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rec=398&run=13

一、服饰冠履
1、 衣服 清末至建国前夕,男上衣多为直领对襟式,钉纽扣三、五、七、九不等,但
不用双数;前襟两侧下方各缀一口袋;男裤多为宽腰直裆大裤脚式;夏季天热时,穿直领短
袖褂,着宽腰短裤;冬季,相当一部分男子,特别是老年人,喜穿偏襟(俗称大襟)大、小袄,
以布制腰带束腰,不扣纽扣,且用扎腿布扎住裤脚。女子一律穿偏襟上衣,缝口袋于大襟里
面的小襟上;女裤亦为宽腰直裆大裤脚式,且不分季节,用扎腿带扎住裤脚。此一时期,中
下等之家的衣服,不论男女,均系土织粗布,手工缝制而成;服色多为黑、白、蓝,唯极少
数年轻女子着红、绿、紫等色衣、裤,间有蓝底白花粗布衣。俗日:“要想俏,男穿皂,女
穿孝”,足见其时黑、白二色为男女穿衣所喜欢的基本色.调。至于富人,男多穿长袍马褂,
着宽脚裤;女多穿绣花宽袖上衣,着宽脚裤或绣花长裙,间有穿旗袍的。服料多为绸、缎。
50年代的上衣,男喜穿中山服,女穿列宁服,但由于缝纫机具很少,多数男女衣服的式
样仍袭旧式。60年代中期之后,国防服成为男上衣的主要样式之一。进入80年代之后,除中
山服、国防服继续流行外,男女穿西服的均多了起来。裤式,在建国初一段时间内,有裤脚
越大越时髦的风气,裤脚大至八九寸。随后,裤脚又以小为时髦,直小到六寸以内。60年代
初,港式裤流行了相当几年。进入80年代之后,喇叭裤、牛仔裤在部分男女青年中颇为流行,
连衣裙、百褶裙、筒裙、西服裙成为年轻女子的时髦服装。
自建国至80年代,男女夏季单上衣以背心、汗衫、衬衣为主,式样也比较稳定。棉上衣
的发展趋势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热于穿小大衣(短大衣),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热于穿
军大衣和棉猴,80年代之后则以面包服、呢外套、呢料大衣为上品。30多年来,直领对襟小
便袄,以其轻便、暖和、实用、可罩外衣,便于防尘防污,一直沿用。历史相沿的偏襟大、
小袄,至今乡村老年男女仍有穿着。
就衣服质料看,自50年代起,机织细棉布逐渐代替了土织粗棉布;70年代中期之后,化
纤布成为人们穿戴的主要衣料;80年代之后,绸缎、呢毛料、皮货则有了明显的增多。
就衣服色彩看,至70年代末,一直是黑、白、灰、蓝诸色,比较单调;80年代之后,随
着式样的翻新,花色品种也日益繁多,尤其是男女青年的服装,彩色纷呈,争奇斗艳。
2、 帽巾 清末至建国前夕,一般人家,冬春,男戴瓜壳帽、土耳其帽或毡帽头,已婚
女子戴首巾(由一块方粗布做成) ;夏天,男女均戴斗篷(又叫席角子,用芦苇或高梁秸的皮
编成) ;富贵人家,冬春男戴礼帽、裘帽,女戴绒帽、裘帽;夏天男女多戴草帽。50年代男
女多戴八角帽;60至70年代,男多戴军式单、棉帽,女多以针织方巾或长围巾包头;80年代
之后,男多戴前进帽(又叫鸭舌帽),女多戴各式针织毛线帽或人造皮制帽。
3、 鞋袜 清末至建国初,男女均穿纳底圆口布鞋,着手工缝制粗布袜,女鞋足头处有
绣花或割花。冬天,男女多穿茅烘(用苇穗编成)、蒲鞋(用蒲草编成)御寒,经济条件较好的
穿纳底布棉鞋。夏天男多穿纳底布凉鞋或草鞋(用稻草编成)、茼鞋(用苘编的鞋子)。雨天,
