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种植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8&rec=151&run=13


  耕作技术 1990年,全县复种指数为143%。1991年后,全县粮油作物耕作制度变化较大,
但山地、丘陵地仍多是一年一作,主要是春地瓜、春花生轮作种植。水浇田多为一年二作,
主要是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瓜菜一年多作。2001~2008年,全县复种指数稳定在147%
~150%之间。
  间套复种技术 间作、套种、轮作是传统有效的农业增产技术,进入20世纪90年代,间套
复种技术有所发展。
  粮食型 以小麦、玉米为主体作物,间套蔬菜等经济作物,如小麦套种玉米,间作大豆。
平原水浇田小麦间作越冬菜再套种玉米,再间作秋菜等。
  粮油型 在小麦、花生一年两熟的基础上间套瓜菜,如小麦间作越冬菜,再轮作花生,间
作西瓜。
  粮烟型 可以使小麦、黄烟一年两熟。如小麦间作越冬菜,套种黄烟再间套秋菜,地瓜间
作黄烟等。
  粮棉型 在小麦套种棉花基础上再间作瓜菜,如小麦间作越冬菜(大蒜、菠菜等),间作
棉花再套种绿豆(或小豆)等。
  合理密植技术 1990年后,小麦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减少播量,控制群体,高产田亩用
种4~6公斤,中产田8~10公斤,低产田12~15公斤。春地瓜亩植3000~3500株,夏地瓜亩植
3500~4000株。春花生亩种6000~8000墩,夏花生亩种7000~9000墩。夏玉米推广种植大穗
、晚熟、高产品种,密度由4500~5500株下降到3000~4000株。
  旱作农业技术 从1994年开始,研究、推广旱作农业增产技术。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
总结出了旱地农业综合配套增产技术。冬前或早春深耕深翻,建立有效的蓄墒、保墒耕作制
度,以土蓄土,增施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使用,提高土壤肥力,以肥济水。精量播
种,培育壮苗,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以苗节水。种植耐旱作物,选用抗旱品种,以种节水
。加强田间管理,采取镇压、划锄、秸秆覆盖、深耕等大田管理措施,以管理保水。2001~
2002年,沂水县承担了省农业厅旱作农业开发项目,整地改土面积200公顷,建立良种繁育田
面积66.7公顷,平均亩增产粮食210公斤。此项目在全省推广。
  一增四改技术 2007年开始夏玉米推广一增四改技术,技术核心内容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
,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增
幅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