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rec=321&run=13

临沭历史上经济贫困,教育落后。晚清时期,劳动人民95%以上为文盲。20年代,境内
始有国民小学,至1937年,有国民中心小学7处,初级小学50处,短期小学5处,适龄儿童入
学率只有3%。
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政府重视发展教育事业. 把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抗日教
育作为施政方针之一。1941年,县府文教科开始在县内办抗日小学。至1943年,全县有抗日
小学131处,学生5128人,教师202人。抗日小学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在搞好文化教学的同时,
积极参加抗日工作,注重对学生进行抗日救国教育。随着抗日小学的发展,“冬学”等形式
的成人教育也开始兴起。1944年,抗日根据地实行教育改革,抗日小学大都改为“庄户学”。
1946年夏,105处公办小学转为民办小学,262名公办教师转为民办教师,办学经费由办
学村自筹。 1947年4月,因国民党军队进犯,临沭民办小学相继停课。11月,县府召开各区
文教助理会议,宣布教育暂时停办。教师或参加党政工作,或参加武工队。1948年底,淮海
战役结束前夕,县府着手恢复小学教育,停办的民办小学收回公办。至1949年春,全县小学
教育恢复工作基本完成。建国前夕,全县有小学104处,学生2640人,教师132人。
建国后,临沭教育从单一结构到多层次结构不断发展。1950年至1953年,继承解放区传
统办学作风,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普通教育形成“区驻地中心完全小学——乡学区完全小学
或中级小学—村初级小学”的三级小学教育网,并创办了初级中学。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也
有发展。1952年,全县有.40000多人参加速成识字班学习,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5%。
至1956年撤销县建制时,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为37%。
1961年8月恢复临沭县制, 正值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县人委对教育也进行调整,压缩规
模,提高教学质量。三年内共下放367名小学教师回乡务农,7名中学教师到小学任教,动员
5000余名小学15岁以上超龄生退学。 同时撤销3处小学附设初中班。1964年起,临沭教育事
业步伐加快,除在农村兴办耕读小学解决适龄儿童入学难外,同时发展干部教育和农村扫盲
工作。
“文化大革命”中,临沭教育虽然达到“上小学不出大队,上初中不出管理区,上高中
不出公社”的要求,但因“左”的路线的冲击,又加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条件差,教学质量
一直不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政府开始整顿教育。1982年起,县内逐渐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
1985年, 全县基本普及小学教育, 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6%。 小学在校学生63602人,是
1949年的24倍; 教职员工2667人,是1949年的20倍。中学经过调整,保留5处完全中学,12
处乡(镇)初级中学,60处联办初级中学,在校学生总数22120人,是1953年的130倍。1977年
至1985年,全县共培养小学毕业生110000多人,初中毕业生61000多人,高中毕业生18000人。
其中1499人升入中等专业学校, 709人升入高等院校。在普通教育有较大发展的同时,职业
教育和成人教育也有较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