男穿木呱子,女穿木鞋(用木头刻挖而成)及少量布质油鞋。60至70年代,男女便鞋多为塑料
底布鞋或球鞋、力士鞋;防水鞋多为浅帮胶鞋,夏天用鞋多为塑料凉鞋和胶轮底凉鞋 (胶轮
底凉鞋叫鞋垫子) 。此一时期穿皮鞋者仍然极少,但布底凉鞋和草鞋已不多见。袜子先是以
机织线袜代替了布袜,继而尼龙袜又代替了机织线袜。进入80年代后,除布底、塑料底布鞋
继续为人们选用外,穿皮单鞋、皮棉鞋的人愈来愈多。夏季用鞋则以塑料凉鞋和皮凉鞋为主。
穿高跟布鞋、凉鞋、皮鞋成为男女青年的时髦,防水靴代替了浅帮胶鞋。蒲鞋、茅烘、草鞋、
木鞋、木呱子等较原始的冬夏用鞋基本被淘汰。
4、 发式 男发:清代留发梳辫;民国后剪辫剃光头,并时有留分头者;50年代以留分
头为主;60年代之后多数人喜留平头,少数人喜留背头;80年代之后,部分青年以留满发为
时髦。女发:临沭地方解放前,未婚女子脑后留独辫,婚后于脑后绾发髻(俗称握纂);解放
后至建国初,多数妇女留半截毛(俗称二道毛)或扎双角辫,已婚妇女握纂者仍大有人在;60
年代后多扎双角短辫,独角辫基本绝迹;80年代,双角短辫渐少,“马尾”式、披肩发、烫
发在青年女子中渐多。但老年妇女握纂,中年妇女留半截毛至今相沿。
5、 胡须 解放以前,男子在儿女成婚后须留胡须,不留被认为失礼。但若上有老父,
则只能留上颌须而不能留下颌须,留下颌须被认为是对生父的不敬。解放以后,此礼已废,
但农民老年男子留胡须者仍然很多。80年代之后,城镇部分男青年留胡子,自认为“帅气”。
二、饮食
1、 主食 临沭地方历史相沿为杂粮产区,因而群众所食也以“杂”为其特色。清末至
建国初,本县山岭地区群众以高粱、马穆、地瓜(瓜干)为主食,小麦、花生饼次之;平原地
区群众以高粱、小米、穆子、大麦、地瓜(地瓜干)为主,小麦、大豆次之。人民公社化以后,
粮油作物按计划种植,境内逐步形成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四大农作物,但在60至70年代
中期,农民生活中的主食是玉米和地瓜(地瓜干),由于小麦产量低,小麦面粉一直是群众逢
年过节和待客食品。70年代中期以后、小麦单位面积产量逐年提高,播种面积逐年扩大,逐
渐成为群众的主要食品,而玉米、地瓜(地瓜干)在主食中退到次要地位。
由于地处杂粮产区,临沭人民喜吃煎饼,喝糊涂。煎饼可由某一种粮食做成,也可由数
种粮食做成,视生活水平高低而定。富者可做麦煎饼,贫者可以地瓜干、䅟子为主,掺合野
草、树皮、糠秕等做成。煎饼是先将粮食掺水放入磨中推磨成浆糊状,再放到鏊子上摊烙成
象纸一样厚薄锅盖大小的圆形食品。一般每公斤六到八张,薄者达十张以上。糊涂是用高粱、
玉米、谷子、瓜干等碾磨成或用碓捣成的面粉,单独或混合放到锅里做成的稀饭。做时如若
再适当放点大豆面或花生饼面,做熟加盐,就成“咸糊涂”。“咸糊涂”比少豆、少饼、少
盐的“白糊涂”好喝。解放前,人们把生活贫苦说成是“穆子煎饼两把捧,喝的糊涂照人影”。
解放后,生活水平提高了,又说:“麦子煎饼卷鸡蛋,越吃越想咽”。足见煎饼、糊涂为临
沭地方传统的主要食品。
小麦食品,就家庭做饭来说,临沭地方多做成水饺、油饼、面条、面叶、馍馍、卷子、
锅贴之类,其中待客以水饺、面条、油饼、馍馍为上品。市场上传统的小麦面食品有锅饼、
烧饼、烤牌等。此三种食品均以发面做成。锅饼是放在平底锅(俗称锣锅)里烤成的圆饼,直
径50厘米左右, 厚4至5厘米,重5公斤左右,外层有烤脆的硬壳,内为松软的面层,吃起来
