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作物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8&rec=150&run=13


  病害 小麦 主要有纹枯病、白粉病、叶锈病、赤霉病、根腐病、叶枯病等。20世纪90年
代前小麦叶锈病和白粉病严重,造成大面积的小麦叶片干枯而死。90年代后,采取综合防治
措施,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得到有效控制。2000~2003年,病害发生面积平均在13333公顷。
2004年,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2000公顷。2005年,小麦叶锈病发生面积2000公顷以上,且主
要表现在不抗病品种。2006~2008年,小麦病害发生面积3.29万公顷,另外由于受气候因素
影响,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比往年较高。
  玉米 主要有玉米大、小叶斑病、苗枯病、玉米粗缩病、弯孢菌叶斑病。1998年,在崔家
峪镇玉米制种点首次发现玉米苗枯病。2000年在许家湖、沂水、四十里堡等乡镇发生。2002
年又在杨庄、四十里堡、沂水、高桥、道托、许家湖等乡镇发生,危害面积达6667公顷。从
2000年起玉米粗缩病发生逐年加重,至2008年玉米粗缩病发生面积53999公顷,发生程度2级
。玉米大小叶斑病每年都有发生,其中2005年发生较重,发生面积17333公顷,发生程度3级。
  甘薯 主要有甘薯茎线虫、腐烂病、烂根病。
  花生 主要有花生根结线虫病、花叶病、叶斑病、青枯病、锈病、病毒病。花生叶斑病、
花生根结线虫病是花生生产中主要病害。2000年花生根结线虫病发生面积3333公顷,叶斑病
发生面积13333公顷。2005年花生根结线虫病发生面积达16666公顷,叶斑病发生面积达2133
3公顷。2008年花生病毒病发生6000公顷,花生叶斑病发生面积达22220公顷。
  大豆 主要有大豆病毒病、菟丝子等。
  棉花 有立枯病、黄萎病、枯萎病、炭疽病、角斑病。
  黄烟 有烟草花叶病、病毒病、青枯病、黑茎病、炭疽病。
  蔬菜 有霜霉病、炭疽病、早、晚疫病、病毒病、白粉病、枯萎病、灰霉病、叶霉病、叶
枯病、姜瘟病、病毒病等
  虫害 小麦 主要有红蜘蛛、一代粘虫、麦蚜、麦叶蜂、吸浆虫、一代棉铃虫、金针虫。
2002年小麦红蜘蛛虫害发生程度4级,发生面积16666公顷。2005年,小麦蚜虫害发生程度4级
,发生面积23333公顷。2006~2008年小麦蚜虫发生程度4级,发生面积70580公顷。
  玉米 主要有玉米螟,玉米蚜虫,二、三代黏虫,棉铃虫,地老虎。
  地瓜 主要有甘薯天蛾、蛴螬、金针虫。1999年甘薯天蛾发生大危害,主要在道托、高桥
、马站、许家湖等乡镇沿长虹岭一线丘陵地瓜田,平均单株有虫3~5头,高者达5~10头,及
时采取喷洒辛硫磷等药剂和人工灭虫措施,有效控制了危害。随着全县地瓜面积不断减少,
全县虫害发生面积逐年减少。2008年,全县发生面积5333公顷。
  花生 主要有蚜虫、花生棉铃虫、花生叶螨、三代粘虫、蓟马、棉铃虫、花生蛴螬、金针
虫等。2004年起花生蛴螬发生逐年加重。2006~2008年全县发生面积每年在2万公顷左右,发
生程度4级。
  大豆 主要有豆天蛾、食心虫、造桥虫、蚜虫、地下害虫。
  棉花 主要有棉铃虫、造桥虫、棉蚜、地老虎、红铃虫、蓟马、育椿象。
  黄烟 主要有烟青虫、烟蚜、地老虎。
  蔬菜 主要有菜蚜、菜青虫、小菜蛾、红蜘蛛、韭蛆、甜菜夜蛾、白粉虱、美洲斑潜蝇等
。2000年夏季甜菜夜蛾发生大危害,全县发生面积1.2万公顷,主要危害夏白菜、甘蓝、生姜
、大葱、胡萝卜等夏季蔬菜,其他作物均受到不同程度威胁,平均每株有虫3~5头,夏白菜
高者每株达20多头,损失比较严重。及时地采取了以喷施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农药及BT生物药
剂为主的化学防治措施。2005~2008年,白粉虱虫害发生程度3级,每年发生面积在13243公
顷左右。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重点推广了冬前深翻杀灭虫卵,施用净肥,减少虫源基数,增施磷
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选用抗病、虫良种,及时排涝等措施,并提倡推广“健身栽培法
”。
  生物防治 从20世纪90年代起,利用生物防治害虫,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生物药剂,
施用生物制剂BT、灭幼脲、农用链霉素、特立克、杀螟杆菌等以及注重保护天敌。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趋光性、越化性等习性,采用杨柳枝把诱虫,灯光诱虫及防虫网隔离
等。特别是蔬菜应用防虫网为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提供了新的防治途径。
  药剂防治 是控制病虫害的主要手段。20世纪80年代,应用高效剧毒农药六六六、滴滴涕
、毒杀芬等。随着农药副作用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先后大力提倡发展无公害产品,实行农
业标准化种植,提高农产品质量,逐步开展了以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为重点的植保手段,大
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2002年,国家农业部颁布了第19
9号公告,明令禁止使用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
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等农药。在蔬菜、
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甲胺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
、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
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等18个高毒农药。此外,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不
得用于茶树上。从2005年开始筛选、推广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替代产品。2007~2008年,积
极实施绿卡行动计划,对出口企业引进示范推广GAP标准,推广面积23400公顷。
  杂草防治 1991年,引进乙草胺除草剂在多种大田作物上进行示范推广。1992年,在花生
覆膜田推广,由于其成本低、防治好,杀草面较广,很快在10多种农作物及蔬菜上普及应用
。后又引进甲草胺、丁草胺、苯黄隆、旱除、玉草净、施田补等品种,于2000年后,广泛用
于花生、地瓜、大豆、玉米等粮油作物及蔬菜、中药材、黄烟等经济作物。麦田除草剂施用
了2、4-D丁酯、巨星、快灭灵、阔叶净、世玛等新型除草剂。
  鼠害防治 从20世纪80年代起,农田鼠害危害逐渐加重,主要危害棉花、花生、地瓜、玉
米等农作物。1991年后,各级农业和卫生部门密切配合,大力加强农田鼠害防治,自2003年
开始由农业局组织春、秋两次统一灭鼠活动,农田鼠害逐年减少。2008年农田鼠害发生面积
6万公顷(次),防治面积4.33万公顷(次)。
  检疫 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对几种检疫性病虫进行了调查。如小麦腥黑穗病,棉花枯
、黄萎病,小麦全蚀病,苹果棉蚜等,并采取了封锁疫区、药剂处理等措施,病虫害的发生
得到有效控制。1991年,开始对种子产地检疫和外引种子的复检,农作物的种子苗木、农副
产品等实行全面检疫,杜绝新的疫病传入。从1995年开始,每年春、秋均对各应检植物进行
抽查并指导防治。至2008年底,全县每年举办乡镇检疫人员与种子苗木生产经营单位培训班
,培训检疫知识、检疫对象识别等内容,培训人员2万人(次),共检疫小麦、玉米、蔬菜种
子30170吨,农副产品1.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