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劳动模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0&rec=198&run=13

王济钦 1967年12月生,曹庄镇朱村人,中专学历,中共党员,曹庄镇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临沭县珍珠苑种植专业合作社主任。2013年1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1991年10月,任曹庄镇朱村村委委员;2003年4月,任朱村支部委员、村委委员;2011年4月,任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11年9月,任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临沭县珍珠苑种植专业合作社主任。
王济钦当选为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后,开拓进取、勇挑重担,团结带领党员干部群众集思广益,增收致富。与群众一起多方考察,全面论证,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种植观念,经多方筹措,于2011年9月成立临沭县珍珠苑种植专业合作社,参社人员达150余户、500余人。为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走出一条发展现代农业特色经济的新路子。合作社种植基地位于新沭河、分沂入沭河交汇处,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133.33公顷,最终建成集观光、采摘、生态经济于一体的"四园一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园。一期占地33.33公顷,完成投资1200万元,主要建设葡萄科技示范园和大棚特色蔬菜园,园区主体工程和水、电、路、渠等配套设施均已竣工,并成功注册"珠村"和"七岌山"商标。
王济钦任职期间,朱村的村情村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一般村变成先进村,多次被市、县授予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先进村、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先进村、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一是廉于心。从思想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树正气、强责任。村内大事决策、财务开支等,全部公开透明,切实做到办事公、财务清;严格执行民主决策程序,所有村级重大事项,全部按照民主决策程序进行决策,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得到全村广大群众信任、拥护和支持。二是勤于行。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深入了解群众困难,帮助贫困家庭走出困境。恪尽职守、勤政为民,多次自费到县、镇协调办理农村电网改造、招商引资等项目,协调推进全村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三是富于民。充分利用沭河沿岸地理优势,引导村民发展网箱养殖淡水鱼53.33公顷,利用滩涂汪塘发展黑鱼养殖20公顷,鹅鸭5万余只;利用招商引资,与南航集团合作,流转土地66.67公顷,建设集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拓宽农民增收途径。四是利于村。村容村貌日新月异,硬化道路6000余米、砌下水道2000余米,新上路灯120盏;建成青年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便民服务代办点,做好红色文化基地建设和清代民居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沿河生态园林33.33公顷,种植绿化苗木30多万株(棵),为村集体每年增加60多万元。

张 庆 1972年2月生,中专学历,1991年参加工作,任金沂蒙集团技术员,2008年创建临沂市长生园种植园,2011年成立临沭县尚润种植专业合作社,任理事长。2013年1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元,计划投资1.5亿元,承担临沭县科技攻关项目"北虫草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是国家蔬菜标准园创建单位。主要产品有北虫草、杏鲍菇、灰树花、黑木耳、彩椒、茄子、黄瓜、草莓等珍稀食用菌及蔬菜,主打产品如北虫草、杏鲍菇、灰树菇等珍惜食用菌的市场需求量远远大于供应量,平均利润达30%以上,预计年利润达3000万元。2012年,安排毕业大学生50人,带动周围农户150户,户年均收入增加3万余元。
合作社注册"亿众"商标,并通过绿色产品认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2012年上海博览会产品畅销奖。承担的"北虫草高效栽培和深加工技术研究"项目获临沭县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合作社被确定为临沂市市委理论读书会农业点及全市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观摩会观摩点,作为临沂市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品牌建设代表接受临沂市政协视察,受到市领导一致好评。是农业部"菜篮子"项目实施单位,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优秀示范基地,被临沭县人民政府评为"县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陈宏坤 1970年9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复合肥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农业大学兼职教授,是政协临沂市第十四届委员。2013年1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1993年7月参加工作,在北京林业大学从事教学工作;1996年5月,在国家林业局从事工程规划工作;2001年7月,在中关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工程咨询工作;2004年6月,到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从事新型肥料研发及推广、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和项目管理,并于2009年10月起,在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平台建设管理工作。
陈宏坤致力于新型肥料技术和系统创新平台工程领域研究。在新型肥料研究方面,研究设计腐殖酸包膜控释肥和脲醛缓释肥两套产业化生产装置,开发20余种新型肥料产品,研制的腐殖酸包膜控释肥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3项,获省级科技奖励3项、市级科技奖励6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1部。
在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方面,率先在国内组织成立"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系统构建以工程研究中心为核心层,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复合肥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北京金正大控释肥研究院、山东省中美缓控释肥合作研究中心、金正大(美国)新型肥料研发中心等为支持层,以产学研联合单位为合作层的三层次互为支撑、有机衔接的技术创新组织体系。该创新体系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注重产学研合作创新,提出"全面开放式合作创新"理念,将新型肥料产业技术创新链的全过程作为产学研合作的主线,通过技术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开放式科研基金、战略联盟等形式先后与40余家科研院校合作,建立开放式创新平台,负责牵头组建"国家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行业发展探索出一条崭新的产学研融合之路。
作为科学研究人员,非常重视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在行业内首创"政、产、学、研"的缓控释肥推广模式,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3省土肥站、12省农科院开展"试验+反馈+示范+推广"的技术产品推广模式。通过试验反馈,改进技术和产品创新,再通过示范进行推广,实现技术创新与市场的互动转化。提出"缓控释BB肥""同步营养肥"和"种肥同播"为内容的科学施肥技术创新模式。
近10年来,始终工作在科研一线,在新型肥料技术开发、产品研制、重大工程设计、创新工程体系建设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对促进企业发展,推动山东省新型肥料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发展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