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 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7&rec=99&run=13


  【概况】 沂水县财政局是县人民政府主管全县财政、税收政策,负责全县国有资产管理
,实施财政监督,参与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部门。2010年,共设预算科等15个科
室和经济开发投资公司、农业税收征收管理局、国有资产管理中心3个正科级单位及预算外资
金管理中心、财政监督检查办公室、会计管理中心3个副科级单位,共有工作人员98人,其中
,副高级职称26人、中级职称27人。
  2010年,各级财政部门围绕财源建设,积极贯彻县委、县政府“创先争优促发展、争旗
夺冠当先锋”活动精神,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有效运用财政政策和财政杠杆,科学把握经济
增长最有潜力、最具活力的板块,积极支持推动财源建设,调控经济运行,增加财政税收,
壮大全县财源,促进全县财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1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4.9亿元,
增长22.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5亿元,增长30.79%,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
到88%,居全市9县第一位。至2010年已连续24年实现了收支平衡。
  【财政管理体制】 市对县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2002年以来实施了
所得税和营业税改革,个人所得税中央、省、县乡按60:15:25分成,企业所得税中央、省
、县乡按60:8:32分成,营业税省、县乡按80:20分成。市财政将定额补助并入两税返还基
数,与上缴中央两税增长挂钩;县对乡镇财政体制:实行分税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2008年
,对许家湖镇、龙家圈乡、诸葛镇、杨庄镇按其收入总额的一定比例由县财政在全县范围内
统筹使用。2010年仍沿用上述体制。
  【支持经济发展】 一是支持“集群经济”发展。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财源建设的重要内
容抓实抓好,集各方之力,全力支持产业龙头企业、本土企业快速膨胀规模,带动产业集群
发展。2010年,全县45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60.5亿元,利税39.1亿元,实现高新
技术产业产值170亿元。全县第二产业实现税收9.4亿元,占工商税收总量的67.4%,同比增长
23.9%。二是支持“园区经济”发展。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滨河、城北、庐山、河西、四十
里等7个项目集中区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快园区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完善扶持政策,并
认真落实兑现。积极支持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工作,努力破解项目用地指标制约。三是支持“
城市经济”发展。积极筹措资金,保障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做好经营城市文章,盘活国
有资产,推进旧城改造,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促进建筑、房地产业持续
、健康发展。至2010年底,先后组织实施了4大类、117个城建重点项目,组织实施旧城片区
改造项目38个,拆迁建筑面积202万平方米,规划建设高层建筑64幢。2010年,县城建成区面
积达36平方公里,人口28万,城市化率45%。基础设施的不断加强和完善,为县域经济发展提
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拉动了建筑、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2010年,全县建筑、房地产业
税收同比增收9607万元,增幅62.5%。四是支持“旅游经济”发展。将旅游促销专项经费列入
县乡财政预算,优先给予保障。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业做
大做强,辐射带动商贸物流、住宿餐饮等三产服务业的繁荣。已建成开放景区11处,其中4A
级6处,3A级3处,2A级2处,是全省4A级景区最多的县(市、区)。2010年各景区接待游客4
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9亿元。2010年,全县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三产服务业实现税收4.
