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rec=260&run=13

一、建国前饮食业的兴衰
解放前,临沭一带交通不便,来往客商较少,饮食业不甚发达。抗日战争前,较大的集
镇与交通要道处设有较大型饭店18家,酒馆23家,部分饭店酒馆兼营,顾客到店吃饭饮酒较
为方便。当时,夏庄(今临沭镇) 有饭馆4家,李庄有酒馆9家,南古庄有酒店3家。其他偏僻
乡村设有小型简易酒馆或酒柜,多备有下酒菜如蒸、炒花生米或酱菜,经济实惠。
清末至民国初年,临沭一带的饮食品种丰富,面食类主要有三鲜水饺、大包、小笼蒸包、
肉丝面条、挂面、面叶、甩面条、馅饼、葱花洫脂饼、翻花卷、葱花油盐卷、锅饼、烤牌、
烧饼、卷子、馒头、高桩馍、清油饼、单饼、火烧、八宝米饭等。糕点类分细点、中点、粗
果3种, 细点主要有蛋糕、蛋卷、胶切糖、鸡胶糖、寸金糖、灌香糖、四饯、绿豆糕、栗子
糕、三义酥、菊花酥、如意酥、莲花酥、百合酥、山楂糕、狮子排风、龙抱柱、八仙子、四
季花、老菩萨;中点主要有雪糕、枣糕、芙蓉糕、枣泥、豆沙糕、桃酥、条酥、栗子酥、荷
花酥、羊角蜜、翻花、雪球、银丝糕、月饼等;粗果主要有姜丝、仨角、金钱饼、大京果、
芝麻京果、麻酥饼、丰收糕、猫耳朵等。当时流行于东部蛟龙、唐岭、朱仓带的乡村民间喜
庆宴席,一般为4个小碟:虾皮拌葱头、葱花炒鸡蛋、芹菜炒肉丝、香菜炒豆腐,4个大盘为
鸡、 鱼、肉、蛋;流行中部、西部的宴席,一般为四个小碟8个碗。较讲究的大宴席,分为
整桌头和半桌头两种,以3大件为中等宴席,4大件为上等宴席,宴席以头菜命名。
二、建国后饮食业的发展
1953年全县饮食业网点765处。1956年有饭店33处,其中,县城1处,农村各供销社办饭
店11处,农村饮食业摊商21处。1963年,全县饮食业网点771处,其中面食业720处,小吃摊
10处,熟肉业24处,茶水业17处。1969年,全县饮食业网点14处。1979年集体经营的饮食业
99处, 其中车马店代营熟食11处,熟食58处,豆腐房24处,茶水6处。1982年临沭县饮食业
网点626处, 其中国营5处,集体47处,农村饮食业摊商574户。1984年夏庄供销社在县城内
沭新路西段路北建成第一座三层饭店楼,辟为两半,西为“迎春饭庄”、东为“回民饭店”。
是年全县饮食业网点1073处,其中,国营6处,集体32处,个体摊商1035处。1985年上半年,
全县个体饮食业网点899户,其中,饭店、小吃店314户,面食油炸485户,菜馆、烧鸡46户,
其它54户;从业人员1716人。
1961年后,饮食业饭菜品种较单调,工艺落后。1978年后,临沭县饮食业迅速发展,传
统的名吃、小吃陆续恢复营业。据老人回忆对比,锅饼、油条、烤牌已达到传统风味;多年
不剑的烧鸡业, 回复并得到发展,旺季县城烧鸡摊达8处,坚持常年摆摊营业的两处,一处
是富民街高树祥烧鸡专业户,继承传统的烧鸡烧烤方法,吸收外地先进配料、制作技术,其
烧鸡色泽光亮、香气浓郁、鲜嫩可口;一处是振兴街杜树银烧鸡专业户,坚持传统制作技术,
配料讲究,其烧鸡色味俱佳。县城东首高月熙饭店,讲究烹调技术,注重味道,其汤、菜地
方风味浓重,物美价廉。1982年临沭县饭菜达95个品种。
80年代, 临沭县喜庆宴席,东部山区农村保留鸡、鱼、肉、蛋4道菜,剔除大油大肉的
传统,增加水产品、新鲜蔬菜、果品烹制,通常一桌12至24菜,以盘碟为主要盛器,中部及
西部农村也改碗菜为盘菜,品种增多。县城盛行的宴席,趋向花色冷拼双拼,热菜特别着重
于色香味型,向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方面发展。拼盘、冷荤制作精细,造型优美。红案厨师
密嘉琳制作的工艺菜和热菜双拼双味,在临沭一带较有名气。
1978年后,临沭县饮食服务公司所属各饭店、集体经营饭店,开展对外包办宴席、加工
代做等业务项目。 1985年全县饮食业网点987个,零售总额为454万元,其中国营饮食网点5
个,零售额42万元,占9.3%;供销社饮食网点14个,零售额为97万元,占21.4 %;其他集
体所有制饮食业网点10个,零售额50万元,占11%;个体饮食业网点958个,零售额265万元,
占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