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与酿酒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rec=215&run=13

一、粮油加工
临沭粮油加工业,历史久远。建国前,粮油加工均以手工为主,碓、磨、碾是主要工具。
一盘中型石瞎(直径约80公分),每小时加工8斤面粉;一盘石碾,每小时加工1 2斤小米;至
于碓的工效更微, 舂2斤面粉,要用一、两个小时。在一些大的集镇,有一些专门从事粮油
加工的“四坊”。油坊的工具分木榨和小杠子榨两类,木榨大者每天可加工1200斤花生米或
黄豆, 小者可加工500至700斤。小杠子榨设备简单,易于操作,至今在农村还沿用。 建国
至60年代. 国营用粮用油全靠临沂、莒南、郯城、新海连等地加工。后来,部分乡镇用柴油
机带动小型面粉机搞粮食加工和饲料粉碎。1976年,随着高压电的输送,农村的粮油加工已
很普遍,皤面、碾米、脱粒、粉碎等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1985年,蛟龙、石门、
朱仓、 南古、曹庄、县服务公司等6个面粉厂,有固定资产51.5万元,产值40.5万元,实现
利税3.58万元。
临沭县粮油加工厂于1967年春筹建面粉加工车间, 当年7月投产,职工17人,丰要设备
是小型单式磨粉饥, 年生产能力4140吨,当年加工总量415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5.8万元。
1972年筹建碾米车间, 1974年投产,年生产能力为7200吨。1977午8月筹建榨油车间,1978
年10月投产, 年生产能力为4000吨。1980年又新建日产50吨面粉车间一座,次年1月投产,
年生产能力为13260吨。 1981年产量4731吨,产值433.9万元,利润13.37万元;1985年共有
干部职工86人,拥有固定资产102.22万元,完成产值715.78万元,实现利润22.05万元。
临沭县饲料加工厂于1984年建成投产, 有职工64人,固定资产9.1万元,主要生产鸡、
猪饲料。1985年实现产值205.1万元,利润税金30.33万元。
二、副食品
建国前,临沭的食品业已有悠久的历史。民间常用黍子、芝麻、大米、精面、红白糖制
成各种各样的糕点、 糖果。 1956年前,个体食品业买卖兴隆、市场繁荣。1958年后,由于
“左”的思想的禁锢,传统食品无人经营。夏庄镇仅有一家国营饭店经销大锅菜和馒头,副
食品公司仅生产少量的饼干、月饼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食品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县食品厂、 肉联厂、各乡镇食品站相继建立起来。1985年,全县14个供销社、5个粮管所共
有21个食品加工厂、站,从业273人,固定资产339.2万元,产值达146.76万元。个体副食品
加工1000余人。
临沭县食品厂属国营企业, 位于县城西南4公里处。1980年4月由化工厂转产食品业,7
月正式投产。第一年生产饴糖493吨,花生粘197吨,松花蛋43.71万个,脱水大蒜113吨,完
成产值208万元, 实现利润15.3万元。1980年10月,食品厂脱水大蒜干获省一轻系统新产品
三等奖。1981年11月,芝麻饴被省评为一轻系统花色品种二等奖。自1981年,由于管理混乱,
经济犯罪分子从中渔利, 连续三年亏损计112.59万元。1983年4月,县委派领导小组进厂帮
助整顿, 加强基础工作,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1984年扭亏为盈,完成产值247万元,实现
利税34.2万元。 该厂职工186人, 主要设备有50台。全厂占地面积64704平方米,建筑面积
10145平方米。主要产品有高粱饴、芝麻饴、绿豆饴、花生酥硬糖、花生板糖、五香花生米、
花生粘、饼干、桃酥、月饼、蒜干、辣椒油等26种,远销上海、江苏、沈阳、新疆、甘肃、
哈尔滨、 牡丹江、四川、北京、内蒙、河南、陕西等10多个省市100多个县。脱水制品有姜
块、姜粉、蒜片、蒜粉,通过山东省土产进出口公司、上海土产进出口公司销往日本、美国
等地。1984年11月,食品厂和山东土产进出口公司青岛分公司、临沂土产支公司三家联营投
资114万元, 建500吨恒温库、100吨冷库各一座,使食品保鲜储存有了保证。1985年,固定
资产169.05万元,实现利税45.67万元。
临沭县肉类联合加工厂系全民所有制商办工业, 位于县城常林路东段路北。1980年4月
筹建奔底建成投产, 投资162.62万元。 有职工177人,全厂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3200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为186.3万元,各种制冷设备9台,冷库储存量为500吨,日冷冻
能力20吨。1981年宰杀生猪17000余头,冻白肉条1600吨,产值353万元,实现利润5.8万元。
