的463所调整到2007年的130所。2005年临沭县通过全省实验教学县验收。投资近2亿元,实施新一中建设和二中、职业中专、实验中学等学校改造工程。投资1.3亿元对130处农村中小学进行危房改造,新建改建校舍面积18.7万平方米,中小学人均校舍面积达5.9平方米。师生用微机分别达5150台和6600台,在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建成教育城域网,基本实现网上办公、信息发布和资源共享。
县委、县政府围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加大文化、体育设施投入,文化阵地不断巩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经常开展。先后投资兴建文化中心大楼、文化广场、金沂蒙广场、体育中心、科技文化物流会展中心等一批重点文化体育设施,改造苍源河健身公园等一批公共活动场所,在多个乡镇和村街社区建成文体健身活动广场和文化体育大院,配置健身设备设施,全县人均体育用地达1.5平方米。实施文化资源共享、乡村文化站点建设、农村电影放映、有线电视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建成文化共享工程县支中心1处,依托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建成乡镇和村级服务站点;建设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8个,村级文化大院120个,农家书屋71个;配置数字电影放映设备11套,年均放映农村公益影片2500余场;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10.2万户,入户率达53%。连续举办"钻石之乡"广场文化艺术节5届。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先后举办全县首届县直机关运动会、第二届全县运动会、两届舞龙秧歌会等活动。
全县认真贯彻党的各个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以改革为先导,开拓创新,卫生事业健康发展。1986年,全县有县医院1处,分院5处,乡镇医院9处,另有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皮肤病防治站、结核病防治站、药品检验所各1处,中西医疗队伍841人,病床445张;县乡村三级医疗网基本完善,有乡村医生829人。2007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45处,其中县级5处,乡镇12处,村级316处;有卫生技术人员1217人,其中,高级职称91人,中级职称535人,初级职称550人。县乡综合医疗机构设有病床1375张。全系统业务用房总面积7.27万平方米,拥有万元以上设备308台件。基本形成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基础,私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防治成果显著。全县传染病总发病率逐年下降,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丝虫病、地甲病、脊灰病、碘缺乏病基本消失。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为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临沭县始终立足于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以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1991年,率先在全县广大农村开展"十大金星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1998年起连续七年实施以"灵魂、形象、榜样、平安、新风、细胞"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六大工程"和创造性地开展"文明一条街"创建活动,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2004年,开展以"一池四改一利用"为核心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走出一条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新路子,被评为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案例二等奖;2005年起,又连续三年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生态村"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三级联创"工程。2005年,临沭县城被评为首届"市级文明城市"。至2007年,全县已创建精神文明生态村120多个,文明一条街1200多条,评选"十大金星文明户"8万多户。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逐步探索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范体系,构建五大治安防范网络,保障社会长治久安。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创造出的先进经验在全市、全省得到推广。先后14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模范县"、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模范县"、"全省四五普法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22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政策带给临沭人民富裕文明;历届县委、县政府的科学决策引领临沭经济快速发展;勤劳善良的临沭县人民促进了临沭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