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rec=7&run=13

“临沭”作为县级政区名称,最早见于《新唐书?地理志》。唐代武德四年(621年),临
沂县析置为兰山、临沭、昌乐三县;武德六年(623年),省兰山、临沭、昌乐,并入临沂县。
1940年1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东进支队和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解放了郯城县东
北部地区南古庄一带,随即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郯东北第一办事处;
1940年7月,郯东北第一办事处改称苍马办事处;1941年8月,苍马办事处改为临沭县抗日民
主政府。考其建县所以取名“临沭”,一因其辖区地跨沭河两岸;二因历史上此地置县曾取
名“临沭”。临沭县所辖政区由郯城、临沂两县析出的各一部分组成。
临沭建县后曾于1956年3月撤销, 1961年8月又予以恢复。本县1942年4月以前隶属鲁南
地区;1942年4月至1950年4月隶属滨海地区;此后隶属临沂地区。
临沭置县后与邻县之间较大的辖区变动有:1942年春,将挂剑区划归郯城县;1945年秋,
沭水县撤销, 将其青云、朱仓、苍山3个区及石河区一部分划归临沭县,临沭县的沂滨区划
归临沂县;1947年春,为便于对敌斗争,将竹庭县(即赣榆县)的朱孟区划归临沭县,同年10
月形势好转后又划归竹庭县; 1953年秋,将邻近临沭县的东海县6乡34村、郯城县1乡8村划
归临沭县, 临沭县新设第十一区,即石门区;1961年8月恢复临沭县建制时,1956年撤县划
给临沂县的钟山区沭河以西村庄和划给郯城县的李庄区部分村庄未再划给临沭;1971年,将
蛟龙、观堂两个公社在石梁河库区范围内的20个村庄划归江苏省。
1985年, 临沭县设临沭、韩村、蛟龙、曹庄、南古、石门6个镇,唐岭、朱仓、东盘、
芦庄、古龙岗、前庄、官庄、店头、周庄、华桥、醋庄、郑山、白旄、青云14个乡,下辖17
个街、533个行政村(自然村为535个)。全县人口126307户,53217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512人。有汉、回、满、黎、彝、苗、朝鲜7个民族,少数民族共有2329人,其中回族2310人。
临沭是山东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临沭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其革命斗争史上有着闪
光的一页。40年代初,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人民抗日政权——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
一一五师师部,都曾驻于临沭,罗荣桓、陈光、肖华、朱瑞、黎玉、谷牧等都曾在这里指挥
过山东和滨海地区的革命斗争。 1942年,刘少奇来山东指导工作,在临沭3个多月,有力地
指导了山东的革命斗争。1942年山东地区的减租减息斗争,临沭是实施中心县之一。在党的
教育动员下,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临沭人民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双减、土改、参
军参战、拥军支前和大生产运动,取得了巨大成绩,成为山东地区的模范县。仅在解放战争
期间,临沭人民就支前22万人次,有5000多名优秀子弟加入了人民解放军。抗日战争和解放
战争期间,临沭籍干部战士1030多人献出了宝贵生命。淮海战役中,临沭3万民兵、2万民工
参加了支前工作, 1.5万辆小车、9000头驴子日夜抢运公粮,10多万妇女老幼舂米磨面烙煎
饼, 数千名担架队员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 运送弹药、押解俘虏。淮海战役胜利之后,
400多名青壮年组成担架团南下, 参加了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和解放福建省。从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到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均有临沭籍战士洒下的鲜血。解放四平的战
斗中, 临沭籍战士200余名献出了生命;淮海战役中,临沭籍战士50余人壮烈牺牲。革命斗
争锻炼和培养了干部,大军过江以后,党从临沭抽调大批干部,组建起领导班子,去浙江天
台、 四川江津等地进行新区开辟工作。据80年代初统计,临沭籍县处级以上干部400余名分
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为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国之后,临沭
人民继续发扬革命传统,把自己最好的子弟送往部队,自1961年至1985年,连续25年无责任
退兵,受到中央和省、地多次表彰。
临沭县境地处鲁东丘陵区南部,大部属五莲山低山丘陵,西部沭河两岸为沂沭河中游平
原。地形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山地多分布于东北部,全县40多个山头,30多个座落于此。
山高均在海拔400米以下, 山峰坡度多数大于15度,县城东北部的苍山,海拔394.7米,为
县内最高峰。山地面积39.5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82%。山区土地宜种植花生、地瓜等作
物,同时宜于发展林、果业。沭河于境内自北南流,新沭河沿县境南部自西东流。沭河沿岸
和部分山间谷地为平原, 面积242.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3.36%,土壤肥沃,宜于小麦、
玉米、大豆、地瓜等作物生长,是临沭主要产粮区。丘陵分布于低山平原之间,面积755.94
