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区 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8&rec=28&run=13


  清代区划
  雍正十二年(1734年),全县划为143里。道光七年(1827年),县设126社。宣统二年
(1910年),全县设14个乡、116社,乡即城关内外、东南一、东南二、正南一、正南二、西
南一、西南二、正西一、正西二、西北一、西北二、正北、东北一、东北二。
  民国区划
  民国初期,行政区划沿用清制。1928年,为实行地方自治,废乡、社,全县划为18个区,
即河阳、苏村、垛庄、岸堤、依汶、王庄、东里、悦庄、马站、沭水、高桥、道托、葛庄、
葛沟、黄山、界湖、张庄、崖庄,后又增添了张耿、扈山两个区,为20个区。
  1930年6月9日,撤销高桥、葛沟、张庄、张耿4个区,新设城郊、苗家曲、涝坡、丰台4
个区,其他区不变。同年6月30日,裁为10区、122社。
  1934年春,撤销区、社,设乡,全县划为125个乡。1935年底,调整为30个乡。
  1936年2月底,恢复10个区,30个乡调整为40个乡。
  1939年6月9日,日本侵略军第二次侵占沂水。国民沂水县政府先迁到诸葛、沙沟一带,
后迁南墙峪、代庄一带。1940年夏,又迁石楼(今沂源县),依赖国民党五十一军庇护,暂
得立足之地。因无固定治所,政事逐渐俱废。而日本侵略者则在沂水城组织建立了伪沂水县
公署。在其控制范围内,沿青沂公路两侧设五个区:一区城关、二区高桥、三区苏村、四区
马站、五区南刘家店子。
  在抗日民主根据地,根据抗战形势需要,行政区划时有变更。1939年6月以后,先后建立
了10个区民主政府。区制沿用旧名:一区城区、二区高桥、三区东里、四区夏蔚、五区依汶、
六区苏村、七区马站、八区悦庄、九区岸堤、十区河阳。同年10月,设南、北沂蒙联防办事
处。南沂蒙联防办事处辖原沂水县五、六、九、十区;北沂蒙联防办事处辖原沂水县一、二、
三、四、七、八区。
  1940年3月22日,在九区高家庄子(今蒙阴县)举行沂水县临时参议会成立大会,建立了
沂水县抗日民主政府,共辖10个区,区名不变。同时,撤销南、北沂蒙联防办事处,设沂南
行署(行署仍辖原南沂蒙联防办事处所辖范围)。
  1942年2月,根据上级指示,大区划小区,沂水县一区划为朱陈、长安、城子3个区;四
区划为王庄、夏蔚、荆山、郭庄4个区;原沂水县六区一部分从沂南行署划入沂水,划为扈山、
金泉2个区;新设柴山区;同时沂南行署的峙阳和灵阳两区划入沂水县;二、三、七、八区因
暂被敌、伪、顽占据,未作划分。
  1940年3月至1944年5月,沂水县全部和临沂县北部、莒县北部、西部先后划为7个县,即
沂南、沂中、沂北、沂临边、沂东、莒沂边、沂源。具体区划是:
  沂中县 1942年8月,沂水县改称沂中县,辖朱陈、城子、扈山、灵阳、峙阳、金泉、柴
山、荆山、夏蔚、王庄、郭庄、原八区和三区一部分。同年底朱陈区和沂城乡合并,改称沂
城区。1943年3月,撤销灵阳区,并入峙阳区;同年10月,成立东里区。1944年8月,成立城
郊办事处。同年冬天,成立金星区。1945年10月,城子区并入扈山区。此时沂中县辖11个区
和1个办事处。1948年秋,沂中县城郊办事处改称城郊区。1949年8月,沂中县改称沂水县。
同年7月,撤销沂东县,将城子、英山、双泉、良水、丰台5个区划入沂水县,其余4个区划入
沂南县。此时,沂水县辖17个区。
  沂北县 1942年8月,在百鼓峪(今诸葛镇秀峪)成立沂北工委和行署,辖原沂水县二区、
七区、长安区及三区的一部分。二区随即划为诸葛、葛庄、道托、高桥4个区。1943年1月,
成立韩旺区,同年6月,设马站、崖庄区。同年12月,设大泉区(1944年5月大泉区和原沂水
县的八区划入沂源县)。1945年2月,长安区并入道托区。同年9月,沂北行署改称沂北县政
府。同年10月,诸葛、葛庄区合并为宿山区。1946年2月,莒沂边县的荆山区划归沂北县,同