非常可口。烧饼是放在炉里烤成的马蹄状食品,烤牌是放在炉里烤成的长方形板状食品,
二者均在外层撒上芝麻,吃起来又香又脆。
2、 副食 城乡人民喜食白菜、芸豆、豆角、韭菜、芹菜、菠菜、黄瓜、南瓜、萝卜、
茄子、辣椒、土豆等蔬菜;肉类,汉族以猪肉为主,羊肉次之,牛肉、狗肉、驴肉、兔肉又
次之;禽蛋类以鸡和鸡蛋为主,鸭、鹅及其蛋类次之;鱼类,淡水鱼以鲤鱼为主,鲫鱼、草
鱼次之;海鱼中食带鱼、巴鱼、白鲢鱼、鲳鱼等。豆腐是人们重点采用的副食品之一,做菜、
包水饺均用它,又可单独当饭吃。一般农民赶集上店,吃上一斤油煎豆腐,既经济又实惠。
另外,粉条、粉皮也是当地用量较大的副食品。
3、 餐次 本县人民习惯于一日三餐。早餐以稀饭为主,辅以少量干食和简单小菜;中
餐以煎饼、馍馍、米饭等干食为主,凡有条件的均做好菜相辅;晚餐饭类有干有稀,干食重
于早餐,菜类好于早餐而与午菜同等看重。
但在农村,有的至今仍沿袭冬季农闲一日两餐的习惯。一日两餐者就餐时间,早餐晚于
一日三餐的早餐,晚餐早于一日三餐的晚餐。两餐饭菜同等看重。这种习惯的形成,与农民
旧社会生活艰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4、 待客饮食 临沭人好客。来了客人,一般人家待客备有烟、茶、酒、饭、菜。解放
前直至建国初期,由于广大群众生活贫苦,即使来了重要客人,想从丰待客,但经济条件不
允许,故多以旱烟叶代卷烟,以白开水代茶水。后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但卷烟
代替了旱烟叶,茶叶茶代替了白开水,而且烟、茶的档次也越来越高。用饭上,贵客初来,
多吃面条,取意“常(长)来常(长)往”;而不吃水饺,认为吃水饺会把亲友往来的关系“捏
死”了。宴请贵客多用米、面两道饭。用菜上,一般传统习惯为每桌八至十个菜,鸡、鱼、
肉、蛋必有。主人经济条件较差或客人较少时也可四至六个菜;至于经济条件较好的主人也
有搞到十二、十四、十六或更多的菜的。菜无论多少均用双数而不用单数,用单数被认为是
以对客人的不敬。酒的品种和档次视具体经济情况而定。70年代以前,客人虽亲虽贵,白散
酒待客不为不敬。80年代之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白酒必用瓶酒,档次亦越来越高;有
条件的并辅以啤酒、甜酒。总之,在人们的心目中,待客之道的核心在于主人觉得已经尽心,
而客人对招待也非常满意。
三、宅居
1、建筑方式 本县群众喜向南房屋,因而建房都把主屋(即正房)盖为向南开门之坐向,
称堂屋。正房两侧所建偏房称东屋、西屋。靠前院墙建的房屋称南屋,也是偏房。本地房屋
历史相沿都为起脊式,只是到70年代末期才有部分群众学习外地样式建起平顶房。每户正房
多为三间或四间。三间正房的布局方式多为“一二式”,即设一隔山,用一架梁,将三间房
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间开一门,其余两间开一门。很少把三间建成一个筒式的,也很少把三
间盖成三个独间的。四间正房的布局方式,多为“二二”式,即设一隔山,将四间房分为东
西各两间;也有将四间建成“一三”式的,即设一隔山,将四间房分为一个单间、一个三间
这样两部分,很少将四间房盖成四个单间的。近年来,将四间房搞成“一二一”式的多起来,