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72.82%,多为剥蚀缓丘,坡度在3至15度之间,耕作得好,小麦、地
瓜、 花生及其它杂粮均可夺得高产。全县土壤有棕壤土、褐土、潮土、砂姜黑土4个土类、
11个亚类,以棕壤土和潮土面积最大。本县属于暖温带季风区域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
足,四季分明,年际差异不大。春季温暖,干旱多风;夏季湿热,雨量充沛;秋季凉爽,昼
夜温差大; 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年平均气温13℃,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14℃,7月气温
最高,平均26℃,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20.7℃。年平均降水雨量851.8毫米,
60%左右降于夏季, 最高年降水量1321.8毫米,最低年降水量523.6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09
天。有旱、涝、风、雹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其中以旱灾威胁最大。
较好的土壤,湿润的气候,较为充沛的雨量,为临沭动、植物生长繁衍提供了较好的条
件,这是临沭种植业、养殖业得以发展的基础。但矿藏不丰,水源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
大因素。矿藏主要有重晶石、石英石、云母、蛇纹石、金红石、大理石、金刚石、金矿、青
灰色花岗岩、紫红色砂岩等。重晶石虽已开采,但储量不多;青色灰色花岗岩和紫色红色砂
岩储量丰富,是上好的建筑材料,已大量开采;石英石品位高,含二氧化硅80-90%,有开采
价值;大理石有零星开采;著名的“常林钻石”虽然发现于临沭,但主要是砂矿,至今未找
到有开采价值的集中矿床。 地表、地下水资源主要来自天然降雨,年可利用总量1.3亿立方
米,而工农业生产及人畜用水年需3.75亿立方米,缺2.45亿立方米,丰水年稍感不足,枯水
年缺水严重。年过境客水量15亿立方米,但多集中于汛期,至今尚无法利用。因此,临沭人
怕旱尤甚于怕涝。
建国30多年来,临沭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做出了巨大努力,经济建设和其它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取得
了巨大成就。
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949年只有1826.8万元,到1985年已上升到28420万元,增加15倍;
人均工农业产值,1949年只有67元,1985年已上升到534元,增加近7倍。临沭经济的发展,
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在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起步发展,工农业总产值
平均年增3.5%;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由于“大跃进”,浮夸风的影响,年平均增长不足1
‰。在“三年调整时期”,由于贯彻执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年平均增
长率上升到10%; 在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文化大革命”,生产遭受破坏,年
增长率比“文化大革命”前下降2.1%;1976年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工农业生产迅速回升;
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进行了拨乱反正,纠正了“左”的错误,把工
作的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并深入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在发展商品生产上坚持“开放、
搞活”的方针,从而大大提高了全县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临沭经济走上快步发展的轨道。
1985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8734万元,是1978年的2.9倍,其间平均年增长率
为27.6%。
临沭经济以农业为主。1949年耕地面积94.4万亩,人均3.5亩;1985年耕地面积80.41万
亩, 人均1.5亩。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稻子、地瓜、糁子、马糁、黍
子、稷子、荞麦、花生、棉花等。建国前,曾大量种植的糁子、马穆、荞麦、稷子等,至60
年代已基本绝迹,高粱、谷子、黍子之类的种植面积也大量减少。究其原因,或因产量不高,
或因品质低劣。人民公社化以后,县境之内逐步形成以小麦、玉米、地瓜、花生为骨干的四
大粮油作物,由于其播种面积大,它们产量的高低,均直接影响到临沭农业生产的丰歉。建
国以前,由于农民长期遭受封建统治,加上土地没有进行整治,耕作粗放,水旱灾害严重,
农业生产一直非常落后。1949年,小麦亩产85斤,大豆亩产82斤,高粱、谷子、糁子、地瓜
干亩产在150斤左右, 年均粮食亩产182斤; 花生亩产也只有187斤。 公社化后,在管理上
“一大二公”,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直到70年代中期,
小麦、 花生亩产不过200斤,玉米亩产不过300斤,地瓜干亩产不过400斤。农作物单位面积
产量处于长期低速增长的局面。但是,如果抛开长期“左”的束缚的一面,从另一方面看,