3亿元,同比增长13.5%,占全县工商税收的比重达到30.8%。五是支持“镇域经济”发展。县
财政将通过改革创新县乡财政体制机制,完善发展激励政策,积极支持乡镇抓好招商引资、
资源开发、龙头企业培植等重点工作,培育壮大特色乡镇,实现镇域经济跨越发展,为全县
经济发展注入活力。2010年,全县乡镇级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48亿元,占收入目标的101.4%
,同比增收19362万元,增长41.1%,有4个乡(镇)增幅超过80%,7个乡(镇)增幅超过50%
。全县19个乡(镇)在全市180个乡(镇)财政收入排名中均居前100名,有3个乡(镇)居前
20名,9个乡(镇)居前50名,与2010年排名比较,全县乡镇位次整体前移。
  【财政收入】 完善征管机制,确保实现的税收应收尽收。一是进一步健全财税金融部门
与经贸、电力等相关部门调度分析机制。完善重点税源“效益、纳税等指标预警和优化外部
环境”新机制,切实加强涉税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切实加强涉税信息的
全覆盖和跟踪管理,为税收征管奠定扎实的基础。二是进一步完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专项
调度分析制度。矿产资源开发、建筑、房地产和重点企业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点财源,
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征管,确保应收尽收。三是进一步完善企业税负分行业定期通报制
度。建立企业纳税排行月报制度,每月按纳税额对企业缴纳税款情况进行综合排名,及时向
公众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四是进一步健全财政收入稽查评估长效机制。对招商引资和重点
技改等项目的税收实现情况进行跟踪管理,确保及时体现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并有针对性
的选择一些重点税源行业、重点税源企业进行稽查或评估,完善税收征管长效机制。
  【财政支出】 2010年,全县财政总支出实现21.8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1 %,优
先保障了工资和各项社会保障资金的及时、足额发放,确保了县乡政府运转基本支出需要和
重点事业发展。一是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大力支持了农业综合开发、水库除险加
固、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项目。投入850万元支持全县农牧林果业发展
;全年共发放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农资综合直补资金3984万元,受益农民21.7万户;
及时兑付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4449.6万元,争取市级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260万元
。二是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工作。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全年共兑付参合农民
医疗资金1亿余元;完善了全县就业再就业政策,支付920多万元用于就业扶持;重点解决了
城乡低保户、老龄人员、优抚人员和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的生活困难问题,维护了低收入困难
群体的利益;本着“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引导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
会养老保险,真正实现了公共财政社会保障工作的“全覆盖”,社会受益人群进一步增多。
三是继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落实好配套资金的同时,按进度及时拨付改革
资金,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及时到位,全部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
;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工程,逐步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完
善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和高中、中职教育困难家庭经济困
难学生救助,投入各项资金2673万元。四是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支
持城建及社会稳定等工作。拨付8000多万元用于城东路网建设、小沂河上游综合整治、东皋
公园广场和沂河南大桥建设、绿化亮化工程、长深连接线、四中路、鲁洲路、西滨河大道等
新建续建工程;拆迁8个片区,面积68.53公顷,新开工建设32栋安置楼,安置1000户居民;
筹措资金5017万元,归还了历年城建欠帐;及时拨付破产企业土地使用权政府纯收益资金37
00多万元,用于安置职工和兑现拖欠职工欠款、养老金等,维护了企业职工利益,促进了社
会稳定。
  【财政改革】 一是进一步深化了政府综合财政预算、部门预算和零基预算管理,优先保
证了工资的发放和单位正常运转经费,以及“三农”、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公共卫
生事业、城市建设、社会稳定等基础公益事业需求。二是加快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投
资评审工作改革。全年累计支付各类款项28亿元。政府采购总金额达到3.1亿元,节约资金4
357.5万元,资金节约率达12.25%。预算评审总投资额2.6亿元,审减5987万元,综合审减率
23%,完成工程决算审计送审额1.8亿元,审定额1.47亿元,审减率18.6%。三是进一步强化了
资产管理。通过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做好经营城市文章,实施好旧城改造,特别是片区拆迁
改造及土地出让工作,做好以地生财的文章;加强安置房管理,保证了2550户安置户及时入
住。
  【财政监管】 按照全市中央财政支出监督工作会议的部署和安排,组成专项检查工作组
积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社团组织的“小金库”治理工
作检查,对全县四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1家社团组织进行了“小金库”专项治理检查,
查出财务收支管理违规、违章问题,涉及金额17.8万元,“小金库”治理工作小组与社团组
织、主管部门共同研究并制定了整改方案,切实将问题整改落到实处,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
果。二是认真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按照临财监字[2010]4号《关于开展2010年会计信息质
量检查的通知》要求,抽调精干力量,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2010年度会计
信息质量进行检查,检查40个单位,共查出违规违纪金额56.2万元,根据有关规定对查出的
问题提出了处理建议,并向有关单位下达限期缴存财政专户通知书和整改建议书,彻底纠正
违规违法行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三是搞好全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工作。按照强
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领导小组要求,对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单位上报的2007年以来上级
各有关部门对全县强农惠农资金检查结果及整改情况进行了汇总,省、市检查结果良好。
  (武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