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东头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9&rec=152&run=13


  【概况】 院东头镇位于沂水县西南,镇驻地距县城25公里处,总面积105.35平方公里。
全镇辖37个行政村,124个自然村,1.03万户,2.93万人。镇内北部和西部为山岭,东部平原
,地势西高东低,平原山地间布。森林覆盖率为61.5%,平均海拔248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镇内峙密河绵延10余公里,自西向东汇入沂河。建有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1座,
小(二)型水库3座,地下水资源丰富。姚(店子)院(东头)路、姚(店子)石(门)路、
沂(水)邳(州)路等公路交汇于境内。全镇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程控电话,通电,通
有线电视,通互联网。矿产资源以铁、石英等为主。农作物以生姜、小麦、玉米、地瓜、花
生为主。2011年,全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025万元,增长41.6%;农民人均纯收入7306元,增
长16.3%。2011年,院东头镇被临沂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生态文明村镇”称号,被山东省
旅游行业协会、大众日报社授予“品牌山东最具竞争力旅游强镇”称号。
  【农业】 2011年,以“争项目,夯基础,壮产业,促发展”为总思路,积极打造“沂蒙
生态之乡”。突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新发展果茶园86.67公顷,其中茶叶33.33公顷,共培
植生姜园区2处各33.33公顷、芋头园区1处14.67公顷、核桃园区1处53.33公顷,茶叶园区1处
66.67公顷,苹果园区66.67公顷,总面积达234.67公顷,促进了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
化发展、示范化带动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全面完成林权改制工作,深入开展农产品品牌
基地建设,新建环保养殖小区3处,培植养殖大户42户。围绕旅游产业搞好配套,延伸项目区
内基础设施配套,实现集中投入、资源共享,提升农业的综合服务能力。实施了全镇整体扶
贫开发、库区后期扶持项目、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修建景观塘坝2处,拦水坝8道,硬化道路
14.6公里,新建灌溉水渠1800米。
  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努力构筑“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联“企业”的经营
格局。完成土地复垦6.33公顷,新增土地4.67公顷。稳步推进土地流转133.33公顷,为现代
农业发展提供空间。
  【招商引资 民营经济 旅游开发】 2011年,全镇共落实过亿元项目5个,到位资金6亿元
。沂蒙山酒文化园二期项目,由浙江国泰转椅城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建设,年可增加销
售收入5亿元,利税5000万元。三合建材开发项目,由山东汇仁置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06亿
元建设,落户滨河项目区二期,年可实现利税920万元。崖瀑谷景区开发项目,新建沂蒙生态
谷、南国风情园、蝴蝶谷、星空隧道、崖壁漂流、高山滑车等项目,已于7月正式对外开放。
蒙山龙雾茶博园茶餐饮开发项目,已于8月对外开放。金地石英砂岩、后石门石英砂岩开发项
目,各投资3000万元,已投产。金鹏商贸大厦建设项目,总投资2亿元,一期工程投资1亿元
,年底前建成投入运营。
  2011年共实施重点技改项目3个。昆达生物3万吨乙醛项目,总投资1.9亿元,新建生产车
间及仓库7000平方米,新上乙醛氧化塔、醋酸浓缩塔、氧化反应器、成品蒸发塔等生产设备
,项目已投产。蒙山龙雾沂水加工厂建设项目,新建品牌展示中心1处,新上杀青机、揉捻机
、炒干机、提升机、炒锅及化验设备,项目建成后,可年加工绿茶1万公斤,新增产值800万
元。沂蒙山酒业红薯淀粉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主要建设原料加工车间、淀粉生产车间、原
材料库、成品仓库、配电室、供水供汽供电设施等,年可生产红薯淀粉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3.6亿元、利税2400万元,项目手续全部办理完毕,正在处理地基工程。全镇技改到位资金3
.5亿元。
  乡村旅游彰显跨越发展活力。以整合理念构建科学发展之路。突出“沂蒙风情旅游区”
整体规划、景区入口游客中心规划、旅游服务型小城镇改貌规划,全镇总体规划,以“好客
山东、亲情沂蒙”为主题形象,突出生态观光、地质奇观、文化体验、工业旅游,以山水风
情为旗帜,规划一批策划大气、品牌特色、项目高端的产业集群,形成个性化、差异化、优
势互补、竞争联合的“沂蒙风情旅游”地域品牌,逐步实现旅游产业升级,整体规划已完成
初稿。突出抓好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举办了首届中国(沂水)萤火虫国际旅游节、沂蒙山酒