时改称浯河区。1947年3月,道托区分设为长安、道托两区。撤销宿山区,恢复诸葛、葛庄两
区。此时沂北县辖9个区。
  莒沂县 1943年3月,成立莒沂边办事处,辖原沂水县七区的圈里、杨庄两乡和原莒县的
第五区。随即划为杨庄、荆山、箕山、雪山、棋山、峰山、东莞等区。1944年春,莒沂边办
事处改称莒沂边县民主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莒沂边县改称莒沂县。1946年2月,荆山区划
入沂北县。1949年8月,莒沂和沂北两县合并,称莒沂县(县政府驻杨家城子),县辖15个区。
  沂东县 1942年9月,成立沂东工委和办事处。1944年8月,在永太区张家八角旺,成立沂
东县民主政府,辖永太、寨西、城子、良子、英山、丰台、玉皇山(1946年5月改称双泉区)
等7个区。1945年10月,沂临边联县撤销,将河阳、葛沟两区划入沂东县。
  新中国成立后区划
  莒沂县 1951年3月,各区名称改按数字顺序排列:一区高桥、二区马站、三区崖庄、四
区韩旺、五区诸葛、六区葛庄、七区道托、八区长安、九区雪山、十区棋山、十一区峰山、
十二区东莞、十三区杨庄、十四区箕山、十五区浯河。1952年1月,韩旺区划入沂源县,长安、
雪山两区划入沂水县。1953年8月,莒沂县撤销,棋山、峰山、东莞3个区划入莒县,其余9个
区划归沂水县。
  沂水县 1950年6月,成立城关镇,辖10条街。此时,全县辖17个区、1个镇。1951年3月,
各区名称按顺序号排列:一区城郊、二区丰台、三区双泉、四区英山、五区城子、六区良水、
七区峙阳、八区扈山、九区金泉、十区沂城、十一区柴山、十二区荆山、十三区夏蔚、十四
区王庄、十五区郭庄、十六区东里、十七区金星、城关镇。
  1952年1月,撤销丰台、金星两区。丰台区的三马乡划入英山区,于家河乡划入双泉区,
斜午等乡划入城郊区,金星区的石井、良疃、上薛3个乡划入王庄区,其余各乡分别划入蒙阴、
沂源两县。同时,东里区划入沂源县,莒沂县的长安、雪山两区划入沂水县。此时沂水县辖16
个区、1个镇,区名仍按数字顺序排列,新划的长安为二区,雪山为十六区,其余各区顺序号
不变。
  1953年8月,雪山区划入莒县,城子、良水、峙阳3个区划入沂南县。同时撤销莒沂县,
将道托、马站、高桥、诸葛、葛庄、崖庄、杨庄、浯河、箕山9个区划入沂水县,棋山、峰山、
东莞3个区划入莒县。此时,沂水县辖21个区207个乡1个镇,区名仍按数字排列:一区城郊、
二区长安、三区双泉、四区英山、五区诸葛、六区葛庄、七区道托、八区扈山、九区金泉、
十区沂城、十一区柴山、十二区荆山、十三区夏蔚、十四区王庄、十五区郭庄、十六区高
桥、十七区马站、十八区杨庄、十九区箕山、二十区崖庄、二十一区浯河、城关镇。
  1955年10月4日,根据山东省人民委员会的指示,将21个区名称由数字称谓改按驻地名称
谓,依次改为城郊、长安、双泉、英山、诸葛、葛庄、道托、扈山、金泉、沂城、柴山、荆
山、夏蔚、王庄、郭庄、高桥、马站、杨庄、箕山、崖庄、浯河、城关镇。
  1956年2月24日,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撤销道托、英山、金泉、柴山4个区。金泉
区全部划入扈山区;柴山区的张岱、柴山两乡划入荆山区,营盘、越庄、诸坞3个乡划入沂城
区;英山区的三马、前坡两乡划入城郊区,英山、刘家岭两乡划入沂南县,堡前、下店、薛
庄、张庄、马庄5个乡划入双泉区;道托区的涝坡、道托两乡划入高桥区,余粮、曹河、夏村
3个乡划入长安区。
  1958年3月15日,撤区建乡,全县调整为22个乡、1个镇。城关镇未变动。高桥、马站、
崖庄、圈里(由浯河改名)、官庄(由箕山改名)、诸葛、崔家峪(由荆山改名)、夏蔚、
王庄、泉庄(由郭庄改名)、葛庄等11个区直接改乡;道托乡由原长安区的余粮、曹河、夏
村3个乡和高桥区的道托、涝坡两乡合并而成;七里堡子乡由原长安区的蔡峪、羊圈、燕家庄、
长安、贺庄、南场6个乡合并组成;杨庄乡由原杨庄区的牛山、楼子、杨庄、李家坡(原李家