1982年宰杀生猪24000头,冻白肉条2258吨,完成产值579万元,实现利润46万元。1983年宰
杀生猪28051头,冻白肉条2006吨,完成总产值588万元,亏损6.12万元。年底,该厂民主选
举领导班子,实行内部承包责任制,改变经营作风,大胆启用明白人,党政分工明确,使厂
貌大变。1984年完成总产值889.58万元,实现利润55.08万元,比年初计划超额2.5倍。1985
年职工达196人,固定资产203.06万元,产值1040.65万元,实现利税66.21万元。
临沭县副食品加工厂系全民所有制商办工业,位于县城常林路东段路南。于1961年10月
筹建, 生产酱油、食醋、糕点、酱菜等。1964年有3个正式工,两个临时工,全年产值3700
元。 1967年产值达到1.8万元,生产酱油由数千斤达到2万斤,咸菜生产由2万斤达到20余万
斤。1978年后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1984. 年有职工97人,厂房面积2048平方米,
仓库64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71万元,完成产值65.7万元。由于管理混乱,是年亏损2.6万
元。1985年由于加强了企业管理,扭亏为盈,实现产值79.05万元,利税7万元。
临沭县果菜脱水厂系南古镇办企业。 1979年投产,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97平方
米, 固定资产44.1万元, 有动力设备390千瓦, 是临沂地区最早的脱水厂家。1985年产值
144.4万元,实现利税7.7万元。
曹庄镇食品冷藏厂系曹庄镇办企业。 1985年投产,占地10467平方米,建筑面积1175平
方米, 固定资产38.8万元,有动力设备384千瓦,从业25人。当年产值94.6万元,实现利税
1.7万元。
临沭县食品工业经销公司系临沭镇富民街兴办的食品企业, 1985年6月投产,有固定资
产34万元,120人从业,主要生产糖果和脱水制品。当年产值40万元。
三、酿酒
民国期间,巡会、曹庄、蛟龙、朱仓、夏庄等地绅豪及乡民用高粱、地瓜干为原料酿酒。
1944年,经山东工商总局临郯支局批准,巡会酒厂和夏庄酒厂成立。夏庄酒厂开始有人
员20余,日产酒550斤。1951年匕半年,全厂总计42人,其中经理2人,组长4人,酒工10人,
曲工6人,柴油机工1人,炊事员2人,其他17人。上半年产白酒121026斤,实现利润29425万
元(旧人民币)。1952年由县工商科批准,巡会酒厂并入夏庄酒厂。夏庄酒厂于1953年秋关闭,
1954年春,一切设备及人员全部并入临沂酒厂。
临沭酒厂属地方国营企业, 位于南古镇北。1958年7月,南古供销社自筹资金3000元,
筹建酒厂,厂址设在沟北大队两户社员的家里,招收工人20名。秋,第一次成功地酿出了17
斤白酒。 至年底共生产白酒26000斤。1960年春,南古公社党委决定将供销社酒厂收归为公
社办企业。5月初,在原公社养猪 场的旧址上,建成了3排27间房屋。至1962年初,厂地面
积45亩, 人员30多人。1963年6月22日,县委、县府下达合并酒厂文件,将曹庄、大兴、巡
会、 韩村、白旄公社的酒厂撤销,并入南古酒厂。1963年底,酒厂有职工63人,马车4辆,
马7匹,驴3头,碾1台,磨5盘,生产工艺是手工操作,粉碎用碌碡压、驴拉碾,晾料用木锨,
运输靠马车、 手推车。至1978年,工业总产值累计达2317万元,利税总额705万元。1977年
春,进行技术改造,酒精塔建成投产,生产酒精和应用串香蒸馏生产白酒,提高了产量,增
加了品种, 提高了经济效益。1985年全厂有职工271人,固定资产原值212.95万元,年产量
达3707吨,产值523万元,上交利税163.9万元。酒厂用沭河之水,水清而酒香。主要生产55
°、60°、65°串香白酒、高粱香及高粱大曲。储存量可达1300吨,产品畅销山东、江苏、
安徽、东北等地
乡镇办的酒厂有蛟龙、唐岭两处,从业60人,固定资产14万元。1985年实现产值17万元,
利税2万元。
表15—11 临沭县酒厂历年经济效益一览表
┏━━┯━━━━┯━━━━┯━━━━━━━┓
┃年度│产量(吨)│产值(吨)│上交利税(万元)┃
┠──┼────┼────┼───────┨
┃1958│13 │ │ ┃
┃1959│285 │ │ ┃
┃1962│302 │ │ ┃
┃1965│148 │ │ ┃
┃1970│312 │ │ ┃
┃1974│448 │ │ ┃
┃1975│500 │89 │39.1 ┃
┃1976│715 │122 │37.9 ┃
┃1977│937 │159 │42.6 ┃
┃1978│1191 │203 │57.5 ┃
┃1979│1969 │334 │68 ┃
┃1980│2124 │364 │75 ┃
┃1981│2459 │420 │143 ┃
┃1982│2458 │358 │115 ┃
┃1983│3462 │480 │111.7 ┃
┃1984│3674 │505.5 │169.7 ┃
┃1985│3707 │523 │16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