秋季商会和国家AAA级景区暨芝麻香型白酒揭牌开坛仪式,蒙山龙雾茶博园成功争创国家AAA
景区,沂蒙山酒文化园正在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先后荣获首批“山东特色旅游景观名镇”
、“山东省旅游强乡镇”、“临沂市生态旅游强镇”称号,接待游客120万人(次)。
  【城乡环境建设】 以旅游理念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外部形象。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长
效机制来抓,借县直部门包扶机遇,确定了旅游景区、沿线重点村2个村进行综合整治;实施
镇直部门包扶制度,重点对姚院路等旅游沿线10个重点村进行督导。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营
,抓好“三支队伍”建设,镇里成立了城镇建设管理执法中队,中队设执法人员5人,清洁队
伍6人,坚持每天对镇驻地进行巡查,卫生每天一清理,每三天一拖运;抓好包村干部队伍,
实行镇包村干部蹲点驻村督查指导制度;组建成立“山乡保洁公司”,明确责任区域,分片
包干,对全镇环卫工作实行“全天候、全覆盖”管理。2011年,投资175万元建成垃圾中转站
、污水处理厂、水源保护地各1处,为各村配备了垃圾箱85个,保洁人员85名。
  【教育 卫生 计划生育】 2011年,镇有幼儿园6所,在校幼儿382人,专任教师26人;小
学6所,在校学生1250人,专任教师10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学生7
79人,专任教师94人,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全镇小学升初中入学率、九年制义务教育覆盖
率均达100%。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33.89%,比上年提高5.09%。
  2011年,镇有中心卫生院1处,村级卫生室13处。全镇所有行政村全部实行合作医疗。建
有1400平方米的门诊楼1座,有专业技术人员28人,其中中级职称12人,助级职称16人。设有
急诊、中西内外科、小儿、妇产、康复理疗、检查、放射、B超、心电、放射科、心电图室、
药房、药库、收款室、化验室、治疗室、妇产科等科室。2011年就诊病人9125万人(次)。
  依法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专项治理,合法生育率为92.7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
到0.5‰以下,晚婚率为52.45%。2011年组织育龄妇女健康查体1.2万人(次),对356名计划
生育人员建立了优生保健档案,保健率达100%以上;对478对夫妇进行了优生培训;计划生
育奖励扶助政策不断完善,兑现独生子女费35万元,发放60岁以上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
金7万元。
  【精神文明建设】 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使精神文明建
设有机构,有任务,有措施,有落实。全镇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精神文
明办公室,由宣传委员任办公室主任。各村、各部门都成立了相应机构,明确专人抓精神文
明创建,建立健全了镇、管理区、村三级精神文明建设网络体系,在全镇形成了一把手亲自
抓,分管领导靠上抓,村、站、所部门负责人具体抓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格局。二是严格落
实目标责任制。年初镇党委政府组织召开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党委政府与各管理区、
各村、各部门签订了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分解任务,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实
行领导干部包片、包村责任制,把目标责任细化量化到人,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三是完善检查考核机制。镇党委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年度三个文明工作总体考核,同其
他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兑现,考核成绩与干部的任期目标、
工作实绩、经济利益挂钩,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健康发展。“平安创建”工作突出了“
和谐旅游乡镇”建设,深入开展了社会稳定排查大整治活动,切实抓好校园安全保卫工作,
进一步加强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建设;发挥应急分队和司法调解中心的作用,深入开展严打整
治斗争,坚持站岗巡逻,定期排查、及时调处不安定因素,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责任
制各项措施。
   (黄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