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0&rec=168&run=13

临沭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简称县文广新局)下属单位有文化馆、图书馆、文物保护管理所、文学创作办公室、书画院和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全局共有干部职工87人,其中行政编制8名、事业编制53名、其他26名。
2013年,县文广新闻局机关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县图书馆成功创建为国家一级馆。北沟头遗址成功申报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盘遗址成功申报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激情四季·唱响临沭"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成功创建为"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创新"一六三"服务模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获"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优秀实践奖"。编纂出版《文化理念建设》《工作规范》和《锤炼》等文化理念刊物。在全市文广新系统千分制综合考核中,县文广新局以997.13分名列第一。
文化惠民工程 启动建设"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项目。县图书馆顺利争创国家一级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二级馆;布展文物展厅,筹建博物馆。扎实做好镇街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新建文化大院40家、公共电子阅览室20个,提升改造农家书屋40家。全县共建有镇街综合文化站10处、村级文化大院216处、文体小广场123处、公共电子阅览室51处、文化共享工程站点201处,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建成180座位数字影院1处,3D影厅2处,影吧KTV3处。整转平移数字电视7.29万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入户率达77%。配送11套庄户剧团演出设备。投入10万元,扶持建设"第一书记"驻点村文化大院2个。购置260套便携式多功能移动音响、85套锣鼓家什、7200把舞蹈扇,配发全县民间文艺团队,覆盖全县236个行政村。城区510分钟、镇街1520分钟"文化家园"初步形成。
文化活动 打造"激情四季·唱响临沭"等八大文化品牌。以"春之韵""夏之趣""秋之歌""冬之乐"为主题,送文化活动进百村、入万户。初步形成"县有文化品牌、镇街有文艺队、村有文化户"和"月月有演出、村村有活动、人人都受益"的城乡文化新局面。先后组织开展"幸福临沭"春晚、元宵节联欢会、舞龙秧歌会、"星星河"少儿书画展、"放飞希望·童梦六一"文艺晚会、爱国歌曲大家唱、"舞林大会"、女书画家展览、丁瑞琴绘画篆刻雕塑展等群众性文化活动100多场。采取政府购买、群众看戏的方式,开展2013年度第一季送文化下乡演出20场、第二季庄户剧团优秀节目巡演55场。镇村、社区、各大企业也都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全县有100余支文艺团队。城区45个固定文体活动站点、3000多人常年参加文化活动。3月5日成功启动2013CCTV-7"春耕行动",提高临沭知名度和美誉度。
全民阅读 在全市率先建设县级图书分馆青云馆和曹庄馆。县图书馆藏图书新增3890种8430册,总藏量达到20万册,共接待读者26多万人次,流通图书25万册次,县图书馆由三级馆成功创建为国家一级馆。充分发挥县图书馆、农家书屋作用,倡导全民阅读,全年共接待读者24万人次,借阅图书32万多册次,送图书下乡8万余册。组织开展"红领巾读书月"等主题读书月活动,举办青少年手抄报、书法比赛、经典诵读等活动,全力打造"书香临沭"。
文博工作 全县已知不可移动文物点161处,其中遗址76处、墓葬64处、古建筑5处、碑刻4通、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2处。共登记文物近680余件套。完成8处市级保护单位、6处县级保护单位立标保护工作。5月,北沟头遗址成功申报为国家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现临沭县"国保单位"零的突破;10月10日,东盘遗址成功申报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立完善县、镇、村三级非遗保护、传承体系。《草柳编技艺》荣登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填补临沭县"省级非遗项目"的空白。筛选提炼《沂蒙莫氏绒绣技艺》等项目申报市级第四批非遗项目。全县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市级6个,县级49个,市级代表性传承人5名。
公益电影 建成180座位数码影院1处,3D影厅2处,影吧KTV3处。县电影院加入数字院线。组建农村流动放映队12支,公益电影放映实现全覆盖。放映公益电影3488场。举办"看红色精品电影·享幸福美好生活"、红五月农民工系列电影节,免费送红色经典电影进校园17场,在全社会营造出弘扬革命精神、激发奋斗意志、建设幸福临沭的浓厚氛围。
文化队伍建设 开展以"人诚事公,风正业兴"为核心的文化理念建设,全县共登记造册文艺人才470人,村级文化骨干714人。免费举办4期"星辰计划"全县基层文艺骨干舞蹈培训班,培训各级文艺骨干700多名。杨翠环获2013年中国第十届文化艺术节《沂蒙情》舞台美术文华奖。李明君参加全市"梦想2013"歌手大赛获流行歌手一等奖第一名,并获得全市"十佳歌手"荣誉称号。
撰稿:张奉松 审稿:王志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