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7&rec=63&run=13


  【概况】 农业领导小组(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要负责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农村和农业
综合开发工作的方针、政策,负责综合、协调和指导农口各单位,指导农业区划、能源工作
,了解掌握农情信息、科技推广、配合搞好农村两个文明建设。2010年,内设4个职能科室,
工作人员13人;下设两个副科级事业单位,沂水县农业资源区划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9人和
沂水县农村能源办公室,工作人员14人。
  【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沂水县是山东省东部重要的粮、棉、油产区之一,著名的“雪枣
之乡”、“板栗之乡”,全国油料、果品百强县和大花生、烤烟、生猪、优质果品基地县。
2010年,沂水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用抓工业的理念发展农
业,以农业重点工作为抓手,做到“发展一个产业,壮大一批企业,争创一个品牌,连接一
批合作组织,带动一片基地,致富一方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10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665元,增长14.9%;新建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106处,全县
累计达到527处,其中市级以上146处,居全市第一;新发展果园面积1700公顷,新建优质果
品基地5处、面积3333公顷,全县优质果品基地达到32处、面积2万公顷;完成荒山造林面积
1887公顷;发展杨树丰产林4267公顷,累计达到5.1万公顷;发展花卉苗圃667公顷;种植烤
烟面积2393公顷,收购烟叶10.25万担,收购总量全省第二,全市第一;新建优质农产品示范
基地184个、1.69万公顷,新申报认定“三品一标”品牌67个(无公害18个、绿色食品38个、
有机食品7个、地理标志4个),全县农业“三品一标”品牌达到142个;实现淡水鱼生产1.1
万吨,总产值达1.2亿元;新规范提升并到工商部门登记合作社276家,总数达到1100家;土
地流转有序推进,全县累计流转土地9200公顷;累计发展各类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20多家
,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6家;惠农政策得到
严格落实,发放小麦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资金4800万元。同时实施了农业综合开
发、标准粮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世行贷款生态造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库区移民后期
扶持、跋山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小流域治理和扶贫开发等项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
步提升。沂水县先后获得了“全国、全省、全市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市农村沼气建设先
进县”、“全市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先进县”、“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先
进县”等荣誉称号。
  【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机制】 2010年共立项实施1个土地治理项目和2个产业化经营项目。
土地治理项目区位于沂水镇友兰官庄片,总投资821万元,开发面积533公顷。至2010年底,
项目完工,共新建、修复大口井、深井等各类井8眼;配套输变电线路3.99公里;铺设地下管
道25.87公里,建渠系建筑物172座,新修蓄水池7座,打塘坝1座,谷坊47座;实施控制面积
20公顷的自动化感应微灌工程1处;改良土壤400公顷,整修机耕路29.9公里;栽植百日红、
冬青球等各类绿化苗木1万余株;新发展矮砧密植苹果园133公顷、有机蔬菜66.67公顷;技术
培训3000人(次)。
  创新开发思路 坚持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理念引领农业综合开发,本着“项目跟着主导
产业走,产业依托项目来提升”的总体要求,按照建点、串线、联片的开发思路,以农业综
合开发为平台,整合涉农资金实行捆绑使用,统一规划、分别实施、荣誉共享、各计其功、
合力开发,做到开发一个项目,建成一个现代农业园区,实现“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
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和“既赚钱又好看”的目标,完成了2010年农业综
合开发533公顷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项目区先后整合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果茶中心的
省级苹果现代栽培模式示范园建设、县财政、农业技术推广等项目资金,总投入达到1300多
万元。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务锋,副市长刘彦祥等市领导亲临项目现场进行调研,并给予充
分肯定。省、市开发办的领导也多次亲临指导。
  创新工作机制 成立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的项目建设指挥部,注重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形成
了政府领导、开发办牵头、有关部门协同、项目乡镇具体靠上、村级组织积极参与、社会力
量大力支持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开发工作的推进。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项目法人制、招
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资金和项目公示制等制度。完善评价机制,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项
目建设成效的标准。本着对群众负责、对项目负责、对上级负责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实
用实效的原则,认真搞好自查、自验、自纠。为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积极创新社会监督机
制,成立了以项目区群众代表、合作社社员、企业代表为主的工程质量社会监督小组,监督
小组与工程建设同步跟进,全程监督,做到了群众满意、合作社及龙头企业满意、领导满意

  创新开发模式 认真践行“农业生产企业化基地建设”理念,积极打造农业综合开发这棵
“梧桐树”,大力吸引、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园区
产业化水平提高。项目区成功引进了万德大地公司等客商投入资金达700余万元,发展高标准
矮砧密植苹果园133公顷,有机蔬菜13.3公顷,大棚樱桃40亩。同时积极推行“合作社依托龙
头企业建基地”模式,鼓励项目区农民按产业特色联合组建专业合作社。精心培育了沂水金
果果品专业合作社和沂水县绿健果品专业合作社,有力地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其中
,沂水金果果品专业合作社在项目区发展果品基地800余亩,年果品产量200多万公斤,可带
动农民增收80余万元。沂水县绿健果品专业合作社拥有占地面积60亩的大樱桃基地,其中大
棚樱桃38亩,产品以每公斤均价80元的价格,销往沃尔玛、华润万家等大型超市。通过这一
模式直接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转变成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车间,将项目区农民转变成农业
龙头企业的产业工人。
  创新建管机制 牢固树立开发与管理并重的思想,探索了将农田绿化工程、水利工程管护
使用权移交给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种植大户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确定管护范围
、提出管护标准、明确管护责任、落实管护要求。同时,开发和财政作为监督管理部门,督
促企业和大户搞好工程设施的日常管护,如因设施管护单位管护措施不力,造成工程设施破
坏,不能发挥正常效益,除责令设施管护单位修复或按原价赔偿外,还将建议县政府取消其
申请各种支农资金的资格。管护机制的创新保证了项目工程管护责任的落实和效益的持续发
挥。
  【创新农村新能源建设机制】 积极创新农村能源建设思路,以农村户用沼气和秸秆气化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旧村改造和村庄整体
搬迁,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示范带动,整体
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新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5000户,完成省级农
村改厕项目3000户,大型沼气工程1处,农村户用沼气村级服务网点45处,秸秆气化站3处,
发展太阳能1万平方米。
  (孙军伟 马志锋)