小峪)、水牛、峨山6个乡合并组成;善疃乡由原杨庄区的善疃、儒林、罗章、庄科、龙泉、
仁村6个乡合并组成;柴山乡由原荆山区的张岱、柴山两乡和原沂城区的营盘、越庄、诸坞3个
乡合并组建;姚店子乡由原沂城区的永富庄、阳早和原扈山区东部组建;院东头乡由原扈山区
的西部组建;十里堡乡由原城郊区的十里、小尧、石山、南庄、丰台湖、斜午、岜山、陈家庄
子、宝泉、下宅10个乡组建;马庄乡由原城郊区的三马、前坡两乡和原双泉区的张庄、马庄、
下店、薛庄4个乡合并组建;黄山铺乡由原沂城区除永富庄、阳早两村、越庄、诸坞、营盘3个
乡外的其余村庄组建;四十里堡乡由原双泉区的于家河、老官庄、双泉、四十里堡、苍子坡、
刘春岭、焦家庄、金场、堡前等乡组建。
  1958年9月25日,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23个乡镇改称人民公社(仍保留公社以下小乡)。
除道托、马站、诸葛、王庄、泉庄、黄山、柴山等人民公社的名称仍按原乡驻地名称称谓外,
其他各人民公社名称分别为:城关镇称红旗,十里称团结,马庄称红星,四十里称火星,七
里堡子称前进,高桥称灯塔,善疃称建国,杨庄称光明,崖庄称沂山,圈里称建华,葛庄称
松山,夏蔚称卫星,崔家峪称先进,姚店子称火箭,院东头称爱国,官庄称人同。同年10月
20日,县委研究决定扩大人民公社规模,全县23处人民公社调整为14个,即城关、十里堡、
四十里堡、道托、马站、杨庄、夏蔚、崖庄、圈里、诸葛、黄山铺、泉庄、姚店子、高桥。
撤销七里堡子、官庄、善疃、王庄、马庄、崔家峪、柴山、葛庄、院东头9处人民公社。其
区划变动情况是:善疃、官庄两社并入杨庄公社(同年11月1日,原官庄公社划归安丘县);
崔家峪、柴山两社并入黄山铺公社;王庄公社并入夏蔚公社;院东头公社并入姚店子公社;
马庄公社的陈家庄子、芦家庄子、兵房岭、王家庄子、前坡、后坡、唐官庄、严官庄、胡家
马庄、臧家庄子、小李马庄、潘家沟、白家马庄、红石官庄、苏家官庄等15个村划入十里堡
公社,其余村庄划入四十里堡公社;七里堡子公社分为两部分,分别划归道托和城关公社,
即七里堡子北部的蔡峪、前王家庄、后王家庄、常家沟、胡家庄、牛心官庄、大梨行、全美
官庄、长安庄、三山官庄、井峪、南张庄、北张庄、友兰官庄等14个村划入道托公社,其他
村庄划入城关公社;葛庄公社东南部的前古城、后古城、武家洼、薛家庄、大伴城、小伴城、
小庄子、东山、解家官庄、荷叶官庄、跋山店子等11个村划入城关公社,其余村庄划入诸葛
公社;同时,十里堡公社的湖埠西、南庄、石山官庄、前晏家铺、后晏家铺、前埠东、后埠
东、冯家庄、下宅、毛家窑、黄泥崖等11个村划入城关公社。
  1958年11月3日,撤销沂南县,将其所属的苏村、铜井、库沟、界湖、蒲汪、张家哨、张
庄、辛集、白石埠、依汶10个公社和孟良崮(孙祖)公社的15个村,共481个村划归沂水县。
12月11日,经地委批准,将沂南县划归沂水县的10个公社并为6个公社,即苏村、库沟、铜井、
张庄、依汶、界湖,撤销张家哨公社,并入苏村公社,撤销白石埠公社,并入界湖公社,撤销
蒲汪、辛集两公社,并入库沟公社。经调整,加原沂水县14个公社,共辖20个公社。
  1959年3月18日,根据中共山东省委指示,撤销“红旗、团结”等人民公社名称,改按驻
地名称谓。同年6月6日,恢复崔家峪、王庄公社,全县共辖22个公社。8月20日,县委决定把
全县22个公社调整为26个,新增张家哨、蒲汪、大庄、院东头4个公社。同时,将原库沟公社
更名为辛集公社。
  1961年4月26日,经中共山东省委、省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恢复沂南县建制,将界
湖、辛集、张庄、依汶、大庄、蒲汪、张家哨、铜井、苏村9个公社划归沂南县,沂水县辖1
7个公社。10月29日,安丘县的何家庄子公社划归沂水县,同时改名为官庄公社。
  1962年7月20日,新建柴山、马庄两公社。崔家峪公社的柴山、张岱两乡和黄山公社的团
