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收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rec=390&run=13

解放前,临沭交通不便,工商业不发达,农民收入历来以种植业为主。由于县内土地
多为丘陵、涝洼,且大部分土地为地主、富农所有,农民收入微薄。30年代末,日本侵略军
进入临沭一带,农民经济破产,生活更加凄苦。据记载,1946年土改前夕,全县有54503户,
逃荒要饭的17083户,卖儿卖女的1130户,干长工的22473人。建国初,由于刚刚经过战争洗
劫, 并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粮食歉收,经济萧条。1950年全县要饭的有775户,3181人;断
粮的3080户, 12503人。此后,农民生活安定,经济状况始有好转。1957年,人均年收入达
50余元。1959年至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县内人均年收入只有30元左右。1963年后,经
济又逐渐复苏,1966年人均收入增长到43.20元,比1960年增长44%。“文化大革命”期间,
经济收入始终徘徊在50元左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一系列富民政策,县内
于1980年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上放宽搞活,开办了大批乡村企业,发展多
种经营,使农民的收入构成从单一的粮食收入转向农、林、牧、副、渔、商全面发展,经济
收入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人均年收入,1980年为75.54元,1983年增长到295元,1985年
达297元。1985年比1949年增长近10倍,比1978年增长了4倍。农村有些率先致富的成了万元
户。但由于县境内经济基础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据1985年统计,全县
还有101个贫困村,其中,人均年收入100元以下的12856户,5455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9
%; 150元以下的3016户,11619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3%;200元以下的28240户,120246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4%。
表27—1 临沭县几个年份农民人均口粮、经济收入统计表
┏━━┯━━┯━━━━━━━━━━━━━━━━━━━━━━━━━┯━━━┓
┃年份│人均│ 人均收入(元) │ 人均 ┃
┃ │口粮├───┬───┬──┬───┬───┬──┬───┤ 收入 ┃
┃ │(斤)│总收入│农业 │林业│牧业 │副业 │渔业│其他 │ (元) ┃
┃ │ │ │收入 │收入│收入 │收入 │收入│收入 │ ┃
┠──┼──┼───┼───┼──┼───┼───┼──┼───┼───┨
┃1962│231 │65.78 │59.08 │0.72│0.83 │2.52 │ │2.63 │41.48 ┃
┠──┼──┼───┼───┼──┼───┼───┼──┼───┼───┨
┃1965│268 │52.54 │47.58 │0.45│1.18 │1.95 │ │1.38 │31.90 ┃
┠──┼──┼───┼───┼──┼───┼───┼──┼───┼───┨
┃1970│255 │57.07 │51.31 │0.45│0.80 │3.00 │0.03│1.40 │34.60 ┃
┠──┼──┼───┼───┼──┼───┼───┼──┼───┼───┨
┃1976│394 │82.60 │69.52 │1.31│2.02 │5.15 │0.14│4.46 │44.50 ┃
┠──┼──┼───┼───┼──┼───┼───┼──┼───┼───┨
┃1978│437 │111.63│88.58 │3.51│2.48 │9.87 │0.24│6.95 │59.00 ┃
┠──┼──┼───┼───┼──┼───┼───┼──┼───┼───┨
┃1980│495 │123.10│103.65│1.15│2.40 │8.53 │0.04│7.33 │75.54 ┃
┠──┼──┼───┼───┼──┼───┼───┼──┼───┼───┨
┃1983│788 │460.26│280.92│0.04│66.04 │58.51 │ │54.75 │295.00┃
┠──┼──┼───┼───┼──┼───┼───┼──┼───┼───┨
┃1984│725 │479.28│237.54│6.79│45.16 │160.17│0.53│29.09 │296.00┃
┠──┼──┼───┼───┼──┼───┼───┼──┼───┼───┨
┃1985│847 │516.32│329.82│3.73│116.32│34.79 │0.06│31.60 │29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