建国始至1978年的20多年中,临沭人民积极参加了本县的导沭和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大规
模地进行了整地改土,兴修水利,实行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70年代中后期,每
年冬春数十万群众上阵。 计修建水平梯田24.58万亩,台田、条田24.1万亩,开挖排灌主干
沟渠500公里,建中小型水库97座,塘坝380座,建引河灌溉工程4处,打挖大口井、机井753
口, 使水土保持面积达到257平方公里,除涝面积达到28.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6.7万
亩。自然条件有了巨大改变。再加上引进良种、防治病虫害、增施化肥、增加农机具、推广
农业增产新技术,所有这些,都为农业生产的突破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1979年后,
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克服了平均主义弊病,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致
富的积极性,农业生产的快步发展变成了现实。1985年,小麦亩产414斤,玉米亩产571斤,
地瓜干亩产698斤,花生亩产395斤,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比1949年提高了2至5倍,比1978年翻
了一番。 与1949年相比,临沭耕地减少14万亩,人口增加26万,粮食总产46219.6万斤,是
1949年的3.5倍; 平均亩产974斤,是1949年的5.4倍;人均占有粮食900斤,是1949年的1.8
倍;花生总产10614.7万斤,是1949年的4.8倍;农业总产值20531万元,是1949年的11.7倍。
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49年,林、牧、副、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
的9.1%;1985年则占到27.2%。
临沭为山东省花生生产重点县之一。种植面积,50年代10多万亩,60-70年代20多万亩,
1985年27.58万亩。花生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40%。因播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被省列
为花生生产基地。白柳,又名簸箕柳,是临沭
著名特产之一,年种植面积1万亩,产条800万斤,是编织柳制工艺美术品出口换汇的重
要原料。因此,临沭被誉为“白柳之乡”。太子参,又名孩儿参,是贵重滋补中药,为临沭
著名特产, 最高年产量200多万斤,畅销全国,出口东南亚。板栗、巴梨、蜜宝西瓜、黄姜
等土特产也闻名遐迩。板栗种植历史悠久,面积1.6万亩,年产130多万斤。板栗肉,营养成
份高,味道甘美,销往日本等国。东盘蜜宝西瓜,皮绿中透黄,瓤沙质,肉浅红,含糖量高,
甘甜爽口,是山东西瓜优良品种之一。巴梨,又名西洋梨,个大、皮薄、肉嫩,甜而微面,
是畅销苏、鲁的紧俏果品,本县种植6000亩,年产1000万斤,居山东省各县(市)第二位。巴
梨制成的罐头远销香港、 苏联、西欧。黄姜是重要调味品,年种1.5万亩,产量5000万斤,
销往苏、皖等省,其脱水制品进入国际市场。
养殖业主要有猪、 牛、 兔、 鸡、 鸭、鹅,其中以猪、鸡饲养量最大。1985年,养猪
261685头,户均2.07头;养禽792276只,户均6.3只。
工业起步较晚,60年代以前无现代工业。70年代初方有发展现代工业的自觉性,1978年
后加快了发展步伐。 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65.9万元,1969年为117.9万元,20年间增长
不足1倍, 而且生产的是铁木农具、粗织白布、白酒、酱菜之类的初级产品。1985年全县工
业已初具规模,计有县属全民企业29处,集体企业30处,乡镇办企业83处,职工8200余人,
形成纺织、化工、机械、电器、五金、造纸、印刷、建材、酿造、食品、服装、工艺美术等
25个工业门类,产品品种达635个,总产值7889万元(不含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 ,是1949年
的120倍,1969年的67倍,1978年的6.3倍。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949年
的3.6%上升到27.8%。 针织厂生产的锦纶丝袜、晴涤纶衫裤、儿童套装、尼龙蚊帐,以其染
色牢度好、色泽鲜艳、质地淳厚、款式新颖,深受用户欢迎,销往全国各地;造纸厂生产的
50克、60克书写纸,以其质优价廉销往苏鲁两省的20多个县、市;木器厂生产的新式全套家
具,以其光洁度好、美观大方,获得省优质产品证书;工艺美术公司生产的柳制工艺美术品,
获得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和外贸部颁发的荣誉证书,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农机厂生产
的泰山——12拖拉机转向总成,以其工艺先进、结构简单、转向灵活、使用安全等优点,被
全国20多个拖拉机生产厂家所采用;五金厂生产的石工锤、家用台钳等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化肥厂生产的碳酸氢铵,以其质量稳定深受用户欢迎。进入80年代之后,乡镇企业有了较快
发展,1985年产值2895万元,占工业总主值的30.5%。
随着工农业的生产发展,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1985年,全民所有制职工和集体所有
制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分别为962.6元和975元, 比1978年的536元和546元,分别增长80%和