坪峪、诸坞、盆山3个乡,共计38个村组成柴山公社;十里堡公社的三马、前坡两乡和四十里
堡公社的柳沟、张庄、下店、岔河4个乡,共计39个村组成马庄公社。
  1963年3月10日,经临沂地委批准,撤销马庄、柴山两公社;柴山公社的原柴山、张岱两
乡划入崔家峪区,诸坞、盆山、团坪峪3个乡划入黄山区;马庄公社的原岔河、柳沟、下店、
张庄4个乡划入四十里堡区;马庄、前坡两乡划入十里区;其他18处人民公社改为18个区,区
以下共设150处人民公社,同时撤销原小乡。
  1971年4月10日,根据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和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指示,将全县18个区更名
为人民公社,150个人民公社改称管理区。四十里堡公社撤销下店管理区;诸葛公社撤销河北,
增设诸葛、华庄、东河西、王峪、张家庄子管理区;王庄公社增设古坟坦管理区;其他各公社
所辖的管理区的数目同原区所辖公社数目相同。至此,全县公社下辖154个管理区。管理区的
名称一律按原人民公社驻地名称谓。
  1981年10月,根据国务院指示,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对公社名称与驻地名称不一致
的3个公社,予以更名。十里公社更名为许家湖公社,崖庄公社更名为沙沟公社,黄山公社更
名为黄山铺公社。同年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城关公社更名名为城关镇。
  1984年4月25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公社,设区建乡镇,全县改为18个区、80
个乡、4个镇。城关镇改为沂城区,辖4个乡1个镇;许家湖公社改为许家湖区,辖4个乡;四
十里堡公社改为四十里堡区,辖5个乡;道托公社改为道托区,辖3个乡;高桥公社改为高桥
区,辖5个乡;马站公社改为马站区,辖1个镇4个乡;杨庄公社改为杨庄区,辖5个乡;圈里
公社改为圈里区,辖4个乡;官庄公社改为富官庄区,辖4个乡;沙沟公社改为沙沟区,辖7个
乡;诸葛公社改为诸葛区,辖6个乡;王庄公社改为王庄区,辖4个乡;夏蔚公社改为夏蔚区,
辖4个乡;泉庄公社改为泉庄区,辖4个乡;崔家峪公社改为崔家峪区,辖1个镇3个乡;黄山
铺公社改为黄山铺区,辖7个乡;院东头公社改为院东头区,辖3个乡;姚店子公社改为姚店
子区,辖1个镇4个乡。
  1985年9月10日,撤销区,将原84个乡镇调整为10个镇、21个乡。即沂水、四十里堡、高
桥、马站、杨庄、沙沟、诸葛、夏蔚、崔家峪、姚店子等10个镇,武家洼、许家湖、三十里
堡、道托、善疃、圈里、富官庄、何家庄子、东于沟、泮池、新民官庄、下古村、泉庄、王
庄、王家庄子、高庄、柴山、黄山铺、龙家圈、袁家庄、院东头等21个乡。至1990年,全县
辖1219个行政村,1559个自然村。1994年9月后,黄山铺、许家湖、高庄、王庄、武家洼等乡
先后撤乡建镇。2000年12月,全县31个乡镇调整为19个乡镇,其中9个乡镇保持原行政区划不
变:高桥、马站、黄山铺、崔家峪、姚店子5个镇和道托、圈里、泉庄、院东头4个乡。其余
22个乡镇分别合并为10个乡镇:沂水镇、武家洼镇合并为沂水镇;杨庄镇、善疃乡合并为杨
庄镇;富官庄乡、何家庄子乡合并为富官庄乡;四十里堡镇、三十里堡乡合并为四十里堡镇;
诸葛镇、下古村乡、新民官庄乡合并为诸葛镇;沙沟镇、东于沟乡、泮池乡合并为沙沟镇;
龙家圈乡、柴山乡合并为龙家圈乡;夏蔚镇、王庄镇合并为夏蔚镇;高庄镇、王家庄子乡合
并为高庄镇;许家湖镇、袁家庄乡合并为许家湖镇。至此,全县辖13个镇、6个乡,1225个
行政村(居),1558个自然村。2005年底,完成村规模调整,全县有行政村(居)1063个,
自然村1548个。至2008年底,全县区划未有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