即设两个隔山,东头一个单间,西头一个单间,中间一个双间。户有五间或五间以上堂屋而
宅院又较大的即被视为大宅子,反之,不足三间正房的院落,民俗则以为不是一座象样的宅
子。一户宅子的偏房多为东一至二间或西一至二间,或南一至二间;很少搞成四合院的。本
地群众建房后喜拉院墙,无院墙的宅子认为不象正儿巴经的宅子。院墙上安门,俗称大门,
门上建门楼。大门以向南开最好,向东或向西开次之,多数地方忌讳开北门,民俗以为开北
门通道不顺,不吉利。
建国后,人民生活步步提高,房屋建设的标准也越来越高。50年代的乱石基、土打墙、
秫秸笆、草屋面、木窗棂,是临沭民房的普遍样式,房高至檐口不足2.5米。房宽不足3.5米。
60年代的块石基、石砖垛、半草半瓦屋面是其当时的主要特点。70年代中期之后,城乡普遍
建起瓦房,草房逐渐变为历史陈迹。而且房屋越盖越宽,由五檩檀发展到七檩檀、九檩檀、
十一檩檀、十三檩檀。屋宽由3.5米发展到7.5米。房高已由至檐口2米左右发展到3.5米以上。
玻璃门代替了木板门,玻璃窗代替了木棂窗,小窗改为大窗。80年代之后,许多农民盖平房
添设了走廊;有些富裕户建起了楼房。整个房屋样式向高大、宽敞、通风、透光、保暖的方
向发展。
2、 居住安置正房以居住、待客为主,偏房多做厨房、储藏室。按照“隔代不同房”、
“儿大避母,女大避父”的习俗,凡有条件的家庭,孩子长大之后,即使未成婚,也要与父
母隔室而居,兄弟与姐妹也要分室居住,除非无居住条件,否则即被视为有背礼俗。
四、家庭用器
1、 家具 解放前,一般人家有二抽桌、木柜、木箱、坐杌、长凳、矮桌、小凳等。富
贵人家除此之外,还有八仙桌、地八仙、太师椅、大站橱等。建国之后,尤其是到了六七十
年代,高方凳、大木椅、小木椅、三抽桌、精致矮方桌、小坐橱等,作为一般家庭的家具逐
步取代了二抽桌、木箱、木柜、小凳、长凳。80年代之后,沙发、高方桌、高低柜、写字台、
大衣橱、书橱、菜橱,也都进入了农家。许多人家,以家具齐全配套、样式新颖、做工精细
为荣。
2、 取暖用具 60年代以前,贫家用陶制火罐内放麦糠碎草之类焖成死火取暖,富裕人
家用火盆烧木炭或支炉子烧煤饼、煤块取暖。60年代之后,农家始用煤炉烧煤取暖。80年代
之后,少数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用上暖气。
3、 照明用具 解放前,绝大多数民众用铁制油灯点花生油或豆油照明。建国后煤油灯
(罩灯和无罩灯)逐渐代替了花生油和豆油灯。1961年后,少数机关单位始用电灯。1985年,
全县77%的村庄用上了电灯。手电筒于解放初始流行,至今仍作为手头照明工具被广泛采用。
4、 炊具餐具 临沭地方传统的炊餐用具是铁锅柴灶、葫芦水瓢、木制饭杓、秫秸梃盖
顶、土陶盆罐、黑瓷碗碟。建国后始有烧煤灶和煤炉;60年代之后,煤球炉、搪瓷碗碟、铝
制锅盆才多起来,土陶水罐逐步被黑、白铁桶代替,葫芦水瓢逐步被铝制水舀代替。80年代
之后,搪瓷碗碟多被白瓷碗碟所代,竹筷虽继续沿用,但用塑料筷的多起来。唯挑水的钩担
至今沿用。
五、代步工具
清末直至建国初,临沭地方的代步工具,一般人用独轮车和毛驴,条件较好的则用骡、
马、马车、自行车。70年代之后自行车逐步成为人们的主要代步工具,80年代之后,摩托车、
汽车等成为重要的代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