78.5%。 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更大,1978年人均59元,1985年297元,1985年收入是1978年的5
倍。解放前,临沭农民住的是草房子,这种住房一直到建国后的70年代初。70年代中期,少
数农民盖起了瓦房,1982年,95%以上的农户住上了瓦房,个别富裕户盖起了楼房,77%的村
庄用上了电。县城临沭镇,直到60年代初,还是草房林立的村庄,街道狭窄、弯曲、不平;
经过20多年的建设, 拓宽取直纵横干道9条,总长10公里,分别铺设了沥青、水泥或沙石路
面, 沿街安设了排排路灯, 铺设了自来水管道,建起了上百幢楼房。1985年县城占地面积
2.3平方公里,是建国前的23倍,临沭镇以崭新的小城风貌展现于人们的眼前。生产的发展,
使人民购买力提高,市场繁荣。1985年全县商品零售总额10176万元,人均192元。自行车、
手表、收音机、缝纫机在城乡已基本普及,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收录机已经进入部分
农家。城乡人民基本过上了温饱生活。
县内交通主要靠公路。但建国前没有一条象样的公路,直到1957年始通客车。此前,人
们的运输靠驴驮肩挑小车推。60年代之后,公路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1985年,已有东西干
道济(南) 新(浦)路和南北干道板(泉)阿(湖)路,总长68.8公里,其中沥青路面10.26公里。
另有县乡、 乡镇公路16条,199.6公里,乡村公路370条,740公里。县城至乡镇,乡镇至各
村皆可通行汽车。 全县拥有货运汽车294辆, 拖拉机2370台, 轿车吉普车60余辆,自行车
10.5万辆。临沭至临沂、济南、青岛、兖州、郯城、莒南、莒县、日照、新沂、连云港、赣
榆、 东海等县市,每日均有1至数次客运班车,加上南有陇海铁路和连云港,北有兖石铁路
和石臼港,临沭已由过去交通闭塞之地变为交通便利之乡。
本县于1942年始建人民邮政, 至建国初始有电报电话事业。1953年,全县只有1公里的
电话杆路,4部电话机,并且全部在县城。经过30多年的发展,1985年,邮路总长155公里,
投递邮路893公里; 电话总机门数已达1280门, 长途电话线路9条,市话杆路18公里,用户
346户,农话电路29条,杆路162公里,用户291户;业务交换量已由1949年的2.7万元发展到
46.31万元。
文化教育、 科技、医疗卫生等项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1949年,全县无中学,只有104
处小学,教师132人,在校学生264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4.8%。1985年,有小学483处,教
师2667人,在校学生6360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6%。有普通中学77处 (含联办中学) ,教师
1310人,在校高、初中学生22120人;另有教师进修学校、农业技术中学、职工学校各1处。
各级各类在校学生总数达8.6万人。 1964年以来,全县升入中等专业学校的1499人,升入高
等学校的734人。建国初,本县人口中95%以上是文盲或半文盲;1982年,12周岁以上不识字
或很少识字的有202274人,占总人口的38.8%;具有小学以上各种文化程度的237574人,占6
岁以上人口的50.9%,占总人口的45.5%。县、乡、村三级农科网初具规模。1977年以来,科
技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2项, 填补国内空白的1项,达到省级水平的2项,达到地区级水
平的4项。 花生青枯病的研究和防治、4ZJQ涡轮增压器、TP-700型脱谷机、树木直径日生长
量遥测自记仪、多铰自控翻板闸门应用技术、秋季连阴雨预报指标等科技成果的研制成功,
均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国后,本县在卫生宣传、防疫灭病、医疗医药、妇
幼保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公认的显著成绩。1949年,县医院建立,有医务人
员29人,病床10张,此前人民群众的疾病治疗大多靠小型中医药铺,缺医少药,苦不堪言。
1985年, 临沭已有县医院1处,分院5处,乡镇医院9处,另有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皮肤病
防治站、 结核病防治站、药品检验所各l处,中西医疗队伍841人,病床445张,年诊77万余
人次。 县、乡、村三级医疗网已趋完善,乡村医生829人。经过30多年的预防和治疗,曾给
临沭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天花、麻疹、黑热病、疟疾、丝虫、麻风、秃疮、疥癣、霍乱等传
染病,都已被陆续消灭或基本消灭。城乡卫生面貌和人民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通
过宣传贯彻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已变为大多数人的自觉行动。
1984年,临沭县被评为山东省计划生育红旗县。
本县名胜景观多令人留恋忘返之处。苍山叠翠,为古沂州八景之一。60年代末兴建的临
沭县革命烈士陵园,坐落于苍山前怀半山之上,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春秋季节,园内鲜花
散英,清幽中透出芳香,既是缅怀先烈之处,又是游山览胜之地。新沭河上的泄洪闸,虽为
防洪而建,但犹如长虹卧波,气势磅礴,大闸拦断沭河一片碧水,共长天一色,令人迷神动
魄。80年代中期兴建的县城沿河公园,河岸砌起了青石陡坡,河内蓄起了清清的山水,花草
风景树栽满岸边,金碧辉煌的凉亭伫立于翠柳丛中,给县城增添了无限秀色。
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临沭到处一派生机,人民在治穷致富的道路上正大步
前进,临沭已经开始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